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赣州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现状与对策

2015-12-15 12: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阐述了目前赣州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现状,全面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并根据该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赣州市;废物污染;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国土面积约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口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市矿产资源丰富,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铜、铀、铅、锌、钽、铌等储量亦相当可观。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为赣州市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水、气、声、渣”等方面的污染,其中,矿山采选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等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污染尤为明显,加之近年来医疗废物以及电镀污泥、电子废弃物等非传统固废[1 ]不断增加,给赣州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二、现状分析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废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相继出台,赣州市在固废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监管能力和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起步较晚,总体上仍处较低水平,固废(尤其是危险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环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赣州市固废产生量日益增多,全市工业固废产生量2005年为485万吨,2006年为571万吨,2007年为612万吨,2008年为859万吨,2009年为996万吨,固废成分日益复杂,包括矿山采选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渣以及炉渣、电镀污泥、电子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污泥等非传统固废,由固废引发的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事件逐年增加,固废环境管理形势严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赣州市工业固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业固废环境管理认识不到位。相比污水灰霾,固废“静得可怕”,故长久以来对其治理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部分单位、企业、群众认为固废环境管理不是环保重点,不如水、大气防治急迫,对固废污染环境的长期性、危害性、隐蔽性认识不足,对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在人员、经费等方面投入不足,现行管理体制不畅通,固废安全处置技术指导、设施建设滞后。
  2、固废管理基础性工作薄弱。部分地方在固废的基础工作上投入不足,固废统计数据与实际现状偏差较大,不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严重制约了固废全过程监管。
  3、大宗工业危险废物、历史遗留危险废物和污染土壤的环境问题已经凸显[2]。目前,伴随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焚烧灰飞和电镀污泥等大宗工业危险废物数量增加迅猛,其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另外,冶炼废渣等历史遗留危险废物尚未完全得到妥善处置,并且受暴雨等自然灾害及企业倒闭或破产的影响,将引发大量无主的历史遗留废物,以及污染土壤修复、地表水和地下水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4、缺乏有效的废物回收体系。目前赣州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废物回收体系,回收渠道不畅通,使得大部分废弃物无法回收利用,回收的废物其再生利用价值也较低下。
  5、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滞后,废物处置率低。由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赣州市固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缓慢,很大一部分固废只是简易填埋或随意丢弃。尚无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大部分工业危险废物需转移至外地具备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现象严重,造成比较严重的二次污染。综合赣州市环保和城管部门数据,2009年全市工业固废产生总量933.6979万吨,综合利用量439.5926万吨,处置量61.6491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仅为53.7%。
  6、废物管理出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废物污染防治起步晚、起点低,在传统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废弃物尚未有效处理的情况下,赣州市又面临着电子废弃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化学物质等现代产业带来的固废污染问题,固废污染防治难度加大。??
  四、对策和措施
  1、严格执行和逐步完善固废申报登记制度,掌握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流动情况,防止非法转移和流失。建立全市固废产生、贮存、收集、转移、利用及处置动态数据库。在申报登记和调查基础上,开展固废产生、利用、处置企业的现场核查,指导、督促企业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活动。                   
  2、将固废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环境风险较大的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严控废物、可作原料利用的进口废物上。坚持源头控制优先、完善资源化体系、分类管理、加强最终处置的原则[3],建立和完善与各类固废特性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3、重心下移,监管到位,因地制宜采取疏堵结合的有效措施,彻底解决我市的固废污染环境的问题。特别是个别地区非法加工利用电子垃圾、医疗垃圾、冶炼废渣以及废轮胎炼油、废塑料加工利用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4、严格查处违反固废管理法规的行为。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严厉打击违反固废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如对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废物经营企业不达标排放或偷排污染物、非法收集加工利用医疗废物及露天焚烧固废等,查处和曝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风险隐患极大的违法企业。
  5、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各地环保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危险废物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实施办法,同时督促和指导企业制定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和处置污染事故的能力。                                               
  6、加快固废管理能力建设。各地环保部门必须调整、优化职能,配备必要装备,切实加强固废监管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4.
[2]孙绍峰.强化源头管理  实现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J].环境保护,2009,4(A):43-44.
[3]冯裕华,傅仲逑.环境污染控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4-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