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 稳步扩大消费需求

2015-12-15 12: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逐步改变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状况,使两者的比例关系趋向合理水平;围绕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抑制收入差距,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扩大居民消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为此,建议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调整地方财力,改革省级及省级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转移支付,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的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为重点,适当提高个人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眼于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在WTO框架内增加对农业、农民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建立规范的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共同负担的保障机制,将农村公共品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精简乡镇机构,帮助乡村化解历史债务,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并防止反弹。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二是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使更多的农民就地从农村转移出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四是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提高征收征用土地补偿标准,加大政府土地收入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严禁村集体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用。五是加大扶持农村困难群体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减少贫困人口。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供养保障制度,保障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及时做好农村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救济等工作。
  以提高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为重点,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一是提高工资水平。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规,健全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支持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工资,尤其要督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提高职工工资、福利水平。各类企业都要按时发放工资,并依法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和加班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的机制。研究解决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拖欠工资的问题。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着重抓好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对各类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提高征缴率。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随着经济增长与财税增长,大体同步地提高保障水平。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努力扩大就业。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就业培训,搞好就业援助,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门路。四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调整个人所得税,适当提高起征点,实行由分项征收向分项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过渡。在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限制某些高收入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的过快增长,整顿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抑制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拉大。
  二、完善消费政策和环境,努力扩大居民消费
  改革相关体制机制,完善消费政策。一是完善有关税收、金融政策。改革消费税,根据新的情况重新设置税目和税率。进一步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增加信贷品种,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发展租赁消费等多种形式的信用消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为金融支持消费创造好的条件。二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住房消费。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应,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力度。搞活住房二级市场,推动存量住房交易。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三是改革公务用车等制度,稳步增加个人汽车消费。将汽车等职务消费纳入工资,实行公开化、透明化。降低新车购买、落籍和二手车交易的税收,规范和清理对车辆使用、维修等环节的收费。四是深化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竞争,降低价格,改进服务,扩大居民相关消费。五是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创造良好的消费预期。提高改革措施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安心放心。加大鼓励消费的舆论宣传,打破诸如重生产轻消费、先储蓄后消费、重物质消费轻服务消费等传统观念,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引导中等收入和具有较高收入预期的消费群体,适当降低储蓄水平,合理变现未来收入,扩大当期消费。六是实行国家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适度错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职工的休假时间,方便群众消费。
  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领域。一是着力改善农村消费条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广播影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推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促进农村电信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设农民家庭自来水和下水管网,促进农民推进厨卫革命。合理引导农民改善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宅基地统一规划,集中使用,连片建设。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在继续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方面的专项整治的同时,重点加强服务业市场监管,强化市场竞争,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非义务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三是鼓励居民扩大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消费,扩大社区家政服务、卫生文化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社区服务消费。四是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规范和鼓励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