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煤炭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对策

2015-12-15 12: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部分煤炭行业的影响基本上表现在上游钢材行业需求一直下降,货物进出口的业务格局有了显著改变,总体来说,煤制品总量需求减少,相应价格较低,煤炭企业流动资金日益紧张等情形。因而面对严重不利的国际环境,大陆煤炭企业就必须要调整管理思路,采取强力措施,从国际危机中寻找战略机遇,具体可通过严格降低成本、财务精细及物资管理、强化资源管理等多项措施来进一步强化大陆企业管理,可切实提升应对当前国际危机的能力。

关键词:煤炭企业;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管理;
  去年,随着雷曼兄弟在美国破产及美国投资银行--美林证券把控股权给美国银行的那天开始,源自西方本土的国际危机就由此迅速演变成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此次蔓延世界的国际危机,影响程度较深,涉及范围与冲击强度都很大,远超出经济学家的预算。当前,国际危机的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严重滞缓,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较为突出。随着国际危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逐步浸透,当前煤炭市场的整体需求也开始萎缩,相关煤价也迅速降低,并且下降势头渐显,同时将来风险也更大,煤炭企业的经济运行出现困难。所以作为煤炭企业要合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强化措施、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就可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顺利在国际危机中合理、快速发展。
  1 金融危机对煤炭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国际、国内煤炭价格连续降低,尤其硬煤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燃烧煤价格、优质煤价格也有小范围小幅降低。并且受这次国际危机的影响,当前国际煤炭需求总量减少,煤价大幅降低。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1)金融危机致使相关行业需求降低。
  煤炭相对其他货物来讲,成本刚性较大。尤其这种情况下,产量需求就成为主导世界煤价走向的风向标。自去年开始,国家经济增速就开始减缓,这不仅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更与金融危机休戚相关。而当宏观经济减缓反映到市场时,首先表现为煤炭的下游支撑行业钢铁、电力、水泥、化工增速开始全面变缓。进而导致煤炭需求出现需求减弱现象。这其中反映最为突出的是钢铁业。去年以来,无论国际、国内,钢材价格都开始大幅降低,这就直接影响了煤制品的供需平衡,小电厂企业也就随之限产降价。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力业中的长材、板材价格较去年夏天的降低幅度已经超过31% ,这导致细煤、精煤用量持续降低。同时,今年初,电力等国家第二产业等增长率分别为下降 ,增速分别比前年同期回落近10个百分点,这种一直表现增速降低趋势已经导致国内如大同煤矿等需求量区域性减少。
  (2)金融危机致使国家进出口煤炭制品分布格局改变。
  通常,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关联度较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低了需求。因为煤炭这个资源用处很广泛,比如炼钢,发电。当大家需求减少的时候他的价格自然下降。目前煤炭价格已经开始下跌,跌幅还是不小的。根据上周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濮洪九的报告,8月份,直供电网的电煤消耗总量比7月份减少了397万吨,环比下降6%;9月份比8月份下降了764万吨,环比下降12%。火电发电量下降,直接影响到电煤消耗。此外,钢铁产量走低,冶金用煤大幅减少。8、9月份,国内钢产量连续出现10年来罕见的月环比负增长,9月份钢铁产量3915万吨,比8月份下降10%。截至10月10日,全国钢材价格已经下降30%左右。山西焦煤、潞安、平顶山、永城和神火等企业供冶金用精煤、高炉喷吹煤需求量大幅下降,价格每吨普遍下降300-400元,多数钢铁企业要求暂时停止发货。故笔者认为,由于下游钢铁厂仍在减产,今后几个月山西焦炭产量也会继续下滑,预期10月份山西省的焦炭产量将进一步减少20%-3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格局的变化情形。同时,若国际煤价继续下降,肯定会改变进出口格局,进而造成国内煤炭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而引发国内煤炭的价格再次波动。
  (3)金融危机导致煤炭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困难。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具体以山西省内煤炭企业为例,反映出我们导致煤炭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困难。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紧张,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由于金融危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省企业市场需求下降,销售受阻,效益下滑,亏损增加,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流动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在这个方面,中小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尽管煤炭企业在宏观层面上制定了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但一些产品有市场、有潜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受生产行业、信誉等级等因素的限制,却很难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在目前原材料价格低的情况下无法做充足的储备,在原料价格上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应就差。一些新建成的完工项目无流动资金注入,金融部门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民间的融资渠道又太缺乏,资金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增长。2009年2季度,煤炭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仅为65.3,中小型企业的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则分别为59.5和60;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仅为63.5,中小企业的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55.1和54.9。资金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增长。
  而且从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的八大指标来看,除流动资金和企业融资两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外,另一个同样呈下降趋势的货款拖欠问题也不容忽视。2009年2季度煤炭企业货款拖欠景气指数为96,环比下降3.5点,同比下降10点,是2008年4季度以来连续3个季度处于不低于100的不景气区间。货款拖欠在不景气区间的持续运行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的进程中不容忽视。这就从
  2 煤炭企业在金融危机情形下的应对措施
  当前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企业都出现销售滞后、收入下降、亏损减利、成本超支、收益下降等多个问题。当前,从国内经济走势来看,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同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进一步加深。作为煤炭企业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3]。
  (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根本出路,也是煤炭企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任务。要按照煤炭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整体部署,进 一步加大推进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建设的力度。要继续加快煤炭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步伐,积极培育龙头产品,扩大市场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努力做到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有机统一,要以新型化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规模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的延伸与创新,通过优化存量与调整增量的互动,有力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结构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调整。加快煤炭企业重组、改制、验收工作步伐,加大非煤矿山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力度,使复合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炭和矿山企业尽早复产,将促进焦铁、化工产业链和煤炭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和服务职能。
  首先政府应加强引导企业共同面对困境,研究经济形势,谋划对策,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其次应彻底转变观念,变领导为指导,增强服务意识,面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企业帮助企业扩产提质度过难关;另外煤炭企业应积极推进减免缓停过渡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暂行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很多煤炭企业旧生产线停产,未能启动,房产、土地闲置,相关部门应根据经营情况符合困难企业条件,对企业的房产、土地税费适当减免;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切实解决企业资金瓶颈问题。在严格控制部分投资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同时,大力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的行业项目和龙头企业,积极主动为有市场、有效益、前景好、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
  (3)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煤炭企业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着力搞好潜力产品的培育和开发,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3 结论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大型煤炭企业出台的大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初显成效,煤炭企业企业家信心有所恢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行业,一些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通过依靠国家的政策,煤炭企业也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积极政策,把握各种有利时机,避“危”寻“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总体来看,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其影响已经放缓,只要我们提振信心,积极应对,集中力量攻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矛盾,就有可能在逆境中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化升级,推动煤炭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
参考文献:
[1]雷波.加强煤炭企业管理创新[J].管理观察.2009.(11):115-116.
[2]闫国宗.煤炭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会计之友.2009.(10):22-23.
[3]武全民.浅谈煤炭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管理思路[J].现代商业.2009.(8):101-1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