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试论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防

2015-12-15 11: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是高收益与高难度、高风险并存的,如何做到既要拓展国际出口业务又能有效地防范风险,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加强风险的预防进行论述。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风险
一、国际贸易定义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三、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一) 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
  (二)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
  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2万家,它们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已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竟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达48%,占据了半壁江山。
  (三)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四、国际贸易中风险预防方法
  (一)广泛咨询收集贸易中的对方相关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的信息量越多,胜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就能避免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盲目性。到海外投资,一定要请国际政治专家帮助考证当地政治环境是否稳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如何等;与国外大公司、金融财团合作,一定要设法弄清楚他们与该国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风险,但可以了解这些风险的发生规律。
  (二)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风险转由其他主体承担,自己不承保。保险是一种最典型的风险转移技术,企业为避免火灾、水灾等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万一企业遭受这类损失,保险公司将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企业就可以不承担或不完全承担这类损失,风险得以转移。与保险类似的还有期权。对于将来准备以外币支付来进口某项产品的企业来说,汇率上涨极为不利。于是,为避免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该企业将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购买“保险”,即买入一个买权。保险是防范贸易风险的重要工具,企业应加强认识,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通过承保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和买家风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此外,信用保险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衍生功能:一是通过对买方信用风险的承保,推进银行介入贸易融资,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促进企业间交易由现金交易甚至易货交易模式,变为更高效经济的信用交易模式,润滑企业的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三)非保险技术
  除了保险之外,风险转移还有许多非保险技术,这些技术一般需要通过签订契约或合同来转移风险。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商要求货款以进口国货币支付,这一要求已在合同中确定下来,这样,进口国货币对出口国货币的汇率风险就被转移给出口商。又如,在某种商品的销售过程中,买方为防止卖方不能及时交货或提供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商品,在合同中订立相应的违约金和赔偿条款。这类契约或合同还有很多,如租赁合同、转包合同、贷款担保等。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这些新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必须重视研究本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并采取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耀宁,张强. 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策略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1) .
[2] 安礼奎. 浅谈国际贸易风险[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06) .
[3] 吴建功,王涛生. 论国际贸易的风险评价[J]. 求索, 2008, (02)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