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循环经济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015-12-15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循环经济;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倡导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种要求与以旅游资源写作旅游论文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一致的。该文在对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基础上,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应?
1. 引言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呼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结合,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目前,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
2. 循环经济的认识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旅游活动的进行有必要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指导各种旅游活动的进行,在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尽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系统地进行合理的资源规划,并有效考虑旅游资源以及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和各种资源及环境的资源化转化问题,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应该利用智力资源产生的科技水平和旅游活动所带来的资金以对废弃旅游物品和环境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开发,产生新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已经开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其基本思想也正符合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改变旅游业“重开发、轻保护,重经营、轻管理”的传统模式,通过预防代替末端治理,强调各个环节全方位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是在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3. 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其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丰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桂林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二次发展期后,桂林市旅游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日益严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
  桂林市的各级党委、政府都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多种效益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加大了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但是部分县仍缺乏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对县域范围内的河流、洞穴,一般的水库(湖泊)盲目开发,开发效果令人失望,或一开始就失败,或只有短时间的兴旺就很快进入衰退时期。有的景区在地理上本是一个完整有机体,在规划和管理中却被生硬地分成两部分,缺乏整体的考虑和统一的规划,导致出现旅游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
3.2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存在建设性破坏现象
  桂林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于风景资源,而桂林风景资源的主题是具有自然美的山水,但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些景区内建造了一些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人造景点,对原有景观破坏较大,而且很多景区的环境卫生较差,废弃物到处乱丢。另外,有些开发程度较低的景区,由于交通不方便,影响了景区内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与落后的基础设施形成的矛盾,已导致村民盲目的修路架桥,破坏了景区的自然景色;同时,由于村庄人口的增加,缺乏景区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村民修建的民居建筑从景观、外形、体量、结构等存在着与传统的建筑风格不协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建筑的景观。
3.3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
  由于桂林市国民经济建设总量偏低,旅游投资还显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部分景区道路交通不畅,可进入性差。对桂林市区及十二县的景区交通情况调查表明:旅游景点交通状况好的占7.7%,状况较好的占15.4%,状况一般的76.9%。多数旅游景区通讯设备匮乏,旅游宣传经费短缺,促销乏力。
4. 循环经济理论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4.1从企业层面
  要求桂林市旅游景区的开发者、旅游饭店的经营者及其它旅游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范自己,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从旅游企业长远发展来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最大化减少旅游资源的使用量,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人类活动造成的对旅游资源的滥用和破坏,对旅游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的干扰和破坏,从而保证旅游区的生态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
  旅游景区方面,旅游景区的管理者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景区污染物的排放;应考虑旅游景区的生态承受能力,尽量减少景区的生态成本投入;有针对性地编制旅游解说系统,加强游客对景区旅游资源的认识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引导规范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行为符合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生态教育使旅游可持续观念深入人心。
4.2从政府层面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管理体系,把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桂林衡量旅游发展的指标以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创汇水平、就业率等指标为主,并没有考虑自然界的投入贡献,没有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损失多少,从系统角度看这些指标具有片面性。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多角度、全方位来衡量桂林的旅游发展。针对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应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加大主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旅游法规的完善,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管理体系,确保旅游市场向旅游资源优化、管理现代化、环保增值方向发展。
4.3从社会层面
  重视旅游可持续发展伦理教育,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社会层面要求桂林市政府、旅游管理者、公众共同参与旅游发展,倡导包括抵达桂林的游人、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伦理教育,对桂林旅游业各相关利益团体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社会舆论、行政力量、榜样感化和利益约束等手段,确保各利益团体按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自身行为,以营造良好的伦理环境,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桂林市政府还应宏观调控旅游的发展,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在公众中大力倡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对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
参考文献:
[1]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
[2]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桂林旅专学报,2003,(6).
[3]桂林市统计局,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Z],20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