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看怎样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

2015-12-15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关系着每个国人的切身利益,从广大的劳动力入手终结廉价劳动力,是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十二五”提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推动作用。这种以“重民生”为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廉价劳动力;终结廉价劳动力
  一、中国廉价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利与弊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大部分是社会的基层人员,由于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基层人员大部分由农民工组成,且我国基尼系数越警戒线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绝对差距达到了9646元,200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当下我国在城乡流动的农民工大约1.3-1.5亿人,正处在代际交替的过程中,老一代农民工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开始离城返乡,新一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他们年轻,有活力,但大部分做起事来比较浮躁,还不够踏实,经验没有老一代农民工多,而且由于我国的教育不普及,文化、技术水平低,致使大多农民工知识比较贫乏。因此经常干一些出力不动脑的体力活儿,有时还受社会一些人的歧视,工资自然会少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最高达15倍,全球第一。如:人民生活基本情况
  雇佣成本越低,收入就越高。这样企业或工厂的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大部分GDP的增长。毋庸置疑,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终结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之一,中国人口多,如果人人的工资相对较高,会增大国内需求,自然推动了消费。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的加工厂,是因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够好,人员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技术含量低,没有创新能力,人力资源质量低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会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
  二、从“刘易斯”拐点看目前中国应该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这一重要要素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且不说廉价劳动者的领导们是减少开支,更多的谋求利润。不如说这跟中国庞大的人口条件,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社会条件有关,以及中国长期以来处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才形成的中国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刘易斯拐点”出现了,廉价劳动力越来越少,中国正在步入经济转型阶段,且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的反响也越来越大。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我国过去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现在正处在廉价劳动力逐渐减少的过程中,如果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也就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中级劳动力”、“高级劳动力”的增加,但当我们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时,久而久之便会失去求知、创新的能力。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才能更有效的缩小贫富差距。使中国的经济越过鸿沟,再一次腾飞起来,发现更多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吸取外国的成功经验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跨过这道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番崭新的天地。
  三、怎样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
  1、提高个人素质
  有人形象的称“七十年代靠劳力,八十年代靠财力,九十年代靠智力”。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他们迅速富裕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收入人群从职业角度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占31%。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25.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多高收入人群个人素质比较好,比如受到的教育较好。据调查显示:2009年教育拨款3114亿元中,占人口30%的城镇居民获得了70%的教育拨款,占到总居民人数70%的农村居民仅仅享有了30%的教育拨款。个人素质原因一直是收入分配中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收入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敬业精神、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的品质等。但廉价劳动者的个人素质由于教育等问题不够达到标准。
  2、适当增加工资
  许多发达国家国民总产值的大部分都用于劳动报酬,而中国却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增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这就是初次分配利益失衡的表现。
  在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这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里的缩小城乡差距,主要是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以使产品附加值增高,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从而涨工资,解决廉价劳动力问题。而这个过程恰恰也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有所体现。
  3、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
  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更好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失业人群的再就业。此外,我国现阶段,由于一些企业的垄断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分配秩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据调查显示:2008年的医疗资源分配比例来看,30%的城镇居民享受了80%的资源,而70%的农村居民仅仅享有了20%的资源。单从医疗这一方面来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助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是目前我国缩小贫富差距、安抚民心的重要措施。
  四、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看怎样终结中国廉价劳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未来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并具体指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 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收入制度改革就是在这三次分配中的改革。
  初次分配是按贡献分配,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一定要讲效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是提高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农民、农民工及城市工薪较低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并适当降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打破垄断行业,提倡公平竞争,真正体现初次分配中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如:建立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等等。
  二次分配是按需分配,是对社会全体居民的福利保障,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帮助弱势群体、廉价劳动者、建立全面、系统、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收入分配改革中,能够尽快推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为社会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都是共享机制,他们能够解除全体人民后顾之忧,从而给人们带来稳定的生活保障且有效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廉价劳动者造福。
  第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比如高收入者为一些贫困地区建立的“基金会”,为一些有疾病但家里贫穷的人们献爱心等等。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应讲社会责任,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中国才会更加和谐。
    总之,根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这三次分配中同时发力,提高一次分配,稳定二次分配,保障三次分配,逐步减少廉价劳动群体,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收入群体的比重,最终终结廉价劳动力,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 蔡昉、王德文,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i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