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乡统筹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失衡而提出的新战略,这项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在于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的选择。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我国实现城乡统筹的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及其创新。
关键词:制度变迁; 城乡统筹; 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另世界瞩目的成就,而与之相伴的却是我国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和城乡发展失衡加剧。据统计,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拉大。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11020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9646元。我国城乡差距扩大与失衡局面的形成,虽然有历史条件、政治、文化和经济各方面的原因,但根源还是制度,是建国初期形成的并在以后不断强化的城市偏向各种政策。本文旨在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经济学家们对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有不同的定义。经济学家诺思(North)认为,制度变迁是新制度替代旧制度,制度从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将制度变迁概括为一种关于均衡策略组合共有的、稳定的和扼要的表征,它制约着人们在经济特定域的相互作用。这种关于制度的均衡观的优势在于,他使得内生于多个域的制度甚至制度之间的多重关联在分析上成为可能。,这也是路径依赖的经济学本质。”
同时,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发展总是“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 诺斯认为,其运行机理为:①给定条件:随机偶然事件的发生;②启动机制: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收益机制;③形成状态:收益递增机制的运行使系统出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④推出闭锁:通过政府干预和一致行动,实现路径替代。
二、我国城乡统筹制度的初始禀赋及其制度安排的重大事件
(一)我国城乡统筹制度特殊的初始禀赋
建国后,中国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又没有外援”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大力发展工业,推动城市化进程,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为首要任务的指导下,于20世纪50年代选择开始推行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工业化战略。可以说,这是当时中国制度环境下的一种“次优选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确定,一系列偏向城市相关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新制度通过剥夺农业剩余、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使得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二)城乡统筹制度安排的重大事件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差距,及建国后工业优先战略措施的选择,异致了对特定制度环境特征的强化,同时也限制我国现今的城乡统筹制度选择,制约了我国现在乃至未来土地制度演进的轨迹与方向,这就是路径依赖在起作用。但现今的土地制度安排对原有的路径还是有所偏离的。按照青木昌彦的观点,这是因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还包括了在经济动态发展,偶发事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这种偶然事件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制度均衡,也就是说,它们可能是改变原有路径方向,促使新一轮制度变迁形成的重要因素。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路径依赖角度设为偶然事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并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的战略目标。当时,人们坚信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劳动热情高涨,彼此协调,产生网络协调效应,意识形态跟进及时,于是路径得以更替,正反馈机制启动,收益递增,从而形成新的路径依赖。
2、从2004-2008年5年间,中共中央连续发出5个指导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征收的农业农村政策体系。
2004年2月8日,新世纪的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一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六个涉农的一号文件。自此,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关键;要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要求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卞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
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近几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把“统筹城乡”置于“五个统筹”之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我国城乡统筹制度变迁的创新模式
(一)实施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根据不同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发展大中小城市和有重点地发展小城市(镇)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通过制度变迁加快城镇化发展。
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并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同时对城乡分割的投融资体制、劳动就业制度、财税体制、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和农地制度进行配套改革,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的制度系统便会逐渐建立起来,城乡一元结构和城乡发展失衡的状况将会逐渐缓解。
(二)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
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设施的投入;切实执行农民和农民工培训规划纲要,逐年加大培训经费的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资金参与农民和农民工培训。
(三)改变传统的城乡利益格局,加快城乡关系制度变革步伐
增强农民在城乡之间的谈判地位,改变的传统的城乡利益格局,打破固有的制度均衡。首先,全国人大要带头逐年增加农民代表比例,推动地方各级人大扩大农民代表的比例,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城乡人大代表比例与人口比例大体相称。
参考文献:
,乡镇经济,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