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农业嫁接资本市场的思路探讨――以通州区农业

2015-12-15 11: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我国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对我区规模农业的调查,提出了农业嫁接资本市场的解决方案,将“延期点价”和“套期保值”相嫁接,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中长期政策四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资本市场;南通市通州区;建议
  一、我区农业规模经营现状
  2010年,通州区从事粮棉油等大宗作物规模经营(50亩以上)面积4.6909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4.47%。我区在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十分尊重农户的土地利益,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流转原则,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不损害原承包农户的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流转形式。
  首先,通过支付给农户一定数额的流转费用增加农户的显性收入,这是土地保障功能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区土地租赁型规模经营面积1.1531万亩,占总规模经营面积的24.58%,其中种田大户5户,面积730亩。从对5个种田大户调查的情况看,影响他们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流转费、劳动力价格及粮食生产效益。
  其次,积极引导组建各种形式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农地股份合作社,使农户参与其中,那么,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按股分红的基础条件,这种将承包权转化为股权的新型流转形式,巧妙地将土地的保障性功能转嫁为土地的增值性功能,目前我区土地股份合作社34个,经营面积2.2429万亩,专业化服务组织68个,其中经工商登记注册49个。
  第三,积极推行“企业(园区)+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允许农户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经营,获取处于农业产业链上游的务工收入,增强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联结。目前我区农民合作型0.9861万亩,占总规模经营面积的21.02%,服务型2.5517万亩,占总规模经营面积的54.40%。
  二、农业嫁接资本市场的解决方案
  随着粮食收购和市场价格放开,流通主体多元化,外资及股份制企业也进入粮棉油直接收购领域,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公司需要懂得在资本市场给自己规避风险。比如小麦价格上涨,对于金沙银河面粉有限公司这样的以小麦为原料的企业就是原材料上涨,企业可以在大批购买原材料同时在郑州商品期货市场做原材料价格套期保值,就是买入远期小麦期货合约,以规避因未来小麦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对于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等农业种植公司就是反过来卖出做空,以避免因小麦价格下跌给自己承包土地种植带来的风险,对于我区的酿酒、面粉等所有以小麦为原材料的企业都需要做这样的金融基本知识普及。
    三、将“延期点价”和“套期保值”相嫁接
  在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如广德油脂、银河面粉、银珠米业)与种粮大户与专业合作社之间采取“延期点价”的方式,签订粮、油收购合同,企业再通过“套期保值”将市场价格变化的风险转嫁掉。农民手中的粮油,其价值,而非价格,终于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点价”在农产品贸易中并不新鲜。它不但可以让农民摆脱“惜售”心理,又保证了工厂有粮油可用。同时让农民省下了运输、存储、损耗的费用。在“公司”与“合作社”签订的这份粮油收购合同中,并没有规定粮油的收购价格,而是规定粮油收获后预售给企业加工,从粮油入库一直到明年的新货上市之前,企业每天根据粮油现、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化向合作社农民报价,农民觉得哪天价格合适,可以随时提出结算。其间如果国家出台保护价收购政策,企业则按照保护价支付农民粮油款。我区许多农民经纪人多年前就采取这一方式收购油菜籽,但反映“曾赔得很惨。”这种方式等于将农民的风险转嫁给了贸易商,一旦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收购者就会赔钱。
  所谓“套期保值”,就是农民交粮油入库的同时,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数量相当的期货合约,如果粮油市场价格上涨,农民在较高价格点价,企业卖掉原来买进的期货合约,以期货市场收益弥补现货市场增加的成本。通过远期的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的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的做法,相当于引导农民进入期货市场,自己则充当一个大型的经纪人。对种粮大户来说,种植粮油有两种风险,一是价格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一是天气变化带来的自然风险。进入期货市场,可以锁定市场风险。对企业来说,生产资料有了保障,手里有粮油,心中不慌。粮油来了就加工,直接变现,节省了自有资金。在企业普遍缺少生产资料时,又能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政府来说,企业收粮油等于帮助国储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农民卖粮难。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多赢的解决方案。
  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中长期政策建议
  向上打通资本市场,向下守住农业根基,需要政府打出一套组合拳。粮价是百价之基,国家千方百计保持粮价稳定,不容许粮价出现大幅波动。“延期点价”和“套期保值”可以让农民和企业都有稳定的收益,但它并不能获得更丰厚的利润。抛开国企责任不说,企业生存的要义在于利润最大化。
  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粮油的种植开始,统一品种、规模种植,明确使用双低油菜籽品种、非转基因的粮食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种植的标准,田间作业全部采用机械。
  二是提高财政补贴额度。在流转土地时给予政策倾斜,包括少收或不收土地流转费,部、省、市等农业补贴项目向种粮大户倾斜,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种粮大户可以用其作物作为担保进行贷款,并可以选择用谷物来充抵偿还贷款。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序调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几个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加强产业化开发,进入粮油高端市场,从而摆脱企业永远都处在产业链最底端的加工环节命运,为培育超大型农产品加工集团腾出市场空间。
  四是发挥非转基因优势,开发高端粮油产品,实行错位竞争。中国是世界上种植非转基因大豆与油菜籽最大的国家,但其潜在价值一直没有得到企业家们足够的重视,使得国内优质油料与进口油料始终纠缠于出油率、生产率等方面的比较。目前,转基因食品在世界上仍存在很大争议,非转基因农产品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我区承担的“农业部冬闲田油菜跨越计划项目”就是与南通一德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以对宁杂11号、宁杂19号油菜实行订单生产、优质优价,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打造优质双低菜籽油品牌,做大做强优质双低菜籽油品牌产业文章,将优质双低菜籽油产业建成我区油料生产的支柱产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