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浅谈耕地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2015-12-15 11: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而耕地保护必须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发展,真正起到保护国家资源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实现耕地保护与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种措施,希望能为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耕地保护;可持续利用;耕地质量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磨练,国家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纵观我国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含量较低,发展环境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护耕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1耕地保护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耕地保护缓解我国人均耕读逐渐减少且近期不可逆转的矛盾的主要对策,它制定出相关的维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特殊政策保护,以实现对耕地的耕地的保护。这是为了维护耕地生产力,全面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耕地保护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耕地数量与人类生存的平衡,而它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则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耕地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就是国情稳定,只有认清耕地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2 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2.1 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2.1.1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证耕地总量的稳定,首先要从质和量上来保持耕地总量的稳定,确保耕地保护规划期内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耕地总量的稳定工作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而是实行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工作的重点是总量确定,一定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土地勘察的详细数据作为参数;也要制定相关的土地复垦、开发和利用措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与平衡。
  2.1.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现代企业也迫不及待的寻求发展,而建立高效的土地利用机制是相当关键的,1992-1993年房地产业的盲目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机制是建立在地价或地租基础之上的,以地价作为有效的经济杠杆,凡事要作为经营的土地,不管是何种性质,都要按照市场地价支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土地使用,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减少土地的浪费和投机行为,市场地价也让人们树立起节省、高效利用土地的思想,从而限制了耕地利用的速度和规模。
  2.3 做好土地详查工作
  收集详细的、准确的土地资源数量信息,是制定土地保护和规划政策的中心,政府必须认真组织土地详查工作,搞清土地的资源和结构,再进行分级评定,以准确的数量信息为依据,科学的确定我国人口与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以及人口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目标,要保证规划的切实可行。
  2.4适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土地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但在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利用准则的弹性较小,政府政策、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给土地规划工作带来一些阻碍和难题。因此,关于土地的规划,一定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并对土地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土地管理体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长期用地结构,用地空间布局的依据。只有这样编制出来的土地利用计划才会更具科学性。而在编制手段上,要使用现代高科技,精准的确定土地信息,例如建立土地资源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耕地的总量、质量、分布、类别、权属和利用程度的信息,并进行实时跟踪,收集相关数据,为下一年的土地规划作为准备。
  2.4提升公众参与性
  采用严厉的土地政策、先进的手段和专家参与的规划来实现耕地的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我国环境复杂,人口众多,要详尽全面的做出管理,还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从西方国家的土地先进管理经验来看,公众参与对土地规划管理的影响很大,公众参与度越高,土地的利用规划就越好,而管理的成效就越明显。如在德国,公众参与作为法律和政治制度就贯穿与土地规划的每个环节中。随着我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不断加深,应积极吸引各界权威和土地专家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中,而公众参与则提高了规划的透明度。这不仅能降低土地规划的制定成本,还能更好的体现民意,为更科学的保护耕地提供了重要基础。
  3耕地质量保护措施
  3.1重视耕地表层土壤的保护和再利用
  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其中1/3为高产田,2/3为中低产田,后备土地资源也比较贫乏。因此,在城市建设占用耕地时,一定要建立耕地表层土壤保护和再利用制度,保证耕地的再生产力。当耕地变为建设用地后,至少要将耕地表层土壤20厘米取出再利用,并在生态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贫瘠土地进行再造。这项工作可以结合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的一项内容。
  3.2防止污染,保护耕地
  实际上,土地质量也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工业“三废”会污染城市周围耕地及其水环境,造成耕地质量的严重破坏,导致耕地的恢复能力差,且代价高昂,有时还会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问题。因此,落实对工业“三废”污染的防治,保护耕地质量,加强污染的防治和空盒子。为了防止污染,可以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强挂历。目前,我国已通过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实施环境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护,虽然在治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污染的预防成绩不佳。技术措施则依赖于科技的发展水平,而经济手段防止污染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4总结
  俗话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爱护土地,正确的认识到耕地是人类发展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耕地,人人有责,为造福子孙后代,利在千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文献:
  [1]刘小平.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2000,(6).
  [2]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1).
  [3]于伯华,郑新奇.耕地危机与城市化进程的盲目性[J].城市问题,2003,(3).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