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民增收困难是我国四川省“三农”问题中最根本,最突出的问题。农产品供求结构性过剩,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对农业投入力度减小, 农民不合理负担过重等均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基于市场竞争的视野下对四川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关键词:农民增收 困难 原因 对策
1.前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环节, 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四川省来说,由于其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农业发展步伐较缓慢,农民的收入缓慢增长,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还影响粮食生产以及农产品供给,直接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四川省应如何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扩大农民的增收空间,解决农民的增收难题, 实现农民长期增收, 是四川省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对当前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相关具体体现做阐释,进而对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2. 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具体体现
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具体体现有:首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当前,由于农民最看重既得利益,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表现出很大的忧虑。如,害怕进入市场后,怕受损失、怕担风险等。其次,土地的流转机会不大。传统以来,农民把土地视为生命,长期过分地以来土地,固守土地。农民的土地是一家一户经营式,很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难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再者,资金积累难度大。目前,四川省的农民大多数仅仅是依靠土地带来的微薄收入生活,难以积累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量,使得科技的推广示范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最后,农民就业难。由于四川省农民的土地是分散经营的,与农民地少人多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劳动力产生剩余,但是由于这些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无技术、缺信息,导致就业难度加大,剩余的劳动力形成较为庞大的失业群体。
3.影响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
3.1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业四川省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收入严重缺乏,这就直接阻碍可农业的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首先,四川省对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以及低产田改造等相关基础性工程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业的抗旱能力不强。其次,四川对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的相关引进经费及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剖析等费用的投入远远不够,使得农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
3.2 产业结构调整过于迟缓
当前,四川省对农业的整体结构调整过于迟缓,还停留在起始阶段,尚未得以深化开展,各产业之间结构的不合理配置,难以适应当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经济,对动态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具体体现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不稳固,技术创新能力较低,难以摆脱靠人吃饭的局面以及拉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3.3低质量农业负重发展
由于四川省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农产品的增长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经济收入的不断递减等。种植业的各种成本,大幅度地增长,导致农民无利可图,自然失去种植的积极性。农业耕地不断被占用,过度放牧、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洪涝灾害、生态破坏等,使大量的耕地及草场越来越少,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导致各种负担的加重。
4. 解决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4.1合理地流转土地,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当前,四川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外出打工、创业的,使得土地度多数被荒废了,四川省政府可通过转租、转包以及入股等形式将这些土地流转给有别的农户种植,这样就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适度的将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大的收入。由于四川省多以丘陵为主,平地作业难以开展,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土地分散,许多大型的规模作业无法开展。因此,四川省农业部可以借鉴日本山地农业机械化性的事例,以小型折叠式农业机械进行农业耕种。四川省还可修建蓄水池和水窖等积蓄雨水,修理渠道,引水入田。应用滴灌和喷灌等技术,可节约灌溉的用水量,使农业的抗旱能力加强,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4.2 合理精简机构及减免税收
据相关资料统计,虽然已经有相关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出来,但是当前四川省的农业税仍占财政收入的很大比重。因此,通过减免税收所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四川省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精简各地区的乡镇机构上,这就可裁掉冗员,节约了可观的金额,利于四川农民的收入增长。在精简机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支持村民自治,实行村务的透明化、公开化;整顿农村领带班子,删减部分次要的村干部职位;进行迁村并点,利于村级规模的发展严厉打击村干部无端进村“吃喝拿要”的行为。
4.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及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川省农产品科技含量的不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四川省应把对农民的教育及培训工作做好,建立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及多种种类的农业教育体系。首先,应加强对各地区农村中有经营能力的中央大户和范运大户等人的引导、扶持及培训,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村基层的农民收益。其次,四川省应实施农科教相结合,以办学质量高的学校为依托,建立一个农科教培训中心,开展各类的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各类农业政策的宣传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最后,还应加强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以更多的优惠来吸引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5.总结
四川省要使农民增收,除了上诉提到的几点对策外,依靠科技技术进步,通过改造传统的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卡机含量,重视发展名牌产品等,均能实现农民的增收。
【参考文献】
[1]宫希魁.我国 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J] .战略与管理, 2002.( 6) .
[2]韩俊.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J].求是,2009,(5)
[3]田德斌,车明诚.垦区农业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08,(5).
[4]龙盛风,胡治文.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增收问题[J].当代经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