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东盟经济的关系发展

2015-11-18 09: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学的视角,从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走向全面发展起,分阶段梳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以及双方政治经济互动对经济关系的影响,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国东盟20年来经济互动历史中的功能。

关键词:东盟 经济关系 建构主义
  本文旨在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发掘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国东盟20年来经济互动历史中的功能。
  建构主义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理念主义的路径,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是主体间性的而不是物质的;国家的身份和利益都是在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以它与其他国家互动为形式)当中被建构起来的。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彼此深切认识到发展双边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 “90 年代的东盟与中国关系将是讲求实效和经济挂帅的一种新型关系。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政治让位于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被放到一边,各国都努力地求同存异,双方之间的最大的‘同’,就是为加快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加强经济合作,努力提升经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1
  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盟国家也心存忧虑。东盟作为中国周边的小国集团对中国的“经济威胁”格外关注,一方面希望中国快速发展以承担重建东亚经济的重任;另一方面东盟各国担心中国的崛起可能不同程度地威胁到他们的稳定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金融危机,使东盟和中国发展经济关系的政策进一步发生变化。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东盟国家的援助,强化了东盟国家与中国友好合作伙伴的关系。在经济危机之后的援助方面,相较与美国置之不理,中国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提供了经济上的援助。与以往亲美的言论不同,李光耀曾说过“这里的发展表明,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在亚洲国家的快速恢复方面都不如日本甚至中国付出得多。”2泰国《曼谷邮报》说:“在过去的一年左右时间里,中国已经通过维持人民币不贬值显示了它的领导地位和它对亚洲国家的真挚情谊。”3虽然中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人民币不贬值等一系列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应付危机,但它在改变中国国际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中国此前所做的任何努力。
  中国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东盟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使东盟认识到中国的友好合作态度,同时中国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也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热烈回报。东盟对中国的猜疑、不信任在双方经济合作过程中得以弱化,经过此次金融危机,东盟国家对中国防范、戒备之心渐渐减少。中国曾经被各国以为独立于东南亚之外,从这时开始也对东亚共同事务的解决做出努力,表明中国参与亚洲经济和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相互依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全面迅速的发展时期,双边贸易逐步扩大,相互投资显著提高,中国与东盟己在水陆交通、农业、金融、环保、人力资源开发、非传统安全和文化等很多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与东盟政治互信与经济依赖程度的加深,双方的经济合作的机制化也变得更加深入。2001 年 11 月 6 日,在文莱举行的第 5 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在 10 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热烈反响。2002 年 11 月 4 日中国和东盟领导人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决定在 2010 年之前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步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4
  中国在2003年10月以非东南亚国家的身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进一步发展了同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从而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愿意接受条约的约束,愿意参与已有的国际机制。中国的出发点明显是为了让东盟直接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让东盟同享中国的繁荣来逐步消除东盟国家的忧虑,期望通过一些特殊的、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我们周边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也是有好处的。随着双方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东盟对中国的“友好合作伙伴”的身份开始有了新的认知。东盟于 2004 年 9 月 5 日正式承认了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以示对中国友好合作的姿态。东盟秘书长王景荣 2004 年 10 月在“中国工商领袖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的崛起对东盟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通过双方的努力,东盟和中国能够建立起牢固饿持久的伙伴关系,实现经济共同增长和繁荣”。5
  中国与东盟的利益相关者的身份认同,应该说是一种中性认同,既可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遇到矛盾时处理不及时也会导致消极认同。客观上来说,中国的崛起使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而东盟国家整体实力比较弱小,这可能会导致双方陷入冲突状态,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影响力的增强,中国会越来越注重大国形象的塑造,中国与东盟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国的 “友好合作伙伴”的身份逐步被东盟国家认同。为了消除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中国应采取具体的措施来表达自己的真诚,同时也要求我们向东盟国家发出友好信息和合作的诚意,促使东盟国家形成对华的正面认同,进而达到弱化负面认同的效果。东盟国家也应该抛开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所存的成见,在加强自身团结的同时,同时积极地促成与中国关系的机制化。
  国家间积极友好的互动只是影响双方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方面,良性互动可以促进正面积极的经济政策,正面积极的经济政策又进一步促成双方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国和东盟之间通过双方的互动,相互构建善意、友好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双方关系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解决好这一问题,中国与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 曹云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