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贵州省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水平下降。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贵州省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这使得贵州为经济增长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不小的威胁。当前加快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和最紧迫的任务,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课题。
关键词:工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策
贵州工业的发展是在贵州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发生变化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与此同时,贵州的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周边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贵州工业结构的现状与不足
(一)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一般属于市场导向型、技术密集型、信息丰富型,对市场的需求必须有灵活的反应。而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高坡陡,市场化程度不高,交通相对东部来说很不方便,这严重制约了贵州工业生产体系的建设。一般来说,工业对新技术要求高,尤其是制造业,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增大科技含量,引进技术设备,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然而贵州的创新能力低,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水平低,工业技术设备装备程度不高和产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较差导致了贵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这又直接影响了工业的经济效益高低。
(二)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从贵州工业所有制结构看,所有制实现形式仍比较单一,国有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一直占主导地位,非国有工业比重较小。整个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具有能源、重工业为主的资源优势。但其重工业大都以国有型大企业为主,在东部几乎发展的都是非公有制制造业。目前,国有经济改革步伐缓慢,从竞争性行业退出不够,战线仍然拉的很长,负担沉重;而非国有经济实力不强,活力不足,缺乏具有较强成长性的市场主体,难以带动整个工业化的发展。
(三)低水平、重复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制约贵州省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新产业虽有好的发展势头但规模小、仍处于起步阶段;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拉动力弱,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小;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企业;近些年来贵州省高能耗产业发展迅速,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行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此外,工业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低,规模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没有形成“专、精、特、新”的优势,发展后劲不足。
二、贵州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一)用市场力量来推动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首先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使他们朝“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目前贵州军工企业的优势,建立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合理的分工关系,使小企业为大中型企业提供配套和服务设施。其次是依法关闭那些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并且没有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厂和小矿;依法关闭那些资源枯竭性矿山和那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最后努力培育一批拥有名牌产品、先进技术和竞争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将铝深加工、磷化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行业培育成贵州省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和“龙头”企业。
(二)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深加工产业为增长点,走上下游产业互动发展之路
贵州的优势产业大多数是以资源开发型为特征的产业,一般以卖原料或粗加工为主,因而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甚至是卖原料出去,再买精细加工品回来,其产品增加值都流失在外。反思过去的增长方式,比较东部江浙地区的增长方式或产业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发挥贵州资源的比较优势、组合优势、综合优势、价格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向资源的深、精、尖、特色产业方向发展,在资源型产业的深加工上下功夫,拉长产业发展链条,走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之路,并充分发挥贵州的地缘特征,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经济格局。这样,既可以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该产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也可以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拉长,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及块状经济的发展,从而推进贵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为加快贵州工业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如发展铝及铝加工,形成集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于一体的上下游产业链,增强铝企业甚至是有色金属工业的竞争力;发展特色食品工业,既可拉动上游各类可食经济作物的种植及基地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采用信息化和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此来带动工业化
贵州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振兴装备工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在某些优势行业和特色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和适度跨越,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搞工业化已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而要充分利用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即要加快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业、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努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陈厚义:《选择与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胡晓登:《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贵州电力产业政策》,贵阳: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版。
3.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4.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和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