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分析

2015-11-12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家庭、高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个热点话题,在教育成本激增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这些高校学子面临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一增一减,两个不畅通,两个不适应"",导致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大。学生压力大,家长压力大,政府压力也很大。
  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国家自1996年开始进行就业率统计,199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93.7% ;1997年就业率为97.1% ;1998年就业率为76.8%;1999年就业率为79-3%;2000年就业率为82% ;2001年就业率为90%;2002年就业率为80%;2003年就业率为75%;2004年就业率为73% ;2005年就业率为72.6%;2006年就业率为70%;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到9月1日,初次就业率为71% ;2008年预计达592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60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从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来说,还出现了一定的萎缩。其中包括许多中小企业长期产业结构没有调整或自身经营管理出现了问题而停产,有许多倒闭;还因为世界金融危机,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一方面,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渠道不畅通。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另一方面,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现在多数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都是通过人才市场这种社会招聘的渠道,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但不排除有些企业的实力差,发展弱,即使有发展潜力的好企业,参会也是为自己公司“做门面、做广告”的情况,招聘岗位质量不高,使得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甚至上当受骗。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另外,供求信息不畅通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因素。笔者所在单位需要熟练操作电脑的文秘人员,但到大学去招,但没有几个学生去应聘,原因就是单位偏,还有就是每个大学生都参与过多个招聘会,对招聘会不报什么希望,没有了热情。“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一方面,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用人需求、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也不完全匹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倾向于招聘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员;目前不少高等学校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设置不合理所导致的结构供求矛盾。课程设置欠缺所导致的市场适应性差,缺乏对学生情商的教育辅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发展。从大学生本身来看,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包括理论素质、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就业观念没有转变,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自我创业意愿不强。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1、完善政策机制,加强政府职能和政策导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制度不到位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影响。政府应将创造就业岗位、控制社会失业率作为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目标,并加快推进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创造比较宽松的创业和就业环境,提供相对平等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就业信息的透明公开提供制度的保障。建立分层次最低工资制度,体现人力成本的投入差异。目前,政府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关注,国务院开了专题会议;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在今年的“两会上”的热点问题。政府鼓励个人创业,鼓励到民营、私人企业就业。完善激励到西部或农村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政策,三是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四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在政策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教育频道,对1364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35.6%的人相信出台2009年就业新政策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降低就业难度,缓解大学生们在2009年的就业压力。75.1%的人表示仅有政策是不够的,还要看落实。32.3%的人认为就业最重要的还是自身 素质 ,国家政策只是外因;9.2%的人认为“新政”针对性强,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5.8%的人认为“新政”很好很及时。63%的人认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 业,达到年限代偿贷款”最应长期实行。
  2、深化高校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内容,缩短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高校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数据显示,我国职业学校就业率目前已达96%,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就业率超过了普通高校。“订单式”培养是职业学校的生存之道,也是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错位的应对方法,这非常值得高校借鉴。“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为此,各级招生计划向高职教育倾斜。国家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为1:1,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根据产业实际需要,高职在校生数量至少超过本科在校生,才能解决人才供应失衡问题。尽快落实国务院有关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时取消相应落户限制的若干政策,给予高职生和本科生就业落户“同城同待遇”。大力推行公有民营办学机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国有民营形式,校园和基础设施仍属国家所有,引入经营者,由个人、团体或者企事业单位维持学校的日常投入并进行管理。二是股份制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并将其继续存留在学校内部,同时引进社会资金,作为增量投入,确定彼此间股权结构,由带资进入的社会方负责经营。 最后,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始终是教育系统追求的目标。教育部从2003年就明确提出,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力度等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这几年大力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训练,实行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书”制度等等,力度是空前的。但是教育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周期和多层次,比如,本科教育学制为4年至5年,要提前4年至5年去准确把握未来的需求,众所周知,这是有相当困难的。因此,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可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学习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3、社会各界多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大学生就业当成应尽的责任
  就业问题的解决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要把“学校办学、市场用人、学生择业、政府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从社会方面来说,大家都应该对面临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报以善意的关心,他们是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他们无法顺利就业,不但是给他们个人带来很大影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影响也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关心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大学生们不是在等待恩赐,他们只是在渴望得到独立的机会。我们要尽力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保护。大学生就业困难,自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社会所要负的责任更大一些。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包括高校,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发展,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加快建设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成为决定毕业生能否充分顺利就业,毕业生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基础。高校应及时把毕业生资源信息公布在校园网及各地人才资源库的网络上,便于用人单位查询,同时利用现代化的IT数字技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提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互通信息,增进了解,双向选择的平台,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
  4、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生就业观落后和期望值过高影响大学生就业。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还有较大影响。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和就业机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一些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充分,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陈旧观念上,找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还有人把毕业后的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还有不少毕业生的择业选择大多局限于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过多的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在不良择业心理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大学生们应该正视现实,客观面对现实,并在现实中保持信心。你们应该着眼于自己的长期发展,不要为了眼前阶段性的困难而感到迷茫,从而放弃自己本来的发展目标。大学生在就业时从“通才多能”的角度和视野出发做出选择,看一个单位或企业不是先看工作性质和专业是否对口,而是根据固定资本、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做出决定,先就业或创业,后专业对口,再纵深、全面发展。每一个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事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哪个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参考文献:
[1]  蔡立彬等  高校扩招后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秦自强等  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社育等  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