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关于舟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2015-11-12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旅游资源开发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阻碍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已成为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舟山旅游发展情况的介绍,分析了舟山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 持续发展
一、舟山旅游的现状
  舟山市由星罗棋布的1390个岛屿组成,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440平方千米。市辖定海、普陀、岱山、嵊泗二区二县,总人口98.6万。舟山本岛面积为502平方千米,是我国第四大岛。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以渔、港、景为特色,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海洋旅游资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独具风采。舟山境内共拥有佛教文化景观、山海自然景观和海岛渔俗景观1000余处,主要分布在23个岛屿上。这里拥有“海天佛国”普陀山和“南方北戴河”嵊泗列岛二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海蓬莱”岱山岛和“碧海金沙”桃花岛二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以及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它是华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吸引着600多万海内外游客并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二、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重复开发,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兴办旅游业的热情都很高,然而,这种热情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以致造成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局面。舟山在开发“渔家乐——当一天渔民”这一游乐项目取得成功后,其它岛屿乡镇纷纷模仿,处处都有雷同的“渔家乐”活动项目,客源市场被瓜分,容易使游客产生游乐项目单一的感觉,得不偿失。
  2、旅游资源开发层次欠丰富,文化内涵需要充实
  目前,来舟山旅游的游客大部分仍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初级阶段,对于舟山的海洋文化、佛教文化非常不熟悉。然而,随着人们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已不再满足一般的观光需求, 而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业发展角度而言, 旅游业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 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
  3、 旅游资源整合能力较弱,需要更科学地开发和规划
  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线和灵魂,是旅游地在旅游市场上树立起的一面与众不同的旗帜,这就需要对旅游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在一方面,舟山旅游尚有欠缺,舟山市旅游局05年对来普陀山的游客做了一次普查表明,除江、浙一带的游客外,来普陀山前便知舟山、定海、岱山、嵊泗等旅游景区的游客并不多,普陀山在国内的知名度超过了舟山,它几乎成了舟山的代名词,由此可见,舟山若想成为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当务之急是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解决舟山旅游的整体形象问题。
  4、旅游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存在,旅游资源保护措施需强化
  近几年, 舟山个别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异, 个别沙滩中粘土含量增高、沙滩发黑。旅游景点受旅游者废弃物污染严重,游人在游览过程中, 将饮用后留下的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制的快餐盒、饮料罐和饮食袋等废弃物随手丢弃的现象随处可见。
三、舟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科学统筹规划,做好资源整合
  旅游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舟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因此应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开发的原则,将舟山的旅游发展纳入舟山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将舟山的旅游与长三角的旅游协调发展,强调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舟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品位,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应将旅游资源合理整合,开发多层次旅游。
(二)挖掘文化,丰富内涵
    文化乃旅游之魂,是旅游产业的内核和推进力。基于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将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厚的科学文化内涵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魅力和吸引力,把文物静态展示与文化风俗动态表演结合起来,以加深游客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游客的心情愉悦达到完美的统一。
(三)实行品牌战略,打造特色产品。
  在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旅游产品,积极开发旅游景点,挖掘海洋文化,尽快启动具有海洋文化内涵和符合现代海洋生态旅游的特色旅游产品,如海洋文化游,渔乡风情游、民俗采风旅游、民间节日游、宗教文化游、体育休闲游等精品。从而拉长旅游旺季,形成规模效应。旅游精品的设计,必须按照现代旅游中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创造特色旅游产品,才能保证旅游发展长盛不衰。海岛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海洋文化,又具有港口旅游的资源。围绕海岛独特的优势,设计海岛特色产品,是开发海岛文化旅游的突破口。
(四)加强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
  从根本上说,优美环境是舟山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之义。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本身就实现了对部分旅游资源的积极保护和永续利用,减少对这些资源的继续破坏。但旅游开发活动对舟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和破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舟山旅游在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完善各种管理措施,消除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加强对风景区及其环境、传统习俗、民间工艺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定和完善各种旅游资源保护条例等。
参考文献:
[1]李植斌.浙江省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8
[2]范家驹, 石建新.借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提高产品文化品位.旅游学刊, 1996, 3
[3]董志文,张广海. 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 求实,2004, 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