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浅谈对当前金融危机与中国油气公司海外并购的

2015-11-12 09: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次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而来,过去几年中一直高价购买国外石油资源和资产的中国石油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将会有如何的机遇,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油气公司 海外并购 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给高负债率石油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不仅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抑制石油需求,同时也给石油生产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副总裁理查德·琼斯日前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石油行业许多上游开采项目就因为融资原因而延迟,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特别是许多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危机。
  国际能源机构的一些报告也指出,尽管多数跨国石油公司能够经受住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在一些杠杆比率较高的国家(如俄罗斯、里海国家),石油投资正在受到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日前表示,当前的流动性危机可能会影响其债务再融资的能力以及未来现金流预期。该公司还表示可能会取消去年与秋明-英国石油公司达成的股份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出资7亿至9亿美元购买后者持有的科维克塔天然气田股份。英国石油公司则宣布暂时搁置其总额约5亿美元、在美国特拉华州的液化天然气设施建设计划,理由是“市场条件短期内并不支持这样一个项目”。秋明-英国石油公司也表示,计划将明年的资本支出缩减10美元。非洲产油大国尼日利亚也面临同样的资金压力。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此前计划在2008到2012年间投入600亿美元用于石油开发项目,其中一半以上资金需要借贷,而这在目前惜贷气氛浓厚的金融市场上似乎并不容易。
  二、油价暴跌对高度依赖石油的产油国财政产生重要影响
  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油价暴跌,还对中东、非洲和拉美一些完全依赖于“黑色金子”的国家财政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油价不断波动,但与2007年时相比,还是要低出很多。?
  科威特财政大臣谢马利曾表示,不断下跌的国际油价将对该国明年财政支出和五年发展规划造成不利影响。油价如果继续下跌,将迫使科政府不得不考虑削减五年发展规划的支出。委内瑞拉的经济高度依赖石油,2009年委内瑞拉的财政预算为每桶73.5美元,每减少1美元,该国的财政收入将减4000万至5000万美元。如果维持目前63美元的价格水平,委内瑞拉的财政收入将减少4亿至5亿美元。
  拉美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厄瓜多尔政府的预算和收入则面临着更大的落差,该国预算的制定标准为每桶82美元,而目前每桶原油仅售52美元。由于上述两国经济结构单一,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政府只有依靠大幅削减公共开支和投资来应对财务危机。
  此外,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融资成本骤然上升,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填补财政空缺的希望也较为渺茫。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将给尼日利亚2009年财政预算造成相当的压力,极有可能造成尼政府财政危机。原油出口获得的收入占尼日利亚外汇收入的98%左右,占尼日利亚政府财政收入的90%左右。一旦油价持续下跌,尼日利亚的政府收入将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可能造成尼日利亚政府的财政危机。
  三、我国油企应积极谨慎地实施海外资产收购战略
  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羊群效应”的背后,其实就有很多机会。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大型油企已在择机购买油气资产。早在2008年下半年,俄罗斯四大石油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和TNK-BP控股公司,已向政府请求贷款,以偿还外债并趁机购买海外新资产。俄罗斯著名商业日报《生意人报》去年10月报道,俄罗斯政府已允诺向4大油气公司提供90亿美元的贷款。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石油集团加强海外资产收购带来机遇。金融危机给依靠银行贷款保证现金流的一些公司带来困难,而中国石油的资产质量与之相比有很大优势。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并带动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下滑的不利情况,中国油气将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和开拓市场。从融资方面来看,目前资产负债率不足30%,低于很多国际石油公司,融资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
  由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扩大,在过去几年中,“走出去”的中国石油企业一直高价购买国外石油资源和资产。其中,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就有: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中海油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油气资产、中海油收购北里海油气项目、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下)、“中海油”并购“尤尼科”、中海油收购尼日利亚油田、中海油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油气田项目等。而此轮油价下跌不仅为资金充裕的中国石油企业购买海外资源提供了良机,也给中国公司收购国外勘探企业的资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目前是我国石油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良机,但实施这个战略时仍需谨慎,要弄清收购能给本企业带来的是储量、资金、技术,还是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有所求,要恰好弥补自己所需,不能盲目为购并而购并。我国政府应利用现在世界经济普遍出现困难、资源价格总体下行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去占领一些能源资源,获取我国的战略利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