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试论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2015-11-10 10: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建筑施工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在小的方面来看,成本控制要想做好,就要将一个项目的重要手段进行考量,同时,也要对一个项目效益的重要指标进行核算;在大的方面来看,想要做好成本控制,针对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讲,这就是它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将成本控制做好,达到对节支进行增收的目的就是经营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经济效益
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1、越来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大成本管理难度
   竞争在建筑市场的发展中无处不在,总体来说,是健康发展,有序竞争的。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建筑业的繁荣有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对建筑业的规范、公平的方向起着推动性的发展作用。但是,因为市场主体双方没有正确的地位,造成了承包商有很大的劣势,从而会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产生。
   在相对固定的市场总量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为了争取到工程,会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工程在招标的过程中,第一是企业实力的竞争,第二是企业经营策略、经营理念的对抗。在招标过程中,企业都会用尽办法,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优势显示出来,来比拼企业是垫资优势和让利幅度,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
   2、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的实行,使得施工企业承担的因投标报价而产生的风险增加,使项目成本的不可控因素增加。
   实行工程清单报价方式,将多年以来施工企业按照施工预算指导生产和控制成本的核算模式打破,特别是当前的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对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方式还有很不完善的地方,施工企业现在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或者对于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编制,对本企业真实生产能力和消耗标准的企业消耗定额有所反应。尽管工程量在报价的时候已经确认,工程量的计取风险是业主进行承担的,但是在工程招标报价的阶段,施工企业在报价综合单价的时候是没有科学性的,同时确认项目措施费用,只能依据经验或者工程量的大小以及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进行估算,这种估算与日后施工工程过程中时间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市场单价,通常费用的出入都比较大,这样一来,成本的降低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3、项目成本监管力度不够,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
   伴随着日益发展和被广泛应用的项目管理理论,人们会全新的认识施工项目管理。项目成本已经是项目决策、项目业绩评价的依据。普遍应用管理网络化、会计电算化,将控制成本和计算成本必要的技术手段提供给人们,但是这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大的。
   为了将人力成本节约出来,有些岗位的必要设置,没有逐个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作为依据,进行设置。在人员兼职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交叉任职,使本该进行的监督形式形同虚设。不科学的人员设置,不明确的人员岗位职责,从而在一个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现象很普遍。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
  就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环节对成本管理这块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其次就是要从细节方面进行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1、细节控制
   如果项目材料采用的是甲供方式,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存在。如果合同签订材料是乙供,"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就是在采购材料的时候要遵循的原则,要正确计量进场材料,认真验收,最大限度地将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进行减少;在材料使用时,将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作为依据,以免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在材料使用环节上,应该严格控制材料的领用,定期盘点,随时对实际消耗和过程进度的对比数据进行掌握,做到实领实用。如果存在周转材料,回收、整理要及时,使用完毕之后退场要及时,这样对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是很有帮助的,从而将成本进行降低。
    2、机械使用费。将工程的需要作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对机械的效能进行充分地发挥,同时要将施工段落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便可以将现场机械的利用率进行提高,对机械费成本进行有所减少。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要将市场调查摸底做好,做到性价比最高,尽量不浪费资源。
   3、管理费用。第一,要对机构和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在对人力没有浪费的情况下,做到人尽其才。在机构设置方面,要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作为依照,进行设置,将制作监督落到实处。第二,行政办公用的财产物资,一律造册管理,要物尽其用,规避财产物资无形的流失。
   4、财务方面。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财务部门,它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合同签订刚开始,就要审核施工合同,将审核意见给出;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财务部门主要是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支出进行审核,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对各项辅助记录进行建立,配合经理部检查监督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对工程进行及时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
三、落实成本控制
   不管规章和制度有多好,只有在实处落实到。才能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相反的话,一切都是没用的,光有一个制度是不可以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执行力。
   1、落实施工项目计划成本责任体制
   一个成熟的施工企业在工程开工前,将工程的投资和往年工程实际成本作为依据,进行分析总结,首先会对成本计划进行确定,在确定之后,按照计划的要求,对目标分解方法进行采用,主题为项目经理,签订成本承包责任状,然后由各承包者提出可以将成本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对成本责任体制进行切实执行。   
   2、加强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
   项目经理部应该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在检查以后,及时地做出全面分析,还要及时地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控制成本支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对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有所保证。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对每一个项目环节上的成本管理一定要做好,成本的控制一定不是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执行力。因为,只有将制定的规章和制度进行落实,将每一个成本控制措施执行好,才能将达到节流的目的。也只有这样,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相反,建筑施工企业中效益是很难达到的一个指标。
参考资料:
1.陈华杰.H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09).
2.木合塔尔·艾买提.成本控制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新疆电力2005,(06).
3.于文洲'李秀清.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J].林业科技情报2009,(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