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创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踏板

2015-11-04 10: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企业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及时开发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占据市场竞争有利地位。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要加强对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对其科学的分析与评估就非常重要。本文对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创新;核心能力;发展
一、引言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过快;涉企收费偏多、偏高;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低端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学者专家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战略理论等传统理论,对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过很多的分析与讨论,本文就博弈理论的角度分析企业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就像智猪博弈中的小猪和大猪。市场中大小企业在竞争中,很多小企业选择采用 “搭便车”策略,跟在大企业后边,待大企业新市场开拓后,随即跟进,这种做法不用自己去尝试开拓市场,可以有效的节约市场开拓成本,避免了开拓新市场中带来的风险,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使企业牟利,但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渐渐的企业失去自身特色,只是一味的跟随大企业,依葫芦画瓢,热衷于吃大企业剩饭剩菜。一旦市场开发饱和,小企业便会陷入困境,甚至损失惨重。假设我们转变博弈条件,当企业先开拓市场者收益比现在好时,大小企业警长就会变成谁先进入市场,谁先开拓市场,谁就获利最大的局面,作为小企业欲想壮大做强,应该主动寻求市场契机,谋求新的发展思路,营造自身特色资源,独树一帜,不能总是依附于大企业,丧失竞争能力,中小企业要勇于开拓,善于竞争。三、开拓创新,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在市场中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是自身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有机组合,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核心能力的内在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核心能力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2)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难被替代的,故而能取得竞争优势。(3)核心能力具有持久性,它一方面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使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刚性。核心能力难以被模仿和替代,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 一般认为:核心能力=高科技,但实际中核心能力包括:(1)企业家的洞察力、预见及抓住机遇的能力;(2)战略企划能力;(3)核心技术能力及技术创新引导市场能力;(4)融资及理财能力;(5)娴熟的独特运作技巧;(6)市场营销能力;(7)品牌与企业形象;(8)政治与社会资源。
      核心能力是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之根本,在企业发展成长中,我们应该给与充分大 重视,将培养企业核心能力摆在首要位置,以产品创新为载体,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整合,促进核心技术体系的形成。
   (一)促核心技术体系的形成
   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核心技术体系是在特定的技术、生产、组织、市场等的约束下,支配企业创新的产品主导设计,为实现其设计的核心生产技术以及相应的核心管理技术等。促进中小企业核心技术体系的形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根据市场导向,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加强产、学、研三者的结合,最后,需征求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其健康成长。
   (二)产品创新
     产品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另一重要体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有幸产出,从某些角度看是一个企业创新活动结晶,因此,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创新产品种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三)资源整合与优化
   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整合,是企业核心能力实施的重要途径,清除企业中落后、多余的机制、程序、职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优化企业核心能力同样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优化企业资源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优化经营管理观念和方式,第二是优化企业运行的流程,提高企业运转效率,第三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四、企业产品创新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产品的研发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理,导致市场产品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加快,随着产品更新速度的提高,对于产品的研发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缩短产品研发时间也就成为了产品获得市场优势的关键。企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永葆青春活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纵观我国的一些知名大大企业,之所以以他们能够长盛不衰,受到世界范围的欢迎,根本原因就来源于产品的创新,这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发展的经验指导与借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遵循以下策略:
1、 差异化战略
  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市场土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企业欲想在市场中打响产品品牌,首先要在同行业产品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赢得市场上消费者的青睐,创设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要做细致的深度调研,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为导向。开发新产品前,首先要看市场上有没有类似的产品,如果有,从品质、形状(包装)、性能(口感)、价位做充分的调研,找出同类产品的特点和卖点,然后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进行自主开发,创新产品。
   2.追随型开发战略
     这一策略是指企业不主动投资研制新的产品,是在其它企业投放新产品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而迅速仿制该产品并做适度改进,迅速抢占市场,消除上市产品的最初缺陷而后来居上。采用这一策略需要企业中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情报专家做后盾,对于市场发展动态能够做到实时掌握与了解,并且具备强大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替代型开发战略
    这一战略是指对于企业研发力量不足时,可以尝试与其它企业做联合开发研究,或出资金支持对方研发,然后替换自身研究的产品,进行更新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适合于资源有限的一些企业运用。
   4领先策略
   企业为了是自己始终处于市场的领先位置,追求产品技术水平和最终用途的新颖性,保持技术上的持续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所采取的一 种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需要企业本身具备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雄厚的资源。这是进攻型策略的一种,企业抢先开发新产品,投放市场,使企业的某种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企业认为第一个上市的产品才是正宗的产品。具有强烈的占据市场“第一”的意识。具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雄厚的财力保障;开发出的新产品不易在短期内为竞争者模仿;决策者具有敢冒风险的精神的企业可采用这种开发策略。
   5、系列延伸策略
   企业围绕产品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全方位的延伸,开发出一系列类似的,但又各不相同的产品,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产品系列。如电冰箱的使用能够延伸出对电冰箱断电保护器、冰箱去臭剂、保鲜膜、冰糕盒的需求等。企业针对消费者在使用某一产品时所产生的新的需求,推出特定的系列配套新产品,可以加深企业产品组合的深度,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广阔的天地。具有设计、开发系列产品资源;具有加深产品深度组合能力的企业可采用这种开发策略。
  
     五、结束语
   产品创新是企业市场竞争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实现扩大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搞好企业产品的创新,我们首先要有明确的产品创新策略,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市场发展动向,随时调整、纠正产品创新的方法与策略。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周立群,谢思全.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史忠良.小企业发展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邓荣霖.小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陈乃醒.中小企业的发展与预测[M] .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