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

2015-10-13 09: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建筑结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建设单位和开发单位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社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及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浇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
  所谓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主要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人力、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损耗等资金消耗进行科学合理的全面审核。从实践来看,该项工作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建筑工程量的审核、单价套用的审核以及费用计取的审核。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机制,主要是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为准,同时还结合了建筑施工招投标、合同书、地质勘察材料、工程变更签证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这些操作均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全面的计算审查,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可谓非常的复杂,而且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从实践来看,建筑工程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承包商)和工程项目的开发单位(发包方)是总是坚持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希望在建筑工程的预算和结算中尽量多的开征一些项目,这对增加他们的收益非常有利;工程项目的开发单位则希望尽可能地削减整个项目,从而达到减少成本投入之目的。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与开发单位具有相左的观念和立场,因此尽快尽量一套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刻不容缓。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建设单位和开发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科学合理的确定工程的造价,严格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有利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建筑市场竞争体系。
  二、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来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预结算随意性较大,工程量计算不准确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建筑工程的整体审核力度明显不够,具体工程预算结算审核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建筑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较为单一,因此很难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预算结算审核,实际审核数据很难保证真实性,漏算、错算现象屡见不鲜。
  2、合同中的措词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某些建筑工程单位在现场签证和发包合同中使用的语言措辞不准确,致使工程造价结算与实际数量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经常顾虑到结算卡得比较紧等问题,于是有意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结算造价;从实践来看,多数建筑企业的送审结算都是由建设单位委托某个中介机构来完成的,由于该中介机构希望按照核增、核减的额度收取相关费用,因此无形中加大了建筑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造价的可能性。
  3、 审核流程与审核标准缺乏统一性
  从实践来看,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建筑结的类型构等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该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尤其是选择具体审查方案时更是差别巨大。据调查显,当前我国多数建筑单位因缺乏比较规范的审查流程及统一的审查标准,而严重影响了该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合理性。
  4、 审核人员素质有限,审核质量偏低
  在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套定额偏高等现象,加上审核人员的专业技能有限,因此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的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导致定额缺项等情况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设计知识与施工经验,不熟悉各种建筑材料及建筑材料市场的实际情况,必如会导致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的严重下降。
  三、 构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
  基于以上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多部门联合,多方法并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定额标准要统一。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建筑工程材料定额标准,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价差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对于没有国家明文规定的一些新建筑材料和新工艺价格,可以直接对建设单位所持有的原始发票进行审核;除此之外,还要搞好建筑市场调查,并确定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对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据库。将某一范围内已竣工的各种工程信息,比如工程的建筑面积、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的结构类型以及人工费用和材料单价等,全部纳入到该数据库中,以备后用。对建筑工程的预结算情况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预结算审核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因此审核人员应当全面的掌握住各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从实践来看,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全面审核法、分析对比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查法以及筛选法,在这些方法运用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规范的预结算审查流程、确定统一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构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2、 加强思想重视,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说到底,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核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水平,任用专业技术较强的工作人员,并根据审核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其责任与权利;同时要不断组织建筑企业内部的审核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的需要。因此,加强思想重视和审核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技能过硬的管理队伍是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水平的基础。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及结果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监督管理机制,可对其进行全面的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机制是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于建筑企业实现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审核技术创新,努力构建一套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冬梅.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科技创新导报,2010(06).
[2]蒋慧颖 马磊.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 .科学与财富,2012(02).
[3]雷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方法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4]林树彬.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相关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5)
[5]姜志强.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1(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