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

2015-10-08 10: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论述了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项目与程序,明确了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强化路径,并从多个方面,来就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开展措施进行分析,意在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实践开展提供借鉴与支持,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控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施工市场环境也呈现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促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提高,实现对项目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就成为当前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项目成本作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的整体效果提升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进行探讨十分必要,对于施工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实现长足发展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项目与程序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项目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包括人工费用、机械费用、材料费用、间接及其他费用,且每一项费用均有其特定内容,又同其他费用存在联系。对这些项目进行熟悉,对于保证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程序
  对施工企业项目中所发生的费用实施审核,以对应计入期间各项费用的工程成本费用的数额加以确定;对于各项工程成本费用进行区分,明确应当计入本月工程成本和其他月份工程成本负担的费用类型;对工程成本生产费用,依据成本对象,来进行每个月的归集与分配,并对各工程成本进行计算;盘点未完工工程,来对本期已经完工工程的实际成本进行确定;在工程结算成本中纳入已完工工程成本;对期间费用进行结转。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强化路径
(一)强化成本核算意识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强化需要企业领导的支持,他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来对成本管理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身作则,来讲成本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给予成本核算工足够重视,给予相关人员支持与鼓励,最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针对项目成本核算开展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来使得每一名企业员工都能够有一个健全的成本管理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分与环节,这样,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具备了全员参与的特性,每一个项目活动细节均被纳入到了项目成本的控制当中。此外,企业领导与具体施工人员均应对成本核算是企业竞争力强化的内在需求这一理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做到低耗、优质,并通过有效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来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强化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企业中的各级成本核算人员应当同自身工作特点相结合,来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对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加以掌握,按经济用途对预算单价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并熟悉各项费用的包含内容,从而更好地对各项费用进行收集,为工程项目成本的可靠性、真实性提供有力保障;企业相关人员应当以施工项目特点为依据,同成本核算原则下所制定的各项承包方案和相应成本核算办法相结合,来进行成本核算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础的成本核算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施工企业实际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同劳动消耗能够紧密地结合,并作出及时地反映。
(三)明确成本核算指标,落实成本责任
  施工企业应逐层分解成本责任,并进行相应成本核算指标的建立,与部门责任制相结合,来实现责任向成本核算指标的转换,并在各责任中心中进行分解;对责任中心成本核算指标进行定期的评价与考核,并以各责任中心的任务验收情况和业绩情况为主要依据,来对人员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作出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依据敏感分析法来对成本核算因素对于项目成本的整体影响及对其控制强度作出判断。对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的分类管理,对于成本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应作为重点管理对象,而存在较小影响的因素只需作出一般性的管理,对重点进行突出,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进一步简化,从而促进成本核算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开展措施分析
(一)进行工程项目组织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施工生产过程是施工企业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其施工的合理性、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劳动组织的技术进步性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企业成本的水平,因此,以现场变化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新编制,或对标书组织设计做进一步的优化十分必要,从而使得施工组织设计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同工程实际目标相符,最大程度上规避重复劳动和无效工作量。通过先进劳动组织形式的应用,来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得各种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进一步削减劳动消耗,促进劳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先进科技,在工程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来对传统施工方法做进一步的改变,使用可替代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来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使工程进度达到施工预期。
(二)全面贯彻“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要想使成本控制作用得到真正、及时有效地发挥,以经济责任制要求为严格参照,来全面贯彻“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十分必要。施工企业项目实施过程当中,项目经理、业务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班组对于成本控制均负有一定责任。在履行责任的同时,他们也享有相应的成本控制权力,从实质上来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此外,项目经理还应对各个部门、班组、架子队等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作出定期的检查与考评,并将其同薪酬挂钩,保证合理奖惩。
(三)强化质量管理,来进行对工程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
  企业的生命是质量,对于施工企业更是如此,如果一个施工企业在工程实施中不断出现质量事故,那其就很难在生存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效益就更具难度。工程质量成本指的是为促进工程质量提高所支出的相关费用,其中质量事故的一切损失费用亦包含其中。因此,在实际施工当中,应不断提升项目施工操作人员和技术质量检查人员的技术素质,强化质量监管,严把质量关,保证质量一次合格率,最大程度上规避质量事故和返工问题的发生。
(四)强化安全管理, 来进行对工程成本安全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
  保障项目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与人员人身安全,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应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管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实现项目成本开支的有效减少。此外,在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安全责任目标的制定十分必要,给予安全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来有效防止因不到位的管理工作而对项目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
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发展
  随着我国进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在一步步的加快,工程项目如何在这场深刻的经济变革期实现与时俱进,实现竞争力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关键还在对市场的把握和自身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工程项目外部环境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方法的不断变化,当下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相比于昔日有了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到工程结算整个过程都有必要实现成本管理,从技术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进行转变,从而很好的开发了项目单位发展潜力,提升竞争力,帮助其实现长远的利益。同时,给予企业品牌足够的重视,以此为基础来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在消费市场中品牌经营的运用很多,且有许多成功案例,但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消费品生产企业的专利,实际上任何生产领域,一个成功的品牌都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持久的额外收益。目前,许多投资商和业主在进行施工企业选择时,最大决定因素就是企业的实力与资质是否能够保证优质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创出出精品工程,来促进投资者效益的扩大,而且业主最看重的就是施工企业以往的业绩,以往建成项目的社会效应和质量标准。对于施工企业来讲,质量就是信誉,没有信誉,就没有工程,工程施工更无从谈起。因此,这一系列的递进关系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把每一项工程尽全力建设好,把追求产品质量的提高当作奋斗的长期目标,把项目质量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将其视作一种品牌来经营。
结语
  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是新时期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并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借鉴上述内容,注重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适用性、有效性,从而使其发挥应有的成本管理效用,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莉莉.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及相关问题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10(2)
[2]张彩花.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管理[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10)
[3]王恩涛.浅析施工企业成本核算[J].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4]王秀峰.施工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5]周龙跃.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策[J].城市建设.2010(25)
[6]田聪.探析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