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评估

2015-09-24 0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丛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内部控制、业务、人员和流程等四个方面一起组成了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并且运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了财务风险,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给出了具体的风险评估步骤。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高校财务;评估;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很多。然而,高校运行方式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也各种各样,经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复杂,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高校不严格的贷款管理,不规范收费,外商投资不谨慎,违反金融法律,法规和财务问题日益尖锐,面临的金融风险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金融事务。所以,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评价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理论介绍

基于模糊数学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模糊关系合成原理的应用,一些边界不清晰的进行定量化,根据多种因素层面的东西通过评估的方法全面评价。

应用模糊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时候,第一步需要建立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构建的时候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必须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以及独立。(2)必须保证评价指标具有可测和可比的性质。(3)评价指标评价级别的划分可以不用太细致。步骤包括如下:

(1)首先,确定需要评判的元素的集合。说先我们必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的一级指标的一些特定的性质以及特征,从而确定这个评价关系中的特定的因素集。

(2)其次,确定评判的评价集。根据评判的标准和性质,确定评价集。

(3)在次,必须明确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所谓的权重就是指,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和因素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的系数,这些权重的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专家相对评分法和德尔菲法以及AHP等。这个因素集中每个因素对评判结果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采取层次分析法(AHP)来明确各个评价因素所占的权重。

(4)得出最终的评判结果和结论。我们将指标权重向量和单因素评判矩阵相乘就得到最终的评判结果。

二、层次分析法(AHP)

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的原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构造一些用于比较判断的矩阵,对各层之间的元素进行相互之间的两两比较,主要是比较上一层次因素和本层次之间的相关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一定的比率标度对定性判断进行定量化。

(2)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通过特征根法、和法、最小二乘法等求解矩阵,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0时可以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构有满意的一致性。

(3)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建议。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指标体系中最低级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三.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近些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表示,由于国家对高校财务预算的约束,很多高校再长时间以来,根本就考虑不到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的高校相关领导,甚至是财务人员都不具备风险责任意识,对财务的风险管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不用提相关的财务风险的检测与防范措施的实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的财务风险包括很多的领域,比如,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融资、相关的投资、结算的分配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和业务。这涉及到的对象有各级校领导班子、学校的各个组织部门、甚至包括教职工等。要想实现对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就必须从管理流程上对人员和业务进行管理。构建的过程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人员风险管理、财务业务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风险管理4个方面。

1.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所谓的内部控制其实是指对业务从核算和运作等方面制定一些实现监督管理的制度和安排等。我们一般采用决策层和执行层以及操作层这3个层面来进行度量。

2.财务人员风险管理

财务人员风险这几年出现在高校的机率明显有所增高,这主要是高校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日常作风引起的。由于个人欲望和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这些人在工作中不顾职业道德贪污腐败。因此,高校在对其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必须重视这部分人群的道德和诚信教育。

3.财务业务风险管理

财务业务风险主要是指在各大高校进行的各种涉及重大经济事项的业务存在的风险。在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投资、收费、贷款和资产管理等。

4.流程管理风险管理

流程管理风险是指各大高校的一些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的流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由于管理流程本身的不够完善给财务运营带来的风险。针对这个问题,高校的相关部门必须注意完善整个财务的管理流程,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会计委派等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四.总结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较为困难。利用在高校的实际财务工作经验和相关的专业理论。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这对高校重视财务风险,加强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从实践角度来看,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选取还有待于在实务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华军.关于治理高校财务隐患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8(6).

[2]周丽俭.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胡信生,拓东玲.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许道银,彭宇飞.浅议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与危机防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

[5]郑继辉.“高校财务风险”研讨综述[J].铜陵学院学报,2003.

[6]成法民.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月刊,2007(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