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再论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其管理

2015-07-02 14: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 关键词:员工工作满意度管理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在梳理了已有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
国外对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已有70多年 历史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我国应依据国情,积极探索 经济 全球化下,适合

对工作满意度循环管理模式应当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对员工的很设

2.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工作动机
人的需求因人因势而不同。有针对人的动机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福教授的erg理论,即人有三方面的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成长需要。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1969年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这些理论实际上着重研究了翎什么去激励员工”。而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则主要研究了“怎样去激励员工”。所以,组织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从满意员工内心的需求人手,控制需
求的层次,通过反馈及时对需求进行调整。wwW.133229.cOm同时,要根据组织目标把新的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个人心理目标,激发其新的工作动机,进而导致其积极的外在行动。
3.处理好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组织目标会发生变化,如组织可用可持续 发展 代替利润最大化,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以公司间的战略合作代替零和博弈。同时,个人的生存环境、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样必然导致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调整和不一致,二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新的平衡点。组织目标要主导个人心理目标,二者互相影响互相调和。所以,培养员工新的工作动机既要考虑个体特征也要结合组织实际目标。如一个员工对现在的工作比较满意,此时管理者就要激发其较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和成就感,使其以此为心理目标。另外,要让员工明确组织的目标,因为员工的工作价值的体现不光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组织价值的体现。目标的设计要合理,既不能俯首而拾,又不能高不可攀,应该是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不努力则无法达到。
4.有效授权
对满意员工的管理是基于其较低层次的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此类员工将会有更高的追求,对工作有更高期望。既然管理者已帮助其设定了合适的心理目标,那就应给其足够的授权,不去干预或控制其工作过程,使其在授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效率,体验成功和控制的快乐。此时,员工的满意是主动的满意,员工将产生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富有成就感的员工会常处于满足、愉快的状态,其自信心、工作效率、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提高。
5.从实际过程把握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现
实践中,企业要定期对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便于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工作态度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激励方法。对满意的员工重新设定新的个人心理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工作满意度全程管理的思想,把工作满意度管理开始于员工被雇佣之前,并一直持续到员工离职之后。全程管理员工工作满意度,可以更有效、及时地了解员工所想和所需,降低离职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结论
研究员工工作满意度是组织发展和和谐管理热点,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明确了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定义,论述了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了工作满意度循环管理的新模式,将有助于处理好满意员工的自身发展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