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内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8-29 13: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司管理 问题 对策
 

有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外部环境我们不能随意改变,只能学会去适应。但是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却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想办法控制的,并且内部资源利用好了,也可以加强我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一、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领导认识不足,加强内控制度管理的意识淡薄。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相关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制度的设置工作中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行为比较突出。在企业业务处理过程中,一些管理者只单方面重视了业务进行处理的灵活性,而不按照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导致内部控制丧失了该有的牵制性以及严肃性。管理者对企业管理成本以及效益关系形成的片面理解,致使管理者难以积极地制定制度,不能严格的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来执行。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领导的不重视,致使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自身残缺不全,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财务人员已经很努力的想管好管到位,但是其他部门和人员因为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他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即使已经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企业财务人员并不能从正常的工作程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情况致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3.内部审计控制薄弱。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也有不少企业设置了内审机构,但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由于领导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很多企业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5.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对策

为解决企业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搞好警示教育。领导对内控制度不关心,是因为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还不够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应多组织学习讲座,让领导充分了解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内控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出现重大经济等问题的警示教育,达到强化学习,引起重视的目的。

2、不断总结经验,深化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过程的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是涉及到企业各个经营方面、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岗位的,内部控制的对象可以是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客户关系资源等等。它不只是管理层、会计部门、审计部门可以完善的,更不是外部的独立审计师或相关管理咨询机构做一套流程方案或者评估一下可以完成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一整套制度和一系列行为以及相应实施的各种管理活动。静态的流于形式的制度和僵硬的流程设计,会使内部控制的建设成为摆设,“看起来很美”,却不能发挥作用。强化内部控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全员参与,多方配合,建立覆盖公司全部业务和运作流程的控制系统,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切实履行职责,才是真正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通过内部控制的实施,应不断总结经验,将内部控制目标逐步趋于更高的战略目标。首先,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提升,企业应更多的将以往关注的内部控制的理论上合法性及合规性转移到更实际的执行效率及风险防范上来,更科学的对企业经济进行控制与管理。其次,内部控制方式要注重信息化。第三,内部控制对象要加强对“人”的控制。第四,内部控制要和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相整合。

强化内部控制过程的全员参与, 企业应做好全员内部控制意识的宣传,对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专项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确保每位职工都能清楚的知道到公司赋予自己的权力与责任,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当中来,为实现企业的总目标,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3、建立岗位职责体系并不断完善,定期严格执行绩效考核

岗位职责体系是实现部门目标及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础管理保障。建立健全岗位职责体系可以促进岗位工作效率与效果的提高。企业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内容,避免职责的交叉、重复或遗漏,并根据企来经营情况变化及新任务的要求,对岗位职责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明确职责的同时应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定各岗位工作目标,明确各岗位工作应达到的程度、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效果。并对阶段性的目标进行评估考核,掌控目标进度,不断优化工作质量与效果。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给予员工与其贡献相应的激励,奖勤罚懒,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同时还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公司内部大力宣传“同心”文化,发挥大唐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感召员工,鼓励员工开拓创新,开展爱国爱企业的教育活动,培养员工的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加强部门间的相互沟通及协作,使企业具有凝聚力。

4、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指标切实可行。企业应根据年度经营计划,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为确保预算指标的完成,各预算执行单位应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预算指标的分解要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和考核,赋予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预算指标应当是通过该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以其责权范围为限,对预算指标负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及时沟通、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对预算目标的影响,定期召开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全预算的目标实现。建立严格的预算考核制度,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

以上就是笔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办法的建议及想法,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参考文献:

【1】傅鹏,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会计之友,2006

【2】张玮,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财会研究,2006,(11)

【3】高一斌,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2)

【4】朱玉香.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6,(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