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业成本法是适合当代高新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客户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制造费用 作业 成本动因
浅析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
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郭新兰 453700
【摘要】 作业成本法是适合当代高新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客户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制造费用 作业 成本动因
一、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作业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下最基本的概念是作业,作业是资源耗费的真正动因,也是成本核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所谓作业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有关的各项具体活动。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其目的不是将共同成本分配到产品,而是对于各种资源和作业进行计量和定价。因此,企业应根据客户的订单来确定相关的作业,核定作业消耗量、作业成本,揭示资源动因、作业动因,并进而进行成本动因管理、作业管理,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从而达到减少存货积压、资金占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会计学者创建的,原因是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企业产品成本结构,使得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比重下降,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却大幅度上升,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的精确度受到质疑,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制造费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企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企业的产品加工工艺和制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使得这些高度自动化的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的商品需求,快速地、高质量生产出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那么传统的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配方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成本消耗,不能正确核算企业自动化的效益,同时也导致所提供产品成本信息的失控,而作业成本法则改变了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配方法,以作业为基础进行分配,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归集所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2、 分析作业和成本动因,明确作业中心,确定间接成本成本库,将制造费用归集于若干个同质成本库。成本库确定后,根据既定的分配基础,计算作业分配率。
3、 将归集于成本库的制造费用按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各产品成本中去,其计算公式如下:
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率×该产品所耗用的成本动因数量
4、 计算产品总成本。
5、 计算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二、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作业成本法有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能促使管理人员想方设法地进行成本控制。一旦确认了某种产品消耗的间接成本产生的原因,那么管理人员就会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对各种间接成本进行重新评估,以促使间接成本费用的降低。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对产品的间接分配更为合理。不再使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而是采用多标准分配,用不同的成本动因,把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相关成本库中,然后再根据各成本对象的作业耗用量分配作业库中的作业成本。。
2、成本对象的范围极为广泛。传统成本法主要以产品为成本对象计算成本,而作业成本法以“ 作业”作为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是客户、企业经营的某一过程、销售渠道等作为成本对象,计算相应成本。其他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均通过作业成本进行分配。
3、可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由于作业成本法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于一体,而且特别强调非财务指标,比如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这样使产品和劳务所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信息更加详细、准确。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批量大,乙产品的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批量小。假设2011年8月生产甲产品10000件,生产乙产品2000件,共发生制造费用232000元。
1、运用作业成本法对该车间的生产过程进行作业分析,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修、生产订单、材料订单、生产协调六个作业成本库,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作业量、作业成本以及作业成本分配率见下表:
表1
2、根据表1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表2 制造费用分配表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乙产品所消耗的制造费用明显高于甲产品,而在传统方法下是无法反映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 作业成本计算与控制,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4.
2、 王振华.成本会计学.第3版[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