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和策略

2015-07-28 19: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 金融支持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
  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 河北省生产总值为26 575亿元,同比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301亿元, 同比增长15.6%,是2007年的3.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比2011年提高1.3%。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和新能源五个重点领域共完成增加值1274.2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值的97.9%。其中,新材料和生物两个领域增长较快。
  2013上半年, 河北省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3 154.6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8%,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高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4%。
  2012~2015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7%以上,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10%左右。
  (二)金融机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网点快速增加
  2012年末,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 431亿元,比上年增加5900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9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信贷、涉农等行业获得大力支持,全年累计投放绿色信贷3821.36亿元, 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增强,全省金融机构网点达到14300多家(见表1)。
  (三)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2012年,河北省企业债务融资稳步增长,新增注册金额307.9亿元, 发行金额共计265.5亿元。特别是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8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50亿元,实现了全省“零”的突破。已形成以中长期融资为主、短期融资为辅的融资结构,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支持作用。
  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由2007年的48家增加到132家。其中,在境内上市的公司共有48家,占全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9%,市值3508亿元;境内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总额为164.3亿元, 同比下降62.9%。
  直接融资方面,有7家境内上市公司在沪深股市进行股权融资, 融资额共计91.5亿元(其中IPO融资3.7亿元、 定向增发融资87.8亿元),占全国股权融资总额的2.9%。4家境内上市公司在沪深股市发行公司债券,融资额共计72.8亿元,占全国公司债券融资总额的1.8%。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不断增加
  截至2012年底, 河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543家, 比2003年增长了41倍; 担保资本金达到379亿元,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向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入资本金52亿元,撬动银行贷款4345亿元。
  二、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直接投资规模总体偏小,融资方式单一,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需求。 截至2012年末,河北省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额为3509.2亿元,股票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仅为3.3%, 债券融资比重为15.5%,而银行贷款比重却高达81.2%。另外,虽然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有所扩大, 例如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2.8亿元, 定向债务融资工具50亿元,但投资渠道仍然较为狭窄,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政府的财政投入、 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的融资, 而利用民间、社会、企业、外资等途径参与的投融资方式还十分有限。
  2. 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模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相适应。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中小企业的比重达到75%以上,主要集中在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不强、风险大,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贷投向上更侧重于大型成熟企业。同时,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拥有的主要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 缺乏固定资产等传统融资模式所需要的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抵押品, 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更加突出。
  3. 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较弱, 金融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河北省各家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与方式、金融市场定位、金融产品开发设计和发展策略上趋同化严重, 缺乏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 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性欠佳,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1)股权融资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股权融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创时期与技术研发阶段的主要融资方式, 而目前商业银行在股权直接投资方面受到多重限制,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以及投行业务的谐调配合机制尚未形成。(2) 融资担保方式亟待创新。如新兴产业的核心资产表现为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而银行在知识产权质押等方面的担保方式、 机制都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制度不完善。 一是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担保难;二是担保费用太高。(3)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服务机构,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标准、 条件等与传统行业仍使用的是同一标准。
 三、 完善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合理配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特点相适应的融资体系。在产业发展的幼稚阶段,由于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还未能体现,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较高,此阶段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应建立以内源融资、 政策性金融支持及风险投资为主的融资体系。在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逐步由高风险、收益低转向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征,此阶段以商业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逐渐占主导,银行可推出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金融创新产品。同时企业可采取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新三板”上市融资等其他多种融资方式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在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技术等优势,此阶段企业的融资渠道开始扩大,可建立以资本市场为主、其他融资方式为辅的融资体系,如以创业板上市及企业并购等方式实现融资。
  2.加快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相匹配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应创新信贷模式,着力进行信贷流程改造,合 理配置信贷资源。如商业银行可适当拓宽权利质押的范围,适时推出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 对于一些新产品开发前景不明朗且不能提供有效担保的企业, 银行应采取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新方式,降低信贷风险。例如,可采取信托与理财的方式,由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委托信托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同时应不断创新金融避险产品, 以帮助企业规避其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
  3. 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要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用活股权融资,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创投及私募股权基金等融资方式。(2)创新债权融资方式,重点关注担保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融资、 中小企业集合债、 融资租赁以及资产证券化等。(3) 建立健全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之间的转换制度, 使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够及时顺利地转入中小板、主板市场。(4)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初期十分必要, 因而要注重发挥政策性金融对风险投资人的支持。
  4. 积极推进各类担保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并以再担保、联合担保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渠道来分散风险。河北省融投担保集团是拥有一体化、 组合式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注册资本金45亿元、国内排名第二、股权多元的大型担保机构。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并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激励担保机构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担保, 不断改善其融资环境。
  5. 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 提供评估、定价、交易、财务咨询、融资顾问等综合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应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增强对初创期与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6. 注重金融与财政等政策性手段的有效配合,促进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 金融机构要及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管部门及企业进行沟通、联络, 使金融机构能准确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特点及变化,增强金融支持力度。省政府应逐步转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传统扶持方式,除了必要的财政补贴外,要增加具有市场化、高效率的扶持方式,建立健全企业资质评估体系,使资金配置到最优质的企业。政策性银行应设立专项基金,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
  参考文献:
  [1]熊广勤,罗方珍.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商业经济,2012(3).
  [2]高宏伟,孔晓芳. 健全河北金融体系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 经济论坛,2012(9).
  [3]肖彬,李海波. 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2011(5).
  [4]李晓华,吕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J]. 宏观经济研究,2010(9).
  [5]2012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EB/OL]. http://shijiazhuang. pbc. gov. cn,2013-06-15.

本文选自《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