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从羊群效应浅谈证券投资中的心理障碍

2015-07-09 09: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羊群效应是证券投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证券投资心理障碍是指投资者想达到某一获利水平的心理上的原因。行为障碍包括过度反应、反应不足、行为陷阱、错位效应等。行为障碍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都可能产生影响,因此投资者要提升投资业绩,就必须克服上述心理障碍。
关键词:羊群效应;心理行为障碍;行为陷阱
  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又被称为羊群行为、从众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群体压力之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行为金融学看来,羊群效应是影响资产市场价格水平内在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羊群效应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不完全。模仿他人的行为可以节约自己搜寻信息的成本。研究发现,人们越是缺少信息,越是容易听从他人意见;(二)推卸责任的需要。这特别集中表现在一些投资经理和股评人士身上;(三)减少恐惧的需要。人类属于群体动物,偏离大多数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孤独、恐惧感;(四)缺乏知识经验以及其他一些个性方面的特征。比如,智力低下者,接受信息能力较差,思维灵活性不够,自信心较低,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比较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许,因此也容易表现出从众倾向;高焦虑者从众性较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羊群行为。
  市场并不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市场。每一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有人注重短期,有人注重长期,市场是完全竞争,单个人在大趋势中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因此群体心理的作用是可观的,甚至是可怕的,举例说明,在股票市场上,“集体决策机制”就是一种群体心理行为。wwW.133229.COm
  “集体决策”中的“集体”不一定就是心理群体,但是集体比个人更容易转变成心理群体。有研究表明,在股市中,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集体决断非常容易导致更高的差错率。
  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集体决策”的典型表现就是“讨论行情”。无论是在交易场所还是在证券论坛,由于心理因素使然,讨论行情的现象屡见不鲜。讨论行情的过程不但是一种群体心理决策行为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绪相互传染的过程。
  按照法国的心理学家勒庞的理论: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的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特征:1、表象化:心理群体几乎不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接受任何逻辑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一特征表现为“肤浅”和表面化;2、形象化:心理群体具有极高的形象想象力,也极易接受形象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群体善于理解“图象化”的建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
  勒庞这一理论在证券市场中得到深刻体现。市场常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激发起心理群体的情绪冲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煽情”。看看每日见诸证券报刊的股评术语,诸如“大盘有调整的要求”,“黑色星期一”,“空方突破1600防线”,“重大利好”、“重大利空”等等,这些报纸上或者各种股票软件上经常会出现的煽动性的字眼常常会带动一大批人,这就是群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力。
  二、羊群效应中反应出的证券投资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障碍
  1、心理行为障碍的概念
  所谓证券投资心理行为障碍,就是指投资者想达到却没有达到某一目标(获利水平)的心理、行为上的原因;不仅个体投资者会存在投资心理行为障碍,机构投资经理同样存在类似的心理行为障碍。证券投资心理行为障碍可分为两大类:行为障碍与心理障碍。本文阐述的羊群效应就属于行为障碍中的一类。
  2、证券投资中的行为障碍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行为障碍分析主要包括:过度反应(overreaction)与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1][2]、行为陷阱(behavior traps)、错位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本文主要阐述下行为陷阱:所谓行为陷阱,即投资者采取一些潜在的有害行为而妨碍了目标的实现(plous,1993)[3]投资者常容易落入的行为陷阱有投资陷阱、恶化陷阱、集体陷阱、时间延迟陷阱、无知陷阱、一美元拍卖陷阱等等。
 投资陷阱指的是先前投入的时间、金钱或其他资源会影响个体其后的决策,因而它也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有研究表明,投资者对某股票分析越多,收集的信息越全,也就对该股票上涨的判断存在越高的信奉水平。产生这种沉没成本效应的一个原因,在于投资者的启发式加工应用不当。对投资者而言,多考虑机会成本无疑是克服投资陷阱的好办法。
  恶化陷阱又被称为“滑动强化陷阱”。“滑动强化陷阱”可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的价值曲线会是1型。正是由于滑动强化存在,随着投资者收益的增多,要增加一定量的主观正价值,需要增加更多量的收益;随着投资者损失的增多,要增加一定量的主观负价值,则需要更多量的损失。
  集体陷阱指的是个体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

体理性。股票市场的泡沫、金融崩溃等集体非理性行为都是一些个体的理性行为所致。广大散户的整个资金量并不比主力的资金量少,但却不能像主力那样影响股价,其原因也就在于散户群体中存在集体行为陷阱。
  无知陷阱是指个体由于对行为的长期后果无知所导致的行为陷阱。股市是没法完全准确预测的,但还是有许多人乐此不疲地进行预测,寻找着能击败市场的“模型”。正如人类和害虫的斗争一样,投资者从来没有停止对股市进行预测。
  “一美元拍卖陷阱”起源于“一美元拍卖游戏”。特格(allan teger)研究发现:在对1美元进行拍卖时,参与者在最初时总是由个体收益所驱使去参与竞标;但随着竞标的继续进行,参与者更关心赢得这场比赛,以挽回面子,尽量减少损失,并给他的对手以惩罚。这种逐步落入陷阱的情况往往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情境下最容易发生。股票市场是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因此这种“陷入”经常发生在股民和投资经理身上。
  三、小结
  证券投资者的心理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其投资业绩,导致各种证券投资心理行为障碍的深层原因非常复杂,学术界目前对某些现象也无法加以合理统一的解释。而心理学的“理论丛林现象”更是加剧了解释的困难。投资者要提升投资业绩,就必须克服上述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de bondt,wemer f m and thaler r.h.does the stock marker overreact[j].journal of finance,1995,140(3):793-805.
  [2]daniel,k,hirshleifer d,and subrahmanyam,a.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j].journal of finance,1998,153:1839-1885.

论文网在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