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中国经济急需股市驰援

2015-07-09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经济急需股市驰援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本周开始逐一公布,尽管表面上还说得过去,但数据中蕴含着危险绝对不容乐观。比如价格数据,cpi和ppi的背向而行趋势,是不是意味着“滞胀”的可能?贸易数据中,进口增幅的大幅回落是不是隐含着内需不足的意味?企业景气指数表面还不错,但食品、医药等刚性需求行业(成本比较容易向后端传导行业)过高的景气度是不是掩盖的整体企业景气不足的情况?
  所有数据都讲述着经济中存在困难,许多经济现象都不得不让感到人忧心。我们必须看到现实、承认现实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才可以给出正确的药方。最近,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当国资委声称中国大型国企需要补足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本之后,银行通过股市的一轮再融资再次跳到了我们面前。
  为什么大家都急于通过股市补充资本?实际上,过去错误地采用紧缩货币去对付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已经使现实的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银行和企业现在必须大规模地股权融资,但股市无法配合这样的需求就是恶性循环的必然后果。
  比如银行,其资本充足率不是已经全部达标?不良率和不良额不也都在下降?那为什么还要没完没了地融资?有人一定会说,那是因为“4万亿扩张”之后,银行坏账可能增加的结果。已经有人在做这样的舆论铺垫了,但在我看来,完全不是这样。
  问题源自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成本上涨,企业自有资金不可能相应增加,企业为了维系必须的生产规模(达不到一定规模就会亏损),必须多借贷款,这是别无选择的事情。WWW.133229.cOM
  但由于央行紧缩货币,这势必造成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可以获得、甚至可以充分贷款的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这类企业,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会快速恶化――负债率快速上升,必须及时补充资本。
  第二,无法获得或无法获得足够贷款的企业,他们要么拿到少量的贷款去干其他更高收益的事情,要么干脆关门歇业、破产倒闭。为什么要拿有限的贷款另寻它途?有些人,甚至不称职的经济学家也会这样认为:不务正业。但实际是,这些企业依靠现在能够拿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到的“价格不菲”的少量贷款,无法使生产达到足以产生赢利的规模。
  第三,整体经济失血,经济回落,股价下跌。
  注意,这三件事碰到一起很麻烦,因为“恶性循环”。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因为成本上涨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急于补充资本;另一方面,紧缩货币抑制了国内市场需求、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而股价下跌,不能有效配合企业增发股票;对银行而言,一方面国有企业――最优质的贷款客户资产负债表变坏,银行的信贷风险攀升,急于补充资本予以对抗;另一方面,资产质量的不良预期,同样压低银行股价,也无法满足银行的融资需求。
  现在急眼了。中央政府急于推高股市,但支撑股市上涨的基本面数据却压制着股市上涨。宏观看,经济整体下行,甚至面临“失速”的风险;微观看,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状况越来越差。这种情况之下,指望股市“牛气冲天”是不是有点“痴人说梦”?
  不错。我们可以加大qfii、rqfii额度,可以加大社保基金的入市力度,但境外投资者是否买账?就算境外投资者买账,是否有能力把中国股市托起来?我们必须看到,qfii也好、社保也罢,他们说到底也就是个“药引子”,那“药”在哪?如果只有“药引子”,而没有真正的“药”,那病能治好?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急需股市驰援,但“药”至少需要两味:第一,立即结束宏观经济的恶性循环状态,停止用紧缩货币的手段对抗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第二,央行立即降低法定存准率,减小商业银行存款压力,并允许老百姓将储蓄转化为投资。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