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公允价值”准则修订是否公允?

2015-07-04 20: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 金融 危机中争议颇大的《美国财务 会计 准则第157号公告:公允价值计量》(fas157)终于成了平衡美国各方利益的牺牲品。2009年4月2日,美国财会标准委员会(fasb)决定,放宽公允价值计价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那么,“公允价值”为何为人诟病,在华尔街掀起轩然大波?原来一直力挺该准则的fasb缘何无异议通过了修改“逐市计价”准则决议?新准则的实施又将带来怎样的预期效应呢?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fas157;预期效应
  
  一、引言
  
  在金融危机中争议颇大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tatement 0f financialaccounting standards,以下简称fas157)终于成了平衡美国各方利益的牺牲品。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4月2日早晨9点钟,美国财会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以下简称fasb)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逐市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
  新的会计准则修改内容主要包括:
  1 fsp fas 157-e
  对于原有的fsp 157进行了修改,加入了首先对持有资产进行交易流动性的评估后再按不同情况进行估价的条款。如果该资产被认定为并非“有序交易”的资产,则可以按照模型而非市场价格来定价。wWw.133229.COm然后每季度公布这部分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将变动归入“非暂时性减计”(other-than-temporary impairment,以下简称oti'i)。
  2 fsp fas 115-a,124-a,and eitf 99—20-b
  这些会计准则的修改放松了对otri损失减计的要求,首先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将资产归入“持有到期类”,而且除了确实损失需计人损益表外,其他损益可以多年摊销入“其他综合收入”(other—comprehensive-income,以下简称oci)进行减计。
  3 fsp fas 107-a
  将公允价值变动的披露周期从每年改为每个季度。
  那么,第157号会计准则提及的“公允价值”如何产生?次贷危机爆发后,为何为人诟病,在华尔街掀起轩然大波?原来一直力挺该准则的fasb缘何无异议通过了修改“逐市计价”准则的决议?新准则的实施将带来何种影响?
  
  二、识破:公允价值的前世今生
  
  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因 经济 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近30多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激烈变革时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使 企业 面临的经营环境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就是源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虚拟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战以后,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1972年12月与1973年2月的两次美元危机使美元被迫贬值,经过风风雨雨二十八年的固定汇率制终于瓦解,被浮动汇率制所代替。
  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自由竞争和金融自由化为基调的金融革命席卷了整个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纷纷放宽或取消对利率的管制。汇率和利率双放开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利率以及证券价格发生了难以预计的波动,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开始广泛地寻求某种可以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客观上促成了第二代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与 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不是已发生的交易,其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 历史 成本计量模式主要面向过去,计量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根本无法胜任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爆发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案件,并由此而引发的信贷与储蓄危机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对美国银行体系可靠性的担心,使得许多人对历史成本会计的有用性产生了怀疑,因为人们发现,许多破产之后的金融机构出现了负的资产净值。但是,在历史成本会计下,他们对外披露的、超出资本管制要求的资产净值仍然为正。
  与历史成本不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面向现在和未来。于是,人们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能让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早地获知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财务困境,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此,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ttee,以下简称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之后,经sec、fasb、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0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以下简称aicpa)以及“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协商,决定由fasb于1991年10月正式接手制定这方面的准则。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以下简称iasc)于1991年亦开始发布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的会计准则。尔后,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产品的大量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公允价值成为其唯一能够被正式认可的计量属性。截至2004年12月底,fasb共发布了153份财务会计准则,其中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就有60个。
  然而,30多年来,公允价值的运用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因此,世界各国在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上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尽管公允价值会计的推行得到了主导国际会计准则方向的主要准则制定机构的大力支持,如国际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
  在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诸多问题中,公允价值的计量争议最大。在sfas157颁布之前,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以下简称gaap)中存在着关于公允价值的不同定义;同时,在gaap中应用公允价值定义的指南相当有限并且散见于多个不同的会计公告中。指南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应用上的不一致性,并且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难度。如何能尽量客观地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就成了公允价值会计中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fas157便应运而生了。
  
  三、昭雪:“公允价值”准则缘何被修订
  
  揭开“公允价值”准则被修订的神秘面纱,必须从“公允价值”为何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为人诟病,在华尔街掀起轩然大波着手。
  
  (一)“公允价值”为何为人诟病次贷危机爆发后,一场风暴在会计领域悄然掀起。曾经享受过公允价值带来快乐的华尔街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它是促成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深化的罪魁祸首。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美国楼市泡沫破灭首先引起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进而导致相关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价格崩溃;而根据“逐市计价”原则,金融机构资产价格不断下跌,规模逐步缩水,公司的资本金和当期损益不断受到侵蚀。为保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和降低负债比率,公司需要甩卖各种可交易资产回收现金并偿还债务;但资产出售又引起了相关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并通过“逐市计价”原则侵蚀其他企业的资本金,从而形成了“资产价格下跌—公允价值计价侵蚀资本一资产抛售一资产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于是,金融机构因资本金不断受到侵蚀,便开始缩小贷款规模,投资者也都以现金为主,这造成了资金融通行为处于事实上停滞的风险。金融行业从来就是实体经济运行的“血脉”,血脉运转停止,就让我们看到了目前全球性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中失业人数飙升、社会稳定恶化……。
  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的声音,美国参众两院在2008年10月4日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
  需要提及的是,这一备受政府部门和金融公司指责的会计准则却得到了广大会计师和投资者的认同和追捧。他们认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公允价值才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他们反驳说,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仅没有火上浇油,反而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清了真相。

  (二)“公允价值”准则缘何被修订
  事实上,fasb在公允价值 会计 准则上给予 金融 公司更多灵活性是追于国会和金融公司的压力o
  1 美国政府和国会(尤其是后者)不断给fasb施压。早在今年3月初,美国议员高层就发出威胁,若fasb未能迅速改善导致银行资产减记达数万亿美元逐市计价会计准则,国会可能不得不代替它们采取行动。之所以向fasb施压,是因为美国政府为了拯救美国的金融巨头们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代价,且救援资源正在枯竭,但金融市场却迟迟不见好转,实体 经济 也未改变显著恶化的状况,且国会和社会各界对目前的救援方式提出了强烈批评。
  美联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已给各大金融机构输血超过20 000亿美元,财政部7 5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也即将发放殆尽,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最终要花费将近10 000亿美元。而最近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金融公司可能还需要至少10 000亿美元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在美国2010财政年度预算案总额35 500亿美元中,也将为金融公司留出大约10 000亿美元的支持资金。
  然而,不论是当初保尔森一波三折地说服国会通过7 5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计划,还是最近奥巴马为了通过2010年财政年度的预算案而奔波于全美各地,这都意味着让国会再通过救援资金已是势如登天。且aig奖金丑闻等一系列打击已令金融公司在社会舆论中的口碑极差。当前唯一能继续提供支持的就剩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但是,美联储不停地拿出大笔资金来支持金融公司、货币市场乃至国债市场,已使其精疲力竭而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美联储所提供的资金只能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代价,这极大地威胁着美国作为全球基础货币的地位及全球每一个经济实体的存亡。
  2 金融机构怨言由来已久。金融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减记更多的有毒资产,已经导致市场对其失去了信心。同时,逐市计价的会计准则如同一根越勒越紧的绳索不停地逼着金融公司为未来可能的损失提供更多的坏账准备资金。这使得作为会计主体的各大金融公司对此规则抱怨已久。显然,金融机构是否执行并如何按市场来计量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资产,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命运走向,即是否步入他们所说的“恶性循环圈”。无疑,若按原来的会计准则,他们将继续减计资产,步入恶性循环。而如果按非公允价值的传统会计准则,即使市场情况不乐观,银行持有的某些资产价值已大打折扣,财务报表上也不会迅速即时地反映出来。因此,为避免厄运,美国银行家们纷纷要求更改或取消“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重压之下,即使有会计业代表着坚守“按市值计价”的利益,但已是显得无能为力了。正如华尔街众多市场人士对此的态度,“目前能改变的只有改变会计准则才能卸掉这些金融公司身上的枷锁了,这样至少可以让这些银行巨头们得到暂时的喘息机会,可以改变市场的预期,这样也许会缓和一下这次金融危机给各大机构带来的伤害。”就这样,会计准则最终成了平衡美国各方利益的牺牲品。
  
  四、前瞻:准则修订预期效应分析——利好还是利空
  
  逐市计价会计准则不能一松了之,应密切关注该准则的改变对市场的有益影响和不良后果,在未来不断地完善,使得对资产的估价更趋于合理公正。
  
  (一)正面效应
  受“会计准则修改”这一消息刺激,股市大起波澜。4月2日当天,美国银行业指数最高涨幅曾一度达到6.1%。在金融股的带动下纽约股市当天大幅回升,道琼斯指数在近两个月首次在盘中回到8 000点之上。同时,在新的会计准则下,金融机构以致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将受益。
  1 允许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上保留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银行平滑当期业绩。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失灵导致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合理价格估算资产价格。此项改变,实际上是对那些有价无市,甚至是无价无市的金融资产,给予了有别于“公允价值”的另一套定价准则,从而使这部分资产不至于因为估价模型导致的价格偏低而造成过多的资产减记。另一方面,按照原来ottt原则规定,即便一家银行持有的“有毒资产”为了持有到期而收回本金,一旦有“尚未实现的损失”,也需要根据“逐市定价”原则来进行资产减记。而调整后的原则是金融机构如果认为在持有至到期内,不出售这些资产,就不需要进行减记。这样一来,美国各银行近3 000亿美元的持有到期资产,无论将来何时或是否发生损失,只要银行认为自己不会在期间减持,就不需对这些资产进行减记拨备。
  这将直接对银行的当期损益产生贡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账面数据将得到加强,投资者对这些机构业绩的预测也将随之发生改变。fasb甚至提出某些过去减计的资产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冲回部分损失,这在美国一季报即将披露的时候对上市银行2009年的业绩构成一定利好,有经济学家估计可能使银行盈利有20%左右的提升。
  2 “恶性循环”得到遏制,进而惠及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首先,规则改变通过以上的渠道发挥作用后,不仅 企业 因资产价格下跌而引发现金流枯竭的风险被大幅降低,金融机构持续的“去杠杆化”过程也有望被终止,银行的资本金更充足,流动性增强,银行破产的风险大大下降,市场对银行的信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其次,整个拯救体系将得到重塑。财政部长盖特纳之前刚刚提出了一项公私合营基金来收购金融公司的有毒资产。但是这一会计准则的改变将会导致金融公司对自己持有的证券有一个重新的评估,以便获得更好的成交价格。这使得金融公司希望获得更高的价格来出售这些资产,而且很可能并不需要财政部的资金支持就会有一些交易者愿意以一个相对公平的价格来获得这些资产。
  此外,修改会计准则后,众多金融巨头不仅将偿还联邦援助资金,而且也会在减轻资产负债表压力的同时,将使众多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得到实现,这将解冻目前已经冻结的美国信贷市场。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市场会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为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走出低谷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二)负面效应
  会计准则调整在给经济带来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1 为金融机构隐藏风险、进行操作提供了空间。修改后的准则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有别的估价方法,问题是,如何证明某个市场是不流动的?价格是不正常的?每个定义的口径是不一样的,每个模型的假设也是不一样的。这就为金融机构进行操作提供了空间。
  而对otfi原则而言,之前硬性规定持有到期的资产一定要按市场价格计价,这本身是不合理的。因此也没有考虑到这些资本本金和利息的收入;修改之后,完全靠银行业自己决定何时需要进行按公允价格定价,这就隐藏了很多风险。
  2 可能对银行改善实际盈利能力无助。逐市定价原则改变后,金融机构可以合理合法地隐藏自己已经浮亏的资产品,等待两年到期之后再结算,使银行的账面盈利增加。但是,如果未来没有买家,市场价格当值当然应该归零,而不是根据购买的净资产来折算,那么这对它们未来的现金流就没有任何影响,对改善实际盈利能力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这样的做法无异于皇帝的新装,正如前美联储圣路易斯分区银行总裁普尔所言,“这就好比如果房间里很冷,光靠在温度计下面点支蜡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 银行资产负债表透明度降低,危及市场信心与“公私联合投资计划”。首先,这次修改会造成以后市场定价体系的标准不一。同样一个产品,可能任何一家公司的定价都不相同,而这些价格又都是被会计准则认可的。这会造成更多混乱,到底采用哪家公司的定价比较适合?这些资产又如何卖出去呢?对于银行而言,他们肯定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价格合理合法地隐藏自己已经浮亏的资产品。但是,尽管这一调整将使金融机构确认的资产损失减少,但会计透明度却降低了,对提升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信心没有多大帮助。其次,如果会计准则制定被视为 政治 进程,那么市场信心有可能将会进一步削弱。此外,该会计准则的调整将直接导致银行出售垃圾资产的意愿大幅降低,此前政府推行的“公私联合投资计划”(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可能遭遇失败。银行获救但是实体经济继续下滑,而银行业的长期竞争力和 发展 潜力也因此大大受损。
  4 美国市场的高效性遭到挑战。美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所以是高效的,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产品品种多样,市场流通性极高,几乎任何产品的风险都能找到对冲手段;二是会计与监管高标准虽然提高了进入的门槛,却降低了交易的门槛,让投资者能放心投资。但目前,这两条遭到严峻挑战,次贷危机说明房贷市场道德堕落、无法对冲巨大的风险,而现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主动降低了进入的门槛,只是让市场看起来很美。
  总而言之,会计准则的修改确实在短期能够提振市场信心,但是,解决不了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性问题,所以未来的前景如何只能进一步观察。
  
  [ 参考 文献 ]
  [1]陆宇建,等,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18-19
  [2]劳秦汉,对公允价值的再透视[j],四川会计,2003,(4):5
  [3]洪亮,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sfasl57的见解及借鉴[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2007,(6):19
  [4]李明旭,改变会计准则成为救命稻草[n],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