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浅析超主权货币实现的可能性

2015-07-04 20: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在此次美国 金融 危机爆发之后,由于汇率激烈的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非常明显,为此世界各国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减轻汇率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藉以保持全球金融稳定并促进世界 经济 发展 。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便是超主权货币。本文便是以“金砖四国”作为着手点,以研究超主权货币实现的可能性。
  关键词:超主权货币
  
  从理论上讲,为保持全球金融稳定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其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有序;
  第二,其供给总量应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
  第三,这种调节必须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
  基于此2009年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上提出了超主权国际储蓄货币的概念,在6月结束的金砖四国会议也提到了超主权货币。近日来,超主权货币成为了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
  超主权货币是指一种与国家主权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而所谓国际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是一国政府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能随时动用的用于对外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的一部分国际清偿能力。
  许多人或许觉得“超主权货币”离我们很远,然而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便是这样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其亦称“纸黄金”。WWw.133229.Com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的创立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酝酿过程。60年代初爆发的美元第一次危机,暴露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一国货币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可能保持长期稳定的。从60 年代中期起,改革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64年4月,比利时提出了一种方案:增加各国向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而不是另创新储备货币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国际流通手段不足的问题。基金组织中的“十国集团”采纳了这一接近于美、英的比利时方案,并在1967年9月基金组织年会上获得通过。由此可见,“特别提款权”发挥着类似于“超主权货币”的作用,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的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并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此,其在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弗兰克尔说,“特别提款权”最多也就是国际货币领域的世界语,根本就得不到使用。
  60年代的美元危机为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提供了契机,而如今此次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否会为“超主权货币”的设立提供一个条件?哪国能够担当如此重任?由于与欧洲诸国相比,

  其次,从 政治 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除上述 经济 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影响超主权货币的建立。在金砖四国中,与美国关系最为疏远的是俄罗斯,最近的是印度,不论怎样,各个国家都与美国有着很强的关联性。除此之外,“金砖四国”是多边合作组织,各国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冲突。例如,在“金砖四国”之间,贸易争端普遍存在。巴西与俄罗斯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