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把脉全球金融危机展望世界经济前景

2023-12-07 20: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7月3日,峰会主论坛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展开讨论。会议分别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作主旨发言,中外主嘉宾先后演讲,讨论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金融体制改革和全球储蓄与消费等问题。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预测,专家所持态度大致可分为乐观和谨慎两种。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认为,金融危机的疾风骤雨时刻已经过去,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实体经济衰退步伐放缓,全球经济年底可以轻微回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认为,发达国家潜在的金融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仍然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实体经济下滑尚未触底,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不大,世界经济真正企稳回升还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指出,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最为严重的是失业问题,目前失业率是9.5%,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将会达到10%。失业带来了消费的降低,美国人日常消费比以往减少38%,美国经济70%靠消费驱动,消费减少将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影响。美国有能力控制通货膨胀。奥巴马新政府金融监管计划将全面改革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目标就是要保证和维护美国金融系统的廉政和稳定,但更激进的改革方案还在悬而未决之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监管失败、货币宽松是危机产生的原因。在风险管理方面,特别要从以前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经济和财政金融的泡沫及杠杆问题是其原因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借贷机构没有相应的责任。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买信用违约掉期(CDS)债务将造成一些道德风险。贸易盈余对于造成美国贸易赤字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与中国储蓄率和美国储蓄率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可能成为不平衡的原因。金融危机并不是中国的贸易盈余造成的,更不是高储蓄率造成的。如果美国的监管机构更加谨慎,全球金融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将会增长8%左右,明年印度经济将会增长接近7%,这是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有助于稳定东亚地区的经济。


  日本经济企划厅前长官宫崎勇强调,目前的金融危机是二战结束以后最为深重和激烈的。受危机影响,全球可能会有一亿人陷入贫困,如果衰退继续进行,可能有更多国家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主义,或者说国家的自我中心主义,国际关系中也可能发生政治不稳定。为摆脱危机需要加强美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现在短期措施方面尽管有些成果,但就业还在恶化,对效果进行评价尚早。金融行业需要可靠的监管和监督机制,包括监管资本金。


  世界银行行长代表萨拉・克利夫指出,应该担心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影响。目前危机的影响正在从中等收入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第二波影响将主要是失业和贫困。世界银行将增加对贫穷国家的贷款和援助。中国在全球经济恢复中将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专家普遍认为,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并行不悖的两个过程。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是尽快走出危机的保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樊纲指出,贸易自由化对于以出口导向型的新兴经济体更是抵御经济危机的重要基础。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正有所抬头。例如,近期召开的G20峰会虽然号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其中的17个国家已经采取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使得危机区域化趋势更明显。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所长阿比丁女士认为,金融危机使得东亚等国在10+3、清迈协议基础上的区域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亚洲富裕的国家可以加大对东亚低收入国家跨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加强区域合作,减缓危机的冲击。专家指出,中小企业是化“危”为“机”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当前贸易融资的瓶颈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帮助国家和区域走出危机的障碍。


  联合国贸易和会议组织发展秘书长素帕猜指出,过度的放松管制将对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要把市场机制和好的监管体系联系起来。国家要进行正确监管,不要出现糟糕的情况时,过度监管,而在一切正常的时候,就放松监管。这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金融体系,监管体系应该是反周期的。责怪亚洲人过度储蓄,把金融危机的恶果归咎于亚洲是错误的。亚洲有着非常强劲的消费势头,这符合国际趋势。中国的消费率不高,原因在于中国的投资更强劲。各国应该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融合,但需要遵循正确的开放顺序,不能直接冲到全球化的前沿,完全进行贸易自由化,忽略自身情况。


  安哥拉石油部长、现任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德瓦斯康赛洛斯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并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实体经济也存在危机。这种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势群体和最贫困的国家和人民。不能在不讨论能源的前提下,泛泛地空谈世界经济。能源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而石油恰恰是所有能源当中的主要来源,占据了世界全部能源组合的70%。2008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金融投机对金融价值产生非常大的投机波,这些负作用会继续存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CE)认为非常有必要去重建市场的稳定性,这符合石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石油市场正处在非常脆弱的状态,即便是小小的动荡也将对石油价格产生巨大的振荡。石油领域过度投机的问题,应该由政府机构和金融部门解决。


  巴西市场与战略计划研究中心主任内维斯认为,不负责任的信贷和消费导致了危机。目前,市场需要恢复信心,这有利于解决危机。这一次危机与其他危机不同,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对危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金砖四国”会对世界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在关注金融危机的同时,还要关注其他危机,目前粮食危机的威胁正在加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有两个:一是中国投资者在非洲进行粮食生产;二是提高生产力。在物流系统上,中国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帮助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与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等。


  关于主要经济体的复苏预测,专家们强调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国际智库机构应当凝聚共识,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嘉宾们普遍认为美国的经济复苏要早于日本,欧洲可能最为艰难,“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韩国金融研究院院长金泰俊认为,韩国经济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转好,较快实现复苏。


  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达杜什认为,中国经济可能率先实现复苏。美国经济的复苏可能会是U形,但可能是比较平的U底。


  欧盟委员会地区政策总司前司长迈德斯认为,欧洲的恢复不能确切地表示为U型、V型或是L型,总之是瓦解的速度快于恢复的速度。


  关于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影响的应对方案。


  德国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公司总裁沙尔平提议,强化全球合作并推进双边或多边的一体化。应以多哈回合谈判为契机,构建适合全球化的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加藤隆俊指出,各国金融系统相互依存,亚洲尽管没有过多持有有毒资产,但他们也受制于美元短缺的影响。本次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世界经济到2010年将开始复苏,但会非常疲弱。本次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将会成为战后最沉重、最长期的经济衰退。危机之后,全球增长会出现新的一些变化:美国将降低消费,不会再成为以前那种经济增长的动力,全球对亚洲产品的需求将会受到抑制,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家庭储蓄的动机与老年化的危险有关系。要减少人们的储蓄就需要制定政策,保证公民在老年的时候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方面有两个关键领域,即医疗卫生和养老金问题,要抓紧进行改革与调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认为,上次亚洲危机的原因是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有关国际货币系统的管理,是在灵活的汇率情况下,管理不当造成的。这次危机是三个危机:一是次贷危机。二是雷曼的危机。美元价格任其上升,不仅使雷曼兄弟破产了,而且使得汽车行业和其他很多行业也陷入危机。三是经济衰退。所有这些混到一起,都基于收缩的货币政策,而且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没有挽救雷曼,雷曼所带来的震惊比安然事件影响大6倍。这次危机主要是美国货币政策不稳定所造成的,但不能说完全就是美国的错误,而是系统本身存在着问题,浮动汇率实际上是使得赤字问题更加严重了。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长帕维尔认为,应当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并保证经济体中各要素内在关系的稳定性。这次危机在开始时是非典型性的,但是后来又开始呈现出了经典的周期性危机的典型体征。这场危机还是有自己的独特性。对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所包括的角色,需要进行更加具体的研究。而在过去的20年当中,商品市场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这种虚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正在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过度膨胀是危机快速发展的原因。金融工具过度发展和无效监控具有巨大缺陷。


  讨论结束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对主论坛做了总结发言。郑新立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考验各国政府的智慧、考验人类智慧的时候,我们召开的这次全球智库峰会是集全球之智、应对危机的一次盛会,来自全球的专家产生的头脑风暴,必将激发出智慧之光。34位发言者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提出了真知灼见,从不同层面对G20华盛顿峰会、伦敦峰会、金砖四国峰会精神做出了响应,让与会者看到了应对危机的对策和出路,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把这次峰会上各位专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办法转变为可操作的经济政策,协调各个国家的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目前面临的困难,赢得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文来自《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