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

2016-06-15 18: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包括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标准这三个维度,形成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并实施多元化发展性的教育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才能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1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内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承担着为海西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因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就尤为重要,但目前却缺少科学系统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及专业建设标准。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从教育实践出发,探索研究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所谓教育质量标准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育质量规范,是对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方针政策,围绕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这三个维度,建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育质量标准,形成专业教育质量规范,并有效推进深化实施,建立科学监督评价机制,才能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才能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水平有所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专业设置定位模糊,专业建设同质化较严重。财经商贸类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急需调整优化。某些专业定位偏离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技能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的界限,忽视中职职教办学特色。某些专业建设由于不能较好整合发挥优势资源,又缺乏创新发展意识,造成各校建设情况大同小异,无法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校企合作广度深度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沿用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与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难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有的学校虽然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造成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并未真正落实校企协同育人。

 

  课程设置滞后脱节,课程建设缺乏职教特色。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脱离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脱离职业标准要求,实践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核心课程建设缺少专业特色,教材选用缺少科学标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乏善可陈。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拘泥形式。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味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使教学过程缺少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广泛,也尚未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实训条件相对落后,顶岗实习管理浮于表面。部分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投入偏少,仍以机房+模拟仿真软件为主,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安排、实训安全管理等原因,无法发挥最大的实训效能。而顶岗实习存在制度不严、管理力度不够、考核无果等现象,不同程度的放羊管理使实习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通过对300名专任教师调研显示,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年龄偏年轻35岁以下占59%,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只占21%,所教授课程的专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只占38%,中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只有45%,出现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教师占61%,部分教师下企业实践有名无实等,可见师资结构需要优化,整体师资水平需要提高。

 

  就业质量不甚理想,社会服务能力较为薄弱。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虽然初次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对口率低,薪酬待遇低,就业满意度低,导致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寥寥无几,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足。

 

  3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提高思路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积极开展专业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紧贴市场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遵循适应需求原则、特色性原则、宽口径原则、适度超前原则。

 

[1]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财经商贸类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各专业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层次定位、职业岗位范围及职业标准、人才规格,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专业建设标准,建立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树立开拓创新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立足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西经济区服务产业发展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长效的校企合作交流机制,共同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群,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同时还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推进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实现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培养目标。

 

  深化调整课程结构,校企共建核心课程,实施双证融通改革。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围绕职业岗位群,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校企共同构建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定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性课程标准,深化多种模式的双证融通课程改革,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校企应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将职业岗位技能和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尤其是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要体现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提倡行动导向教学,强化职业实践教学,构建信息教学环境。财经商贸类专业应将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中,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体现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理念,[2]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引入多元化的过程性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入应用,开发Moodle网络在线课程以及微课程,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改善校内实训环境,拓建校外实训基地,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和业务流程出发,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融入企业文化内涵的商贸实训基地,打造实用性商贸技能培养、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实战性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训平台。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稳定有序、运行良好、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建立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通过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的方式,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该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内培养专任骨干教师,对外聘请引进行业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 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通过各类师资培训、调研考察、学术交流、高校进修、企业挂职实践、参与真实项目运作等方式,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缓解职业压力来消除职业倦怠,注重教师人文关怀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创建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社会服务能力。实施学生综合教育管理工程,围绕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的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财经商贸类专业应本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指导教育,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还应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为部分学生升学提供有利条件,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财经商贸类专业应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提供各项生产咨询技术服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4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若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必须在培养目的、培养过程、培养结果等方面提出教育质量规范,构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而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应遵循职教发展规律,本着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清晰性原则、灵活性原则,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全程参与,才能形成广泛适用的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质量规范。通过实践研究表明,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可以分为教育目的预设标准、教育培养过程标准、教育输出结果标准这三个维度,细分为10个质量标准指标,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具体编写如下: 4.1 教育目的预设标准

 

  专业设置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设置,应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好相关行业企业和就业市场调研分析,包括行业发展研究、10家以上行业企业调研、20所相关职业院校调研、毕业生调研跟踪等,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调研报告》、《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专业设置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要求,专业办学条件必须符合《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设置条件。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使职业教育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产业结构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

 

  专业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制定五年建设规划,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专业。应建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至少包括2/3以上的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召开论证会议并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至少每学期1次。专业建设可以积极引进适用的职业标准参与专业认证。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标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现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

 

  培养目标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坚持立德树人,制定出面向商业行业企业,可以从事具体相关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职业范围及对应职业岗位,确定专业技能培养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标明所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衔接高职接续专业,体现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 教育培养过程标准

 

  培养模式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寻找校企双方利益共振点,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冠名班订单班工学交替二元制等校企合作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制定实施及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企业培养量身打造的技术人才。加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实现职业技能证通过率达95%以上,保证学生顺利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高职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课程建设标准:中职财经商贸类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必须紧贴实际工作岗位过程,必须符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注重融入职业技能素养实现双证融通,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三年总学时数达到3000 3300学时,不少于170学分,实施“2.5+0.5”教学安排,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校企共建3门以上核心课程,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拥有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选用教材符合职教特色,优先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教学模式标准: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场景教学法等,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职教特色,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运用中技能水平和形成规范职业素养。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发使用3门以上Moodle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成绩良好。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过程化,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家长企业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实训条件标准:校企共建信息化、智能化、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覆盖财经商贸类各专业,融入企业文化内涵,满足培养实用性商贸技能、多元性社会服务培训、培养实战性创业人才的需要。每个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有序、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适应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平均每学期至少开展1个短期实践教学项目,不仅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场所,还可以提供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岗位。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齐全,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建立完善校企共同指导、合作育人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保证顶岗与专业岗位群基本一致,配备实习专业指导教师,管理规范到位,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全程管理监控,定期考核评价,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增强教学团队综合实力,制定兼职教师评价标准。保证师资结构合理稳定,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师生比达到12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30%,具有中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不低于70%,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构建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岗位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保证教师岗位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具有健全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4.3 教育输出结果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在95%以上,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就业率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不低于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的90%,就业面向和起薪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后三个月稳定性好。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良好,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社会服务能力标准:面向社会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训质量较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每年参与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项目达3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职教同行、行业企业认可,社会评价较高,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具有较强专业辐射能力。

 

  5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教育质量标准为准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质量规范程度的连续动态的价值判断活动。

 

  5.1 树立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观

 

  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衡量评估专业建设水平是否达到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长远发展、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贯穿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全过程,还要将统一评价标准和特色性发展相结合,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5.2 注重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主体

 

  学生主体评价。学生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其评价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主体评价。职业教师是专业建设主力军和教育教学主导者,参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学校主体评价。各职业学校要对所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估,随时对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纠正偏差,确保职业教育质量。[3]④教育主管部门主体评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类评估活动或者委派专家对职业学校办学实力、专业建设水平及职业教育质量开展评估,实施宏观管理指导,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社会主体评价。通过用人单位、校企合作企业、学生家长、社会评估机构,社会公众等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企业需求。

 

  5.3 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结合衡量权重比例,形成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质量评价模式(PISATIMSSSERVQUAL),采取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并引入专业认证。最后,统计分析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正确审视经验和不足,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有的放矢改进,从而使教育质量评价发挥诊断、激励、调控、导向等功能。

 

  6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标准而制定一系列相关质量管理制度,提供各方面保障条件,并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6.1 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结合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制定实施各种政策制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针对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加强财经商贸类专业建设发展,提高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立教育监测中心,制定监测标准及监测工具,实现对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及分析诊断。[4]组织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教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靠政府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行业企业组建财经商贸类职教集团,从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福建省职教学会财经商贸教学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指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建设中,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6.2 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学校系部应该树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培育自身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并运转有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研评估中心等机构,研究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引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实现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只有构建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多元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内外兼具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郭文贵 林鹏 刘玮 来源:价值工程 20161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