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出于对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与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动机、程度与前景差异的关注,值此21世纪首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平息之际,使用历史的、对比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花旗银行这两家各自国内最典型的国际化银行从动机到成效进行全方位剖析。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与花旗银行的国际化差距客观存在,花旗银行以比中国银行更具气魄的战略构想发展成为了世界头号全球性银行,而中国银行仍将在一段时期里无法与之同日而语;尽管如此,目前来看,两家银行在达成各自最初国际化目标方面,是相同的。
关键词:中国银行; 花旗银行; 国际化; 比较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场始于2008年第四季度、由美国次贷风暴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世界经济迅速陷入自二战以来的最严重衰退,各国纷纷通过包括向银行注资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等手段力图阻止经济颓势,关于政府间协作与全球金融监管也成为当前国际会议谈论最多的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金融,及金融国际化现象的关注。中国和美国分属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是当前对世界经济最有影响力的两大经济体,两个国家都有本国银行走出海外的国际化行为,但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当有不同,未来有着何种不同发展方向和命运,两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状况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群体国家的银行国际化实践,以及对于研究、预测世界银行业全球化趋势都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银行基本情况
1、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创立于民国时期1912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先后行使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职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仍被指定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94年转为国有商业银行,2004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并通过旗下境外控股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保险、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租赁等业务①。截至2008年末,中国银行总资产达10176亿美元,按核心资本计,在《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十。
2、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最初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纽约,1865年从州特许银行升级为国家特许银行,改名为纽约国家城市银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1955年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成立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The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1967年在特拉华州注册第一国家城市股份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作为其母公司,开始从事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等非银行业务,1974年更名为花旗公司(Citicorp)。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Travelers)合并,组成了目前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②。截至2008年末,花旗集团总资产为19385亿美元,按核心资本计,居《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第三位。
三、国际化程度
1、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于1929年在伦敦设立海外第一家分行,截至2008年末,海外资产2685亿美元,占全行资产的20%;海外分支机构806家,占全球机构数量的8%,共分布境外2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银行近5年的海外盈利年均值为18.98亿美元。中国银行是中国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
2、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于1902年在伦敦设立海外第一家分行,截至2008年末,海外资产8800亿美元,占集团资产的39%;海外分支机构4541家,占全球机构数量的54%,共分布在境外98个国家和地区;花旗集团近5年的海外盈利年均值为61.53亿美元。花旗集团是美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
两家银行的海外经营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基本数据见表1、图1。
从以上两家银行国际化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中国银行,花旗集团的海外扩张起始时间更早,海外规模更大、程度更深、盈利更多,全球海外分布国家和地区更多。
表1 两家银行截至2008年国际化规模
银行名称 | 1、海外资产 (10亿美元) | 2、海外资产占比(%) | 4、近5年平均海外利润(百万美元) | 5、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家) | 6、海外机构占比(%) | 7、海外分布国家或地区数量(国) |
中国银行 | 268.54 | 19.85 | 1898 | 806 | 8.07 | 27 |
花旗集团 | 880.00 | 38.71 | 6153 | 4541 | 53.23 | 98 |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2004-2008年报,人民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各年年末外汇中间价折算成美元;花旗集团2005-2008年报,花旗集团网站(www.citigroup.com)。
图2
两家银行近5年海外资产规模增长曲线(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2004-2008年报,人民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各年年末外汇中间价折算成美元;花旗集团2005-2008年报。
四、国际化成效与经营能力
1、两家银行都基本实现各自的国际化目标
中国银行在海外建立的庞大的代理行关系、高效联网的清算系统,以及在世界部分区域设立的分行,在香港成立的几家子公司基本满足了国内对国际金融业务的需求,通过在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达到了学习先进经验、熟悉国际规则的目的。花旗银行在全球享有的盛誉,及获得的丰厚利润回报充分证明了花旗银行战略布局的成功。
2、在国际化经营能力上,中国银行对花旗银行存在差距
首先在战略选择上,中国银行仍处于国际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国内机会仍是重中之重,在外尚基本处于学习阶段,尚无充分角逐全球市场的规划;其次,在国际地位上,中国银行只是追随者,花旗银行已经是知名度很高的市场领导者,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这从两家银行的海外机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国银行806家海外分支机构中,有633家在港澳地区,占到78%,在分布国家方面,28个国家中,亚太地区有14个,占到50%,而花旗银行美洲地区外的海外机构占比接近40%,美洲外国家则达到74%,可见花旗银行更具有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另外花旗银行在海外提供的业务品种比中国银行更丰富,全球用户享受到的服务更个性化。从近5年来海外资产ROA看,2006年以前,花旗银行收益率高于中国银行,只是近两年,在亚洲新兴市场发展迅速情况下,花旗集团的总体收益率低于中国银行。
五、新时期国际化战略猜想
1、中国银行
从获得的资料看,中国银行关于全球市场布局,仍立足本土,然后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以加强跨境服务,努力建设国际一流银行①。
可见,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尚无更为进取的目标;这可能基于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中国银行自身发展速度与水平,以及世界经济尤其发达市场遭受本轮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经济、金融全球化前景不确定等的考虑。由此我们分析,在较长时期内,在国际化方面,中国银行与像花旗银行这样的世界一流全球性银行的距离仍将存在。
2、花旗银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令一向风光无限的西方顶尖全球性商业银行遭受重创,花旗集团巨亏277亿美元让资产扩张嘎然而止,恶化的全球经济现状使收缩、调整、减少开支成为当前主调。但我们相信,尽管花旗集团可能仍将在新一财年经历痛苦,世界经济仍将寻底,但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只会加深,因而花旗集团的全球化经营方向不会改变;随着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份量逐渐加重,花旗集团未来的全球布局必将做出重大调整。总之,花旗集团仍将依靠业已形成的领先优势,通过不断调整与创新,在打造更宏伟的金融帝国之路上走得更远。
六、小结
中国银行代表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但在国际化程度、国际化经营水平方面与花旗银行存在差距。中国银行长期将满足国内基本国际银行业务需求、把握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业务机会,学习跟进世界先进经验作为自身国际化发展出发点,暂时缺少迈向全球性金融企业的远期目标。花旗银行发展在银行国际化的高级阶段,通过全球分散资产、占领世界市场份额,确立领先地位实现短期和长期赢取稳定收益的战略目标。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花旗银行仍将领先于中国银行。
参考文献:
整理自花旗集团网站(www.citi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