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凭借自身的特性成为链接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而且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企业自身的管理,同时影响着国家的方针政策。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探究,使读者认识现状,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成因,解决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要求,提供的一种标准语言和文字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会计数据称之为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提供包括会计记录、报告、报表等会计资料来帮助内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分析决策的资料。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容乐观,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宏观管理,误导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问题。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政策层面所导致,绝非偶然,以下进行逐一的分析。
一、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欠缺
随着经济发展脚步加快,会计主体行为也日益多样化,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程序日益科学化,会计的核算也在逐步扩大化。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普遍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不断地影响和作用于会计人员,
导致其中一些人员为达到狭隘的团体利益而不按制度规定处理会计事务;伪造、变造会计事项;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等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实。
二、法规体系、监督机制待完善
鉴于当前部分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严谨和矛盾,或不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或不够科学、合理等诸多现状,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产生很多问题。对企业实行会计监督,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监督、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个方面。前二者是外部监督,一个具有强制性,一个具有鉴定性。政府监督由于体制性的原因,主观意思过多,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也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丧失“经济警察”的作用,甚至“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此类案例中外也不胜枚举;企业内部监督是自觉主动的监督,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和失效让规章、制度沦为纸上谈兵。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十分清楚,并且缺乏认识,缺乏相互约束机制,一人经手单独完成导致工作透明度不高。如果企业从狭隘的团体利益出发,则监督难免流于形式。以上所有,足以让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画一个问号。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持续的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其专业素养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对同一会计事项做出不同甚至相悖的处理。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一会计事项估计、判断的差异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必然使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差异。以上所述,既有某些会计人员不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练,缺乏责任感等内因;也有唯上级意志是从,客观上无法坚持原则的外因,从而丧失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如此,也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鉴于此,如何可持续的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是政府、企业、院校以及相关从业者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四、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影响
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会计工作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是不可逆的趋势。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核算的形式、会计计量计算方法、会计报告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手工操作条件下,根据不同生产流程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形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形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形式、日记账账务处理形式等。而在采用信息技术条件下,原始会计凭证经过确认、计量,按复式记账分类转化为分录数据进入分录数据库,通过分录数据库即可产生记账凭证、明细分类账和日记账等资料,对分录数据库进一步处理形成综合会计信息。在传统会计核算中,会计计量方法受人工计算能力的限制,在选择计量和计算方法时经常求简。信息系统的引入,为各种会计计量和计算方法的运用、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为选择更科学合理精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创造了条件,为建立和运用新的会计方法创造了条件。如运用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为会计分析和决策服务,为建立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方法体系创造了技术条件。新技术的产生,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高,网络环境的安全也极大的威胁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企业内控过程中如何将软件、硬件合理的组合、安全运用,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由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软件缺陷、计算机硬件问题、病毒、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冲击,时刻威胁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以上列举了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它给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影响着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含着融资、投资、计划或控制,利润的分配决策等,最终损害各方利益;从宏观角度看,会计信息质量的低下,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失真很可能会引起不正确的经济政策的出台,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举措。
第一,完善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根据证券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现行会计准则实施的情况,适时的制定一批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适用我国基本国情的,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具体的会计准则,以进一步改善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考虑到会计核算制度将会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与会计准则并行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强并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以便及时准确地反映日趋复杂的,多变的经济业务。尤其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当中,需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与统一性的关系,防止个别企业利用不合理的手段美化粉饰财务报告,操纵企业的经济利润。
第二,制定并实施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
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密不可分。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还没能与国际接轨,相对滞后,影响着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制定相关的准则已成为必须,可用来规范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的会计工作,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证。
第三,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企业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确保会计人员的客观性、独立性
实行会计人员的委派制度,可使会计人员不完全受制于企业管理者,比较独立的开展会计工作,而且可以避免一些低素质的有关系人员进入会计的行列,保证会计人员的素质。
第四,加强外部监管,建立健全社会监控体系
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是会计信息的有效监督者。税务部门需加强征管鉴定工作和发票的管理工作,监督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银行扮演着统计及会计的角色,是会计信息的汇总与综合;财政部门搞好财政的检查与监督。
加强社会的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人员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运用法律的武器规范审计监督。被誉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需维护经济秩序、公正的鉴定财务报告,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令人深感担忧。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参加各种培训加强并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拿起法律武器打击那些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以确保会计行业的公平、公正,有效地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管理。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监督和管理,共同监督会计信息的质量。可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奖励制度,不定期的会计信息的大检查等多种形式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五,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结合我国的现状,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尤其是会计信息失真时,人们往往指责会计人员本身,认为缺乏有效的,相关的决策信息是会计人员自身的失职。显然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试想一下: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以行政委派的方式来到企业而非竞争产生,若企业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相关制度进行企业的生产管理,会计信息就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要解决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就要完善并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而且,企业还应该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或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以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与监督,及时地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隐患,对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改进,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便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的目标。
第六,完善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要从提高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入手。财会从业人员的再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国家、企业、个人都是这个链条中不能分割的环节。首先国家对财务人员再教育要予以高度关注和投入,不能把再教育过程沦为牟利的手段。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从长远角度出发,认识到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和企业未来利益紧密关联的,是鱼和水的关系。作为从业人员自身,也要有紧迫感,新技术带来的变革要求与时俱进,否则逆流行舟,不进则退。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工程,国家、企业、个人乃至社会环境科技进步都是这个工程中的主要节点,不可缺失和忽视。紧靠一个方面的努力,扭转不了目前的局面。所以要上下统筹合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才能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李孙珊:《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思考》,《财会研究》,2009年第1期。
宋加亮,刘永全:《如何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中华财务网。
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