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探究

2015-11-09 10: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财务管理水平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本文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行阐述,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财务管理 财务特征
一、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既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它们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资金供给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其他来源,直接或间接为社会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还有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学协会等民间组织,它们也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注册有着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和公益性。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了不具备行政职能的大部分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两大部分。
二、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是其财务管理工作外在环境的集中体现,它为推导财务管理目标确立了可能性边界。因此,通过与政府和企业进行对比,深入了解和认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是研究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问题的首要环节[1]。
1.组织宗旨
  企业的根本宗旨是营利,获利动机和利润衡量是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这体现在它们向消费者提供物品或服务时是以“成本+利润”作为定价基础。因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诱使投资者向企业提供财务资源的主要动因,所以企业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不断创造和累积财富,使投入资本不断保值增值,为企业所有者提供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
2.财务资源来源
  对企业而言,财务资源典型的非债务来源是投资者的投资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由于企业强调利润决定,因而要对投入资本和销售收入进行严格区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资源主要来源于向纳税人征收的各种税收、私人及机构的捐赠以及向服务对象收取的服务费收入等。由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有些公益服务具有垄断性质,没有公开市场对其价格进行客观评定,因此通常以“成本补偿”为基础进行定价。
3.财务资源使用和控制
  在市场上,消费者提供财务资源,企业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两者之间所形成的直接对应关系,就决定了企业应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和质量。如果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获利,就会调整生产或退出市场竞争。因此,在自由竞争市场上,营利动机和盈利指标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对企业财务资源使用和控制的机制。相比之下,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一般没有公开市场的供需关系来测定其价值,而且资源提供者与服务的消费者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因此,不能通过市场价格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财务资源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4.财务受托责任
  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金,目的在于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获取最大限度的投资回报,所有者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关联关系。企业主要对其所有者承担财务受托责任,其财务重点主要在于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5.业绩评价
  企业的组织宗旨是为了获取利润,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进行的,所以净利润或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自然就成为了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
1、非营利组织的目标
  介于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是社会公益性、服务性事业,提供的是公共物品,且不以获取利润为组织目的等特性,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和运营的主要动机往往是在某个特定范围内为完成某种特定的社会使命,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当一个非营利组织已经完成或无法完成其具体的社会使命时,该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要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方面,实现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
2、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任何组织的行为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非营利组织也不例外,实际上非营利组织本身运营所需要的办公经费、活动经费、人员经费等就常常困扰着组织管理者。资金不足已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正常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重视资金管理已成为当代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共识,而研究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财务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其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目标。因此,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相适应,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也可具体描述为:致力于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提高筹资效率和资金使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建发.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海珍.??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07(04)
  [3] 杨岳,许昀.??自律、竞争与监管——美、加非营利组织管理制度考察[J]. 学会. 2007(02)
  [4] 李炳秀,陈晓春.??内部人控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探讨[J]. 云梦学刊. 2005(02)
  [5] 宋丽娟.??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效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6)
  [6] 杜海东,严中华.??社会创业——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视角[J]. 经营与管理. 2010(06)
  [7] 林兰芬,李伟梁.??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和发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