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摩擦问题

2015-10-24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分化,加上欧债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贸易摩擦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减少或避免摩擦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钢铁行业;反倾销;反补贴;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钢材大量出口,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钢铁贸易领域的摩擦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已经成为其他国家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点对象。
  一、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特点
  (一)反倾销为主,多种保护手段并存
  钢铁行业一直是我国贸易摩擦案件发生最多的行业之一。钢铁贸易摩擦首先体现在反倾销问题上。2011年,全球经济动荡不安,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分化,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钢铁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仅以钢管出口为例,2011年9月8日,巴西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2011年11月25日,俄罗斯对中国冷轧无缝不锈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2011年12月20日,欧盟对中国无缝不锈钢管作出反倾销终裁。2011年12月23日,澳大利亚对中国焊管作出反倾销初裁。
  除频繁遭遇反倾销外,WTO成员国对中国钢铁行业采用的反补贴、保障措施日渐增多。据统计,2011年,国外对中国冶金产品共启动16起贸易救济调查,位列各行业之首。其中,反倾销11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3起。
  (二)摩擦对象范围扩大化
  中国的钢铁贸易摩擦对象过去主要是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近年来,贸易救济的发起国中增加了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主要是因为我国调整钢铁产品出口结构后,出口至韩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钢铁产品明显增多。这些国家纷纷高举“双反”大旗,频繁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限制中国钢铁的进口。例如,2011年6月24日,印尼反倾销委员会决定对来自我国冷轧卷板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1年23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对原产于中国的研磨钢球钢珠(除锻造钢珠外)发起反倾销调查。2012年5月22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了对原产于中国的研磨钢球钢珠反倾销调查终裁结果,建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387.36美元/公吨的反倾销从价税。
  (三) 反补贴或将成为最大新特点
  反倾销是我国目前钢铁行业遭遇最多的贸易救济措施,但从长远看,2016年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取得,加上产业结构的调整,钢铁行业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上升,反倾销手段将难以被大规模使用。由于世贸组织规定,反补贴措施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预见,2016年我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后,反补贴或将成为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武器。反补贴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一旦在调查中被认定的补贴措施,其他成员国可直接在反补贴调查中援引和效仿。此外,我国目前政策体系中也还存在着不符合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内容,而反倾销针对的又是政府行为,一旦遭遇反补贴调查,我政府必须逐步调整相关政策,这将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四)受调查产品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受调查产品既有出口量不大的冷轧不锈钢无缝钢管、石油管材等产品,也有涂镀板、彩涂板、焊管等出口量较大的产品,范围涵盖长材、扁平材、钢管的多个类别和型号。其中,板材和管材是被调查的重点产品。2011年,在国外对中国冶金产品启动的13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6起涉及板材,7起涉及管材。
  二、钢铁行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升温
  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存在,唯一变化的只是其不不断更新的“外衣”。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萧条、商品需求量萎缩,抢占世界市场份额的竞争几近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发达国家为了复苏本国经济,降低失业率,转移国内矛盾,往往采取各种贸易壁垒限制进口。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土钢铁产业,避免外部经济冲击本国经济,也纷纷对中国发起各种钢铁贸易救济调查。作为钢铁出口大国,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必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所攻击的目标。
  2.对中国经济地位的歧视
  为尽快入世,我国签署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限制性条款,承诺其它成员国可以在15年内仍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这种制度的歧视性、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使我国钢铁出口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时常处于被动地面。到目前为止,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仍未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予以承认。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在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时,可以运用“替代国制度”主观地选择一个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以替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作为计算我国钢铁产品的正常价值。但是,往往被起诉产品在替代国的产品成本远远高出我国成本,使得我国钢铁产品较易被认定为低价倾销。
  3.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贸易活动作为一国重要的经济活动,它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某些国家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真实目的在于转移国内矛盾,试图将国内问题国际化,将民众的不满引导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上来。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形势暂不明朗的当下,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被使用得尤为频繁。
  此外,挑起贸易争端还是某些国家当政者寻求政治支持者的有效手段,通过向别国特定行业(如钢铁行业)产品发起调查等方式,满足部分利益需求者诉求来以对价方式获得其对自身政治地位的支持。掺杂了政治利益的一国对外贸易制度只能取于该国的政治力量对比,无疑不利于自由贸易的开展。
  4.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出口量急剧增加,成绩举世瞩目。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发展一枝独秀,GDP年增长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会打破现有世界经济格局,也必然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给其他国家带来竞争压力。于是便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一说,很多国家否认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将本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归咎于中国,认为是中国掠夺了他们国内市场,导致其失业率上升,于是对中国钢铁等产品实行严格进口限制,国际贸易摩擦逐渐增多。

(二)内部原因
  1.钢铁贸易顺差
  钢铁贸易顺差是导致我国钢铁贸易频繁遭遇贸易壁垒的直接原因。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生产的扩大,钢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贸易顺差与贸易摩擦具有同向变化的趋势,以至于钢铁贸易摩擦日益增多。2011年,我国共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长14.9%;出口金额51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2%。中国钢铁产品大量出口的状况暂时不会改变,钢铁贸易摩擦因此也会继续增加。
  2.过低的国际售价
  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因此部分厂商在争取出口市场时,不惜以牺牲劳动者福利、环境以及正常利润为代价,往往采取降价手段。当价格手段被运用过于频繁和激烈,造成短期内集中低价出口现象时,则较易招致反倾销调查。钢铁出口企业应改变竞争策略,而不是单纯依靠降价来获得出口优势。
  3.出口钢铁产品的结构失衡
  出口产品的单一产品结构及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是贸易摩擦发生的又一诱因。我国虽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出口结构却存在明显弊端,出口主要以螺纹钢、中小型材、线材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钢铁品种为主。低端产品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自然也为进口国提供了该类产品反倾销的借口。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化钢材研发和生产能力则相对薄弱,国内产能供给不足,有的需要依赖进口,如工模具钢、核电用管、高强度级的石油管、高压锅炉管、彩电用荫罩钢带、高速钢、特种钢材等。
  三、针对钢铁贸易摩擦的相关举措
  1.积极应诉
  面对越来越多的钢铁行业贸易救济调查,作为出口市场的主体,企业需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市场。不积极应诉将使企业在争端解决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并往往引发连锁反应,加剧摩擦。在墨西哥无缝钢管反规避案中,我国出口企业及时应诉,积极完成调查问卷、提交应诉材料,并且充分利用当地律师资源,调动进口商的积极性,借助中国商务部驻墨西哥商参处力量。最终,经过我方应诉企业积极抗辩,墨西哥TAMSA公司撤销了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开展反规避调查的申请,墨西哥经济部于2012年8月2日发布公告决定终止该反规避调查。这一胜诉就是企业积极应诉并最终维护了自身利益的最好例证。
  除做好应诉工作外,钢铁企业也应做好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工作,以保护我国钢铁产业安全,客观上也将对进口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起到一定的反制作用。同时,注重法律、经济、会计、外语等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WT0相关规则和现有各类贸易摩擦案例的研究,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应对贸易争端的能力。
  2.鼓励技术创新,以质取胜
  低附加值钢铁产品通常是我国遭遇国外贸易壁垒的主要钢铁品种。目前,环保压力日渐加大,我国钢铁企业应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避免产品出口国外,污染留在国内的局面。钢铁企业应通过优化钢铁企业产业结构,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中走出来,改变贸易增长方式,走以质取胜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投入力度,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只有通过生产技术的创新、品质的保证,才能为钢铁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有力保障。
  3.发挥钢铁行业协会作用,完善预警机制
  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是预防贸易摩擦事件发生的重要工作。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应主动联合商务部等贸易主管部门和企业力量,与政府、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实时跟踪、互相通报和分析钢铁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出口情况,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可能被反倾销的因素,就应提高警惕。只有建立了科学的预警机制才可以把贸易争端的事后被动应对,变成事前积极预防。此外,钢铁行业协会应建立权威的国际钢铁市场信息数据库,及时为我国钢铁企业提供最新的国际钢铁业动态信息和数据。
  4.“走出去”,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
  跨国钢铁企业普遍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积极拓展生存空间,在被投资国设立生产基地,打造全球产业链,以求突破资源瓶颈,配置全球资源。“走出去”投资矿山,一来可充分利用被投资国的铁矿石资源,通过在海外建立原材料基地,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二来在被投资国家直接的生产销售可替代原有的出口贸易,减少顺差,有效避开贸易壁垒。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企业加快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以鞍钢、武钢、首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已开始尝试海外建厂,积极探索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我国政府应进一步放宽国内钢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限制,鼓励企业到海外布局,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5.完善外贸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面对钢铁贸易摩擦,我国应进一步完善WTO规则要求下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严格审核各项扶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对出口补贴政策审核等。政府应设法通过提高政府效率等手段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从而鼓励出口,而不是为企业提供各种税费减免和补贴。同时,针对钢铁低附加值产品低价出口现象,应加强环境、资源、劳动保护,加大执法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环保、质量标准等规章,税务、环保、电力等部门多方形成合力,才成最终改变钢铁行业低价出口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原玲玲.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11):115—116.
  [2]朱坤林.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93—96.
  [3]苏华山.我国应对国外“双反”贸易摩擦需要有新思路[J].对外经贸实务,2012(2) :17—20.
  [4]陈力.合理探求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的演变及其原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2):39—41.
  [5]郑伟,徐紫光.入世十年与中国相关贸易摩擦综合分析[J].中国市场,2012(6):105—10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