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毛姆面纱毕业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毛姆面纱毕业论文题目

继《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之后,毛姆敏锐的观察力、审视冷峻的叙说风格以及他对隐藏在人们心底深处的思想活动的探索深深吸引着我。轻轻地打开《面纱》的序言——它曾在2006年被搬上荧屏,拍摄地就在广西的黄姚古镇。茕茕山峦,悠悠古桥,氤氲水汽,茂林浓阴,梦中的远方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一段怎样的故事会发生在战时的中国?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作为殖民地的香港汇聚着众多英国政界、科学界之流。沃尔特便是其中之一——一个年轻的博士,从事细菌研究。     少言寡语,不善沟通,他爱上了一个自小被母亲“包装”以嫁入豪门望族而几近落单的虚荣女人——吉蒂。     吉蒂为逃避母亲对她年龄的揶揄,同意了爱她,她却不爱的沃尔特的求婚,随夫远渡重洋来到香港。天性活泼,喜爱交际的她哪能忍受丈夫那沉闷的性格,她不出意外地发展了一段婚外情,全身心爱着香港的布政司——唐森。       婚外之恋被沃尔特发现,他不动声色地向吉蒂提出要么要带她去往湄潭府(一个霍乱横行的地方),要么起诉离婚的选择。吉蒂求助于唐森,得到的却是推诿和拒绝,女人看清了唐森的虚假面目,心如死灰,决计随沃尔特去往霍乱之地,自生自灭。       在湄潭府,吉蒂最初沉溺于唐森带给她的心灵伤害中无法自拔,沃尔特的冷落加重了她“向死而生”的愿望。韦力顿——当地海关英国负责人的到来,让死寂的生活泛起波澜,从韦力顿口中他知道了唐森的真实面目,自己的愚蠢,也通过这个新朋友,她找到了安放她内心苦痛的栖息地——修道院,结识了无私、真诚、善良的院长和修女,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充实、向善的别样生活。     正当她渐渐被治愈之时,怀孕症状的出现让她和丈夫沃尔特的关系愈加尴尬。当沃尔特问:“孩子可能是我的吗?”“我不知道”,吉蒂经历内心的挣扎说出这句。而后,故事向前发展中沃尔特感染霍乱病逝。临死,他身边的同事们无法确定是他不小心感染还是拿自己做实验。吉蒂对沃尔特没有爱,只剩下同情,可随着沃尔特的死,她连这份“求和”都无法弥补,她深陷对沃尔特的愧疚之中,她知道她自己无法被原谅。       回到香港,唐森的妻子热情关怀失去丈夫的吉蒂,并在吉蒂返回英国之前,邀其住在自己家中。吉蒂盛情难却,住在了唐森的家中。不想,她再次迷失在唐森的巧言令色中。     离开这片悔恨之地,回到英国的吉蒂得知母亲去世,父亲孤身一人即将前往殖民地一小岛上做法官。吉蒂拥抱着父亲,向父亲忏悔曾经在母亲影响下对父亲的“轻视”,希望以后的日子陪伴在父亲身边。     至此,仁爱和善良让吉蒂获得了心灵的平和与安宁。       小说读完了,故事讲完了,一本书在你的心里泛起了怎样的涟漪?思维与阅读之间隔着一层怎样的面纱?     以思维导图揭开小说的面纱     读完《面纱》之后,对故事的讲述、概述不能满足我对小说阅读的自我要求。联系先前对整本书阅读的思考,走进一本书,我们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思维可视化作为阅读支点,以此揭开思维与阅读之间的面纱。       思维导图关注大脑所接收到的信息之间的关系,通过关键词、图形、颜色等外显符号,在信息与信息之间建立思维连接,最终形成可视化的思维图表 。树状图:梳理人物关系       外国小说的人物名字较长,有时相似的名字会混淆我们的感官,增加阅读的困难。阅读中随记做标志,以 树状图 梳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联,这对大部头小说来说不失为一种把书读通的较佳方式。      用 流程图 梳理故事情节可寻找小说线索作为支架,地点变化、时间进展都是常用的线索提示。《面纱》中的地点变化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英国到香港到湄潭府再到英国,主人公吉蒂的命运遭遇脉络清晰地演变着。         外国小说注重心理描写,关注心灵世界,何况毛姆尤其擅于剖析人性,探索人物心理。《面纱》亦不例外,小说主人公吉蒂的心理变化是埋在小说中的一条暗线。一个以美貌为傲的虚荣女人历经怎样的波折才得以回归灵魂的朴实与心灵的安宁。从心理出发,借助情节发展,借助 流程图 梳理人物心理变化助推着我们向文本深处走一步再走一步。       小说阅读最典型的所在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书中的主要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品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发了你对善恶是非怎样的判断?初读小说,气泡图可用来描述 人物形象,用关键性词语概括,不必考虑语言文采,自由发散。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过程中灵光闪现的点会触动你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书中隐含的思想与你产生共鸣,你便有了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当你将这闪现的光勾勒在括号图上,层层推进,直至逻辑显现,阅读小论文便有了雏形。        比如,《面纱》的女主人公浅薄而虚荣,她对婚姻的背叛不免让人想到《人生的枷锁》里那个荡妇德尔米尔德,还有《月亮与六便士》里背叛爱人的冷酷女人布兰奇。毛姆为何喜欢塑造这样的人物,且她们的背后总有一个痴情深爱她们的男子。     小说的题目也值得细细品味。 “面纱”隐喻着什么?小说中没有出现过面纱,却似一种神秘氛围笼罩着一切。对吉蒂而言,面纱的背后是对浪漫情欲的憧憬,对唐森来说,面纱后面隐藏着不负责任的肉欲,而沃尔特——这个受人尊重、品行崇高的细菌学家却以极端的自杀报复出轨的妻子,毛姆直接揭开了唐森的面纱,对沃尔特则是颇为用心地隐藏,只叫读者去慢慢体味。       吉蒂的心灵觉醒贯穿小说始终 。一个女人要有怎样的依靠才能心安神定?美貌会随岁月消逝,爱情会因错付爱人而变得失去意义,婚姻亦可能会沉入枯燥、无趣,唯有爱与善良才能拯救孤苦的灵魂。这是吉蒂在湄潭府的修道院做了义工之后才领悟的真谛。虽然她不能像修女们那样义无反顾,远离故土,守住孤独,但她终于在母亲去世以后,向父亲表以深深的忏悔,救赎自己那颗迷失良久的心灵。     我们这样普通的读者,普通的母亲是否看到了 原生家庭与她命运遭际的关联 。母亲极强的控制欲下父亲无法掌控自己的事业。夫妻不睦,缺乏爱与尊重的家庭,儿女将家庭地位较低的父亲当做挣钱的工具,从未真正关心过父亲。直至爱人、母亲相继去世,吉蒂才对父亲的爱倍感珍惜。      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取决于良好的阅读水平 。”以 思维导图的形式走进《面纱》,以树状图理清人物关系,用流程图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用气泡图概括人物形象,用括号图发散思维展开小论文写作,层层揭开思维与阅读之间神秘的面纱。       读故事,读人物,读思想,读真情,读方法。阅读,一直在路上。

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爱情题材类的小说,而且这本书对于女性的婚恋帮助也是非常大的;是能够让后世感受到爱情的力量,而且也能够让后世的人们对这种爱恨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齐帆齐微课 初识毛姆,缘于《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人到中年,依旧为梦想执着奋斗的故事让人读后内心充满了力量。 人都说毛姆是毒舌作家,看了他的书,你就会发现他总能把人性剖析得那么通透,那么犀利,那么精准,还有那么扎心。难怪他的小说历经百年而不朽,因为无论什么年代,人性都是不变的。 他的《面纱》讲述的是一个容貌美丽却又爱慕虚荣的女子凯蒂,在多年寻觅如意郎君无果后,为避免尴尬,草率地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细菌学家。没有爱情的婚姻让她寂寞难耐,先是出轨背叛了丈夫,东窗事发后又遭遇情夫的抛弃,被丈夫带到中国霍乱肆虐的内地去行医。在疫区她每天都在见识疾病和死亡,在修道院做义工的日子里,她的灵魂得以洗礼,不断走向了自我觉醒和自我救赎之路,最终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自由的女性。 女主凯蒂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在众人的赞美声中长大。 她的父亲贾斯汀是一个初级律师,勤奋努力,她的母亲支配欲极强,总是野心勃勃地期待着丈夫的高升。 当丈夫在议会选举中落选后,贾斯汀太太便将目光转向凯蒂。她在凯蒂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当然这感情背后隐藏着残酷和心机。她要帮凯蒂找到一个杰出的丈夫。 为此她使出浑身解数,为凯蒂谋得了很多参加舞会的机会。凯蒂也深知母亲的意图,她凭借自己的美貌迅速成为一朵交际花,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打情骂俏,巧妙周旋。 但是高傲的凯蒂一直没有找到意中人,她相信完美的男人永远是下一个。 就这样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凯蒂已经二十五岁依旧单身未嫁,成了剩女。贾斯汀太太看着形势不妙,怒不可遏,经常毫不留情地给凯蒂脸色看。 她不得不把希望投向了小女儿,即便小女儿鼻子很长,姿色平平,但还算幸运,很快就物色了一个有钱的外科医生的独生子。 眼瞅着妹妹都要订婚了,再想起母亲对自己的失望和嫌弃,凯蒂做了一个非常草率的决定,她要嫁给正在追求自己的瓦尔特。 瓦尔特是一个身材矮小、沉默寡言的细菌学家,在此之前,凯蒂都没正眼瞧过他几眼,更别提喜欢了。但是瓦尔特要去香港工作,她可以一同离开,这样就可以避开妹妹的婚礼,避免尴尬。这个结婚的理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结婚后,凯蒂发现两个人真的是格格不入。他们俩一个生性活泼,爱说爱笑,喜欢交际,喜欢参加舞会和唱歌。一个沉默寡言,喜欢看书,喜欢写学术论文,像个闷葫芦。 不过为了讨凯蒂的欢心,瓦尔特事事顺从,对凯蒂体贴入微,也尽量配合参加这些活动。当大家都唱歌时,他面带微笑,但实际上他的笑是装出来的,更像是一种嘲讽。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婚姻合不合适,当事人心里明白。没有情感基础的婚姻,注定危机四伏。 果不其然,凯蒂在一次茶会上认识了高大英俊的唐生,唐生家境殷实,在政府里高居要职,而且谈吐得体,跟凯蒂相谈甚欢,他恰到好处的奉承让凯蒂心花怒放。 两个人一见倾心,凯蒂顾不上唐生已有家室,甘心做了他的情人。她天真地以为自己找到了心中的完美男人和真命天子。 他们开始不断地私会,直到有一次被瓦尔特意外地发现了。 瓦尔特不动声色,隐忍而克制,他给凯蒂两个选择,要么让唐生马上离婚娶了凯蒂,要么凯蒂跟他一起去中国的湄潭府,治理那里的霍乱疫情。 凯蒂自以为唐生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结果却大失所望,原来唐生跟她只是逢场作戏,不可能因这场感情影响自己的仕途,抛弃自己的家庭。 所谓的真爱,原来不过是一场空欢喜,凯蒂最终不得不随同瓦尔特去了湄潭府。 虚荣和攀比,让凯蒂草率地走进一场情感不对等的婚姻,而轻浮和背叛又将这场婚姻逼入绝境。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草率的婚姻不美满。 经过连日地长途跋涉,瓦尔特和凯蒂来到了偏僻遥远,疫情肆虐的中国湄潭府。 瓦尔特从始至终都没有原谅过凯蒂,他一直早出晚归地忙于工作,很少跟凯蒂沟通和交流,对待凯蒂的神情永远是淡漠的,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疫区每天都有人成批成批地死去,连尸体都来不及掩埋。凯蒂被死亡的恐惧包围着,又备受丈夫的冷落,她度日如年,一度想过逃离,可是又能去哪呢?回香港,唐生已经抛弃了她。回母亲那,只会又落得一堆的冷嘲热讽。 后来,她在修道院找了一份工作,自此她感觉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超然于宇宙之外的世界。 修道院的院长和几位姐妹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因为信仰,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参与救治工作。无论疫情多么恐怖,他们总是泰然自若,面带微笑,给那些被遗弃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安慰。 他们高贵的品格和优雅的举止深深地打动了凯蒂,她也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了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凯蒂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对唐生的爱多么荒谬。她看清了唐生的真面目,他虚荣轻浮、自以为是、喜好奉承,简直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二流货色。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重新审视瓦尔特。那里的每一个人提起自己的丈夫都赞赏有加,说他是单枪匹马、扑灭这场恐怖瘟疫的英雄,对病人体贴又温柔,有妙手回春的医术。她不禁为自己是瓦尔特的妻子而感到自豪。 凯蒂开始成长,她的精神世界焕然一新,走向了自我觉醒之路。 即便她重新认识到瓦尔特是个盖世英雄,她还是无法爱上他,但她开始尊重他,她希望瓦尔特能从郁积的怨恨中走出来,这样的愿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真心希望瓦尔特的内心能忘却背叛的痛苦,早日回归安宁。 修道院长曾告诉过凯蒂: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凯蒂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她不想再纠结于个人恩怨。 但是命运似乎又开了个玩笑。凯特发现自己怀孕了。 当瓦尔特问孩子是谁的?凯特如实回答:不知道。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凯特回答孩子是瓦尔特的,或许她就能获得原谅,毕竟瓦尔特是那么地喜欢小孩。但是凯蒂选择了做真实的自己,不想再做任何一丝一毫的欺骗。 即便真相会有伤害,她还是选择说出真相。既然有勇气做这样的回答,她就有勇气承担其中的责任和后果。 陶行知说: 隐瞒真相就是欺骗自己。 当一个人拥有了独立的精神世界,他就有勇气坦然面对现实,面对真相,不再依附于任何人。 在得知凯蒂怀孕的消息后没几天,瓦尔特就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了霍乱,不治身亡。 凯蒂曾为自己没能在瓦尔特死的时候痛哭而感到羞耻,作为一个妻子,似乎太无情无义了。 说到底,她并不爱她,自始至终都没爱过他。她当然不希望他死,但是经历了这么事后,她再也不想惺惺作态了。 跟瓦尔特在一起她从来也不快乐,而分开却又是遥不可及的事,他死了反倒让凯蒂有一种解脱,感觉生活突然舒畅了一些。 凯蒂不禁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大跳,不过没人会知道的,就像这世界上人人心里都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唯恐被别人瞧上一眼。 凯蒂离开了中国回到香港,离开疫区死亡的威胁,离开没有爱情的婚姻,离开所有精神上的羁绊,凯蒂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面对未来,她也有了无所畏惧的勇气。 但是她一回到香港,唐生的花言巧语再一次让她鬼迷心窍,好在她迅速醒悟,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果断从中抽离,并回到了老家。 原来母亲已经病逝,她处心积虑一辈子,终究没有等到丈夫的高升,也没有等到女儿嫁入豪门。 已经洞悉人性的凯蒂,敏锐地发现父亲对母亲的死没有太多悲痛,反倒有一种解脱后的轻松。而这就跟她面对瓦尔特的死是同一种感觉。 毛姆的毒辣或许就在这里,他赤裸裸地将人性中不那么光彩的一面撕开来给人看,真相是如此的残酷,却又如此的真实。 这些年来,母亲和一家人都把父亲当作赚钱的机器,他担负着全家的衣食来源,却因为不能高升提供更奢华的生活而受到凯蒂母女的蔑视。她们对父亲烦透了,而事实上,父亲也烦透了她们。这是事实,尽管谁都不愿意承认。 瓦尔特和母亲的去世,更让凯蒂看清了生活的真相,所以当父亲说他要去巴哈马群岛任首席法官时,她请求父亲让她陪着一起去。她想在余生好好弥补对父亲的亏欠。 她对父亲说:我以前是个愚蠢、邪恶、可憎的人。我已经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绝不会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是个无畏、坦率的人,是个自制的人,不会依赖别人。我希望她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 她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在等着她,但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去接受。 凯蒂从自私虚荣的轻佻女孩,历经背叛、死亡、自我觉醒,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终于蜕变成一个精神独立、有爱有担当的成熟女性。 从凯蒂身上,我们看到女人要自立要自强,要自尊要自爱,不要依附于任何人,不要走进情感不对等的婚姻。唯有看到自身的价值,才能获取精神上的安宁和自由。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毛姆也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华丽的面纱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假相,你用面纱遮蔽他人的窥探,自己也难以目睹世界的真实。唯有勇于揭开面纱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做真实的自己。 (2022年度营第17篇,3512字,累计28782字。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第17篇3512字,累计28782字。  )

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的自我价值观,让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很多面,找到生命爱情的意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

面纱毛姆毕业论文选题

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爱情题材类的小说,而且这本书对于女性的婚恋帮助也是非常大的;是能够让后世感受到爱情的力量,而且也能够让后世的人们对这种爱恨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毛姆《面纱》 毛姆的作品一直是自媒体喜欢的选题,无论是闪着理想主义光芒的《月亮与六便士》还是更现实的《人性的枷锁》,都能为困惑的现代人提供慰藉。 中篇小说《面纱》也不例外,随手一搜就能看到诸如“美丽的女人能不能得到幸福”“独立,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活法”等等“鸡汤”味道满满的标题。 实际上,《面纱》是一部真实到残酷的小说,小说虽然采用女主的视角,但内核与女人无关,与爱情无关,就跟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看似写爱情,实则写人生。 女主人公凯蒂揭开爱情面纱的同时,也揭开了人生与自我的面纱。 爱慕虚荣的凯蒂因为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沃尔特。 沃尔特是个细菌学家,凯蒂和他毫无共同语言。 凯蒂和沃尔特来到香港,耐不住寂寞的凯蒂爱上了风流倜傥的有妇之夫汤森。 沃尔特发现了凯蒂的出轨,盛怒之下带着凯蒂一同去了正在流行霍乱的湄潭府。 沃尔特一头扎进了当地的抗疫研究工作,丢下凯蒂自生自灭。 凯蒂拜访了修道院,在那里,看到了被遗弃的孩子们和忙碌的修女。 在修女的感染下,凯蒂也投入了救助工作。 通过修女的口,凯蒂知道了沃尔特的另一面:他不惧危险,为病人治病,对人友善温柔,备受修女赞美。 这期间凯蒂也和沃尔特缓和了关系。 可是凯蒂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是汤森的。 凯蒂不愿隐瞒,如实告诉了沃尔特。 沃尔特失望至极,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了霍乱而亡。 凯蒂离开湄潭府,去了香港,辗转回到了英国。 母亲去世,凯蒂决定和父亲一起赴巴哈马群岛任职。 毛姆的小说可以归于“成长小说”,但凯蒂的成长却不仅仅表现为爱情方面,主人公对爱情的认识是伴随对人生认识的过程深化的。 凯蒂因为“社会时钟”而结婚:到了该嫁人的年龄,就嫁了。沃尔特只是那个合适的年龄出现的人罢了。 而对沃尔特来说,凯蒂也算不上什么真爱,他对凯蒂的求婚更多是出于外表。 凯蒂长得美,美貌既是祝福也是诅咒。 沃尔特因为凯蒂的美貌而求婚,汤森也是出于此而做凯蒂的情人。 一旦人们发现自己对美的东西无法占有,就生出毁灭的念头。 当知道凯蒂出轨,沃尔特因爱生恨,带凯蒂去瘟疫之地送死。 沃尔特的确对修女友善,忘我工作,不惧怕死亡。 但沃丁顿看的透彻:沃尔特并不是为了慈善、信仰或者追求事业才这么做。 他纯粹是寻求解脱。 小说中的沃尔特和凯蒂之间远没有改编的同名电影那样温情。 沃尔特自始至终都没有原谅凯蒂,他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的那个是狗”。 这句话出自《一只疯狗之死的挽歌》,这首民谣一样的小诗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助人为乐的好人遇见一条流浪狗,对其和善有加。 然而狗却发了疯咬了好人。邻居纷纷咒骂这只狗丧失了理智,认为好人会死。 但奇迹发生了,好人的伤口愈合了,死的那个是狗。 沃尔特对凯蒂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好人”,认为自己委屈;而另一方面,看到凯蒂投入修道院的工作也深受触动,对自己受害者的身份认同发生了动摇。 凯蒂对沃尔特的感情也很复杂,对沃尔特加深了解不意味着凯蒂发现了沃尔特的美好而重新爱上了沃尔特。 直到沃尔特死,凯蒂爱的依然是汤森。 对得不到的东西,人们要么毁掉,要么安慰自己这个东西不好,配不上自己。 在湄潭府,凯蒂想象着汤森的油腻,啤酒肚,皱纹等等。她对汤森的唾弃是她想象的结果,是求而不得的退而求其次。 《面纱》的真实在于,无论凯蒂在湄潭府把汤森想的多么不堪,回到香港见到真实的汤森, 发现眼前的汤森身材很好,外貌英俊,眼睛闪亮,依然那么光彩照人。 凯蒂一面鄙视自己,一面和汤森上床。 这也许是爱情面纱下真实的样子,不管多么理性的分析,内心多么鄙视自己,身体却还是遵循本性。 很多人痛恨自己的过往,痛恨自己的拖延与懒惰,尽管在心里反思了一千遍,行为上却依然故我。 一位网友说的好:“我们一边鄙视自己,一边继续生活,深陷泥潭,心照明月。”。 瘟疫横行的湄潭府,揭开了生活残酷的面纱,却并不能帮助凯蒂找到人生价值与意义。 凯蒂并没有修女的信仰,可以说,她去修道院工作是一种逃避和麻痹。 内心安宁的人,不是因为外在因素而安宁,或者说,人们无法从外界寻找内心安宁。 这种安宁需要自己去寻找,每个人的本性也需要自己去挖掘。 正如沃丁顿说中国的“道。” 不管从哪里寻求,“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因为“道终归只有一条,可它不通向任何地方”。 人生的魅力在于充满了无限可能,连每个人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找到了“道”,那么“道”一定通向坟墓——人生的终点,人的终极必然性。 凯蒂并没有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而是因为沃尔特的死得到了抚恤金。 但她认清了自己:脆弱、孤单、需要爱。 认清自己是接纳自己的开始,也是变得更好的前提。 凯蒂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对未出生的孩子身上。 她不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因为面子而催婚,对孩子,她的期待是: 认识自己之后凯蒂做出了改变:既然自己渴望爱,那就好好待父亲,让父亲重新喜欢上自己。 这一次,她的选择不是出于社会压力、虚荣或者逃避,而是“有希望,也有勇气”。 凯蒂已经能坦然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愚蠢、不幸,接纳自己的过去,因为”这些并非一概徒劳无益”,而是帮助她走上那条路——一条通往内心安宁的路。 图:电影《面纱》剧照

解读《面纱》,一种克制的爱,一张藏在面纱下的脸,创造了一个爱与责任的故事,唤醒了沉睡中的人。这就是毛姆的《面纱》中讲述的故事。作为一个经常诠释人性的作家,毛姆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对人性的揭示和诠释。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是《人性的枷锁》,每本书都有他对人性的控诉和揭露,也达到了通过人性批判社会的目的。

毛姆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的,因此他的写作与现实密切相关。为了写作,毛姆走遍了很多地方,而当时的社会环境,整个中国和西方都是一片混乱,这样的环境使得毛姆的小说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毛姆的《面纱》是毛姆来中国时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毛姆描写人性的技巧无疑是高超的。因此,《面纱》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成为毛姆的代表作。

《面纱》这本书之所以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评价,并不是小说本身的情节有多好,而是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对人性的解读和思考,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毛姆的写作是关于人性的,所以在故事情节上毛姆一般写的都不是那么精彩,在我看来,他小说的成功就在于此。

如果一部小说注意情节和故事的起伏。那么这部小说在其他方面就会比较薄弱,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注重情节,但是书却不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所以毛姆小说在对人性的解读和塑造上是一个亮点和特色,也是毛姆小说值得一读的原因。

毛姆善于通过对小说创作中人性过程的理解,揭示人性的缺点和弱点。他甚至把人性的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知性在他的小说中进行了戏谑,将其编织成故事,使我们总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善恶的结合。

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的自我价值观,让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很多面,找到生命爱情的意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

毛姆面纱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喜欢的书。平时喜欢看小说一类的书。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我自己喜欢的书,毛姆的《面纱》。《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 1.关于作家毛姆 他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面纱》等。这本书就是毛姆在中国的时候以中国为背景来描写发生的故事。 2.《面纱》人物关系图3.故事内容 其实主要围绕女主婚后出轨,男主自杀,女主最后摆脱心灵的怨恨得到救赎的故事。女主Kitty在适婚年龄嫁给了自己不爱的Walter, Kitty是个拜金肤浅的女生,相反Walter聪明有学识,但性格却很孤僻。Walter的爱很卑微,哪怕知道妻子并不爱自己,也对Kitty千依百顺,宠爱有加。因为Walter工作的原因来到了香港。在这里爱慕虚荣的Kitty遇见了梦想中的完美情人Townsend,并且爱上了有妇之夫的他。后来Walter发现了妻子和Townsend的奸情,他心里对Kitty的所有美好幻想都破灭了,但他又痛恨自己依旧爱着Kitty,而Kitty在事情败露后,一心想着和情夫在一起,只是没想到,平时对她甜言蜜语的Townsend一下就变了,他从没想过娶Kitty,两人不欢而散.他甚至还建议Kitty接受丈夫的要求去瘟疫肆虐的湄潭府,只为了自己脱身,摆脱麻烦,而Walter带着妻子要去危险的地方只是为了报复Kitty,希望她客死他乡,Kitty明白这两个男人对自己的态度后,绝望,无助,但没有其他选择,更可悲的是她明明都看清了Townsend的真面目,却还爱着他,她痛恨这样的自己,在修道院里,Walter高尚的品格获得了所有人的爱戴和尊敬。而Kitty则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在瘟疫泛滥的湄潭府,她看到了修女们对孩子对将死之人的无私奉献,对生命的尊重与虔诚。每天穿梭在生与死的边缘,自己内心的怨恨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她的内心有了很大变化,她希望得到丈夫的原谅,不希望他用自己的错误来惩罚来折磨他自己,也折磨她。后来Kitty发现自己怀孕了,而且孩子不是Walter的。当可怜的Walter得知一切后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选择了注射病毒死亡,并在死的时候说了一句:死的却是狗。 Kitty在Walter死之前祈求获得Walter的原谅。他的死,让Kitty得以解脱,Kitty重回香港,Townsend居然像没事一样要和她重新开始,Kitty鄙视这样的自己,最后选择离开。Kitty从一个肤浅虚荣的二流货色,到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无畏的自由个体。 4.关于书中围绕的主题:死的却是狗这句话的理解 Walter死之前说的一句:“死的却是狗”,来源于《挽歌》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条狗,后来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大家都以为好心人会死掉,但是最终死的却是狗。 把典故代入男女主,Walter就成了那只温顺的狗,爱得病态卑微,奢望得到Kitty的爱。而美丽的Kitty就是好心的主人,一般情况下主人做了恼怒狗的事情,狗才咬人。这就象征着Kitty的出轨激怒了Walter,Walter的反咬一口体现在逼迫Kitty去霍乱之地,最后Walter生病死了也就是那条狗死了,他跟狗一样忠诚,而且他很可能是因为太单纯,忍受不了孩子不是自己的,忍受不了主人的移情别恋,所以选择给自己注射病毒,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换的主人的自由。他就像那只狗,被Kitty的背叛杀死,被自己得不到回应的爱杀死。最后Kitty获得了救赎,不再怨恨Walter也不再沉迷于Townsend的爱。其实我觉得Walter到死的时候也是把怨恨都放下了。临死前Walter说:别大惊小怪。我刚走了一段难走的路。现在我已经全好了。”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不是惩罚。 5.关于他们的爱情 文中Walter对Kitty的爱可谓是深入骨髓,他对Kitty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这段经典台词真的是太感人了,简直就让我们少女心泛滥!❤可是站在Kitty的角度,被爱的人就理应感恩戴德吗?! Kitty委屈道: 我觉得你对我有失公正。”她说道,“因为我愚蠢、轻佻、虚荣,你就责备我,这对我是不公平的。我就是被这样教养大的,我身边所有的女孩都是如此……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听交响音乐会,就责备他不会欣赏音乐。你不能强求我不具备的东西,否则对我就是不公平。我从来没欺骗过你,假装我会这会那。 其实爱是没有理性可言的,并不是付出就有回报。Walter并没有对Kitty喜欢的东西投其所好,只懂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Kitty,却忽略了Kitty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只能说他对Kitty的爱存在私心而且是病态的。 6.关于犯错这个话题 文中的Kitty出轨固然是不道德的,可是她对Townsend的爱却是真真确确的。一面是不懂风情的丈夫,一面是爱而不得的情人。出轨后的羞耻心以及道德底伦理的煎熬让她身心备受折磨,面对一心想杀死自己的丈夫和从来没有爱过自己的情人,最终在这段畸形的三角恋中获得救赎和成长。所有的一切就好像蒙着一层面纱, 很多的问题都隐藏在面纱的背后,但是一旦面纱被揭开,我们是否还会有勇气面对这残忍的现实?好比犯错,难道人一旦犯错就一定被判死刑了吗?其实不是的,人都是在不断的大错小错当中找回自己,错误已经造成而且不可挽回,为什么还要在痛苦的漩涡中越陷越深?选择放下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开始难道不好吗? 7.关于道 还有这本书提到了“道”。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每个人选择的道也不一样,修女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上帝,Walter选择了死亡,而Kitty决定回去重新生活。这里的“道”很符合在中国的背景。 8.分享一下书中优美的的句子 记住,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你就将是崇高的。你将享受一种无法言语的幸福。 美丽是上帝赋予的礼物,最罕有最珍贵的礼物,如果我们幸运地拥有美丽,就应该心怀感激,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就应该感谢别人的美给我们带来了愉悦。 以上就是我对《面纱》这本书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在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面纱》中,女主人公凯蒂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受到家庭和婚姻的双重压制。她的偷情又引来丈夫的惩罚和情人的背叛,面对这一切,凯蒂并没有放弃自我,反而踏上了精神觉醒之路,成长为一个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独立之人。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凯蒂的精神成长之路,探讨她是如何摆脱男权观念的影响、实现自我觉醒、找到自我价值的。 [关键词] 《面纱》;凯蒂;觉醒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他的作品虽然并不十分受到学术批评界的青睐,但流行世界,影响深远,确实引起过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许多读者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至今不衰。”[1]批评家格雷厄姆•格林曾说,基本上一谈到毛姆的作品,关于中国的故事就会让人联想到通奸,马来西亚会让人想起谋杀,南海则让人想起了自杀。[2]《面纱》亦是如此,依旧将中国背景与通奸情节联系在一起。小说讲述了细菌专家瓦尔特和妻子凯蒂经历的一系列的情感波折。妻子发生了婚外恋情,与他人通奸。丈夫为了惩罚妻子,将她带到了瘟疫肆虐的中国南方乡村。在那里丈夫最终选择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而走向了死亡;妻子则在恶劣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本文将从女主人公凯蒂的精神成长经历入手,探讨她如何从感性的迷惘中觉醒,走进理性的光辉,获得了人性的自由,从而成长为一个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独立之人。 与20世纪初大多数女性相似,小说中女主人公凯蒂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她出嫁前依靠父母,出嫁后则依靠丈夫,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凯蒂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发言权。婚前的凯蒂主要忍受着以母亲为代表的家族势力的控制,作者对凯蒂母亲贾斯汀夫人的刻画入木三分,她在交际场上左右逢源、能言善辩,为了让自己的丈夫成为名律师,她曾费尽心机发掘身边任何可以利用的人。但贾斯汀先生在事业上毫无进展,于是她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两个女儿凯蒂和多丽丝的婚姻上,企图通过家族联姻来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而小女儿多丽丝“长得一点也不好看,鼻子太长,身材太粗”[3]16,她便在天生丽质的凯蒂身上打起了主意,“她野心勃勃,现在她要给女儿找的不是一个好丈夫,而是一个杰出丈夫。”[3]16可是时光流逝,凯蒂始终没有找到如意郎君,反而相貌平平的多丽丝却与一位准男爵的独生子订了婚。这势必引来了母亲对凯蒂的冷嘲热讽,事实上,凯蒂的母亲是其所处社会的缩影,母亲的想法、言语代表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上流社会名媛的凯蒂处处受到社会各界的监视,时时承担着社会对她施加的舆论压力。凯蒂的这种尴尬的未婚状态使她在上流社会中无地自容。恰在此时,瓦尔特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并在她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向她求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凯蒂的年龄和容貌使她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况且如果她不结婚,就要为自己的妹妹当伴娘,那实在太丢人现眼。所以即便凯蒂对瓦尔特没有太多好感,但迫于社会、家庭给她的压力,她只能仓促答应了瓦尔特的求婚。可以说,这场婚姻是在外界压力下促成的,凯蒂是完全遵循社会、家庭的意志来结婚的。凯蒂对自己的婚姻毫无发言权,她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嫁给了自己并不中意的瓦尔特,这注定了这场婚姻的不幸。 作者毛姆对婚姻大多持否定和蔑视的态度,他认为婚姻像枷锁,与自由是相对立的。他创作的小说中的婚姻大部分都是失败的,他对婚姻爱情彻底失望,曾说:“婚姻是一种交易,据此男人为女人提供一生的膳宿,以便跟他睡觉。”[4]这部小说当然也不例外。瓦尔特和凯蒂的婚姻只是丈夫的一厢情愿,夫妻两人在兴趣、习惯、性情上表现得大相径庭。起初深爱妻子的瓦尔特对凯蒂十分体贴,时刻不忘给她带来舒适。可是时间一长,性格上的差异和妻子对丈夫感情上的缺失暴露出他们婚姻中的一系列问题。瓦尔特平时特别自制,沉默寡言,太过矜持;而凯蒂天生活泼,性格外露。更糟糕的是丈夫不喜应酬,处处不受欢迎,这造成了凯蒂婚前与婚后生活的天壤之别,在凯蒂的心灵上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丈夫无法让凯蒂满意,而凯蒂又缺乏对丈夫深沉的爱来支撑她忍受丈夫的一切,她讨厌瓦尔特的自命天高,孤芳自赏。最终凯蒂在婚姻生活中窒息了,感到十分痛苦,并抱怨说从结婚那天起便后悔了,这无疑引发了这场婚姻的危机,而凯蒂对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满了迷茫。 在男权社会里,男人扮演着以权威、尊严和力量为标志的主体角色,而女人则是依附于男人的客体角色,所以在日常生活和感情上往往呈现出以男性为中心的倾向,女性只能充当弱者。凯蒂与丈夫瓦尔特、情人查尔斯的关系正说明了这一点。凯蒂嫁给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的瓦尔特之后,物质生活暂时得到了保证,但精神追求无法得到满足。现实的婚姻生活平庸、单调,丈夫性格内向、不解风情,这一切压抑了原本生性活泼的凯蒂的内心激情。这时魅力四射的香港布政司查尔斯•唐生出现了,对爱情依然充满虚幻憧憬的凯蒂被他迷住了,爱上了他,并在他的引诱下与其发生了婚外情,成为查尔斯的情妇。当瓦尔特发现了两人的奸情后,感到自己的男性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从来不曾想到要去分析妻子出轨的原因,当即作出决定要严厉惩罚妻子。他要求凯蒂与他同往危机重重的中国瘟疫的重灾区湄潭府行医。凯蒂得知丈夫的决定后,十分震惊、恐慌。她立刻去找查尔斯,请求查尔斯将自己从现在的婚姻中解救出来,要求他与自己结婚。而查尔斯当场拒绝,竟然说:“亲爱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是不能字字当真的。”[3]68并解释道:“一个男人深深地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3]69这时的凯蒂方才大梦初醒,认清了查尔斯的丑恶嘴脸,意识到负心狡诈的查尔斯只是与她逢场作戏,对她的爱只是性的欲望,自己已经成了查尔斯情欲的牺牲品。 面对丈夫的惩罚和情人的背叛,凯蒂彻底绝望了,只能随瓦尔特去了湄潭府。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男权特征,通奸的恶果往往只是由女性独立承受,男性则可以轻松脱身,仅添一件风流韵事而已。生活在男权统治的阴影下,女性毫无选择,只能屈从于男人对自己命运的主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瓦尔特一直没有原谅凯蒂,他对妻子原本炽烈的爱已经转化成了一股深刻的恨。凯蒂只能接受丈夫对她的残酷惩罚,当时作为疫区的湄潭府十分落后、封闭,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凯蒂无异于坐牢,她不仅要忍受丈夫的冷漠无情,更要面临感染瘟疫的危险,直到她怀孕,瓦尔特才提出让她回香港。甚至连疫区的助理专员韦丁顿都看出了凯蒂与丈夫之间的微妙关系,他对凯蒂说:“我觉得你讨厌他,即使你恨他,那我也不会觉得奇怪。但是我可以确信你害怕他。”[3]100婚姻已经给凯蒂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而瓦尔特的男性占有欲和支配欲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将凯蒂带到湄潭府即避免了她与其他白人男性的接触。凯蒂的生活完全依赖男性,只能处在被动地位,她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 在生命中最为痛苦、迷惑的时期,凯蒂并没有放弃自我,反而踏上了精神成长之路,产生了心灵上的顿悟,完成了自我的觉醒,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在湄潭府,凯蒂拜访了当地的修道院,从此她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她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足轻重,感觉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禁不住流下了热泪,“然而它(指修道院)所包含的信念,人们对它所怀有的崇高情感,却赋予了它纯净的灵魂之美。在这个瘟疫肆虐的中心地带,修道院的工作却是如此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简直就是对这场劫难的嘲讽。”[3]114这片乱世中的净土无形中净化了凯蒂的心灵。修女们给她讲述了瓦尔特兢兢业业工作的事迹,这使她开始理解丈夫,并深刻反思自己的不忠给婚姻带来的伤害。她消除了对丈夫的仇恨,试图与他进行沟通。凯蒂还主动要求承担修道院的部分工作,这令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她接触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观念,这启发了她的思维。她的活力又回来了,她感觉比以前更健康,身体更结实。”[3]136她的视野也开阔了,她对韦丁顿说:“我不懂的事情实在太多。生活是那样的奇特、陌生。我就像一个一辈子坐井观天的人,一下子看见了大海。我喘不过气来,同时又兴致盎然。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我感到了新的希望。我就像一个顽固的老水手,又升起帆向着未知的大海起航了,我的心渴求着未知的世界。”[3]142充实的工作使凯蒂在精神上产生了顿悟,开始觉醒,她不再追求以往奢华糜烂的生活方式,而是致力于寻找作为女性的生存价值,她开始追求物质生活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 除了修道院的耳濡目染,凯蒂还借助伟大而神秘的东方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初到中国时,凯蒂对当地的一切都不屑一顾、心怀鄙视。但韦丁顿的中国妻子给了她很大的启迪和影响。这位满洲格格非常温文尔雅,显示出她身上绵延了上百年的贵族教养。凯蒂见到这位格格后,“方才意识到这里是东方,古老、玄异、深邃的东方。从这位体态优雅的女子身上,凯蒂隐约看到了东方的理想和信仰。与之相比,西方人的所谓信念就显得粗陋野蛮了。”[3]159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毛姆的一贯思想,他厌倦和批判西方文化,崇拜和称颂东方文化,认为东方文化可以使人性趋善。女主人公凯蒂接触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后,在精神与宇宙的和谐相融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无限,去除了往日上流社会的虚夸浮躁,心灵日益趋于平静,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 在毛姆的小说中一向贯穿着精神探索的主题,探求精神和肉体的自由。凯蒂在湄潭府看到修道院的修女和满洲格格这些女性都拥有自我的精神归宿,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宿。从湄潭府回到香港后,凯蒂对查尔斯说:“我屈服于你是因为我需要你,但那不是真正的我。……她是藏在我身体里的野兽,邪恶的可怕如同魔鬼的野兽。我唾弃她、憎恨她、鄙视她。从此以后,每当我想起她来,我都将会恶心得必须呕吐。”[3]217毛姆受到斯诺宾莎的影响很大,斯诺宾莎曾说当人们追求感官享受、肉体快乐以及尘世里的种种事物时,从中所得到的并不是幸福,而只是自我毁灭。此刻的凯蒂正领悟到了这一点,战胜了本我欲求,摆脱了往日感性的迷茫,打开了通往理性与自由的大门,她的心灵得到了完善、获得了解脱。 在小说结尾,凯蒂对父亲说:“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3]230显然与自己的母亲截然相反,凯蒂在女儿身上所孕育的希望并不是嫁入贵族,而是获得女性真正的独立、自由和尊严。凯蒂已经完成了自我在精神上的觉醒,成长为一个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独立之人。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1. [2] Anthony Curtis,John Whitehead.� Maugham:the Critical Heritage�[M].London:Routledge,1987. [3]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面纱[M].阮景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 [美]特德•摩根.毛姆传[M].奚瑞森,张安丽,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685. [作者简介] 孙月香(1965― ),女,山东青岛人,硕士,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法;于海(1982― ),男,山东青岛人,硕士,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法。

烟雾笼罩中的景色往往比实景更美,犹如戴着面纱的女人,美在朦胧中,美在真实与虚幻中。毛姆的《面纱》,刚看书名,倏地想到面具,读完后,方知面纱迥异于面具。面具全然以一幅假面示人,面纱尚能看到些许真实,“剥去一切面纱,一切如旧,却又宛若新生。”女主角凯蒂在背叛后的爱与救赎中慢慢揭下面纱,走出自我。书中每一个人物皆戴着面纱,普鲁斯特说:“生活的最大真实在艺术之中。”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戴着面纱,那美是给别人看的,面对自己还得揭下,即使丑也无可逃避。透过《面纱》感受到毛姆对人性的真实解读,冷酷、不留情面,像面镜子照见面纱下的你我,然而,那仍是艺术,用艺术让我们走出自我。一 《面纱》中的角色虽皆戴着面纱,却大都在灵与肉中较量。凯蒂尽管漂亮、虚荣,却也同普通人一样,时时面对灵与肉的搏斗,特殊的境遇操纵着她在灵肉搏斗中哪个取胜。凯蒂的丈夫瓦尔特是一个高尚、正直、善良的人,虽也有狭隘、偏执的一面,却能始终让灵占上峰。凯蒂的情人查理·唐生外表英俊潇洒,却是一个十足的虚伪、卑鄙小人,只有肉没有灵。海关官员沃丁顿是现实的冷静旁观者,聪明睿智,犹如作者的代言人。凯蒂与不少漂亮女孩一样,自负、虚荣、浅薄,希望通过美色找到如意郎君,过上有钱有地位的生活。凯蒂之所以如此,与她母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女强男弱的原生家庭中,孩子很难得到健康成长。对母亲的惧怕、对父亲的漠视,自然要影响到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漂亮虽说是女孩是资本,若徒有这幅皮囊,反而比长相普通的女孩更难获得幸福。比凯蒂相貌逊色多的妹妹就比她更易获得幸福的婚姻。挑来拣去,到了二十五岁,凯蒂还未把自己嫁出去。母亲渐渐对她失望,随着妹妹的出嫁,凯蒂慌忙中嫁给了不爱的瓦尔特。瓦尔特却深爱着凯蒂。可悲的是,他明知凯蒂不爱他依然娶来,卑微地爱着。瓦尔特对凯蒂的爱之深,“我知道你愚笨轻浮,知道你头脑简单,但我还是爱你。我清楚你的追求和理想庸俗不堪,可我爱你。我知道你就是个二流货色,但我爱你…”抑或,爱一个人真是没有理由,然而三观不一却很难获得幸福。毛姆说《面纱》是他写过的唯一一部以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的小说。人物形象与情节紧密相连,让人物来适应逐渐发展的情节。故事一开始的情节似悬疑惊悚小说,不仅吸引读者,更是将故事最重要的情节、起因道出。转动的门把手,紧张万分的女主角,一对偷情的男女。显然,他们的偷情被男主角发现了。然后,作者再交待女主角的成长背景。凯蒂在此时的情节中就是一个漂亮、愚蠢、虚荣又轻浮的女人。她随在香港殖民地工作的丈夫瓦尔特从英国来到香港,瓦尔特是一个细菌学家,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有着英俊潇洒外表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用甜言蜜语迷倒凯蒂,看不到面纱下的虚伪和卑鄙,她以为这就是爱情。瓦尔特当然看清了唐生的真实面目,却不能直言相告陷于情欲想与他离婚与唐生结婚的凯蒂,为逃避尴尬处境,惩罚背叛他的凯蒂,抑或也是带着自杀的情绪,瓦尔特让凯蒂随他到霍乱肆虐的小城湄潭府,平息当地的瘟疫。凯蒂满怀希望求助唐生,唐生立刻露出小人的嘴脸,拒绝了凯蒂。心灰意冷的凯蒂只得随丈夫来到湄潭府。二 毛姆来过中国,从《面纱》中可看到一个西方艺术家眼里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乡村。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破败、肮脏的农村环境、被瘟疫折磨的苦难百姓。养尊处优、心如死灰的凯蒂历经九天来到穷困且霍乱肆虐的湄潭府,刚开始天天以泪洗面,虽说看到了唐生的真实面目却依然想他。瓦尔特则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工作麻痹自己也是逃避现实,全然不理凯蒂,连看都不看她一眼。书中有一个细节,佣人端上蔬菜沙拉,凯蒂正要吃,瓦尔特阻止她,预防霍乱不能吃生食,凯蒂赌气似的仍往嘴里送,瓦尔特见状也大口吃起来。两人似乎都带着自杀的情绪。让站在一旁的海官沃丁顿起疑,聪明的沃丁顿从这对夫妻的异样之后举应该看出了端倪,但不问也不说,他那对世事、世人的独道见解,与凯蒂貌似无关紧要的闲聊,震撼着凯蒂的灵魂。毛姆并未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唯对凯蒂的心理作了细腻而深刻的描绘,用内心自白、梦境幻觉等艺术技巧将人性刻画得真实而生动。用凯蒂的眼光看其他人,又用旁观者的眼光看凯蒂和其他人。难怪张爱玲喜读毛姆。他们皆是冷静的旁观者,不迎合读者,不拔高角色,揭开面纱,还原生活,从中可以找到你我的影子,甚至连自己也不敢面对的自我。在湄潭府,凯蒂一点点淡去对肉的欲望,灵得到逐渐升华。沃丁顿带她去修道院,修女们的清心寡欲、无私奉献让她感动,在照看孤儿中获得了成就感、幸福感。尤其是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霍乱不断死去,让她震惊、感慨。瓦尔特忘我的工作、救灾,在修女、当地官员中的崇高形象、好口碑让凯蒂也对他心生敬意。凯蒂原本心地善良,这些都一点点影响她、改变她。忘掉唐生,虽仍不爱瓦尔特却渴望得到他的原谅。就在凯蒂醉心于修道院工作时,一件改变他俩命运的事发生了,也将故事推向最高潮。凯蒂怀孕了。当瓦尔特问:“我是他父亲吗?”凯蒂泪流满面,她完全可以用谎言获取瓦尔特的原谅,但现在的她已不同于过去那个沉浸于金钱与情欲中的她,灵魂得到升华,有了独立人格,找到了人生理想,不愿用谎言欺骗瓦尔特,面对自己的内心与瓦尔特,她只能讲真话。一句“我不知道”彻底击碎了瓦尔特。读到这,深深同情瓦尔特,也为刚觉醒过的凯蒂惋惜,然而毛姆如医生般客观、冷静,不同情、不偏袒,让角色自己说话。这个情节与后面凯蒂再次面对查理·唐生,坚决对他说:“是瓦尔特的孩子。”可以看出,觉醒后的凯蒂揭下那层虚荣、自私、轻浮的面纱,人性的良善在特殊的境遇中彰显出来,此时的凯蒂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爱心、勇敢、正直的人。她的灵魂正一点点得到救赎,然而,真话的结果则是凯蒂永远得不到瓦尔特的原谅。瓦尔特感染了霍乱,临死前,凯蒂渴望得到瓦尔特的原谅,她以为“如果他原谅了她,也就原谅了他自己。”然而,直到死前,瓦尔特的两行眼泪掉了下来,竭力说出的竟是“死的却是一条狗。”此话出自于《挽歌》,好人收养了一条狗。一直和谐相处,一天狗发疯咬伤了人,人们以为狗会死,结果人痊愈了,狗却死了。多大的讽刺呀!爱之深恨之切,至死也走不出心魔,只能痛苦自嘲。以前,瓦尔特活在虚幻中,当现实把虚幻击碎,他错以为现实被击碎了。瓦尔特不能原谅凯蒂,因为他无法原谅自己。凯蒂最后知道,瓦尔特极有可能是拿自己做实验,最后才感染致死。凯蒂说他死于心碎,她一生都要背负这个沉重枷锁,故瓦尔特死后,她也不愿离开修道院。唯有爱才能得到救赎!凯蒂始终未爱上瓦尔特。过去不把他当一回事,对他的爱视而不见,甚至心生厌烦;出轨后对他是害怕;灵魂得到救赎后敬重他,真心想让他灵魂也得到安宁。太可悲了!凯蒂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叫瓦尔特“亲爱的”竟是在瓦尔特临终前。凯蒂企望帮助瓦尔特走之前解出心魔,平静离去。然而等来的却是瓦尔特一句“死的却是一条狗。”爱真能救赎吗?然而没有爱,只能是毁灭。好心疼男女主角,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枷锁活着、死去。同名电影是温情的,瓦尔特临终前,彼此说出了“原谅”二字。这是读者、观众喜欢的结局,然而真实的人性不是非黑即白,毛姆所展示的更多是人性中的灰色地带。爱情不仅是甜蜜、愉悦、幸福,还有背叛、心酸、痛苦。毛姆敢于揭下面纱,把人性中丑陋的、肮脏的,自己也不敢面对的一面描绘出来。恰如《红楼梦》中僧人送给贾瑞的镜子,谁都愿意照正面,反面只能让人望而生畏,但却真实存在着。抑或我们只有多照照反面才能变成正面的样子。三 小说、电影可以在最美的时候结束,浪漫、温馨的画面能给读者、观众带来瞬间的抚慰,然而真实的人生在浪漫温馨之后更要面对平淡琐碎,甚至千疮百孔的生活。怀孕后的凯蒂被安排回国,途径香港时又逢查理·唐生,面对查理·唐生的勾引,凯蒂先是愤怒拒绝,后又慢慢投入他的怀抱。已洗心革面的凯蒂早已认清唐生的虚伪、卑鄙、自私,但在理智与情感、灵与肉的较量中,情欲再次获胜。凯蒂太渴望爱,需要爱,即便不是爱情。哈代笔下的裘德,那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倘若不是一时让肉欲操控,何至于死得如此悲惨!《面纱》并非彻底的悲剧,从唐生怀里挣扎出来的凯蒂立即离开香港回到英国,悔恨让理智再次战胜情感。回家后,强势的母亲因病过世了。凯蒂准备陪同羸弱的父亲,一起前往父亲即将就职的巴哈马群岛。在陌生的地方,凯蒂将生下孩子、陪伴父亲。她想生个女儿,让她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教育她成为一个能自己掌握命运而独立的人,希望在陌生的地方获得心灵的安宁,找到生命的归宿。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也如《飘》的结尾“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年轻的凯蒂真能陪父亲走完余生吗?抑或,又会遇到新的诱惑,仍会在灵与肉中挣扎。然而,无论如何她曾犯过的错和遭受的不幸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她已走向一条通往安宁的路。海关助理专员沃丁顿在书中是一个特殊人物,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既在故事之中又在故事之外。他冷冷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把瓦尔特和凯蒂也看得很清楚,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一点点指引着凯蒂揭下面纱,走向净化心灵之路。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毛姆甚至通过他道出对老子“道”的理解。“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大的人。”凯蒂在灵与肉的曲折迂回较量中一点点征服自已,也如在迷雾中穿行的你我。爱似阳光帮我们揭开面纱,从混乱中创造出美。素面朝天,唯爱永存。

刀锋毛姆毕业论文选题

早些时候,我买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只看了三页就实在读不下去了。无意间读到的《刀锋》却让我见识了毛姆洞悉世事、人情练达的睿智,渊博的知识和炉火纯青的文字驾驭能力。 写《刀锋》的时候,毛姆已年近七十,功成名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尽情创作。他说“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这部让毛姆“一吐为快”的小说,令我手不释卷,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单纯说《刀锋》的故事,其实难免俗套,拉里和伊莎贝尔青梅竹马、彼此相爱,已有婚约,因人生追求不同,和平分手。十年之后再重逢,伊莎贝尔已经嫁为人妻,并生了两个女儿,她对拉里旧情复燃,拉里却毫不知情。一次偶然,他们遇到了儿时好友苏菲,这是个被命运摧毁的女人,她深爱的丈夫和孩子死于意外,她丧失了活的勇气,染上毒瘾又酗酒成性,拉里决定和苏菲结婚。伊莎贝尔妒火中烧,设计诱惑,使苏菲逃回她早已崩溃的世界,最后惨死刀下。拉里离开了巴黎,回到美国,却从此再无消息…… 《刀锋》带给我最大触动的是拉里的自我追寻之路。 毫无疑问,相比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拉里是个另类。参加战争时,他还只是个懵懂少年,当他独自驾驶飞机在浩瀚无垠的高空飞行,“觉得自己和无限合为一体”,可是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促使他思考生命的意义:“我想确定究竟有没有上帝,想弄清楚为什么有邪恶的存在,也想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是不死,还是身体的死亡就是终点。” 拉里的追寻之路,就从这个疑问开始。起初,他并不知道自己将找到什么样的答案,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答案,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愿投身到所谓“美国梦”,不愿为物质财富辛苦奔忙。他过着极简的物质生活,一心追求精神世界的平静、富足,渴望能从先哲那里得到答案,为了更好地理解原著,他还学习拉丁文、希腊文这些“不实用”的知识。他这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行为,无法得到未婚妻伊莎贝尔的理解,两人解除了婚约。 之后的十年间,他离开巴黎,做矿工,干农活。在波恩停留时,遇到了恩夏姆神父,又试图从宗教得到答案。他在修道院里住了三个月,虽然平静而愉快,但仍无法让自己相信上帝。再后来,他当了水手,这艘环游世界的船,带他去过中国,又辗转到了印度。在象神大师的静修院住了两年,得以开悟。他回到巴黎。重逢已嫁人生子的伊莎贝尔和被命运摧毁的儿时好友苏菲,想要挽救苏菲,又失去了她。这时,他决定回美回去生活。怎么生活?“平淡处世,凡事随和,慈悲为怀,戒除私心,节制性欲。”因为“幸福必须通过精神取得。”然后,他散尽家财,两手空空,消失在人海。 因为我对欧洲的历史、哲学、宗教几乎一无所知,书中第六章,拉里对寻求之路的讲述显得冗长枯燥。正如毛姆自己所说:这一章可以跳过不读,并不会影响故事的完整,但也恰恰是这一章才是他写这本书的缘由。 “印度圣人并非过着无用的生活,他们是黑暗里的盏盏明灯,代表着一种理想,可以启迪其他人。普通人可能到不了这种境界,但是懂得予以尊重,这就足以影响下半辈子。如果一个人变得纯洁完善,风骨就会名闻遐迩,追求真理的人自然会接近。如果我照自己的意思生活,也可能影响别人,就算只是投石入池的涟漪,也会引发另一道涟漪,再引发第三道涟漪。说不定有些人觉得我过得幸福又平静,到头来又把所学传给其他人。” 做一个纯洁完善的人——这就是拉里的理想。 当然可以料想,他将会面临怎样的误解、排斥、孤立和诬蔑,他将笑着面对。 再放到历史和时代背景去看,《刀锋》讲述的是在全球动荡的时期,一个优秀青年意志坚定地寻找真理、自我救赎的过程,因而显得尤为珍贵。“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这样的问题将和人类同在。寻求答案,对当下的我们,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这个车轮滚滚、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代,身为小人物的我们,应该要追求什么?是顺应潮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经济大潮中,还是致力于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宁静?我不知道,是否有无数个拉里正在苦苦求索? 书中最后关于“成功”的反讽描述,又一次深化这个主题。到底什么才是成功?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得偿所愿,谁的成功更值得钦佩?见仁见智吧! 除了拉里的自白,毛姆还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和拉里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显其可贵的品质: 拉里与依莎贝尔对比。拉里真诚、纯洁、崇尚精神生活;依沙贝尔虚伪、自私、贪图物质享受。在对待苏菲的态度上,拉里满腔热忱,要拯救苏菲;依莎贝尔冷酷无情,把苏菲推向死亡。毛姆逼问伊莎贝尔那段场景,把她对拉里强烈的占有欲、对苏菲恶毒的嫉妒心以及内心深处的冷漠、自私,写得淋漓尽致; 拉里与艾略特对比。拉里蔑视名利,厌恶社会活动,执着地追求真理;艾略特竭力巴结权贵,醉心社交活动,一心钻进上流社会。艾略特生前高朋满座,临死时却孤苦无依,只有毛姆出于同情为他偷宴会邀请函,可悲的是,他临死依然深信,在天堂他仍是上流社会的精英; 拉里与苏菲对比。拉里因好友的牺牲踏上探求真理的艰难道路;索菲却因丈夫和孩子的死而走上自我毁灭的绝路。拉里意志坚强,苏菲性格脆弱。拉里找到了活着的最高理想,索菲则在堕落中死于非命; 拉里和格雷对比。格雷按着父辈的规划成就事业,拉里却一直坚持自我的想法;格雷失去财富后一蹶不振,拉里则散尽家财,轻装上阵;格雷在十年后发福、谢顶,完全成了凡夫俗子,拉里却眼神清亮、英俊潇洒,仿佛青春永驻…… 总之,对拉里这个人物的赞叹,毛姆果然是毫不掩示地“一吐为快”。 此外,关于毛姆文字的精彩,实在不胜枚举。在阅读这本书时,无数次为其生动的描写、精湛的语言所折服。

“他没有什么野心,也从不追名逐利;他最不耐烦成为什么名人志士,所以,他最有可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毛姆从不为这个社会所认可的成功写作,他钟爱柔弱对抗整个现存价值体系的所谓失败者,这些人是这世上的吉光片羽。社会价值体系对幸福有明确的指向:金钱,珠宝,容貌,体格,上流社会的交际,名字前的头衔,一枚家徽。毛姆想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些东西是否是有益处的,他讨论当一个人拒绝接受这些,拒绝为此作出努力时,他是否依然能够感到身心的极大愉悦。 阅读时总是想起每天清晨等候的公交站牌,学校旁边早餐摊位上捏着纸币的拥挤人群,想起这个世界上平庸和不平庸的人,贪图平庸和贪图不平庸的人。 相比1919年《月亮与六便士》中那种刻意追寻着家庭生活,物质文明与天性之间有无存在的缝隙,毛姆暮年时期的《刀锋》更自然,毫无用力的痕迹,却每一笔都描的那样地道和丰润,也不经意之间深刻了起来。 尽管是风格相近的作品,比对时依然可以观得一个作家暗自发力的生长痕迹。毛姆在写作风格上偏向于19世纪的英国作家,讽刺而冷眼旁观,带着一种不苟言笑的老派与传统,对现实主义文学不屑一顾。而与此同时,20世纪对于英国来说着实动荡,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内外部变化。内部,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持续对立,经济萧条、阶级矛盾和地区分野时常引发社会和政府内部的冲突;在外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均遭受巨大冲击,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声势渐大,大英帝国不断衰落。想而得之一个敏感且善于旁观的作家会受到怎样的冲击。 小说讲述了一群人的悲欢离散。人物不多,拉里与伊莎贝尔订婚。而拉力的朋友格雷也在追求伊莎贝尔。不同的是拉里在从战场归来之后性情改变,逐渐变得“出世”,而格雷始终都是积极融入这个社会的人。索菲是朋友圈的边缘人物,遭遇人生的重大不幸之后用极端的放纵来拒绝接受自己的生活。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是个优雅的人,势力鬼,古董掮客,艺术鉴赏家和热心的朋友,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缩影。伊莎贝尔在发现与拉里的不同之后两人和平解除婚约,与格雷结婚,而拉里一心追求真理与命运的答案,最终在印度找到自己的答案,归来之后隐于人海。 真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同,可以是一条能够解释一切的完美公式,可以是顿悟与空寂,可以是母亲怀里婴儿的细微表情,于我来说,是强烈的好奇。我们的生命在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人必定会选择不同的道路,而绝大多数人,给自己找的存在理由不外乎社会地位(艾略特)、物质生活(伊莎贝尔)、感情(索菲)等等,找到之后就心满意足。人类社会的形成和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这些需求服务的。但拉里不同,在战斗中目睹亲密战友牺牲,他那时是18岁左右,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人,一下子就死了,好像从来没活过一样。他开始想:人活着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人生是为什么?死亡为什么那么丑恶?死亡是否可以避免?他是极少数的人,而这极少数人中极少数的人,能够勘破这一道理。 为了心中的追求,他完全无视世俗规范,也没有掉进爱情的温柔陷阱,用一种看似毫不费力实则需要极大定力的勇气,保持自己的自由,他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欲望,头脑也非常清醒,有极强的专注力,他不会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一个浪漫的情人,一个父亲。他是一个战士,所以他才找到了自己想找的真理,哪怕随后带着这个秘密,走进人群之中。在全文的最后,甚至对拉里生出了“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苍然释怀之感。 “因为人不论男男女女,都不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也是自己出生的乡土,学步的农场或城市公寓,儿时玩的游戏,私下听来的山海经,吃的饭食,上的学校,关心的运动,吟哦的诗章,和信仰的上帝。这一切东西把他们造成现在这样,而这些东西都不是道听途说就可以了解的,你非得和那些人生活过。要了解这些,你就得是这些。 ” “而这片人海又是被那么多的矛盾利益困扰着,那样迷失在世界的混乱里,那样渴望好的,那样外表上笃定,内心里彷徨,那样慈善,那样残忍,那样诚实,又那样狡猾,那样卑鄙,又那样慷慨。”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故事人就是毛姆,他不但旁观,也参与,口气就象是在说几个朋友的家常。人物的联系比较松散。伊莎贝尔是一个中心,毛姆是另一个中心。 毛姆是极高产的作家,一生著作无数,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一百多篇,剧本三十个,此外尚著有游记、回忆录、文艺评论多种。为人性格直白,常常讽刺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上流社会的荒理无度以及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在英国常常招致文艺批评界的诋毁。而晚年享有极高盛誉,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耶鲁大学为其建立了档案馆。1947年,毛姆设立毛姆文学奖,奈保尔,伊恩·麦克尤恩等都曾荣获此奖项。 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传统的矛盾态度,使毛姆在想要追求新时代个人价值的同时,不愿颠覆文化传统。这种心理投射在写作上,常常体现为逃避,追求人性的超然物外,保持着与社会的距离感,旁观这一场巨变,保持着难以想象的冷静与孤独。 毛姆对笔下的角色没有偏袒,这一点非常难得,许多作家的人物设定里带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好的作品会让读者忽视作者对于故事的绝对控制,它更像是随意发生的事,而作家仅仅是匆匆记下了一笔。 这一点与契科夫有极其相似之处,两人都强调“超脱个人悲喜”的描写生活。《刀锋》对于“旁观”做出了生动诠释,不去过多干涉作品与读者,是身为作家的德行。毛姆并不能算作是一流的作家,在叙事上,伍尔夫与海明威等人皆优于他,如果真是什么让毛姆这样鲜活的存在于文人的心里,或许是一种作品里带着的对于读者的不拒绝,带着一股亲切味道。 书的最后部分,拉里完成对生命的提问,可能已经成为一位出租车司机,如他所愿一般淹没于喧嚣激荡的人海。其中有众多矛盾和利益纠葛,有人迷失于失序的世界,有人坚信善良,有人外表笃定,有人内心彷徨,有人慈悲为怀,有人不知变通......此番种种,构成众生相,每个人得偿所愿:成为社交名流,进入上层阶级,或是朝九晚五平凡忙碌,有的终于求得一死,究竟也是皆大欢喜的。

面纱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的参考题目

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选题的参考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2、电子商务的特征、障碍与对策

3、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对策

4、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研究

5、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6、电子商务下企业营销模式

7、电子商务应用探析

8、电子商务与西部跨越式发展浅论

9、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需求链管理模式研究

10、电子商务战略驱动的企业转型研究

11、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12、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策

13、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理念变革

14、电子商务BTOC的困境与出路

15、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论公开密钥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7、电子商务的.主客观现状与应对措施

18、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9、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公共关系发展趋势初探

20、浅谈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差距及其应对策略

21、在JAVA2平台上开发基于三层结构的电子商务系统

22、电子商务重整企业价值链

23、浅议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4、XML和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

25、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选择与建立

26、中国交易类电子商务网站存在的若干问题

27、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28、SOAP协议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29、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变化及对策

30、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管理及其创新

31、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与审计研究

32、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政策分析

33、全球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34、基于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电子商务B2C的发展

35、电子商务的应用特点及其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6、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与物流管理

37、浅谈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及对策

38、我国电子商务法制环境研究

39、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的征税问题初探

40、MMS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毕业论文的题目技巧

1、各类论文的标题,样式虽多,但不管何种形式,主旨都是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2、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分为揭示课题的实质式:“经济中心论”; 提问式:“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

3、交代内容范围式:“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判断句式: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形象化语句式:“科技史上的曙光” 等标题。

4、副标题和分标题是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的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

5、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新颖性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3、客观性

客观性主要是指要客观地把握自己写作毕业论文的能力。确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性的估计。只要充分估计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可以很好的完成。

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能力。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标题格式如下:

一级标题序号 如:一、二、三、 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 如:(一)(二)(三)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 如:.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 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 如:①②③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标题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准确

毕业论文的标题要能够直接揭示论点或课题,要明确,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过于抽象,似是而非,使读者百思不得其解。

如《理想与现实》、《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伤痕是那陈年的华丽》、《人、法与情》等这样的标题会使读者一时难以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必须加上副标题进行补充说明。一般来说,文学化、形象化的语句不适合作毕业论文的标题。另外,标题中也不能采用生冷偏僻的词汇。

毕业论文的标题在明确的基础上还要写得具体,能使读者准确地把握论文的基本论点或论题。目前,不少毕业论文经常使用诸如“……的研究”这类标题,这种写法不是不可以用,但对一篇几千字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说,显得空泛。

如《倪瓒山水画研究》这个题目就比较大,容易流于空疏,而修改后的题目———《试论隐逸文化对倪瓒山水画创作的影响》则更具体集中,适合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

2.简练

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繁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

如《生动活泼的画像石艺术———从山东安丘汉墓画像石的艺术风格看东汉时期画像石的艺术成就》,在这三十八个字的标题中,“画像石”“艺术”两个词各出现了三次。论文的意思虽然表达清楚了,但略显冗长,可以修改为《从安丘汉墓画像石看东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或者《东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以安丘汉墓画像石为例》。

通过对照,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经过修改后的题目鲜明了许多。标题是否简练鲜明主要在于作者的概括力与表现力,我们要善于思考提炼出简练醒目的标题。

3.新颖

标题要有独特之处,要能体现出作者的创新性,使读者获得启发。

我们在拟定论文标题时,要注意分析前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尽量避免与他人同类论题相似。

以古代文学研究为例。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著名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多,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就一定要注意研究切入的角度,力求有独到之处。

例如以往人们对南朝诗人谢朓的研究多局限在他的山水诗上,而论文《试论家族传统对谢朓人生及诗歌创作的影响》(北京大学李鹏飞)则从家族传统入手,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对谢朓的研究有新的发现。又如论文《东坡词与〈世说新语〉》(中山大学郭幸妮)将苏东坡词和《世说新语》联系起来考察,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尚不多见。

新颖的标题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会想:这两者有关系吗?带着疑问和好奇,读者会很感兴趣地将论文读完,并了解作者独到的见解。

当然,标题的新颖性,是建立在论文内容的创新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论文内容的创新,一味追求标题的新奇,也是不足取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