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毕业论文桃花源记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资料摘编 一、原文 以下《记》与《诗》之文字,一仍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桃花源记(并诗)》所定。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①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②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③。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④,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⑤/者。 (二)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二、释义 1.《桃花源记》 【笺注】桃花源:在今湖南常德桃源县西南三十里。《常德府志》:县西南三十里,乌头村南,即桃源洞,为秦人避乱处。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①晋太元中:《艺文类聚》作「太康」。 太元(376-396),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 太康(280-289),西晋武帝司马炎年号。 据《桃花源诗》: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自秦(前221-前206)至太康(280-289),刚好「五百年」(486-510年)左右。似应以「太康」为是; 若自「秦」至「太元」,两者则相差(582-617年)。与「五百年」不合。但逯钦立先生认为这里只是「举其大数」(这大数未免太大)。 又《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则又似以「太元」为是。姑存而不论。 ②落英缤纷:落英,一说指「落花」,纷纷繁繁飘落而下。一说指「初开之花」,形容桃花长得纷纷繁繁。两说皆通。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据《玉篇》记载:惋,惊叹也。非现代意义上的「惋惜」。「叹惋」两词同义复用。旨在表达村里人对渔人所言的惊叹之情。 大概是「惊恐」「惊奇」多于「惊羡」。他们并不羡慕、向往外面的世界,反而多亏了祖先找到这个世外桃源,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人把「渔人」请回家,说不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听听外面的故事。最后还在临别时,特意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是渔人反其道而行之,边往回赶,边作记号。目的是「诣太守说如此」,不过这个「仙境」仿佛有灵,知道渔人告密后,消失不见了。世俗之人「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世俗之人」与「桃源中人」的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字里行间传达着一种对「渔人式」的世俗之人的一种深深地无声讽刺。 即使高洁如南阳刘子骥,也找不到「桃源」之所在。难道是他的资格还不够吗? ④南阳刘子骥:据《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刘驎之》本传记载: ⑤遂无问津者:之后就没有人再去寻找探求「桃花源」之所在了。 据《论语·微子》篇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本文则指寻求。 2.《桃花源诗》 【笺注】 ①黄绮之商山:黄绮,商山四皓之二,指隐居的贤人。据《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注: 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lù)里先生。 ②借问游方士:游方士,方内之人,指世俗中人。据《庄子·大宗师》记载: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注曰:方,区域也。奚侗注曰:《论语》「且知方也」;郑注「方,礼法也」。 【释义】 (1)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秦始皇嬴政破坏天道,倒行逆施,横征暴敛;贤者因此纷纷避世隐居。 (2)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夏黄公、绮里季等四人遂至商山隐居;桃花源里的人也在此时避秦而居。 (3)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桃源人至桃花源的来路,早已渐渐湮灭荒芜废弃,而不复被人知晓。 (4)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在桃源中)他们相互勉励辛勤努力耕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得其所。 (5)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因为没有外界影响,桑树、竹木都长得十分茂盛,即使有所使用)仍然倒垂着大片阴凉之地;农作物也都能按时而种,按时而收。 (6)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春天收集蚕丝,秋天收获粮食,都不用向官家交税。 (7)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荒草丛生的道路虽然阻碍了(外界与内部)的交通;但是(桃源里)却鸡狗互相鸣吠(热闹祥和)。 (8)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他们的礼法还是与秦时进来时一致;衣服保持古风,也没有制作新样式。 (9)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唱着歌;老人们也能到处游玩互相拜访(可谓幼有所长,老有所终)。 (10)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看到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就能辨别出节气季节之变换;看到草木的盛衰,就能知道季风之变化。 (11)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虽然没有官方颁定的历书,一年四季也能(根据自然现象、生活经验)自行推算。 (12)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自给自足)怡然而有余乐;哪里还用得上多余的智慧(机巧)? (13)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他们自秦到晋已经在此隐居了五百年;今朝敞开大门,使得外界(渔人)得知此神秘的仙境。 (14)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他们发现内外差异巨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外面的人浇薄,里边的人淳朴;所以马上又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 (15)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试问那些汲汲于争权夺利的世俗之人,你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尘世之外的仙境生活呢? (16)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我愿意踩着清风明月,去追寻契合我的生活。 四、「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用来「寄托理想」的,因此考证其中故事的真假,意义或许也不大,不过这只适合于陶渊明「作者本人」。 但凡一涉及到「研究」,那就不得不刨根究底。正如本人在「引言」中所说的一样,文学中塑造的任何一个「典型形象」,都只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加工,不能脱离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真实」。 自然而然,当我们阅读《桃花源记》时,就会滋生诸如「武陵郡现实所在地在哪里」、「桃花源确定是在「武陵郡吗」等想法。关于「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之争,当是由陈寅恪先生首开其端,并由此发掘出「历史学」中关于魏晋时期人民流动屯聚的「坞壁」问题。接着后世为之论文者渐多,其中尤以唐长孺先生最为著名。形成关于《桃花源记》的著名「陈唐之争」。(一)陈寅恪与《〈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 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 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 《〈桃花源记〉旁证》专讲《桃花源记》「纪实」(原型)部分,「寓意」部分因古今共知,遂弃而不讲。 1.「坞壁」原型 本文首先从宏观背景下阐述两晋战乱时期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情况。西晋末期,戎狄、盗贼并起,百姓流亡。其中一部分是「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流民,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向三个方向迁移: 一是南徙至东吴故地(最多); 一是向东北迁移,托庇于鲜卑慕容政权; 一是流向西北,依归凉州张轨。 还有一部分则是留恋乡土「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人民,这部分人民往往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贼之难。 (1) 庾衮「禹山坞」 据《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庾衮》本传记载: 张泓等肆掠于阳翟,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是时百姓安宁,未知战守之事。衮曰:「孔子云: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乃集诸群士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将若之何?众曰:善。今日之主,非君而谁!…… 于是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 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 (2) 苏峻 据《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苏峻》本传记载: 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 (3) 祖逖及诸坞主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祖逖》本传记载: 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为豫州刺史,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余部,众各数百,皆统属平。……而张平余众助雅攻逖。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陈留太守。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逖遂克谯城。……(桓)宣遂留,助逖讨诸「屯坞」未附者。……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 (4) 郗鉴「峄山坞」 又《艺文类聚》九二引《晋中兴书》记载: 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郗鉴为主,与千余家俱避于鲁国「峄山」,山有重险。 又《太平御览》四二引《地理志》: 峄山在邹县北,……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壤土。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遭乱,辄将居人入峄,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胡贼攻守,不能得。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郗鉴》本传记载: 鉴得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霸),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那什么是「坞」呢?《说文》:隖,小障也。一曰庳城也。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以「坞」为地名者,在早期以「西北」为多。较著名者如董卓的「郿坞」,伦敦博物馆所藏之「居赵羽坞」之语。 较先看见的为袁宏《后汉纪》六所记王霸的「筑坞候」,《后汉书》五四《马援传》的「起坞候」等语。 为了防止胡马的陵轶与盗贼的肆虐,北方那些留下来的人民,只能屯聚在一起,集众人之力以防侵凌。与宋朝南渡,那些留在北方聚在一起抗金的人民何其相似。 故当时中原「筑坞」多且广。如《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条记载:洛水所经之坞,有檀山坞、金门坞、一合坞、云中坞、合水坞、零星坞、百谷坞、袁公坞、盘古坞、范坞、杨志坞(《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这些仅只是洛水流域的堡坞而已。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所谓坞壁众多,其中也有在平地者,不过想要长久避乱的最理想之地却在那些既险阻、又有水源,并且可以耕种的地方。即「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 综上所述,「坞堡」在当时北方是一个集经济、军事于一体的宗族性社会组织实体。既能生活,又能防止侵犯。 这些「坞堡」里的人民几乎就是《桃花源记》里桃源人的原型所在。 2.「故事」原型 那《桃花源记》里剩下的「渔人」及「刘子骥」的原型又是谁呢?以及由他们缀连成的故事原型又出自何处呢?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宋武帝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秦(姚秦)灭亡。戴延之(戴祚)当时正跟随刘裕入关征伐。期间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记录在所作的《西征记》一书中,今已散佚不传。但《水经注》中有引文: 洛水又东,径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 义熙(405-418)中,刘公(刘裕)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五·洛水》 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 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417),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迆,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帝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河带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 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 河水又东径阌乡(wén)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径皇天原东。 《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也。《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原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 《匡谬正俗》七「黄巷条」云: 郭缘生《述征记》曰:「皇天坞」在阌乡(wén)东南。或云:卫太子始奔,挥泪仰呼皇天,百姓怜之,因以名坞。又戴延之《西征记》曰:皇天固去九原十五里。据此而言,黄天原本以坞固得名,自有解释。 阌乡:今合并为河南灵宝县。 据《元和郡县图志》六「虢州阌乡县」条记载: 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 又「陕州灵宝县条」云: 桃林塞,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也。 又《新唐书》三八《地理志》「陕州灵宝县条」云: 有桃源宫,武德元年置。 五、“亲往"与“规往”钱锺书对“规往”的注释文字:“‘规’字六朝常用,如《魏书·孟表传》:‘云是叔业姑儿,为叔业所遣,规为内应’,又《尔朱荣传》:‘我本相投,规存性命’,皆谓意图也。”只能说明“规往”中的“规”字在这里可以说得通,并不意味着“亲往”是错的。反观“亲往”之“亲”,无人不解其意,连提供旁证的必要都没有。 现代文史学者范宁(1916—1997)曾在一篇题为《怎样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文章中提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人作品,手稿是极少的,一般都是传抄的,宋代以后有刻印,但仍旧有人抄写。抄错了,刻错了,总是难免的。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一句‘闻之,欣然规往’。苏轼抄本和后来的一些刻本都作‘亲往’,只有一个宋刻本作‘规往’。的确,‘亲往’比‘规往’好懂,但下面接着说:‘未果,寻病终。’既然‘亲往’就是去了,怎么又说‘未果’,不是自相矛盾吗?看来‘亲’是错字,应该作‘规’。‘规往’就是打算去。古人作品中这中错误是常有的。上下文意及其情理逻辑 “规往”为什么得不到普遍的认同?因为他们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翻译成白话就是:“(刘子骥)听说有人发现了一个桃花源,很高兴地亲自前去寻找,但没有找到。不久,他就病逝了。”自然承接上文,非常合情顺理。用范宁先生的话说,就是“好懂”。 但王应奎等人却把这句话解释为“……很高兴地规划前去寻找,但没有实现。”所谓“没有实现”就是计划没有落实、没有去寻找。他们认为,既然“亲往”了,就不能说“未果”,因为二者“自相矛盾”,所以倒推出“亲往”是错的。这种说法实在莫名其妙。去找了,没找到,再正常不过。此前,武陵太守已经派员随渔人去找过,也没有找到,连渔人自己都找不到了,怎么就“自相矛盾”呢?原本很“好懂”的句子,偏要绕来绕去,简单问题被复杂化。关于这一点,下文还将专门论证 黄慎书《桃花源记》中为“亲往”。 自给自足,环境优美;没有赋税,没有战乱;邻里和睦,怡然自乐。这样的“世外桃源”,无人不心向往之。听说发现了这样的地方,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武陵太守的表现就是这样的——他听完渔人的汇报,“即遣人随其往”,片刻也没有耽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刘子骥应该怎么做?当然是“欣然亲往”,而且也应是“随即”。然而,王应奎们却硬要刘子骥做个“规划”,竟然还没有成行,这不是很滑稽吗? “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与“后遂无问津者”也存在内在的关联。正是因为连像刘子骥这样的人物都未能找到桃花源,所以别人都死了这条心。如果刘子骥没有去找过,其他人为什么都要放弃呢? 《晋书·刘驎之传》[25]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好游山泽,志存遁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驎之虽冠冕之族,信义著于群小。”“去家百里,有一孤姥,病将死,叹息谓人曰:‘谁当埋我?惟有刘长史耳’!驎之先闻其有患,故往候之,值其命终,乃身为营棺殡送之。”《晋书·刘驎之传》称刘子骥“居于阳岐”。《世说新语笺疏》在笺疏中称:“水经注三十五云:‘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山沈大江。’寰宇记一百四十六云:‘阳岐山在石首县西一百步。’”[26]也就是说,刘子骥不仅真有其人,而且确实是“好游山泽,志存遁逸”的信义高洁之士,甚至还曾有过“寻索”仙境的经历! 桃花源本是想像之境,陶渊明当然心知肚明。既然虚构故事,为什么要把一个真实人物写进去呢?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在文后的注释中也引用了《晋书·刘驎之传》中那个“寻索”仙灵方药的记载,并分析说:“这是晋时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诗人加以改造附会于此,目的是借刘子骥的真实姓名,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27]笔者认同这个观点,同时认为刘子骥的植入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给这个故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小说家”,他要努力让读者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但又不能让世人真去寻找,因为桃花源纯属虚构。若使世人纷纷探寻,就有诓人欺世之嫌。但这两个目标显然存在悖论式的冲突。那么,谁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惟有刘长史”!他“好游山泽,志存隐逸”,甚至有过“寻索”仙灵方药的经历,听说有人发现了“世外桃源”,他肯定会“欣然亲往”。更重要的是,刘子骥声名远播,公信力高。既有经验,又有公信——他的亲往,可以让人相信发现桃花源之事并非空穴来风;寻之未果,又可以让世人断了继续寻找的念头——连刘子骥都没有找到,其他人也就别再枉费心机、浪费时间了。于是,水到渠成,“后遂无问津者”。

消极\避世\的思想也是文人想实现自我价值,但却看不惯社会黑暗,回避社会,在田园中写诗,作画的隐士思想.他孤高,傲骨!林黛玉和他有相识的脾性但不管怎么说,陶为后世文人开创了一个疗伤的方法和地方!

一天深夜,一个老男人,出去,本想看美女,结果看到了一条路,前面是一片粉红粉红的树,他就走了过去,然后看到了一个洞,钻过去后,发现一个地方,就是桃花源,于是就有了桃花源记。以上都是纯手写,绝无复制,世界上独一无二

有梦就有理想

桃花源记相关毕业论文

写作文吗?上百度搜索就ok了

没错,自己动脑筋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观点中透露着哀伤和消极,陶渊明则表现得平和而淡泊。关键词:陶渊明;川端康成;自然观;虚无观1、绪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那个与世无争、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和憧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义,就是给自己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诗意的栖息地。川端康成的《雪国》令人沉浸在文中清幽迷人的景色里,仿佛看到一个世外仙境,另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川端康城与陶渊明都倾情于世外桃源,热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水自然风光的描写。桃花源不仅是他们自然观的体现,更倾注着他们的哲学观,那对于虚无与生死的探寻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从作品来看,两者在自然观与哲学观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本文旨在探究二者的自然观与虚无观的异同,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2、川端与陶渊明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诗充满田园气息,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川端把小说人物放在一种被自然怀抱的位置,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川端受“物哀”影响,既从桃源中得到审美的惬意,又抒发莫名的哀愁和颓伤,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在自然与哲理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生活的困苦与田园乐趣达成一种和解,平和而淡泊。不难看出,在川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美丽与哀愁是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是分不开的。关于“物哀”,我们并不陌生。川端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可以说,“物哀”在他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陶渊明的田园诗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诗歌之中,就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连平常的草屋,绿树,村庄,都透露出着勃勃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恍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情、美景、哲理三者交融,飞鸟,草木,山水等都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诗人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情感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既有能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也能从中获得启迪,说理不但毫不枯燥反而给人以新奇自然之感,读之沁人心脾。3、川端与陶渊明的虚无观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演讲,分析了日本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探索了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宗教观,他还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可以说川端在这里所提及的一朵花所留下的空白和空间与中国古代的虚实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使两国形成了关系密切的文化圈。日本许多作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川端也不例外。魏晋时期继承和发展的老庄之学,虚无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陶渊明也表现出对虚无观的深刻的理解。川端康成对“虚实”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论述,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而且将高度提升到精神方面和哲学思想方面、可以说虚实理论影响到川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川端笔下,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的感觉。“火车开动之后,候车室里的玻璃窗豁然明亮了,驹子的脸在亮光中闪闪浮现,眼看着又消失了。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虚实理论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实质上。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岛村心头猛地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赶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所以在川端笔下,这场火灾可以说描写得很浪漫,不见一丝血腥,灿烂的银河竟与飞舞的火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川端之所以认为叶子的死是美的,那是因为他认为叶子的死并非彻底的死亡,而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叶子的死是从禁锢的肉体中的解脱,是灵魂的升华,也是美的表现。陶渊明曾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这种对“死”的看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死去有什么可说的,他的身体已经托付给永远的山丘。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尽管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和希望。这大概就是生之意义吧。4、结论本文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着眼点,尝试从自然观和虚无观的角度来欣赏川端和陶渊明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都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无”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作为魏晋名家,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而虚无观又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死生观,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1.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或许,我好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让我手足失措。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困难非吾畏。我愿自己走下去,摔到了又怎样,失败了又何妨。我只想有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请让我自己爬起。因为我坚信,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宇宙,一次失败,影响不了我对明天的渴望。

困难非吾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挫折,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本为夏阳子,少小越龙门,文采灿华星,铁笔铸英魂。腐刑焉能动,浩志岂自沦,不负男儿志,千秋太史君。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他在监狱里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了人甚耻之的宫刑,然而挫折压不倒他,他不是从挫折中爬起来了吗?

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些伟人达士都是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获得成功的,在挫折之后,帝王将相能成盖世伟业;在困难之后,我要擎起明日之朝阳,以经为径,以陌为纬,寻找我向往的桃花源。

我并不畏惧困难,但我极易迷失方向。太多的关心,让我寝食难安,生怕再次走错的路,太多的爱也会使我娇生惯养。我不惧怕困难,我渴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这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没有自己爬起的能力就无法长久立足。我热切的希望获得这种能力。

不要用言语打击我的自信,我用激扬的热血再获重生,也不要用手助我一臂之力,我会勇敢的自己站起。不是全部的压力都会有好的收获,必要时,请给我自由的空间。我要感谢全部的关心和爱,但我更加地呼唤属于我的空间。给我自己爬起的机会吧!不是全部的完美都成就人,也并非全部的遗憾都一事无存。困难我不怕,请让我自己站起。

2.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轰轰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举措我没有去做过。朋友们,在这个激越的年月里,我却钟爱一种平淡,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几页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种享受。

看着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种凄美的平淡,却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因为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时,过着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种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的畅想的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贬谪,但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员,我不喜欢灯红酒绿,成名利欲。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观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动彻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济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拥有许多。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快乐即享受。虽然现在的我尚年小,没有明白那陶渊明的“真意”,但我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止,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来自于心灵深处。

3.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历,无数能人志士、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都是因为拥有理想,才使得人生更加有意义,作出更多非凡成就。

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予您生存的希望。司马迁年轻时遵从父亲遗愿,立志写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在他着手撰写这部史书期间,受李陵案牵连被捕入狱,受尽酷 刑,司马迁一度打算自 杀,却因撰写史书心愿未了而顽强地活下来,历时18载,终于完成《史记》这部着作,史料丰富翔实,备受后人推崇,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

理想是大海中的灯塔,给予您前进的方向。王羲之酷爱书法,自小立志成为大书法家,每天勤学苦练,老师却将他的字称作“死字”。为此王羲之曾一蹶不振,后来受父母劝导,迷惘间入山拜师学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直到他写完第十八缸水后,师傅才允许他出师。自此其书法已成气候,字体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传赞为“书圣”。

理想是风雨中的港湾,给予您无穷的斗志。鲁班出生工匠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精湛的技术,并立志要将它发扬光大。一次,国王下达任务,要求20天内建造一座宫殿,可完成宫殿需要300根巨木,凭当时的工具根本无法按时完成。鲁班一度意志消沉,让弟子们离开,准备一人承担罪责。但想到自己未竞的理想,又重新燃起斗志,经过反复实践研究,终于制造出“锯”,大幅提高了采伐速度,按时完成了任务。从此,鲁班信心大增,遇事不再颓丧,通过观察生活,又陆续发明了刨子、云梯等工具,其美名在民间广泛流传,对后代工匠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般没有生机;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般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般没有方向。让我们用理想的明灯驱散生活的迷雾,照亮人生的路途,让我们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微笑是忠于青春的守护者,微笑的责任是铸就青春。那潇洒而绚烂的青春时代,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魅惑,点化着翎羽泫然的骄傲,而这些,终究是微笑一手栽种的责任。

——题记

(一)碎玉轩、碎裂的镜折射出万千耀眼的太阳

毛颖,十八岁那一年挥毫了温柔如水的诗篇,名字叫微笑。

那一如笔笔勾勒中国水墨画般的仔细斟酌,又一如着名雕刻家罗丹大师琢刻雕塑一般的细致精品。这,终究是最美的。有人问为何,毛颖便绽出一抹恬静的微笑——那一如她的诗稿般的温柔。若是放在阳光下,这诗篇,是否可以温柔的滴出水来呢?笑颜,霎时将微笑一词的诠释升华到了极致!

那从容优雅,青春飞扬的自信和温柔,来源于微笑的铸就!

“塑造微笑,便是塑造青春,微笑的责任,就是温柔了青春。”

亲,你可见过这样的青春,这样的责任?

(二)篱落文静、一袭白衣的温文尔雅

他是个爱歌的人。好的DV。

罩着耳机在阳台上听音乐的时候,嘴角微微勾起,他会宁静而闲适的醉在音乐里。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朝气蓬勃的青春气质,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自然和儒雅。

一袭素衣,白静而简单,清清爽爽。

风度翩翩的他,一副好嗓子,赢得了不少的青睐,磁磁的男嗓音,经典的凝练。温柔的微笑,温柔的青春,温柔的成功。那嘴角浅浅的微笑,终究那青春为筹码,打造了成功的人生剪影。

如此温柔,如此经典的微笑,持续他的责任……

(三)叛逆九零后,责任——魅惑唯美的潇洒

饶芯,叛逆而魅惑的九零后。

一整天一身丁玲当啷的破破烂烂的“乞丐服”,金属物叮叮当当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招牌表情就是卡哇伊的天使笑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勾魂摄魄?倾国倾城?九零后,叛逆而潇洒的年代,肆意妄为不顾一切的性格像疯草般地开始蔓延……一如千年的枯藤,固执而任性的死死钳住了我们的所谓“新潮思想”。

但是,那狡猾的坏坏的可爱的微笑,是不是青春呢?

是,那是的青春的见证!

我说过,微笑是青春的见证,青春离不开微笑的色彩。微笑的责任就是用温柔一色的经典凝成了一塌美丽的回忆……微笑的责任就是用锦绣一般的绚烂表情铸就青春。

青春是一首明媚的歌,暗藏谁的殇……青春的微笑,升华青春。

5.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透过历史的风尘,“底气”中的自信与力量不断留驻在中华文化的画卷纸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这一杰出的变法人士,在维新变法失败的那一刻,当看到不断地有变法人士退缩的那一刻,当朋友劝他赶快逃跑的那一刻,他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底气:“各国变法无不流血,唯中国不是如此,今天我就要以我的鲜血警醒世人……”他那充满“底气”的鲜血,永远闪耀在中华历史的星空之上。他那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了人生最响亮的呐喊!

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刘伟,在一次触电事故中失去双臂。在他痛苦迷茫之中,是对生命渴望,是生命中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底气,将他拉到另一个起跑线,不知疲惫地刻苦训练,付出比常人超出多少倍的努力,他终于参加了残运会游泳比赛并获得了奖牌,就在他信心十足,向残奥会冲刺时,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个致命的玩笑——他得了过敏性紫癜。从此,他与游泳比赛再也无缘,多年的努力和梦想化为泡影。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底气”,让刘伟又一次站了起来——用脚趾弹琴。常人双手弹琴都得付出努力和艰辛,十指不分丫的双脚能行么?又是他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底气”,让他在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就弹出七级钢琴师的水平,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无臂钢琴师。也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当命运缚住了他的双臂,他却为梦想插上了翅膀,那变幻的琴声,是他努力飞翔的旋律。

是谁,弹出世间之绝唱?是那位双耳失聪的巨人!拥有底气,灵魂得以升华!

是谁,吟出千古之篇章?是那位自由潇洒的诗仙,拥有底气,心灵得以自由!

是谁,成就昌盛朝?是那位忍辱负重的小卒,拥有底气,生命得以永恒!

“底气”,这个生命中最基础的信心与力量,一旦迸发,就会像蛟龙掠过小河浅滩,到浩瀚的海洋里击水三千;就会像大鹏掠过平地低谷,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

拥有底气,创造辉煌!

6.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学习,是生活我们对车都需要这股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他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学习并不是很好,但是由于我们精神很强大。我们能吃苦能耐劳,我们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的。或许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由于我们精神力很强大,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努力,去努力成为一个人上人。奋斗并不指的是我们单纯的去奋斗,甚至可以设我们的心灵在奋斗,只有我们的心灵在不断的奋斗,我们的身体也就可以在不断的奋斗。这样我们便能不断的进步,不断断升华。在不断的升华中,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高尚。这样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大。

通过运动我们的心智也在不断的成熟。我们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样我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自控力也会越来越强大。运动的好处可不止这些。只有我们通过自己的不断运动。体会到一件又一件的好处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做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始于生命。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儿,有一个人天生。身体有缺陷他走路比较困难但是,他不气馁,不放弃,他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去运动,去不断的去行走。这样,奇迹发生了他站起来了不但站起来了而且还可以行走了,走的也非常的顺利。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学习,这样我们的生命可以得到的升华。如果们不在学习,我们开始放弃,那样人生的意义将不会再实现。生命将不会再有它自己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将会被我们所毁掉。为了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延续,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去学习,去运动。张扬自己的风格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学习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环境中不被生活所淘汰。现在这个社会中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难道他们就真的没有生活的能力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这都是因为他们的懒惰而造成的。如果他们不在懒惰下去,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也能撑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

现在让我们一起好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吧。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我们一起去奋斗,去发扬自己的风格吧。

7.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教养是血红的河中泛出的尊严与忠诚。有些名字,也许在历史的风尘中渐渐被人们淡出记忆,但岳飞一名,永载史册,万古流芳。在战火纷乱中,一道道加急召回令从京城发出,那是屈辱与猜疑的到来。一生忠诚的岳飞毅然回程,为表忠心,跪在河,断然自刎。破烂的衣衫遮不住“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一河的水被染红了,一代人的心也被撼动了。岳飞到死也记得从小母亲教他的精忠报国,赤城的血顺着河流到了他的家乡,流到了他幼时母亲教养他的地方,流入了每个中华炎孙的心里……正是因为岳飞母亲从小教养,才成就了岳飞这一代英雄,才培养了岳飞这一朝忠臣!让教养从小开始,从正道大爱开始,真真切切的流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教养是黑暗的世界跳出的乐观与坚强。当我们在奢侈的享受这阳光与大自然时,有一位女孩却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那就还海伦·凯勒。天生聋瞎的她没有办法享受世界的美好,上帝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忘记给她安装眼睛和耳朵,但是却给了她一颗坚强而乐观的心。即使身在黑暗,但她却不颓废、不放弃,一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在书中寻找世界的光明与声音。她如此卓越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的家庭教师,她曾经说过老师是她最想看到最想感谢的人。她的老师从小与她相伴,教她学习,教她生活,更教养她,让她坚强乐观。正是这不离不弃的教养才出得这样一位伟人,用一生战胜天命。教养是让人走正道,有恒心,坚强的源泉,让教养的光芒照射没一个人吧!

教养是山水田间中留存的悠闲与淡泊。在那山水田间中有一草屋,那是谁的住处,那么随意?那是陶渊明的。他不爱朝堂,独爱田园;他不爱名利,独爱自然;他不爱束缚,愿享清贫自由。他似一匹野马脱缰飞驰却不爆裂;他似一只雄鹰展翅高飞却不凶猛;他似一朵天山兰莲洁白超脱却身处平凡。他用一生书写淡泊,一生教养衬出淡泊名利,不势利。他就是真正的悠然伟人,教养伴随了他一生,也成就了他一生。正是教养,才让他做自我。

教养是茶,苦涩却细品甘甜,让教养伴随我,让教养注进血液,陪伴一生,让人成长灿烂!

8.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梦想,有何重要呢?它在我们小时似乎显得十分幼稚,我相信每个人小时都曾有过不着边际的梦想。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学会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于是就有了一些难以实现的追求,这就是已经“成熟”的梦想,它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但我们深知它也许永远也无法实现。既然梦想看起来一无是处,我们又何必浪费时间去设计、想象甚至追求它呢?不是的,梦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动力,一旦想到我们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困难时就不会显得那么无助,现实就显得不那么残酷无情了。

现实有何重要呢?活在当下的我们,逐渐学会了接受现实,但现实它如此冷酷无情,我们的信心被现实一次次击碎,是梦想将它又修复完好;我们的尊严被现实一次次践踏,似乎还是梦想的国度里,才能找回它吧?既然梦想这么重要,我们又何必去弄清现实呢?活在快乐里多好啊!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豪爽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这是他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至邓州时所作。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年幼丧父,他苦读及第,却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假设他自从遇到痛心疾首的苦难,就缩在自己梦想中的襁褓中去,试问那还会有如此一针见血,抨击现实的词句由内而外地倾泻而出?那还会有一个伟大诗人的传奇故事呢?哪怕现实怎样折磨我们,人也只活在现实中,现实给人精神和生命上的养料,梦想只能是精神的慰藉罢了。

于是我们要有强大的梦想,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强迫我们放弃的梦想,给我们提供动力,同时,还要拥有一颗敢于正视现实的坚不可摧的心。没有梦想的我们,只是一句行尸走肉,每天做着固定的动作;没有胆量面对现实的我们,只是一个“做梦者”,永远也不能使梦想变为现实。梦想只会是梦想,没有现实的努力,再出色的梦想也不会摇身一变成为现实。

9.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在现在如此熙熙攘攘的城市,如果大家都随心所欲,没有一点压力可言,社会势必一片混乱,所以说,适度的压力对维持人类社会是十分有必要的。

压力是走向自由的阶梯。

被诱骗为黑奴的所罗门生活如地狱般悲惨,他的精神上几近崩溃,对明天的绝望,对自由的憧憬,这都是他内心未曾发现的压力。但他的心却是自由的,他的心驻扎在北方,“我想要的不是生存,我想要生活!”因着心,因着不放弃,所罗门才能坚强地熬过十二年奴隶生涯,战胜了自己的压力,战胜了命运之神,甚至可以说战胜了那个黑暗的奴隶社会,最终重获自由。

压力书写华章的神来之笔。

史铁生在他最狂放的年龄残了双腿,在他的世界里什么也找不到,他的路上长满了难以跨越的荆棘。他的心里无疑是充满了压力,不想让母亲的伤心欲绝,不想自己的人生从此充满灰暗。在古园里,为了属于一条自己的路,他寻找了15年,在那段时间里,他没有选择冲向荆棘,而是选择了重新思考,思考人生的方向、思考人生的意义。最终他找到了那条路——写作。将压力化为前所未有的动力,书写了人生的华章。

压力是塑造人的精神力量的良剂。

生活在近代封建社会下的鲁迅,早年他从过商、学过医。目睹了无数的麻木愚昧的国人病态的活着,他最后的选择无疑是令人费解的,但又让人觉得是情理之中。是的,他将自己投身于黑暗之中,用犀利的文笔控诉着这个吃人的社会,企图唤醒沉睡的雄狮,在这个混沌的社会下,在看到了所谓的“东亚病夫”的压力下,成就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豪情。

压力是人类社会的必要存在,而非闲暇生活下的调剂,古往今来,莫是如此。

10.优秀高中议论文800字

当别人否定你的一切时,这并不代表你的一定都是错的。在此同时,你要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打破否定的眼光赢回肯定的赞赏,以此成为你成功的台阶。

否定是引领的明灯。尽管这明灯如飘渺的星光,可你却可以将它变得更加闪耀。只要你有心,愿意去放弃自己先前的成果,去专研否定先前的成果。这似迷宫般的问题。当你不断否定前进时,否定就是引领的明灯。带你走出迷宫,来到世外桃园。明灯便因此闪耀。弗兰西斯·培根对自己的实验产品不断否定,使自己的实验产品做到无可挑剔。明灯便成为你成功的台阶。

否定是成功的过程。爱因斯坦在否定中发明了适应千家万户的灯泡;居里夫人在否定中发现了存在铁块中的镭元素;毛泽东在否定中寻找到了如何击退敌人的策略。只有不断否定,不断创新,不断增加新元素,才能有稳定的地基。并在地基的基础上垒出一个城堡。如果地基不稳固,城堡随时会倒塌。否定是一个重要因素;是关键部分;是决定整体发展的趋势。过程将成为你稳固的台阶。

否定是成功的前提。把否定做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铺垫,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跌倒了要知道如何爬起来,不要成为永垂不起的废人。那只是别人的否定性,这并不意味着你没用。要相信自己一定行。让别人的否定成为自己的动力,加快自己前进的脚步。让别人的否定化为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台阶。

否定是你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可以给你带来喜悦、荣耀,也会给你带来鄙视和不信任。尽管如此你完全可以把否定当作审判自己的镜子,严格得审视你的行为是对是错。它就是一个防止你犯错的警钟。

在否定面前我们要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迎面而上,不言后退,敢干批判自己。

成功的台阶,不是普通的石阶,是经过严格、紧密、审核的台阶,是否定的结晶,是成功的步梯。

桃花源的毕业论文提纲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陶渊明先生以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说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这个地方,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里,到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轰加沙这条消息,我越来越想住进那个能够与人绝对和平共处的地方.可是,“桃花源”永远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现在的社会,腐败、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人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征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心灵.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神秘社会。那里景色幽美,土地肥沃,风俗淳朴,和平安宁。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那我心中的桃花源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我不是秋日下独饮菊花酒的诗人,不是那个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方子。我没有他的才华和淡漠的心境。但我心中却也有一片桃花园。 从小就喜欢描画那些穿着流纱裙,打着伞,在朦胧雨中看水的古代女子,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南方人,就喜欢江南那有些陈旧的小镇。总觉得枕水而眠。有着很多古桥和一片斑驳剪影的地方就是心中的桃花源。 一片绿色被迷样的雾笼罩着,倒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浅浅的河水不停息的流畅着,乌篷船摇晃着驶来,船家握着竹篙,像握着希望一样,穿过不知沾染了多少风霜的桥洞;岸边的青石板路并不光滑,可以想象,江南女子穿着绣花鞋,在上面轻轻踏过,不愿伤害小小的苔藓;路边有着一家家铺子,或许是挂着大大的“酒”字,有风尘仆仆的赶路人,也有一饮而尽,有无限正义的侠客,或许是邻居家的老婆婆,细心编织着一条条承载爱的手链,抚摸着小孙女的头,从背后,拿出一串冰糖葫芦,或许是染布坊,挂着七彩的布匹,放着一个染缸,也有调皮的孩子在周围玩耍,不小心衣衫上也有了缤纷的色彩,像他的笑容一样灿烂。 清晨,打开窗,看到薄雾下的桃花源,好美,像水墨画一样,而我就在这幅画中。未雨绸缪的小镇,我可以披着蓑衣,持着钓竿,荡漾在水墨浸染的烟景里。雨后初晴,在凝碧的荷叶中央,晶莹的水珠搅尽了荷花的风光。 退去了铅华的桃花源,只是简单的诗般的地方,用他的沧桑讲述着一段缠绵的故事。这样的宁静,和谐,轻轻扣响一段琵琶曲,勾勒了一个水样的桃花源。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桃花源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观点中透露着哀伤和消极,陶渊明则表现得平和而淡泊。关键词:陶渊明;川端康成;自然观;虚无观1、绪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那个与世无争、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和憧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义,就是给自己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诗意的栖息地。川端康成的《雪国》令人沉浸在文中清幽迷人的景色里,仿佛看到一个世外仙境,另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川端康城与陶渊明都倾情于世外桃源,热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水自然风光的描写。桃花源不仅是他们自然观的体现,更倾注着他们的哲学观,那对于虚无与生死的探寻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从作品来看,两者在自然观与哲学观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本文旨在探究二者的自然观与虚无观的异同,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2、川端与陶渊明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诗充满田园气息,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川端把小说人物放在一种被自然怀抱的位置,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川端受“物哀”影响,既从桃源中得到审美的惬意,又抒发莫名的哀愁和颓伤,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在自然与哲理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生活的困苦与田园乐趣达成一种和解,平和而淡泊。不难看出,在川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美丽与哀愁是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是分不开的。关于“物哀”,我们并不陌生。川端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可以说,“物哀”在他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陶渊明的田园诗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诗歌之中,就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连平常的草屋,绿树,村庄,都透露出着勃勃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恍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情、美景、哲理三者交融,飞鸟,草木,山水等都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诗人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情感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既有能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也能从中获得启迪,说理不但毫不枯燥反而给人以新奇自然之感,读之沁人心脾。3、川端与陶渊明的虚无观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演讲,分析了日本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探索了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宗教观,他还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可以说川端在这里所提及的一朵花所留下的空白和空间与中国古代的虚实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使两国形成了关系密切的文化圈。日本许多作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川端也不例外。魏晋时期继承和发展的老庄之学,虚无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陶渊明也表现出对虚无观的深刻的理解。川端康成对“虚实”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论述,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而且将高度提升到精神方面和哲学思想方面、可以说虚实理论影响到川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川端笔下,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的感觉。“火车开动之后,候车室里的玻璃窗豁然明亮了,驹子的脸在亮光中闪闪浮现,眼看着又消失了。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虚实理论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实质上。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岛村心头猛地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赶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所以在川端笔下,这场火灾可以说描写得很浪漫,不见一丝血腥,灿烂的银河竟与飞舞的火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川端之所以认为叶子的死是美的,那是因为他认为叶子的死并非彻底的死亡,而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叶子的死是从禁锢的肉体中的解脱,是灵魂的升华,也是美的表现。陶渊明曾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这种对“死”的看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死去有什么可说的,他的身体已经托付给永远的山丘。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尽管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和希望。这大概就是生之意义吧。4、结论本文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着眼点,尝试从自然观和虚无观的角度来欣赏川端和陶渊明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都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无”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作为魏晋名家,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而虚无观又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死生观,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桃花源记》资料摘编 一、原文 以下《记》与《诗》之文字,一仍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桃花源记(并诗)》所定。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①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②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③。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④,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⑤/者。 (二)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二、释义 1.《桃花源记》 【笺注】桃花源:在今湖南常德桃源县西南三十里。《常德府志》:县西南三十里,乌头村南,即桃源洞,为秦人避乱处。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①晋太元中:《艺文类聚》作「太康」。 太元(376-396),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 太康(280-289),西晋武帝司马炎年号。 据《桃花源诗》: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自秦(前221-前206)至太康(280-289),刚好「五百年」(486-510年)左右。似应以「太康」为是; 若自「秦」至「太元」,两者则相差(582-617年)。与「五百年」不合。但逯钦立先生认为这里只是「举其大数」(这大数未免太大)。 又《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则又似以「太元」为是。姑存而不论。 ②落英缤纷:落英,一说指「落花」,纷纷繁繁飘落而下。一说指「初开之花」,形容桃花长得纷纷繁繁。两说皆通。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据《玉篇》记载:惋,惊叹也。非现代意义上的「惋惜」。「叹惋」两词同义复用。旨在表达村里人对渔人所言的惊叹之情。 大概是「惊恐」「惊奇」多于「惊羡」。他们并不羡慕、向往外面的世界,反而多亏了祖先找到这个世外桃源,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人把「渔人」请回家,说不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听听外面的故事。最后还在临别时,特意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是渔人反其道而行之,边往回赶,边作记号。目的是「诣太守说如此」,不过这个「仙境」仿佛有灵,知道渔人告密后,消失不见了。世俗之人「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世俗之人」与「桃源中人」的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字里行间传达着一种对「渔人式」的世俗之人的一种深深地无声讽刺。 即使高洁如南阳刘子骥,也找不到「桃源」之所在。难道是他的资格还不够吗? ④南阳刘子骥:据《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刘驎之》本传记载: ⑤遂无问津者:之后就没有人再去寻找探求「桃花源」之所在了。 据《论语·微子》篇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本文则指寻求。 2.《桃花源诗》 【笺注】 ①黄绮之商山:黄绮,商山四皓之二,指隐居的贤人。据《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注: 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lù)里先生。 ②借问游方士:游方士,方内之人,指世俗中人。据《庄子·大宗师》记载: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注曰:方,区域也。奚侗注曰:《论语》「且知方也」;郑注「方,礼法也」。 【释义】 (1)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秦始皇嬴政破坏天道,倒行逆施,横征暴敛;贤者因此纷纷避世隐居。 (2)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夏黄公、绮里季等四人遂至商山隐居;桃花源里的人也在此时避秦而居。 (3)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桃源人至桃花源的来路,早已渐渐湮灭荒芜废弃,而不复被人知晓。 (4)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在桃源中)他们相互勉励辛勤努力耕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得其所。 (5)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因为没有外界影响,桑树、竹木都长得十分茂盛,即使有所使用)仍然倒垂着大片阴凉之地;农作物也都能按时而种,按时而收。 (6)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春天收集蚕丝,秋天收获粮食,都不用向官家交税。 (7)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荒草丛生的道路虽然阻碍了(外界与内部)的交通;但是(桃源里)却鸡狗互相鸣吠(热闹祥和)。 (8)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他们的礼法还是与秦时进来时一致;衣服保持古风,也没有制作新样式。 (9)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唱着歌;老人们也能到处游玩互相拜访(可谓幼有所长,老有所终)。 (10)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看到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就能辨别出节气季节之变换;看到草木的盛衰,就能知道季风之变化。 (11)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虽然没有官方颁定的历书,一年四季也能(根据自然现象、生活经验)自行推算。 (12)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自给自足)怡然而有余乐;哪里还用得上多余的智慧(机巧)? (13)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他们自秦到晋已经在此隐居了五百年;今朝敞开大门,使得外界(渔人)得知此神秘的仙境。 (14)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他们发现内外差异巨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外面的人浇薄,里边的人淳朴;所以马上又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 (15)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试问那些汲汲于争权夺利的世俗之人,你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尘世之外的仙境生活呢? (16)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我愿意踩着清风明月,去追寻契合我的生活。 四、「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用来「寄托理想」的,因此考证其中故事的真假,意义或许也不大,不过这只适合于陶渊明「作者本人」。 但凡一涉及到「研究」,那就不得不刨根究底。正如本人在「引言」中所说的一样,文学中塑造的任何一个「典型形象」,都只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加工,不能脱离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真实」。 自然而然,当我们阅读《桃花源记》时,就会滋生诸如「武陵郡现实所在地在哪里」、「桃花源确定是在「武陵郡吗」等想法。关于「桃花源所在地及其原型」之争,当是由陈寅恪先生首开其端,并由此发掘出「历史学」中关于魏晋时期人民流动屯聚的「坞壁」问题。接着后世为之论文者渐多,其中尤以唐长孺先生最为著名。形成关于《桃花源记》的著名「陈唐之争」。(一)陈寅恪与《〈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 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 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 《〈桃花源记〉旁证》专讲《桃花源记》「纪实」(原型)部分,「寓意」部分因古今共知,遂弃而不讲。 1.「坞壁」原型 本文首先从宏观背景下阐述两晋战乱时期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情况。西晋末期,戎狄、盗贼并起,百姓流亡。其中一部分是「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流民,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向三个方向迁移: 一是南徙至东吴故地(最多); 一是向东北迁移,托庇于鲜卑慕容政权; 一是流向西北,依归凉州张轨。 还有一部分则是留恋乡土「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的人民,这部分人民往往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贼之难。 (1) 庾衮「禹山坞」 据《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孝友·庾衮》本传记载: 张泓等肆掠于阳翟,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是时百姓安宁,未知战守之事。衮曰:「孔子云: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乃集诸群士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将若之何?众曰:善。今日之主,非君而谁!…… 于是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 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 (2) 苏峻 据《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苏峻》本传记载: 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 (3) 祖逖及诸坞主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祖逖》本传记载: 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为豫州刺史,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余部,众各数百,皆统属平。……而张平余众助雅攻逖。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陈留太守。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逖遂克谯城。……(桓)宣遂留,助逖讨诸「屯坞」未附者。……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 (4) 郗鉴「峄山坞」 又《艺文类聚》九二引《晋中兴书》记载: 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郗鉴为主,与千余家俱避于鲁国「峄山」,山有重险。 又《太平御览》四二引《地理志》: 峄山在邹县北,……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壤土。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遭乱,辄将居人入峄,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胡贼攻守,不能得。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郗鉴》本传记载: 鉴得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霸),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那什么是「坞」呢?《说文》:隖,小障也。一曰庳城也。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以「坞」为地名者,在早期以「西北」为多。较著名者如董卓的「郿坞」,伦敦博物馆所藏之「居赵羽坞」之语。 较先看见的为袁宏《后汉纪》六所记王霸的「筑坞候」,《后汉书》五四《马援传》的「起坞候」等语。 为了防止胡马的陵轶与盗贼的肆虐,北方那些留下来的人民,只能屯聚在一起,集众人之力以防侵凌。与宋朝南渡,那些留在北方聚在一起抗金的人民何其相似。 故当时中原「筑坞」多且广。如《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条记载:洛水所经之坞,有檀山坞、金门坞、一合坞、云中坞、合水坞、零星坞、百谷坞、袁公坞、盘古坞、范坞、杨志坞(《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这些仅只是洛水流域的堡坞而已。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所谓坞壁众多,其中也有在平地者,不过想要长久避乱的最理想之地却在那些既险阻、又有水源,并且可以耕种的地方。即「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 综上所述,「坞堡」在当时北方是一个集经济、军事于一体的宗族性社会组织实体。既能生活,又能防止侵犯。 这些「坞堡」里的人民几乎就是《桃花源记》里桃源人的原型所在。 2.「故事」原型 那《桃花源记》里剩下的「渔人」及「刘子骥」的原型又是谁呢?以及由他们缀连成的故事原型又出自何处呢?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宋武帝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秦(姚秦)灭亡。戴延之(戴祚)当时正跟随刘裕入关征伐。期间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记录在所作的《西征记》一书中,今已散佚不传。但《水经注》中有引文: 洛水又东,径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 义熙(405-418)中,刘公(刘裕)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五·洛水》 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 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417),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迆,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帝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河带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 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 河水又东径阌乡(wén)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径皇天原东。 《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也。《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原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 《匡谬正俗》七「黄巷条」云: 郭缘生《述征记》曰:「皇天坞」在阌乡(wén)东南。或云:卫太子始奔,挥泪仰呼皇天,百姓怜之,因以名坞。又戴延之《西征记》曰:皇天固去九原十五里。据此而言,黄天原本以坞固得名,自有解释。 阌乡:今合并为河南灵宝县。 据《元和郡县图志》六「虢州阌乡县」条记载: 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 又「陕州灵宝县条」云: 桃林塞,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也。 又《新唐书》三八《地理志》「陕州灵宝县条」云: 有桃源宫,武德元年置。 五、“亲往"与“规往”钱锺书对“规往”的注释文字:“‘规’字六朝常用,如《魏书·孟表传》:‘云是叔业姑儿,为叔业所遣,规为内应’,又《尔朱荣传》:‘我本相投,规存性命’,皆谓意图也。”只能说明“规往”中的“规”字在这里可以说得通,并不意味着“亲往”是错的。反观“亲往”之“亲”,无人不解其意,连提供旁证的必要都没有。 现代文史学者范宁(1916—1997)曾在一篇题为《怎样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文章中提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人作品,手稿是极少的,一般都是传抄的,宋代以后有刻印,但仍旧有人抄写。抄错了,刻错了,总是难免的。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一句‘闻之,欣然规往’。苏轼抄本和后来的一些刻本都作‘亲往’,只有一个宋刻本作‘规往’。的确,‘亲往’比‘规往’好懂,但下面接着说:‘未果,寻病终。’既然‘亲往’就是去了,怎么又说‘未果’,不是自相矛盾吗?看来‘亲’是错字,应该作‘规’。‘规往’就是打算去。古人作品中这中错误是常有的。上下文意及其情理逻辑 “规往”为什么得不到普遍的认同?因为他们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翻译成白话就是:“(刘子骥)听说有人发现了一个桃花源,很高兴地亲自前去寻找,但没有找到。不久,他就病逝了。”自然承接上文,非常合情顺理。用范宁先生的话说,就是“好懂”。 但王应奎等人却把这句话解释为“……很高兴地规划前去寻找,但没有实现。”所谓“没有实现”就是计划没有落实、没有去寻找。他们认为,既然“亲往”了,就不能说“未果”,因为二者“自相矛盾”,所以倒推出“亲往”是错的。这种说法实在莫名其妙。去找了,没找到,再正常不过。此前,武陵太守已经派员随渔人去找过,也没有找到,连渔人自己都找不到了,怎么就“自相矛盾”呢?原本很“好懂”的句子,偏要绕来绕去,简单问题被复杂化。关于这一点,下文还将专门论证 黄慎书《桃花源记》中为“亲往”。 自给自足,环境优美;没有赋税,没有战乱;邻里和睦,怡然自乐。这样的“世外桃源”,无人不心向往之。听说发现了这样的地方,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武陵太守的表现就是这样的——他听完渔人的汇报,“即遣人随其往”,片刻也没有耽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刘子骥应该怎么做?当然是“欣然亲往”,而且也应是“随即”。然而,王应奎们却硬要刘子骥做个“规划”,竟然还没有成行,这不是很滑稽吗? “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与“后遂无问津者”也存在内在的关联。正是因为连像刘子骥这样的人物都未能找到桃花源,所以别人都死了这条心。如果刘子骥没有去找过,其他人为什么都要放弃呢? 《晋书·刘驎之传》[25]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好游山泽,志存遁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驎之虽冠冕之族,信义著于群小。”“去家百里,有一孤姥,病将死,叹息谓人曰:‘谁当埋我?惟有刘长史耳’!驎之先闻其有患,故往候之,值其命终,乃身为营棺殡送之。”《晋书·刘驎之传》称刘子骥“居于阳岐”。《世说新语笺疏》在笺疏中称:“水经注三十五云:‘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山沈大江。’寰宇记一百四十六云:‘阳岐山在石首县西一百步。’”[26]也就是说,刘子骥不仅真有其人,而且确实是“好游山泽,志存遁逸”的信义高洁之士,甚至还曾有过“寻索”仙境的经历! 桃花源本是想像之境,陶渊明当然心知肚明。既然虚构故事,为什么要把一个真实人物写进去呢?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在文后的注释中也引用了《晋书·刘驎之传》中那个“寻索”仙灵方药的记载,并分析说:“这是晋时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诗人加以改造附会于此,目的是借刘子骥的真实姓名,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27]笔者认同这个观点,同时认为刘子骥的植入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给这个故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小说家”,他要努力让读者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但又不能让世人真去寻找,因为桃花源纯属虚构。若使世人纷纷探寻,就有诓人欺世之嫌。但这两个目标显然存在悖论式的冲突。那么,谁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惟有刘长史”!他“好游山泽,志存隐逸”,甚至有过“寻索”仙灵方药的经历,听说有人发现了“世外桃源”,他肯定会“欣然亲往”。更重要的是,刘子骥声名远播,公信力高。既有经验,又有公信——他的亲往,可以让人相信发现桃花源之事并非空穴来风;寻之未果,又可以让世人断了继续寻找的念头——连刘子骥都没有找到,其他人也就别再枉费心机、浪费时间了。于是,水到渠成,“后遂无问津者”。

据史料记载,专家考证,是古代文学名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所在地。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寓意之文,亦记实之文,创作原型是晋代北方战乱时期,避入山区的难民聚居地。 桃花源坐落于宝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环抱中,四周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封闭性好,与世隔绝,山顶高处是一片近百亩的山间盆地,现有十一户人家,三十多口人,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因自然环境所限,历朝历代,官、兵、匪、盗,均未侵扰,居民纯朴和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 桃花源景区是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组成。沿桃花溪进入桃花谷,谷深公里,可观赏景点十八处,有“天鹅湖”、“鸳鸯湖”、“鸳鸯桥”、“南天门”、“珍珠潭”、“菊花湾”、“绿芳潭”、“桐花湾”、“杜鹃湾”、“丹卉潭”、“一线天”、“响水潭”、“金卉潭”、“银卉潭”、“墨卉潭”、“天门瀑”、“落英潭”、“桃花源”组成。青山绿水,郁郁葱葱,“山不在高,奇在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 桃花谷俗称“三岭九道弯,九弯十三潭”,谷中林茂花丰,深秀奇幽。沿谷穿行在峭崖陡壁深幽狭谷中,抬头眺望,天成一线,呈“一线天”。穿过“一线天”行至“天门瀑”前已无路,但见断崖绝壁中,百米飞瀑,窕然横空,由天而降,气势飞宏,蔚为壮观。四周绝壁环绕,青苔莹莹,翠郁丛丛,山峰绝壁把桃花谷和桃花源拦腰隔断,山半腰陡峭密林中,有一洞叫桃花洞,沿桃花洞拾级而上,约百余米,有一古朴神秘的村落――塘屿村,展现眼前,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实写照。 这里山清水秀,峰岭叠翠,奇花异草,桑竹遍布山野,桃花盛开时,满谷芳菲,鸟嘤虫鸣,鸡犬相闻,牛羊悠悠。观感上:美色满目,大饱眼福。体验上:这里是大自然氧吧,可尽情享用;尘嚣无踪,心旷神怡;泉水甘纯,壶瓶无垢;民风纯朴,厚道和善;……这就是人们所向往和文人墨客雅俗共赏的“世外桃源”。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前秘书长王海中来此考察后题词:“人间仙景,胜似仙境”。全国著名作家乔典运观后题词“何苦万里漫游,这里景致尽有”。

额。。。人面桃花相映红,就是表达爱情到来啦

毕业论文桃花扇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1、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2、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3、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4、《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 5、《水浒传》的忠义观 6、《三四演义》的战争描写7、猪八戒形象分析 8、“三言”中的商人形象描写 9、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10、《金梅瓶》的家庭生活描写 11、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 12、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13、《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14、大观园的文化意义 15、《红楼梦》的梦幼描写及其意义16、《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 17、《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 18、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19、元代散曲的情感倾向 20、宋江形象分析 21、《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22、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 23、“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24、李贺“童心说”的文学价值25、论《西游记》的谐趣 26、《长生殿》的爱情观27、狐鬼花妖尽世情 28、《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 29、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30、论林黛玉 31、论桐城义法 32、宫体诗的女性描写33、论《文选》对诗的分类 34、王维诗中的禅趣 35、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36、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 37、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38、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39、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40、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 41、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42、苏轼黄川诗试论 43、论陆游的爱国诗 44、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45、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46、论《子夜歌》 47、《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48、岑参边塞诗初探 49、论李白的梦诗 50、论白居易的感伤诗51、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 52、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 53、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54、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55、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56、贺铸词的艺术个性57、论诚斋体 58、宋末逸民诗初探 59、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60、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 61、《诗经》燕飨诗的场面描写 62、《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63、《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 64、《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65、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66、论蔡邕的碑体文 67、论《史记》中下层人特的描写68、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 69、曹植诗风的衍变 70、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71、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 72、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7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74、《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 75、《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76、《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77、宋玉赋试论 78、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79、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80、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 81、花间词的艺术成就82、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 83、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 84、《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85、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86、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87、《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88、《红楼梦》中的丫环群体 89、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90、归有光的散文创作 91、论明清小说题材的迁变 92、《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93、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 94、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诗的影响95、《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96、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 97、江西诗派宗杜论98、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99、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1、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2、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4、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5、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6、《啼笑因缘》与《秋海棠》比较研究 7、论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 8、还珠楼主武侠小说论9、王度庐“鹤一铁”系列武侠小说 10、金庸武侠小说简评 11、回顾与瞻望:新派武侠小说的过去和未来 12、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13、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14、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 15、鲁迅小说的女性世界16、《伤逝》再解读 17、《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18、鲁迅小说中的童年叙事19、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20、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21、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2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23、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24、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25、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26、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27、萧红《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 28、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29、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30、废名小说艺术论 31、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32、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的运用33、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34、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35、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36、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37、《围城》新论 38、孤独与梦想—重读《边城》39、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40、《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4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42、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43、朱自清散文艺术论 44、冰心“小诗”简论45、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46、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47、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48、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倾向论 49、穆旦诗歌中的“自我”50、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51、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52、《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53、巴金《寒夜》新论 54、郭小川诗歌论 55、贺敬之诗歌论56、李瑛诗歌论 57、论闻捷的爱情诗 58、论李季的诗歌59、公刘诗歌论 60、艾青新时期诗歌论 61、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歌62、论艾青的创作道路 63、论舒婷的诗歌 64、顾城诗歌论65、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66、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67、“第三代”诗人论68、论“朦胧诗”与“第三代”的区别 69、论赵树理的《三里湾》70、论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71、论柳青的小说创作 72、论柳青的《创业史》73、《创业史》艺术论 74、论建国后战争题材的小说 75、茹志鹃的小说创作论76、论吴强的《红日》 77、论《保卫延安》的思想与艺术 78、论王蒙的小说79、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80、蒋子龙小说创作论 81、高晓声小说创作论82、张洁小说创作论 83、论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 84、贾平凹小说论85、张炜小说论 86、论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87、论杨朔的散文艺术 88、论刘白羽的散文艺术 89、论秦牧的散文艺术90、论新时期的文化散文 91、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 92、论新时期的女性散文93、《茶馆》艺术论参考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那些?看看下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吧!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1、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2、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

3、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或《屈原》、

4、论早期的象征派诗歌

5、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6、论丁西林的话剧

7、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

8、老舍的小说与“京味”

9、论巴金的《寒夜》

10、论沈从文的〈边城〉

桃花颜色一如真,送往南朝送故人。曾有笙歌吹梦影,今余台榭落香尘。宁将寂寞伤斯世,不教多情误此身。饮恨当年凄欲罢,翻看扇底更无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