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核酸适配体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核酸适配体毕业论文

关于促进核酸适配体领域合作的提议及投票结果 罗昭锋 【题记】在2018年11月10-11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上,在10日下午最后的讨论环节,预设的讨论主题是“如何推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相互合作”。主办方提出将核酸适配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工作量(权重)进行投票,以便为不同的研究单位之间相互合作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合作标准。 由于筛选是整个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所以投票的初始假设是:如果假定筛选一个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其工作量(权重)定义为10,那么其它环节的工作量大约占多少。投票利用微信完成,每个微信号只能投一票,共有165人参与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如果将筛选一个靶标适配体的工作量定义为  10;     对适配体进行改造与修饰的工作量大约为  ;     完成检测方法开发,工作量大约为  ;     做成检测与诊断试剂盒,并具备申报资格,工作量应高于 。以下是投票的具体结果。 问题1:你是否认同将产业链上不同环节设置一定权重的方法? 该项提议得到 的支持率,其中表示非常认可;仅有表示不认可;的人弃权。 具体投票数据为: (34+111)/(34+111+16+6)=145/167= 表示认可;表示非常认可;表示不认可;的人弃权。问题2:如果筛选适配体的工作量按照10来计算,你认为改造与修饰的工作量大约占多少比例比较合适? 分值票数分值x票数 该项的加权平均分值为:1110/165= 问题3:如果筛选工作量按10计算,你认为检测方法开发的工作量应该占多少比例?分值得票数 该项的投票结果为:问题4:完成诊断试剂盒开发,并具备药监局申报条件, 分值得票数由于这一项最高值只设置了100,从投票情况来看,上限设置过低,导致实际的得分可能远低于大家预期的值。但是,如果一个项目能做到临床,也值得深入探讨一下具体的合作方式。后记 这个投票并不是指望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为不同的团队之间合作时提供参照。对于成熟产业链上的合作来说,只要对不同的产品定价即可,但是对于科研合作来说,很难对某一部分研究进行定价,这导致不同团队之间的科研合作缺乏可参照的标准,往往就会导致无法合作。 这个投票结果,主要价值就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我们都知道,即便同样是筛选,不同靶标的筛选难度也大不相同。但如果我们过于纠结利益问题,可能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 我们相信,这个参考标准的推出,一定会有利于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减少沟通的成本。目前的科研合作,往往只能在关系亲密的团队之间进行,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参考标准,也许可以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合作。我们也希望所有适配体产业相关的人士,能积极给我们提供反馈,推动建立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规范,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邮件反馈给我们。广告: 小分子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试剂盒 (包括小分子筛选的全套试剂,如磁珠,文库,引物,PCR mix等等),以及部分筛选相关试剂,购买后可以立即开展筛选工作。大大降低摸索实验条件的成本,减少试错,缩短筛选周期。同时筛选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全程的技术支持,大大提升筛选成功率。

20190106 搞实验研究的,你的实验记录本早该撕掉了200min 【目标读者】 教授,科技工作者,创新型企业,实验室负责人,希望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人士。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很多科研工作者的问题,特别是实验室的PI。 【内容摘要】 纸质的实验记录,只能记录文字信息,无法记录图像,无法保存电子文件,导致数据分散在不同地方,不便查阅,不便实现团队内的共享,无法随身携带,也不便检索,也不便追踪,这种工业时代的产物早该淘汰了。现在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管理我们的实验记录,提升科研效率。这篇文章主要想分享我在实验记录管理方面的经验。 【撰稿背景】 实验记录是一个实验室最宝贵的资产。由于管理方式的低下,这笔重要资产没有办法充分利用,无法实现知识经验的传承与共享,极大影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效率。如何去充分利用这笔资产,如何通过实验经验的共享传承,促进一个团队的成长,提升科研团队的产出,其实早已有了更好的方式。人类社会早已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并在开始向智能社会迈进。但是工业社会的很多工作方式一直保留到现在。譬如像手写实验记录本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种工作方式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 既然是做科研的,做创新的,我们就应该有质疑精神,少一些想当然,少一点固执。对于实验学科来说,我们撰写实验记录,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现在的方式有没有什么缺点?有时候,我和一些教授们分享电子实验记录,经常会引来质疑:电子记录,记录着篡改了怎么办?抄袭怎么办?(通常我不喜欢和人争辩,电子记录可以记录所有的修改痕迹,连修改的时间都有记录。这是纸质记录无法比拟的。) 时光回转到2008年,我自己记了数10本的实验记录本。但是记完之后,自己几乎从来不愿意去再翻动它。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不能随身携带,只能在实验室去翻阅它。 第二,记录不全面,经常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没有记录下来; 第三,只能记录文字信息,而不能够保存图片颜色甚至过程。 对于实验中的现象,也只能用文字去描述,而不同时间、不同人对文字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原始数据,这些电子版的数据,我很难放到实验记录本里面来,只能放在电脑里面,所以我的记录会分散在纸质记录本和电脑上; 第五,经常还会出现一个尴尬的事情,自己写的实验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甚至说有时候写得比较潦草,字都不认识了。更别说给别人看,或者参考别人的实验记录了。     上面简单的分析你可以看到,尽管实验记录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资产,但是手写的实验记录极大地浪费了这笔无价的资产,因为它很难去利用,很难实现团队内的共享。 【时间成本】 有人可能说,传统的实验记录怎么不能共享了。是的,可以共享。我们现在来设想几个场景,看看完成一次资料共享,效率如何。 场景:实验室新来的小弟,师兄的毕业论文没有写摸索实验条件的过程,要参考已毕业师兄的原始实验记录。  我们知道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所记录的信息,很多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很多失败的记录,摸索条件的过程,都没记那么清楚,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去参考最初的原始记录。如果在一个管理比较完善的实验室,要查询实验记录怎么办呢? 首先要征得老师同意,然后找到实验室的管理员找到存档的实验记录本。由于无法去直接搜索,所以只能一本一本的去翻阅。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能够找到原始的记录。假设原始的记录人写字比较工整的话,应该也可以看清楚他写的是什么。 就算是所有想找的信息,他都记录清楚了。如果还有一些仪器数据,肯定也只能放在电脑中。所以还得查找电子的实验文件。这样才有可能把原始记录和它的结果对应起来。 所以,传统实验室要想查询原始实验记录,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简单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小时是无法去完成的。但是,如果说是完全电子化实验记录的话,这个过程只需要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去完成。而且不光可以找到原始记录,原始的实验数据文件,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也都可以找到。 一分钟和一小时带来的差异是什么?人们根本不愿意去查找哪些纸质的记录,不愿意参考之前的记录。那些花费大量经费沉淀下来的经验,只能无人问津地躺在那里。后人只能再去探索,做无谓的重复。当一个实验室,某方面的工作出现中断的时候,这种反复摸索的事就会经常发生。 在我们学院某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实验室的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花1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各种资料的交接。在我的介绍下他们现在全部改用为知笔记,毕业时的交接不再是个事儿了。节约的每一分钟的时间,其实都是节约了社会的资源,节约了宝贵的创新资源。 【共享意识】 社会怎么进步的,就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知识的共享。一个实验室怎么才能够更高效的运转,更快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实验室成员的集体智慧,相互传帮带。我还听说过有些实验室学生之间,相互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而且实验室内部不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我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好在这是罕见的例子。 【数据安全】 有人担心实验记录存在云端,安全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三个例子: 第一,现在越来越多人把钱存在网上,用支付宝,用微信钱包,有没有担心过我钱被偷掉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发现钱变得更安全了,不怕小偷了。数据存在云端,我认为会比本地更安全。担心安全是有必要的。怀疑不安全而不去使用,其实只是意识问题。 第二,我自己亲身的例子。2014年的9月,我的笔记本被偷过,我的台式机的电脑硬盘坏过,而且找人恢复也没有恢复不过来,丢失了大量的数据。 第三,我们学院神经口的一个实验室,几年前向他推荐为知笔记的时候,他也特别说到云端不安全。所以我也给他推荐了本地的解决方案。最近问他主要用云端还是用本地的电子笔记时,他说主要是用云端的。原因很简单,他不管出差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方,随时可以了解实验室的进展情况。所有人的实验记录,详细数据,实验步骤,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用再去打电话或者微信,一一沟通。节省了他大量的沟通时间。 其实,提供这种笔记服务的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去做数据安全备份,而且都是容灾备份。所谓容灾备份是一般在本地有一个备份,在其它城市还会有一个备份,即便一个城市的机房发生了火灾或者地震,依然有机会挽回你的数据。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云端,我的工作模式主要都是在云上。我用的主力同步工具是两个,一个是为知笔记,一个是坚果云。我自己常用的工作电脑有三台,一台移动的笔记本,两台台式的,还有若干pad,手机。有了上面这这个工具,我可以随时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开始工作,而且可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其实,有时候还会在移动端手机上开展工作,有了为知笔记+坚果云,工作可以随时随地。 【电子记录的必要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实验记录不是个事儿?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短平快的课题,三个月写篇文章,实验记录记得再烂,随便怎么记都不是问题,当事人应该能记得很清楚怎么做的。 但是,如果说是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团队,这个研究可能要跨越五年甚至十年。如果是依然使用纸质记录的话,我们很难去查询之前的实验结果,就可能会反复要去重复同样的实验。这样就会大大影响研究的进展。所以我觉得要想做一些重要的成果,特别是要啃那些硬骨头的话,我觉得电子记录就非常重要。 我自己一直在从事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成持续了超过十年。由于我们都有电子实验记录,所以我们经常会把几年前的实验记录翻出来再看一看,或者有新的同学进到实验室,还会让他们去参考多年前的实验结果。这样可以让整个研究更具延续性,让所有的工作都是站在前面基础之上,而不是从头开始。如果是纸质的记录,这是很难实现的。 【解决方案】 我个人并不推荐专门的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成本昂贵,不便使用,也不便数据共享。除非是像大的制药企业,对流程有严格的控制,对数据格式有特定的要求。对一般十几人到几十人或者百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团队来说,我认为用电子版的笔记软件更合适、更自由,也更具性价比。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工具更具通用性,并不仅仅适用于实验记录,同时可以用于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上的一些记录,所以这样就减轻了使用者学习新工具的负担,他们学习的是一个通用工具,即便今后离开实验室,这个工具依然非常有用。 类似的工具有: 为知笔记 有道云笔记 印象笔记和微软的onenote(分别对应于下图从左至右)。从用户群来说,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应该依次是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和onenote。 对于实验记录来说,我个人推荐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这两个在使用体验上来说,可能略比为知笔记更好。onenote是微软出品的工具,特点是功能强大,使用不那么方便,同步有时候也会有问题。对于实验室团队使用来说,基本可以不予考虑,下面也不再展开讨论。如果说你是surface电脑的用户,onenote还是有些不错的体验。 1、印象笔记:来源于美国的evernote,也是我寻找电子实验记录工具所使用的第二个软件。更早的时候,我是用google的google wave,很多人都不会听说过的一个产品,只存活了2年左右就被关闭了。放弃使用evernote的原因也很简单,后来国内访问体验越来越差。再到后来,国内推出了印象笔记,我也很快成了印象笔记的用户。不过遗憾的是,早期的印象笔记并不提供团队协作的功能,所以实验记录这一块,自从放弃了evernote,也从没再回到过evernote或者印象笔记。 2、为知笔记:在2011年左右,正在苦苦寻找电子实验记录的我,发现了为知笔记,也看过博主 善用佳软(张玉新)的介绍,我们因此逐渐成了好友。后来开始使用为知笔记作为团队的唯一电子实验记录工具,一直使用至今。有一次,碰到问题在线上咨询,恰好碰到为知笔记的创始人帮我解答问题,后来也成了好友。 3、有道云笔记:网易出品,功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体验也不错。其实,我也是有道云笔记的用户,语音笔记,实时转文字并保留语音录音,这个功能我就很喜欢。还有pdf OCR识别,翻译功能都很赞。 凭心而论,如果只是个人使用,三个都可以,体验也不相上下,各有所长,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都比较轻快。但是如果你的笔记数量很多,每年上千条,还希望团队成员也来使用,这时候对功能的要求将变得更加重要。此时,我推荐为知笔记。也就是说,重度知识工作者,我一律推荐为知笔记。 为知笔记想对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年费60元,每月10G上传流量,空间无上限。其它的自行比较一下。 推荐为知笔记还有一个原因,为知笔记是唯一提供本地解决方案的公司。对于数据保密有极致追求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福音。如果专门架设电子实验记录系统,费用高昂。而为知笔记盒子就是一台服务器电脑的费用,不到2万元,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下图就是我购买的为知盒子,方方正正的小黑盒,比传统机箱一半略高一点。 【心经】 如果你不是对保密有极致追求,我推荐你不要购买这个(不是黑为知笔记,也不是黑这个产品)。我自己使用下来后,我还是愿意用云端产品,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地虽然安全性提升,但是只能在本地访问,会损失云端的便利。所谓有得必有失。我自己购买的这个目前主要就是起个备份的作用,主力还是使用云端服务。我给身边的人推荐过为知笔记,发现科研实验室都倾向用云端,而一些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愿意选择本地的解决方案。 【电子实验记录的其它解决方案】 有的人自建wiki,不太推荐,手机端访问不便。数据安全性并不见得更好。 有人用坚果云来管理,也不推荐。虽然坚果云是我用来同步文件资料的主力工具,但它不是笔记类工具,不能创建文件,同步资料可以,用来做记录就不是它擅长的了。 【结论】 对于科研团队来说,实验记录是最宝贵的资源。一要长久保存,二要便于分享,便于检索,这样才便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传承。 这里提到的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和onenote四个工具,对于个人使用,几个都可以,就看个人习惯了。 对于团队使用,我推荐为知笔记。 参考资料: 1、为知笔记  不会使用为知笔记,可以参考我的课程 2、有道云笔记  3、印象笔记  4、onenote 

适配体,顾名思义,就是比较适合配合配对配种---的东西,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适配体是核酸适配体的简称,但是核酸只是一个限定性词语,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核心,一种是微观,核酸是核糖核酸的简称,也就是DNA和RNA,这两种东西就是螺旋链,我们肉眼可看到的螺旋链和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螺旋链其实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肉眼看到的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范围的链子来匹配,肉眼看不到的就需要用肉眼看不到的链子来匹配,于是就有了适配体这种高精尖的微观螺旋链,而且专门用来和其他成型的螺旋链进行配对。 学术话语: 核酸适配体是一小段经体外筛选得到的寡核苷酸序列,能与相应的配体进行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的结合,它的出现为化学生物学界和生物医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快速识别的研究平台,并在许多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文名称:适配体英文名称:aptamer 定义:能与蛋白质或代谢物等配体特异和高效结合的RNA或DNA片段。通常用体外筛选方法制备得到。

适配体毕业论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和你男朋友谈过吗?你们在一起多久了,如果说这段感情让你很累,换一个就好,你能在这问,说明你也没有跟他表达过,或者对方给自己留了私人空间。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有自知之明还不错,以后想清楚在提问了,相信你会改正的,不要那么冲动提出问题了,想好了再提

20190106 搞实验研究的,你的实验记录本早该撕掉了200min 【目标读者】 教授,科技工作者,创新型企业,实验室负责人,希望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人士。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很多科研工作者的问题,特别是实验室的PI。 【内容摘要】 纸质的实验记录,只能记录文字信息,无法记录图像,无法保存电子文件,导致数据分散在不同地方,不便查阅,不便实现团队内的共享,无法随身携带,也不便检索,也不便追踪,这种工业时代的产物早该淘汰了。现在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管理我们的实验记录,提升科研效率。这篇文章主要想分享我在实验记录管理方面的经验。 【撰稿背景】 实验记录是一个实验室最宝贵的资产。由于管理方式的低下,这笔重要资产没有办法充分利用,无法实现知识经验的传承与共享,极大影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效率。如何去充分利用这笔资产,如何通过实验经验的共享传承,促进一个团队的成长,提升科研团队的产出,其实早已有了更好的方式。人类社会早已由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并在开始向智能社会迈进。但是工业社会的很多工作方式一直保留到现在。譬如像手写实验记录本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种工作方式是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 既然是做科研的,做创新的,我们就应该有质疑精神,少一些想当然,少一点固执。对于实验学科来说,我们撰写实验记录,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现在的方式有没有什么缺点?有时候,我和一些教授们分享电子实验记录,经常会引来质疑:电子记录,记录着篡改了怎么办?抄袭怎么办?(通常我不喜欢和人争辩,电子记录可以记录所有的修改痕迹,连修改的时间都有记录。这是纸质记录无法比拟的。) 时光回转到2008年,我自己记了数10本的实验记录本。但是记完之后,自己几乎从来不愿意去再翻动它。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不能随身携带,只能在实验室去翻阅它。 第二,记录不全面,经常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没有记录下来; 第三,只能记录文字信息,而不能够保存图片颜色甚至过程。 对于实验中的现象,也只能用文字去描述,而不同时间、不同人对文字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原始数据,这些电子版的数据,我很难放到实验记录本里面来,只能放在电脑里面,所以我的记录会分散在纸质记录本和电脑上; 第五,经常还会出现一个尴尬的事情,自己写的实验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甚至说有时候写得比较潦草,字都不认识了。更别说给别人看,或者参考别人的实验记录了。     上面简单的分析你可以看到,尽管实验记录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资产,但是手写的实验记录极大地浪费了这笔无价的资产,因为它很难去利用,很难实现团队内的共享。 【时间成本】 有人可能说,传统的实验记录怎么不能共享了。是的,可以共享。我们现在来设想几个场景,看看完成一次资料共享,效率如何。 场景:实验室新来的小弟,师兄的毕业论文没有写摸索实验条件的过程,要参考已毕业师兄的原始实验记录。  我们知道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所记录的信息,很多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很多失败的记录,摸索条件的过程,都没记那么清楚,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去参考最初的原始记录。如果在一个管理比较完善的实验室,要查询实验记录怎么办呢? 首先要征得老师同意,然后找到实验室的管理员找到存档的实验记录本。由于无法去直接搜索,所以只能一本一本的去翻阅。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能够找到原始的记录。假设原始的记录人写字比较工整的话,应该也可以看清楚他写的是什么。 就算是所有想找的信息,他都记录清楚了。如果还有一些仪器数据,肯定也只能放在电脑中。所以还得查找电子的实验文件。这样才有可能把原始记录和它的结果对应起来。 所以,传统实验室要想查询原始实验记录,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简单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小时是无法去完成的。但是,如果说是完全电子化实验记录的话,这个过程只需要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去完成。而且不光可以找到原始记录,原始的实验数据文件,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也都可以找到。 一分钟和一小时带来的差异是什么?人们根本不愿意去查找哪些纸质的记录,不愿意参考之前的记录。那些花费大量经费沉淀下来的经验,只能无人问津地躺在那里。后人只能再去探索,做无谓的重复。当一个实验室,某方面的工作出现中断的时候,这种反复摸索的事就会经常发生。 在我们学院某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实验室的学生毕业的时候,需要花1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各种资料的交接。在我的介绍下他们现在全部改用为知笔记,毕业时的交接不再是个事儿了。节约的每一分钟的时间,其实都是节约了社会的资源,节约了宝贵的创新资源。 【共享意识】 社会怎么进步的,就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知识的共享。一个实验室怎么才能够更高效的运转,更快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实验室成员的集体智慧,相互传帮带。我还听说过有些实验室学生之间,相互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而且实验室内部不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我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好在这是罕见的例子。 【数据安全】 有人担心实验记录存在云端,安全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三个例子: 第一,现在越来越多人把钱存在网上,用支付宝,用微信钱包,有没有担心过我钱被偷掉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发现钱变得更安全了,不怕小偷了。数据存在云端,我认为会比本地更安全。担心安全是有必要的。怀疑不安全而不去使用,其实只是意识问题。 第二,我自己亲身的例子。2014年的9月,我的笔记本被偷过,我的台式机的电脑硬盘坏过,而且找人恢复也没有恢复不过来,丢失了大量的数据。 第三,我们学院神经口的一个实验室,几年前向他推荐为知笔记的时候,他也特别说到云端不安全。所以我也给他推荐了本地的解决方案。最近问他主要用云端还是用本地的电子笔记时,他说主要是用云端的。原因很简单,他不管出差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方,随时可以了解实验室的进展情况。所有人的实验记录,详细数据,实验步骤,他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用再去打电话或者微信,一一沟通。节省了他大量的沟通时间。 其实,提供这种笔记服务的公司,有专门的团队去做数据安全备份,而且都是容灾备份。所谓容灾备份是一般在本地有一个备份,在其它城市还会有一个备份,即便一个城市的机房发生了火灾或者地震,依然有机会挽回你的数据。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云端,我的工作模式主要都是在云上。我用的主力同步工具是两个,一个是为知笔记,一个是坚果云。我自己常用的工作电脑有三台,一台移动的笔记本,两台台式的,还有若干pad,手机。有了上面这这个工具,我可以随时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开始工作,而且可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其实,有时候还会在移动端手机上开展工作,有了为知笔记+坚果云,工作可以随时随地。 【电子记录的必要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电子实验记录不是个事儿?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短平快的课题,三个月写篇文章,实验记录记得再烂,随便怎么记都不是问题,当事人应该能记得很清楚怎么做的。 但是,如果说是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团队,这个研究可能要跨越五年甚至十年。如果是依然使用纸质记录的话,我们很难去查询之前的实验结果,就可能会反复要去重复同样的实验。这样就会大大影响研究的进展。所以我觉得要想做一些重要的成果,特别是要啃那些硬骨头的话,我觉得电子记录就非常重要。 我自己一直在从事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成持续了超过十年。由于我们都有电子实验记录,所以我们经常会把几年前的实验记录翻出来再看一看,或者有新的同学进到实验室,还会让他们去参考多年前的实验结果。这样可以让整个研究更具延续性,让所有的工作都是站在前面基础之上,而不是从头开始。如果是纸质的记录,这是很难实现的。 【解决方案】 我个人并不推荐专门的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成本昂贵,不便使用,也不便数据共享。除非是像大的制药企业,对流程有严格的控制,对数据格式有特定的要求。对一般十几人到几十人或者百人这样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团队来说,我认为用电子版的笔记软件更合适、更自由,也更具性价比。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工具更具通用性,并不仅仅适用于实验记录,同时可以用于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上的一些记录,所以这样就减轻了使用者学习新工具的负担,他们学习的是一个通用工具,即便今后离开实验室,这个工具依然非常有用。 类似的工具有: 为知笔记 有道云笔记 印象笔记和微软的onenote(分别对应于下图从左至右)。从用户群来说,目前国内用户最多的应该依次是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和onenote。 对于实验记录来说,我个人推荐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这两个在使用体验上来说,可能略比为知笔记更好。onenote是微软出品的工具,特点是功能强大,使用不那么方便,同步有时候也会有问题。对于实验室团队使用来说,基本可以不予考虑,下面也不再展开讨论。如果说你是surface电脑的用户,onenote还是有些不错的体验。 1、印象笔记:来源于美国的evernote,也是我寻找电子实验记录工具所使用的第二个软件。更早的时候,我是用google的google wave,很多人都不会听说过的一个产品,只存活了2年左右就被关闭了。放弃使用evernote的原因也很简单,后来国内访问体验越来越差。再到后来,国内推出了印象笔记,我也很快成了印象笔记的用户。不过遗憾的是,早期的印象笔记并不提供团队协作的功能,所以实验记录这一块,自从放弃了evernote,也从没再回到过evernote或者印象笔记。 2、为知笔记:在2011年左右,正在苦苦寻找电子实验记录的我,发现了为知笔记,也看过博主 善用佳软(张玉新)的介绍,我们因此逐渐成了好友。后来开始使用为知笔记作为团队的唯一电子实验记录工具,一直使用至今。有一次,碰到问题在线上咨询,恰好碰到为知笔记的创始人帮我解答问题,后来也成了好友。 3、有道云笔记:网易出品,功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体验也不错。其实,我也是有道云笔记的用户,语音笔记,实时转文字并保留语音录音,这个功能我就很喜欢。还有pdf OCR识别,翻译功能都很赞。 凭心而论,如果只是个人使用,三个都可以,体验也不相上下,各有所长,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都比较轻快。但是如果你的笔记数量很多,每年上千条,还希望团队成员也来使用,这时候对功能的要求将变得更加重要。此时,我推荐为知笔记。也就是说,重度知识工作者,我一律推荐为知笔记。 为知笔记想对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年费60元,每月10G上传流量,空间无上限。其它的自行比较一下。 推荐为知笔记还有一个原因,为知笔记是唯一提供本地解决方案的公司。对于数据保密有极致追求的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福音。如果专门架设电子实验记录系统,费用高昂。而为知笔记盒子就是一台服务器电脑的费用,不到2万元,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下图就是我购买的为知盒子,方方正正的小黑盒,比传统机箱一半略高一点。 【心经】 如果你不是对保密有极致追求,我推荐你不要购买这个(不是黑为知笔记,也不是黑这个产品)。我自己使用下来后,我还是愿意用云端产品,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本地虽然安全性提升,但是只能在本地访问,会损失云端的便利。所谓有得必有失。我自己购买的这个目前主要就是起个备份的作用,主力还是使用云端服务。我给身边的人推荐过为知笔记,发现科研实验室都倾向用云端,而一些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愿意选择本地的解决方案。 【电子实验记录的其它解决方案】 有的人自建wiki,不太推荐,手机端访问不便。数据安全性并不见得更好。 有人用坚果云来管理,也不推荐。虽然坚果云是我用来同步文件资料的主力工具,但它不是笔记类工具,不能创建文件,同步资料可以,用来做记录就不是它擅长的了。 【结论】 对于科研团队来说,实验记录是最宝贵的资源。一要长久保存,二要便于分享,便于检索,这样才便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传承。 这里提到的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和onenote四个工具,对于个人使用,几个都可以,就看个人习惯了。 对于团队使用,我推荐为知笔记。 参考资料: 1、为知笔记  不会使用为知笔记,可以参考我的课程 2、有道云笔记  3、印象笔记  4、onenote 

为什么适配体优先和和生物分子结合核酸适配体是从一种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得到的能与靶分子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寡核苷酸。核酸适配体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肿瘤的分子诊断、分子影像、靶向传递和治疗中显示出非常重要的作用。核酸适配体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无毒、无免疫原性的特点,可以与单克隆抗体相媲美,近年来将细胞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用作肿瘤肿瘤诊断的研究显著增加。核酸适配体近年获得快速发展,研究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十多项适配体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尤其在2016年,美国FDA相继批准了三个核酸药物。我们相信核酸药物将会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蛋白药物之后的第三大新型生物药物。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案确定及其应用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毕业论文核酸

瞎扯淡就可以

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相关资料在知网,万维网能查到资料。论文不会写,最关键的是要把心态放正,一步步来,多看点范文,看看别人怎么写的,食品安全与检测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医学研究广博深繁,医学论文自然也就深奥广达。所以,拟定医学论文题目要精心琢磨,表意精确。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本科生医学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科生医学论文题目

1、临床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2、以基层就业为导向的医学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

3、青年教师在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作用

4、医学本科生对《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认识及需求分析

5、军校医学本科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本科生《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的初步探讨

7、医学本科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调查分析

8、江苏省医学本科生面向基层就业意愿研究

9、云南医学本科生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0、医学本科生对临床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理解和要求

11、医学本科生与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2、医学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13、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初探

14、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 市场调查 与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15、科研实验室开放对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作用初探

16、四川大学医学本科生择业意向的调查分析

17、浅谈中医类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体会

18、P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9、医学本科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20、少数民族医学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 方法 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

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 种植 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

3、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4、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5、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

6、我国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7、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IL-1β影响的研究

8、8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分析

9、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

10、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应力分布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1、T-Scan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12、正畸治疗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13、成人正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14、不同牙面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15、自锁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排齐牙列的对比研究

16、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

17、锥形束CT对下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18、F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和质量研究

19、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 教育 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发展策略

20、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考核中多站式考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

2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光滑念珠菌力学性质的影响

22、乳牙根中1/3折保守治疗的应用研究

23、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24、整合牙颌模型三维重构及其应用研究

25、江西省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26、玻璃纤维桩不同粘接方法粘接强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7、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28、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9、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组织工程研究

30、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3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初步研究

32、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33、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

34、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

35、自制铸钛包埋材料铸造工艺与铸钛修复体铸造精度的研究

36、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

37、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钛基托的实验研究

38、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抗龋性能研究

39、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

40、磨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有限元分析

2021本科生医学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通信专业毕业生论文题目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堆肥化、卫生填埋两种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主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以及通过分析开发出的新的微生物技术,指出了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高效的微生物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微生物 强化微生物处理技术 基因工程 ; 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的加速,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和人类聚居状况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简称MSW)是在城市日常生活及为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Sanitary landfill)、堆肥化(Composting)、焚烧(Incineration)三种,其中前两种处理方式均属于生物处理技术。具体来说,MSW生物处理技术就是城市生活垃圾中固有的或外添加的微生物,在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得MSW中的不稳定的有机物代谢后释放能量或转化为新的细胞物质,从而MSW逐步达稳定化的一个生化过程。 1.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中主要的微生物。。。

毕业论文写核酸

微生物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堆肥化、卫生填埋两种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主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以及通过分析开发出的新的微生物技术,指出了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高效的微生物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微生物 强化微生物处理技术 基因工程 ; 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的加速,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和人类聚居状况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简称MSW)是在城市日常生活及为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Sanitary landfill)、堆肥化(Composting)、焚烧(Incineration)三种,其中前两种处理方式均属于生物处理技术。具体来说,MSW生物处理技术就是城市生活垃圾中固有的或外添加的微生物,在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得MSW中的不稳定的有机物代谢后释放能量或转化为新的细胞物质,从而MSW逐步达稳定化的一个生化过程。 1.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中主要的微生物。。。

这样你确定通过的了?

你的论文写了吗

你好可以帮你

毕业论文核酸检查

硕士毕业后论文抽检检查的方式如下:

在上一学年度以随机抽取方式复审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所抽查的论文应包括本地区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及其本科专业,原则上抽查所占比例不低于2%。通过硕士、博士抽样检查其创新科研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主要考查学生的学术素养。

论文抽查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论文选题、逻辑、研究方案和计划、开题报告、学术规范等。经核实,毕业论文确有抄袭、篡改、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将取消其学位授予,并取消学位证书。论文简介:

论文,古典文学中意为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现多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文件,自2021年1月1日起,每年会对本科毕业论文实行随机抽查,重点抽查对象为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若抽查发现有抄袭、伪造、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论文作者的学士学位将被取消。

抽检办法:

一般对于硕士论文的抽检,每个学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可能会在所有学生之中随机抽取20%左右的学生论文再次进行检测,这就是抽检。但是对于论文抽检的标准其实是没有特定的标准的,具体有什么标准还是得看自己的学校是怎么规定的,而且如果是自己的论文查重通过了,最终的论文抽检抽到了自己,没有通过的话,那么对自己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5%左右。每篇抽检的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专家按照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对论文提出评议意见。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意见以适当方式公开。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通常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验:1. 学术规范性:检查论文是否符合学术写作的规范要求,包括格式、引用标准、参考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2. 文章结构和内容:检查论文的整体结构是否清晰合理,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是否完整、连贯。3. 学术原创性:检查论文的原创性和创新性,避免抄袭他人的观点、文字或数据。通常会通过专门的查重软件来检测论文中是否存在重复的内容。4.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检查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可靠,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否符合统计学原理,并且结果的解释是否合理。5. 论据支持和逻辑结构:检查论文中的论据是否充分、有力,并且是否能够支持论文的主题和研究问题。同时,检查论文的逻辑结构是否紧密、连贯,以确保论文的逻辑推理正确性。6. 语言表达和写作质量:检查论文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使用的词汇和语法是否规范。此外,还会关注论文的段落组织、句子结构和篇章连贯性等方面。7. 学术贡献和实用性:检查论文对学术领域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抽检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可能因学校、学科或导师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遵守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要求,并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原创性,以确保通过抽检审核。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如下:

论文的段落与格式、数据库、章节变换、标注参考文献和字数检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通过论文检测系统来检测毕业论文,检测论文中是否存在抄袭现象,以达到杜绝学术作假的不良风气。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论文特点:

1、学术性。学术论文的学术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2、科学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3、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4、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