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道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道次第下士道毕业论文

前文中我们述及所谓“下士道”,强调了下士道是儒家社会的基础。这个基础体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其一是社会宏观层面,这个主要通过严格的,形式上没有矛盾的,完全逻辑化的律法系统来得以展现;其二是相对内向的,以“孝”为核心,以婚姻为纽带的伦理规则。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个下士的世界所蕴含的碎片化,局部化的趋势,即当我们放大视角,会发现很多涉及社会整体运行,变革的宏观问题在下士的世界里无法进一步得到解决,自然,对于那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家庭,或者家族视角,开始关注更为广大世界进展的个体而言,甚或哪怕仅仅出于一个个人天赋的好奇心的驱动,我们也有必要继续前进一步,这就是所谓“中士道”要讨论的问题。 秉承了儒家最为基本的气质,自然,所谓“中士道”也依然是“学”和“习”的问题,与“下士道”相比,只是在“学”与“习”的侧重和内容方面有所区别罢了。与下士相比,中士更为强调“学”,或者说中士是经由“学”开始,逐步沉淀出,也就是“习”得一种更为深沉厚重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也不陌生,就是在古典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忠恕”而已,但是在这里,我们要简单辨析一下这个“忠恕”,其主要原因是“忠恕”在历史中被不求甚解的滥用远大于其正解。俗常认识中的“忠恕”只是被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个体的品质,道德,或者说特定人格最终的结果状态,而很少去提及形成这个“忠恕”结果的过程,这就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教条和僵化,其本质和我们先前在讨论“孝”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形如出一辙。诚然,所谓“忠恕”对于个体而言似乎总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是,搞不清楚为什么“忠恕”,不知道“忠恕”从哪里来,也说不清楚“忠恕”确定的内涵,这能算是真正理解“忠恕”了吗?不理解,又如何以其为原则践行呢? 总体上,我们说,“忠恕”是比之于“孝悌”高一个层面的观念存在,相对而言也更为抽象。它不像“孝悌”直接的源于血亲关系,在耳濡目染,耳鬓厮磨中直接感受到,它更多的存在于一种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当中,故而不能简单的将其视为一种直接的,不加分辨的存在而予以接受,也同时是这个原因,真正意义上,或者说可靠的“忠恕”是必须通过如理的,正确的“学”的过程才能成就的。这个过程如果得不到保证,形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在古典中国史中随处可见的“大奸似忠”的例证。 此外,中国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似乎“忠孝”在一定条件下是矛盾的。可是按照我们上述的看法,所谓“忠恕”只是“孝悌”的承继和进一步的延伸发展,也就是说,中士道只是下士道基础上的进展而已,那么,“忠恕”应该是完全地涵盖“孝悌”所指示的内容,这样,我们还需对二者的关系做一个解释和界定。当个体脱离了家庭,家族的藩篱后,直接认识到的就是所谓的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其表现基本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国家这样的概念。个体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意识到我们“属于”她,或者有类似的关系存在,但要非常严格地对不同的概念予以辨析,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和直观。的确如此,这些不同的存在在真实的历史展现中也是时而交融,时而分流,甚至彼此对立。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也总是能感知到总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哪怕若隐若现,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并命名为一种文化共同体,比如中国文化,英国文化。正是这种绵延不绝,流传有序的文化存在赋予了我们个体人的所谓文化人格,对这种特定文化的体认就是中士道,也就是“忠恕”所要研习的主要内容。 在下士的世界里,我们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采用的方式是回答我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谁的兄弟姐妹,一直到我是社会的公民,这样的方式。进展到中士,依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要追溯到文化传承这样的观念中去了。我们每个个体都自然地浸润在我们所属的文化环境中得以长成,亦同时自然的形成了该特定文化所具有的人格表征,但这种人格的存在属性多还是相对粗糙,缺乏系统,或者说流俗的。对于真正的中士的修习而言,就如在下士修习中要了解我们血脉的传承一样,也必须正本清源,真实,完整的了解我们所属文化的传承脉络,透过这种传承的厚重历史,形成对这种文化的真正认同和皈依,这种自觉的人格状态,我们就将其称之为“忠”。 显见,所谓“忠”其实就是个体文化人格状态的表达,当然也可以简单的视为一种情感。这种表达或者说情感是必须建立在真诚之上的。而这种真诚也只能来自于完整的了解和认同,当然,这是具体的修习方法,我们稍后再谈。再来辨析一下更为我们所熟悉的“忠臣孝子”里的“忠”,古典中国臣子对君主的“忠”这是意识形态的要求,古典中国是完全的政教合一,君主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世俗的政权和文化的解释权,更是上天的意志,“忠君”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实际上,显而易见,这种情况下的“忠”只是我们讨论的真正的“忠”的简化版,或者说合理的意识形态版本,作为一个意识形态概念,自然是教条的,有限的和外部的,这种确定化的过程,简化了其理解,使得其获得了操作性,自然,同时也引致了矛盾,比如先前的诸如“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只有在这种情形下才会产生,至于真正的“忠”,我们知道,它必须是建立在“孝”之上,并且完全的蕴涵“孝”,哪来矛盾之说。   “忠”来自于对于所继承文化的研习,但文化显然也是个非常抽象的观念。文化如果仅仅做这种字面的了解,那显然是空疏不当的,我们要说,所谓文化,也必然的体现在器物中,制度中,伦理中,体现在它们的流传,演进中,所有这一切,概略的说来就是历史。因此,所谓“忠”,所谓中士道,其本质简单的说就是对历史的追溯和认同,当然,所说的历史前提是真实的历史,虚假的东西本质上是没有存在性的,更何况是能体现在族群文化中的存在。这样,经由这种对历史的认知,个体能够获得文化层面的自我确认,并同时了悟自己在这整体链条中的位置,责任,义务和担当,进而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这一切,和我们在下士道中所熟悉的路径大体上是一样的情形。 对“忠”的内涵有了了解,我们再来谈谈“忠”的气质层面的表现。在“孝”里我们曾经说到,对于下士而言,真实,正直是下士世界的特征,其中,真实是外化的,主要表现为律法系统,正直是内蕴的气质。那么,到了中士这里,随着视野的扩展,其内外的要求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对外,“忠”要求中士承担历史责任,这个责任是与下士承担的直接社会责任相对应的,我们可以将这种责任称之为“善”,它表达了对族群历史的尊敬和继承。对内,荣誉,或者说羞耻是对中士的气质要求。 有了“忠”,我们就能自然的进展到“恕”,因为如果我们将“忠”视为相对个体化的形态存在,那么这个“忠”的群体化表现就是“恕”,其实质就是“一”和“多”的关系。有了这个“忠”的共同基础,“恕”所代表的个体之间的宽宥,谅解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如果说“忠”是一种“质”的存在,那么“恕”就是相应的“量”,它代表着融合和沟通,可以想见,如果是完全的原子化的,分立的存在状态,那么本质上这种融合是根本无从完成的。上一节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中士道,亦“忠恕”之道的内核,以及偏重于个体心性方面的内容。按照儒家一贯的看法,我们知道,所谓个体心性是不能脱离整体泛泛而谈的,所以,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中士道的另一个方面,即其外化于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连接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对中士道整体的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以中士道为依据所建立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者说中士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在下士道中,我们说下士的世界是一个完全“真实”,可感知的有形世界,其特征是边界清晰可辨,所以可以用律法来创制或者说管理的世界。但中士道的根本诉求却是对历史的继承和追溯,换言之,中士的世界本质上是完全历史性的,整个族群的文化史就是这个世界的根基。这个世界是另一种的“真实”,比之与所谓的可触摸的真实世界,我们毋宁说这样的世界更为真实。就在这样的世界里,中士直接承继于先圣先贤。这个世界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显然,用下士世界的律法是无法对这个世界的规则作出规定的,相反,这个世界由于其时空上的历史连贯性,反而对现实的直接世界起着必要的约束作用。与现实的世界相比较,这个世界显然更为恢弘而久远,当下的世界在这样的角度下也无非是这个世界的一隅而已。 当然,这个世界也有其显在的,或者说现实的存在形态,我们大致将其称之为“知识分子共同体”。其实,古典中国的“士大夫群体”,或者说“士林”是这种存在形态的更为恰当的描述。这个群体自有一套评价体系,一般而言是相对软性的标准对其成员作出必要的限制以及评价,更主要的是历史地位的评价,这种地位,是决定中士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最重要的考量,其分量就相当于在下士中社会地位的重要程度。前文中我们说过,下士道的成就主要是通过浸润,“习”得的一种情感,与下士道相似的是,中士道的最终成就也是一种情感状态,不同的是,中士道必须通过如理的,系统化的“学”,进而沉淀而成的一种情感,下士道的情感状态是直接的,自然而然的;而中士道的情感是间接的,经过积累凝华而成的,不经过这个过程的中士道是虚假的,尽管我们说在意识形态层面,这种未经沉淀的,直接的来自外部教条的“忠”并不是没有意义,但如果穷根究底,意识形态毕竟是外部的,杂凑的,因而其必然的空虚不实。这里,我们提及了情感,与情感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所谓理性,或理智之类的名词。要对二者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只能大致地区别如下,即所谓理性更多的指向一种思维化的存在,总体上这是一种打破,变革的开拓性力量;而情感毋宁说是理性,或者说思维长期沉淀的产物,其本质是更深的理性,一般体现为维系,融合的保守性力量。 一般而言,成就中士道的可靠路径建立在下士道的基础之上。中士是要靠长期,深入的系统学习来获得人格的提升,而这种所谓的学习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知道,所谓“学”如上述,是一个打破,解构,变化的过程。“学”初起时,多是纯粹的体现为一种技术化,碎片化的知识积累,但是不存在完全意义上这种所谓外在的纯粹知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其内含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强,这就对学习主体的固有人格体系,大体上说就是既有的意识形态系统造成了影响,或者干扰。如果这种人格体系本来就不甚牢固稳定,那么更深入的学习实际上是无法继续下去的,甚至造成既有意识形态系统,也就是学习主体人格的崩溃,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我们一般意识中想当然的一件“好事”,它是有风险的行为,甚至盲目学习是一件风险很大以致不可控的行为。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强调下士道是成就中士道基础的主要原因。合格的下士道成就者能够提供继续“学”下去所必须的情感保障基础,没有这种情感的支撑,中士道的“学”是很难完成的,勉强为之,甚至是祸患。前面我们提及,下士也有“学”的内容,但是我们同时强调过,下士道中所谓的“学”其实并不能真正称之为“学”。从内容上讲,下士所学习的通常只是我们所说的各种部门,或者叫学科专业的知识,其技术化,应用化的色彩比较强,整体思维的程度比较浅,严格的说来是算不上所谓思维的,只能说是为中士的继续修习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材料准备。 中士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一般而言,中士首先进入的“学”的内容应该是一个特定专业领域的学习,任何人类精神活动的特定领域,都自然的体现出人类的理性精神,而对这种理性精神的把握,是中士道的首要的,也是基础的要求。因为只有透过这种相对具体的专业化知识系统的认知,讲理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才能得以成型;求真务实的品格才能得以塑造;虚妄无知的夸夸其谈才能得以驱除,而这些是中士下一步学习的基础。除此以外,人类的任何一种专业活动领域均是整个人类文明史,活动史的局部例证,中士对这种个别部门史的研读也当然的为将来对整个文化共同体历史进行研究提供了准备。总而言之,某个特定领域里专业知识系统的掌握是一个中士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讲,中士首先要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对这个特定领域的概念体系,理论框架,与其他部门的区别,联系,以及这个领域的历史沿革,发展都要有综观的认知。不存在不学无术,夸夸其谈,只会明辨是非,口诛笔伐,道德至上的中士。 不难看出,中士道的这个开始的“学”本质上就是一个讲“理”的过程。何谓“理”,无非就是人类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既有经验的思维概念系统罢了。这套系统最大的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去掉观念中虚假的成分,并对无法证实的部分保留疑问,我们生活中熟知的科学,技术,法律都属于这样的讲“理”的系统。这个系统的重要性更体现在中士道下一步的学习过程上,这就是对文化共同体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核心文明构成的学习上。我们知道,由于无法避免的现实利益的影响,历史在一定程度上的被歪曲篡改几乎无法避免,某种程度上这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但对于中士的学习,这确无疑构成了干扰,缺乏了事实的真实性和态度的真诚,是谈不上所谓“学”的。所以,经由实际事物训练出来的讲“理”的思维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摒弃虚假历史的作用。 接上述,中士道的第二个重要的“学”的内容就是历史。只有在历史的接续中,文化的薪火才得以相传,个体才有获得文化人格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我们要说,中士道的修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可以简单的称之为“理学”部分,这个所谓的“理学”其实就是在为我们现在要谈的“史学”部分做准备,在中士道中,对历史的学习才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因为,正如下士生活在血脉传承的世界中一样,中士的世界本质上是历史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整个历史的时空对于中士而言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中士的生命是存在于这个历史进程当中,和下士不同的只是,要看到,或者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需要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已。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下士的世界是直接的,而中士的世界是要经过“萃取”的,或者说“否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理智和思维构成了某种类似于过滤,成形的装置。中士道成就的标志和下士道一样,也是一种情感,无非就是经过了沉淀,凝结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再是直接的来自于自然,而是通过必要的“学”得以生发,再通过反复的锤炼,酝酿,也就是“习”得以巩固,确定。 以上我们主要讲的是中士道修习的内容和次序,接下来我们来说方法。在下士道中,我们强调了下士道成就于家庭之中,没有真正的伦理意义上的家庭或者说家族存在,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下士。至于中士,从我们前面的讨论中,不难得知,中士的诉求其本质是历史性的,故而,中士的修习显然是主要由家族之外的影响,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共同体的力量所主导的。如果说,对下士而言,父母代表着家庭最为主要的影响;那么,对中士而言,这种影响的代表就是老师,导师。这里中士和下士的发生的情形是基本一样的,没有合格的老师的培养,也不可能存在所谓中士。当然,应该明确,我们这里所言及的老师这个称谓决不是时下职业教师的概念,它更类似于古典中国的“授业恩师”这样的观念。与父母亲族这种自然的关系有所不同,老师毕竟是外缘的社会关系,所以,师徒名分的建立与解除应该符合相应的程序,以及适当的外在形式。 再来仔细的讨论一下中士的“学”与“习”呈现螺旋式进展的过程。在下士道中,我们知道,下士主要是通过家庭环境造就的,也就是所说的“习”,但良好的家庭环境又来自何方呢?显然,整体外部社会良好的伦理规则和意识形态是成就个体家庭的最为重要的力量,那么其实下士的成就在本质上是外缘的,也就是说,下士是相对被动接受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下士是社会氛围环境的跟随着,而不是领风气之先的引导者。 到了中士,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如果说中士也是跟随者,那么我们知道中士跟随的是历史的进展,而真正的历史进展总是隐匿的,是需要通过艰苦的挖掘,也就是“学”,才能得以一窥门径。需要进一步着重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绝不是头悬梁,锥刺骨似的闭门造车状的纯粹技术理论学习,其真实内涵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儒家的“学”的本质内涵其实是一个破除,开拓,更新,建立的活动过程,用今天的话讲,这里的“学”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在谈的“学”和“习”本质上是不能做生硬的割断理解的,只是在不同条件下有所侧重罢了。如此讲来,儒家中士道的修习的要旨我们大致就可以了解了,即听闻了道理,然后在实际生活中演练,修正,评判。这也就是夫子所说的“不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内涵。 我们甚或可以说的更为具体一点,也就是所谓中士道成就的外在形式化的判断标准。标准有二,一个我们先前已经提及,即专业领域的通达;其二,就是人情,世故,伦常变迁的了悟。尤其是后者看似庸常而无足轻重,殊不知这些才是推动历史进展的更为深沉的力量,自然也是真正的历史情感的源头。中士道在儒家君子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中士构成的世界,或者说中士所居的这个世界其本质是完全历史化的,它来源于直接的下士世界,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它贯通了整个族群的文化命脉,本质上,它是儒家形而上学体系的最高表达。

四法行包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四法行: 一、亲近善知识 对于我们末法众生而言,福薄障深,无缘得见诸佛显现,亲聆教法。而经典浩如烟海,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领,如何于一望无际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 这正是许多人修学多年却不得要领的原因所在。结果,佛法是佛法,自己是自己,问题还是问题。 此外,尽管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一切僧宝,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尤其是缺乏正见和德行者。在这样的现实中,依止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识,作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如法依止,确为修行捷径。二、听闻正法 首先,要增强对三宝的信心,树立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可学习《随念三宝经》、《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地藏经》、《普贤行愿品》等。 其次,是学佛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正见和行仪,指导我们如法地生活、持戒,止恶行善,相关经论有《佛说善生经》、《佛说吉祥经》,这些经教说明了居士应该如何待人处世,如法生活;《十善业道经》揭示了缘起因果、止恶行善的意义,指导我们简别佛法与其他宗教在知见上的不同,为修学打下基础。 此外,还应奠定相应的教理基础,明确学佛的常规套路和次第。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这就必须树立佛菩萨那样的行愿。关于此,必读典籍为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和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重点介绍了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实践。 具备行愿之后,还要进一步解除烦恼,入佛知见。《辨中边论》、《金刚经》和《六祖坛经》可为我们提供指导。 闻思经教是修行中的重要环节。正如《听闻集》所言:“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三、如理作意 作为佛弟子来说,应具备哪些基本观念呢? 以思维人生难得、念死无常、思维轮回是苦和深信业果作为佛弟子必须具备的共同观念。时常忆念思维这几点,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摆脱凡夫心,使修行继续深入。 四、法随法行 修行是生命改造工程,这就需要反复不断地训练。尤其对一些基础修行内容,更应念兹在兹,时时不忘。此处重点介绍皈依修习、发心、五戒和四无量心。 首先,修习皈依,重点在于强化对三宝的信心,这需要量的积累,所以我们要作为每日定课来完成。修行,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对于初学者,应以两至三年的时间修习皈依。 皈依修习还应结合礼佛同时进行。礼拜,不仅是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恭敬和感恩,也是忏悔业障、扫除修行障碍的最佳方式,更能折服我慢,培养谦和、柔软的佛子威仪。 其次,是修习发心。从下士道的增上善心开始,进而修习中士道的出离心和上士道的菩提心。出离,不仅是对现世的出离,更是对轮回的出离。依出离心修习三无漏学、三十七道品,可成就解脱道。菩提心即觉悟利他之心,更有无限、平等、无相、无所得的特征。 第三,应奉行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佛弟子基本的行为准则,受持五戒,应该通过相关律典的学习,了知开遮持犯。戒为三无漏学之一,依戒修行,方能成就定慧资粮。同时,止息凡夫心和生命中的不良串习,使未来获得暇满人身,远离堕落恶趣之苦。 第四,还应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是予乐之心;悲,是拔苦之心;喜,是对众生一切善行的随喜;舍,是对众生的平等相待。以上四点,为佛法修行的共同基础。如果说皈依使我们走入佛门,那么发心就为我们把握了修行方向,而五戒十善是保护我们不受烦恼伤害的行为规范,四无量心的意义则在于拓展心量,迅速积累佛道资粮。 四法行的修习环环相扣,由亲近善知识而能听闻正法,由正法指引而能如理思维,具备正确观念之后,才能如法修行。如此,从认识外在三宝到开发内在三宝,最终实现自身本具的三宝品质。

道士毕业论文

道教对我的影响很深刻,我现在就信奉道教,而我现在还不到二十岁!

你这个挺难的,上各大核心期刊论文网站上去找找吧,维普数据库挺好的。

关于武当道教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武当道教将纲常与成仙信仰紧密结合,突出“忠孝仁义”,宣扬“善恶承负”,提倡“诚信不欺”,并假神道设教,以“真武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与此相应,武当山道教的风水格局,也深刻体现出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

论文关键词:成仙得道;忠孝仁义;善恶承负;诚信不欺;建筑风水

武当山在春秋至汉代末期,已是古代宗教重要的活动场所,许多达官贵人到此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隋唐时期,武当道场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促进了武当道教的发展。宋元时,由于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和宣扬武当真武神,使真武神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一玄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篆禳,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最终形成,并随之呈现出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作为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武当道教的教理、教义与中国道教的教理、教义同出一辙,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而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儒家在伦理思想方面历来相反相成、互抗互补。

“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的宗教。‘道教’之称为‘道教’并不仅仅因为它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因为它是一种‘道德教化’以‘致太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宗教。”就伦理思想而言,武当道教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它将儒家纲常与成仙信仰紧密结合,突出“忠孝仁义”,宣扬“善恶承负”,提倡“诚信不欺”,并假神道设教,以“真武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伦理道德。与此相应,武当山道教建筑的风水格局,也深刻体现出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现将笔者在武当道教伦理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以资探讨。

道教是华夏文明中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度人经》)的教义思想主导下,践行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的教化,将“长生贵生”、“成仙得道”作为广大教徒的最高信仰追求。作为道教的重要支派,武当道教也为信徒们描绘了一个“福寿康宁、成仙得道”的人生境界和理想目标,这一人生理想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福寿康宁、逍遥达观的人生境界;第二个层次是通过修炼实现无疾而终、坐化升天、进入天堂的成仙目标。“福寿康宁,成仙得道”的人生理想,汇集了武当道教信徒对自身价值、人性内涵以及摆脱外界束缚取得个性自由等的美好向往和价值取向。为了这一理想得到实现,武当道教将“慕道明道,苦行修炼”、“符咒做法,祛祸免灾”、“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等贯彻于全部教化过程中。首先,武当道教以“玄天真武上帝”遣欲坐忘、修炼内丹的经历,教化信徒只有慕道明道、苦行修炼,才能实现学道修道的理想目标。其次,武当道教设计了许多套画符念咒、斋 醮 科仪的法事活动,为人祈福,祛祸免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早日实现“福寿康宁”乃至“成仙得道”的人生理想。最后,武当道教主张“人仙道先全人道”。“全于人道”,主要是做到忠孝仁义、行善积德、诚信不欺。只有修好人道,才能福寿康宁,成仙得道。

武当道教自宋代成为道教一个支派开始,就非常强调忠孝仁义。因为宋代程朱兴盛繁荣,理学所推崇的忠君孝亲、仁义道德等思想,亦受到道教思想家的重视。如宋代流行的真武经典《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等,就常常宣扬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元代时,武当道教的教主又与净明道派建立了密切关系,吸收并发展了净明道派“忠孝成仙”的修道思想,更是大力提倡孝道。总体而言,武当道教的孝道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忠孝之人才与仙道有缘。要想修道成仙,忠孝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成仙才有希望,舍此基础是与仙道无缘的。第二,忠孝是修道的前提。如《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和《玄帝报恩圣号》假托玄天上帝真武口训,讲述父母养育之恩,要求“善男信女,体玄天圣训,孝道存心”,强调修道之人“读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第三,把“孝道”作为养生和修炼的内容,从而强调了修道者内修的重要性。第四,给“孝道”加上神秘的外衣。武当道教宣传“忠孝成仙”,进而对忠孝的原因作了富于神秘色彩的论证。第五,为道者要尽忠孝,否则神灵必对之进行惩罚。武当道教除了强调对父母的孝道外,还强调对师父的孝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事师如事父。除了在道经中宣传忠孝,武当道教还将孝道思想体现于建筑形式和神像崇拜之中,从而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明清以后各地修建的真武官观多雕绘二十四孝图等,即与武当道教提倡孝道思想有关。

“天道承负”,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是道教的传统教义之一。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极力宣扬现世的善恶报应。武当道教形成后,继承发展了早期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

例如《太上真武妙经注》就通过《真武启圣记》上的许多故事,作为真武神经常降于下界人间“录善罚恶,辅正除邪,济拔天人,祛妖摄毒”的例证,劝人行善积德,以获善报。类似内容,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等武当道教经书中亦有记载。武当道教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因果报应的观念,而且通过“法忏”等形式全面灌输抑恶扬善、得道成仙的思想。所谓“法忏”,即依照有关戒律检讨忏悔前世今生罪业及犯戒之罪,乞求神灵赦罪赐福。由于道教戒律是世俗道德善恶观念和宗教信仰善恶观念的综合反映,故依照戒律检讨忏悔,可以起到扬善抑恶、坚定信仰等教化作用。武当道教除了在经典中大力宣扬善恶伦理思想外,在官观建筑、匾额楹联等武当中对之也多有体现。如紫霄宫龙虎殿(紫霄山门)楹联,上联是“秉正嫉邪一方平安保障”,下联是“降魔卫道千年永镇玄门”。横批是“惩恶扬善”。以此劝说人们一心向善、勤于修道。总的来说,武当道教的善恶伦理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天道承负,善恶报应;欲修仙道,先修人道;跪诵法忏,弃恶从善。值得一提的是,武当道教的善恶伦理思想与宋元以后的道教劝善书相互呼应,对我国民俗教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信”本是思想的重要概念与核心范畴,是儒家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原则和行为规范。道教形成之初,就把儒家的“诚信”思想引人了道教,作为道教徒修炼的教理教义。武当道教于宋代形成后,继承发展了早期道教和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认为“诚信”是人与神沟通的桥梁,道士作法要讲“诚信”,世俗阶层要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也必须“诚信”,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具体而言,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有关“真武”神的经典,都非常注重对“诚信”的宣扬。如《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讲述的“辞亲幕道”和“悟杵成针”等故事,都强调正心诚意、虔诚修炼才能得道成仙,“真武”即是诚信的表率。武当道教经典还认为“心诚则灵”,这在《玄天上帝启圣录》的记载中不乏其例。与此相反,虚伪欺诈不仅得不到“真武”神保佑,还会受到“真武”神的惩罚,如《玄天上帝启圣录》卷八记载的“假烛烧尘”故事。第二,武当道教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诚信受赏、欺诈遭罚的教义,而且在宫观、匾额楹联等武当中对之也多有体现。如黄龙洞的对联,上联是“诚意可格土德厚”,下联是“心正自然地道兴”,横批是“神之最灵”。第三,武当清微道派把“正心诚意”作为行雷法的根本。法师或施法者在斋 醮 科仪等各种法事活动中,心要正、意要诚,以通过“存想”遥想出一派天界意境,化凡尘为神界,化己身为神灵,从而具备不可思议之神力引。

假神道设教,以“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教理、教义,是包括武当道教在内的中国道教之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武当道教供奉的主神是“真武”,传说中武当山即是“真武”修道升天的地方。“真武”原名为“玄武”,其由来古籍的说法不一。

古人是把“玄武”视为司命之神、北方之神、水神等加以崇拜的。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为避讳改称“玄武”为“真武”。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封“真武”为“灵应真君”。自此,“玄武”由“四象”、”龟蛇”等自然之神正式上升为道教神将等人格之神,并常受玉帝、太上老君、紫微大帝遣派下界收断妖魔。这在《武当福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等宋代道经中多次被提及。随着“真武”神格的提升,其伦理功能日渐强化。笔者认为“真武”神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伦理功能:(1)录善罚恶。“真武”神明察秋毫、录善罚恶,它告诫人们:举头三尺有神灵!不应妄做邪念,而应克己节欲、广积阴德,众善奉行、诸恶莫做。(2)奉劝诚信。“真武”是司命之神,又是“治世福神”,掌管着人们的生死寿天、吉凶祸福等。人们若向往长寿不老、荣华富贵,就应诚实守信并虔诚供奉“真武”神,以祈求它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3)提倡孝道。“真武”神的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和《玄帝报恩圣号》的教义以及武当山父母殿的建筑文化之中。

道教与风水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国民间的看阳宅风水、相墓、镇宅驱邪等活动,多由道士来承担,如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丘玄清、孙碧云等都是著名的风水大师。道教建筑作为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设计也深深打上“风水”的烙印。由于明代风水学盛行,明成祖在大修武当山时,便十分重视武当道教建筑的风水问题。同时,风水学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也颇深,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武当山道教建筑的风水格局,深刻体现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和森严的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主要表现在:第一,武当道教建筑风水格局体现宗法观念。“武当道教建筑的选址宏观风水格局是:武当山祖山为昆仑山,少祖山是昆仑山的支脉大巴山脉;案山是大别山脉,左面的青龙山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山脉,右面的白虎山是重峦叠嶂的大巴山脉。”古人认为昆仑山是天地的支柱,故以昆仑山为众山之宗。从昆仑山,经大巴山脉,至武当山,可谓龙脉深远,因此武当山的建筑选址正是宗法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第二,武当道教建筑风水格局体现君臣观念。如紫霄宫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对紫霄宫呈“众星捧月”之势。紫霄宫前有大、小宝珠峰,为紫霄宫的案山;其再远处又有福地、照壁、三公、五老诸峰,为紫霄宫的朝山,这样朝拱之山形成,对紫霄宫呈朝拜之势,体现出“皇权至上”的观念。

综上所述,武当道教的伦理思想,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同时又自成体系、特点鲜明。这种神化了的伦理思想所产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它历久不衰,对净化人们的心灵、协调人际关系和维护秩序具有独特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你去找相关的博士论文

博士毕业论文报道

本来想早点写些有关发表论文的心得体会的,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周末,把思绪整理了一下,写出来,供大家交流,如有不适之处,敬请谅解。博士论文的开始从阅读文献开始,然后按照文献上相接近的研究方向做实验。实验量很大,但是实验结果感觉新意不足,只能发一些低水平的中文期刊,发不了高水平的文章。在经历了蛮干之后,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常规的现象,于是针对这些点重新进行了实验研究,争取做系统了,找出现象发生的原因(也就是常说的所谓机理、机制性东西),终于可以开始写论文了。下面是我发表论文的一些心得:3,绪论很重要,要多参考别人的论文写法,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否定前人的工作,或者说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报道之类的话,除非你是大牛,否则就是幼稚。5,语言问题是中国人写作论文时遇到的很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两个步骤,先是自己修改,修改到二十遍的时候语言问题应该很少了(某一大牛在开始学习写论文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然后请高手修改,自己再学习一下。最后要注意的是,学位论文和要发表的期刊论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到写学位论文需要的内容,以尽量避免补做实验,浪费时间。最后祝大家早日发表论文,脱离苦海,哈哈!!!

央视主播评论到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叫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

央视评论说“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可以看出这个博士的信念非常的不一样,甚至他的这篇文章非常的有代表性。

现在都是网络投稿,地点不重要吧,反正稿费都是寄过来的。不过投稿要看杂志定位的,这个要自己咨询.投稿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的,也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并且能顶住退稿的打击,深入研究反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新人的话可以网上输入壹品优再输入刊 板块看看那些流程学习下,也许有些帮助,总之,新人不能太好高骛远,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努力,这样才能成功。

道教博士毕业论文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我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知。我认为,这段学习生涯,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旅行。在这次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刻,回忆途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感觉到,没有他人对我的帮助,我甚至都没有勇气开启这段难忘的航行,更不用说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来了。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x研究员。在我即将踏上这次旅行的.时候,先生作为指路人,以高瞻远瞩的目光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在前进的途中具备了明确的目标感;先生还一丝不苟地给我标记了旅途中可能存在的陷阱,让我时刻保持警惕,坚持正确的方向。几年之中,先生一直在彼岸,我在途中,时至今日,我勉强能靠岸,欣喜之余,对先生的辛勤付出,殷切希望,以及关心爱护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我要感谢师兄xxx博士,我们俩在这次旅途中乘坐了同一条舰船,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掌舵,我们一起克服困难,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这次旅途中,我们俩有喜有忧,成功过,失败过,但无论如何,这种最诚挚的友谊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输入无限的正能量。 我还要感谢师兄xxx博士,本论文的许多工作都得益于他对电子实验室的贡献,没有他的辛勤劳动,很多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我还要感谢师兄xxx博士。xx在我懵懂的时候,给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变的笃定,继续努力。xx对我的生活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使我能够安心学习,勇往直前。 我还要感谢xxx工程师和xxx研实员,她们俩对电子实验室的建设付出了很多汗水。 感谢xxx副研究员,xxx副研究员,xxx副研究员,xx副研究员,xx研究员,xxx,xxx,xxx,xxx和原子分子动力学组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对我的进步提供了帮助。 感谢人教处的xx老师,xxx老师和xxx老师在我学习期间提供的耐心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亲戚和朋友,他们的支持和宽容是我专心学习,并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 最后,我要向所有鼓励,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忠心的感谢。

首先在博士毕业前,需要在公开杂志或学术会议发表一定层次的论文,不同学校要求不一样,一般需要两篇SCI或4篇核心以上,这是硬性条件,否则不允许答辩,博士论文完成后,需导师首先同意申请答辩,然后送审,一般要求校内两位专家审核,校外1至2名专家审核,如审核通过即可申请答辩,答辩委员为一般5-7人组成,答辩通过后需经过院校两级学术委员会通过,之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但是,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博士论文都需要查重,若重复率过高,会被断定为问题论文,硬性毕业进程,具体情况还与学校要求相关,大体如此,望采纳

答题/ 帅小西De --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这大概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

首先看学校,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水平不一样,这样他们的博士毕业生毕业时文章数肯定不一样,一般说来,水平高的大学博士发的文章好些,文章说可能也多些。比如,有的985高校要求毕业时应该有四五篇文章,其中核心几篇,sci几篇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好多期刊文章泛滥成灾,没办法,为了毕业,不得不发。

第二,做研究肯定要看个人天赋,有的人三年小二十篇sci有的人延期一次又一次,七八年了还达不到学校要求,必须承认,人和人的天赋有差距,还差距很大。

博士不容易毕业,而且在职的尤其时间长。有了老婆孩子肯定要分散一部分精力,而且有工作了后顾之忧也少了。不像纯学生那么容易投入精力。

博士毕业能发多少文章是个人能力,发100篇也可以,发1篇也行,但是能不能顺利毕业就另说了。

1,目前很多学校正在逐步取消博士论文的硬性要求,更多的学校对论文的数量和层次都要要求。

越好的学校要求越高,有的学校要求sci,有的学校要求国内核心期刊,以下是国内一些学校的要求,题主可以参考。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这么多人考博士是为了什么?做研究呗,做研究总得有研究成果吧,没有研究成果的博士和你我有什么区别。

而展现研究生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论文,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评价标准特别好量化,而且是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力量来进行量化。

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会学习清华大学的方式,多元评价,但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容易出问题,有利有弊吧。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博士毕业发论文多少取决于博士导师与博士生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勤奋程度。南京大学曾要求博士毕业至少发表两篇SCI论文,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两篇相当于一篇SCl论文,均要笫一作者,合作的SCⅠ论文第二作者视同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一作。我所指导的十五名博士有个别人发表了4篇SCl论文以上包括另外有合作的SCⅠ论文或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他们除了特别勤奋有才能外,实际上为硕博连读生,在实验室干了四至五年。绝大部分博士能通过答辩拿到学位的都能发表两篇SCⅠ论文。我的同行博导的学生特别优秀者在特级杂志Scⅰence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也可以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多数博士发表论文在专业一流或一般水平(影响因子2至6左右)。博士毕业论文及发表论文质量数量是博士能否通过答辩的重要因素,但学风和学习能力也极重要,如果有一项图表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则论文再多也会被取诮学位资格,并追究导师责任。

博士毕业一般发多少文章?这问话问的都没有一个限定,中文期刊还是SCI?几区?影响因子高不高等等方面都没有,只单单问多少篇文章,是不是有点太过草率了?

我要说的是,博士毕业向来不是以发了多少篇文章来定义好坏的,因为单纯的看数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更看重的是上面我说的那几点,不然你发的再多也不好找工作,一样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这个要求有时候不是学校要求的,而是博士导师要求的,若是没达到要求,导师一般不会让你毕业。

至于发文章的要求,都已经到了博士这个等级了,大部分的导师都是重质不重量的,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身边的博士生,他们毕业要求发表的文章是规定多少篇吗?不是的,他们一般都会回答你几区、影响因子为多少以上的SCI一篇至两篇,当然也有不做要求的,那几区都无所谓,影响因子也不做考量。

是的,导师宁愿自己的学生整个博士就发了一篇一区或者二区、影响因子为5以上的SCI,也不要发了五六篇四区、影响因子零点几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很多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招聘博士毕业生时,他们要求的也都是高水平的文章,分区比较靠后的可能需要十几篇才能抵得上人家一篇。而985/211等(现在可能主要说双一流)高校的要求更是高的吓人。

所以不要再问什么博士生一般能发多少文章,应该问的是博士生一般要发几区、影响因子多少以上的文章才能毕业更为准确 。

我见到有师兄发了2篇SCI刚刚能够毕业的,有师兄都快毕业了还没写到2篇SCI不断为毕业发愁,我也见过有师兄发了10篇SCI的,直接去某二本学校任教安家费就100万,每个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的数量真的天差地别。

根据我的观察博士是否能够满足毕业要求和导师的关系更大一些,但是博士是否能够发出高水平的文章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想法、自己是否真正深入 探索 问题了。

1.博士是否能够达到毕业的要求真的和导师的状态有关。

有些博士生导师真的不会太管学生,心好一点的可能还会想办法让你博士顺利毕业,有的干脆就是你自己想办法、想idea,如果你想不出来的话你很可能就要延毕了。听说有个师兄就是导师不太管没办法毕业,最后退学了读了几年书还是本科学历。

有些博士生导师对学生真的会尽职尽责一些,会定期督促博士生的进度,刚开始想idea给博士生练练手,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这样加上自身的努力,还是会有些学术强的学生突出出来。我们课题组的师兄就已经发表了3篇顶级期刊,还是非常厉害的。

2.博士毕竟要自己想出一些想法,有足够的创新点才能够发表文章甚至投好的文章。

博士刚开始看文献、看论文都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路,看了前人做的东西你发现他的有哪些改进的地方,这时候你和老师交流是否这个想法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如果能够做那么就把其付诸到实践当中,做实验就是这样的啊,文章不过就是做实验后的总结。你的多少篇文章就代表你博士想出了多少个成熟的创新点。

3.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还取决于专业。

一般来说传统工科、文学类的专业都比较难发文章,因为真的工科做实验、文科一些专业调研还是需要一定的实验周期的,但是像化学、材料、生物类的就相对好发文章一些。这些专业的博士平均论文数量还是比其他专业要高一些的。

结束语:能够发多少篇文章还是要看导师的状态、自身的努力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读博一定要找一个好导师的缘故。同时不同专业的博士平均发文章的数量也不太一样,生物、化学类的还是比其他专业多发文章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我举几个学校的例子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补充。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不准确请大家更正。

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要求都不一样,有些专业发十几篇属一般水平,有些专业发一两篇已经不错了,不能比.

这种事和很多因素有关。

1.文理科之间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差别很大。理科相对好发表文章。在理科中,材料化学领域也相比数学物理方向好发。

2.你的导师是否是你所在领域的大牛。大牛的课题组相对好发文章,也相对好发好顶级期刊。

3.这和个人能力有关。我是在材料领域,已我认识的人为例,有人博士期间可以发十八九篇一作的文章,也有因为达不到学校毕业要求而被延期的。

4.和你所在学校的层次有关。学校这个平台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好不好发文章。同样一篇文章以好学校的名义投稿和以一般学校的名义投稿差别很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博士论文造假,以及因为博士发不出论文而选择自杀的新闻出现,人们对博士毕业的门槛产生了关注。

一名博士想要毕业的话,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证明学术水平的小论文成果达到要求;2、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就小论文这一项来说,诸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等各大重点高校,都是要求有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或许会降低要求,至少要有1篇核心期刊,另外一篇可以是C扩、C集或者得到学术委员会认可的普刊。

此外,对于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来说,论文数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一些专业发论文比较容易,那么数量的要求就会更多。

但不管这些要求具体为何,普遍的要求就是两篇核心期刊。达到这个要求即可毕业。

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两篇就是他们水平的极限,这点毋庸置疑。

但对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博士来说,两篇根本就是小意思洒洒水,他们发表的数量能够达到5篇以上,就属于很不错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通常是两篇。

博士学位论文达到水平才算通过当e博士学位论文达到水平才算通过当然了博士学位你们博士学位论文达到水平才算通过,当然了,博士学位你们有论文。不过关就达不到毕博士学位论文达到水平才算通过,当然了,博士学位你们有论文。不过关就达不到毕业。

道士要写毕业论文吗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论文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涉及到问题选择、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论证和撰写等多个环节,能够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2. 培养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需要学生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论文通常需要学生在特定领域或专业上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 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遵循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5. 为升学和就业铺路:毕业论文是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的重要参考,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机会,增加升学和就业的竞争力。综上所述,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术研究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和为升学和就业铺路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写论文,我认为写论文有以下几个原因:

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中初中是不同的,大学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注重对个人的实践经历,因此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先写论文,首先论文是大学生对自己大学4年的总结,描述自己大学生活的收获和感悟,也是大学生毕业后的最后一堂课, Aba论文可以更好的把自己的经历呈现给别人。而且好多论文,可以获得教师的认可,最后给你优秀毕业,不要小看优秀毕业这四个字,这对你以后找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对你大学这些年的肯定。

上大学,要想完成大学毕业,除了学习平时的硬性课程要求之外,最后在大学毕业前一定要写一篇毕业论文,是因为毕业论文是教师对大学生的最后一道考验,也是检验大学生这些年所学所得,所以大学生一定要非常重视毕业论文。其次,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经历实践老师学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就要通过毕业论文向老师们展示,不仅能够让审核老师看到你的成果和努力,也能够获得学校的评价,甚至你的毕业论文非常优秀的,学校可能会把你推荐给企业或者是等等其他公司,这对你找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对于大学生毕业一定要写论文这件事,我觉得意义在于他是对学生的经历回顾,回顾这大学四年来的所学所得,可能这其中有坎坷、有惊喜、有眼泪和悲伤,但他都是大学生中一生最宝贵的经历,更是难得的回忆,所以对毕业论文这件事,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学生的最后一堂人生考验。

毕业论文淘宝100块,包毕业作品,买下来好好看看答辩时候敷衍的说上几句就好了。老师问你是独立完成的吗?那就说实习期间完成的。

要的,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