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德邦物流员工培训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德邦物流员工培训毕业论文

德邦物流商业模式研究

引导语:德邦物流成立于1996年9月,创始人崔维星,是国内领先的公路快运与快递服务提供商。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德邦物流商业模式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公司简介

德邦物流成立于1996年9月,创始人崔维星,是国内领先的公路快运与快递服务提供商,国家AAAAA 级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公路快运、快递及相关增值业务服务。截至2014年底,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在全国 32个省、市、自治区的312个城市共拥有营业网点 5,376个,拥有各型运输车辆 7,351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郑州等各区域中心城市有108处分拨中心,进行24小时的货物运输服务。公司一直致力于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公路快运与快递服务,目前下游客户类型主要为各类工业及贸易企业。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公路快运业务、快递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他业务主要包括航空货运代理业务及其他物流相关业务。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随时候命、持续创新,始终坚持自建营业网点、自购进口车辆、搭建最优线路,优化运力成本,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及时、安全可靠的服务体验,助力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2013年和2014年德邦营业收入分别为86亿元和10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 和。

2. 发展历程

崔维星1996年9月1日创办德邦物流的前身——“崔氏货运公司”;2000年8月8日,正式注册了广州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并发展至今。

德邦物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业阶段(1996-2000)、起步阶段(2000-2004)、成长阶段(2004至今)。

从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德邦物流采用最传统最专注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货物运输服务,创立时期比较早,从而能凭借专业性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快速成长。

3. 业务现状

德邦物流的产品可以分为公路快运业务和快递业务两大板块,同时,在提供公路快运及快递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自愿选择提供相应的附加服务,包括:代收货款、保价运输、安全包装、签收回单、综合信息服务、上门接送货、短期货物仓储等。除公路快运和快递业务外,公司还经营少量的航空运输代理业务。

公路快运业务

通常情况下,公司营业部侧重于单票重量在 30kg-500kg 之内以及体积相对规整且不超过3立方米的货物。按照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的时效性、货运运输距离等不同标准,将公路快运中的零担业务产品分为精准卡航业务、精准汽运业务和精准城运业务,其中精准卡航和精准城运同属于高时效性的零担运输服务。

A.精准卡航业务

精准卡航业务是公司的优势产品,用于运输出发运作城市与到达运作城市之间的距离在 480 公里以上的货物。精准卡航业务已基本覆盖了从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唐地区出发至全国大部分城市的运输线路。客户在选择精准卡航业务后,其运输的货物将在同线路车辆上进行优先配载,保证精准卡航业务的货物在第一时间内到达。

B.精准城运业务

精准城运业务也是公司的优势产品,用于运输出发运作城市与到达运作城市之间的距离在 480 公里以内的货物。目前主要覆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山东、辽宁、川渝区域城市之间,基本实现快速、准点到达和在部分区域的派送。客户在选择精准城运业务后,其运输的货物将进行优先配载。

C.精准汽运业务

精准汽运业务是公司的普通公路快运产品,在全国所有已覆盖的区域均有经营,且没有运输距离的限制。公司在进行货物配载时,在保证精准卡航及精准城运两类优势业务能全部配载完的前提下,进行“精准汽运(长途) /(短途)”货物的配载。由于精准汽运业务的时效性略低,运输价格也相对较低。

快递业务

快递业务是公司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上线开展的新业务。公司通过采取“快递最后一公里+现有公路运输网络”的模式,采用标准定价与标准操作流程,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服务专业、高性价比的快递服务。截至目前,快递业务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至国内 30个省及直辖市,291个城市。自快递业务开展以来,业务规模及相应营业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2013年末开展快递业务的网点数量仅为 332个,截至 2014 年底公司开展快递业务的营业部数量为 2,687个,已超过公司营业部数量的 5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提出了“经济快递”的独特理念,将德邦快递定位为中国性价比最高的重货快递。即针对货重区间在 3公斤到 60 斤的产品,推出“360 特惠快件服务”,该服务以 3公斤为首重,每公斤续重价格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德邦快递推出了代收货款、保价运输、安全包装以及签收单等多项增值服务。突出了公司快递业务价格适中、服务差异化程度较高的特点以最大程度满足最广大的客户群体。

4. 发展战略

德邦物流业务发展目标

公司的战略愿景:致力于成为中国快运与快递领域客户首选的现代化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公司的经营目标:继续保持在公路快运领域的领导地位,加强对服务范围的纵深覆盖,维持网点密度行业领先,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拓展快递业务的覆盖区域,依靠高效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直营网络经营体系,推动快递业务高速增长;在时效、货物安全、便利性等物流行业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上持续改善,树立行业标杆,提升德邦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优化客户体验,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打造企业强劲的持续盈利能力,实现较高的利润率水平;继续进行稳健的业务延伸,追求物流服务内容及品质的全面领先。

为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建立并扩大在国内公路快运领域的领先优势,将采取以下业务发展计划:

1、持续稳健推进服务覆盖范围扩张,实现公司在东部成熟地区的深入布局和中西部地区的广泛覆盖,打造国内领先的直营网络运营体系,实现高效运作;

2、强化公路快运业务的领导地位,加快拓展快递及整车的业务规模,并继续采用稳健的经营策略,逐步推进在综合物流领域的业务延伸;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人才保障;

4、持续加强信息系统投入,实现对业务和管理发展的带动;

5、坚持推进产品、服务品质升级,提升客户体验;

6、提升品牌内涵,加强品牌推广,发挥品牌价值;

7、持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德邦物流的竞争优势

德邦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1、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运输网络,规模效应正逐步显现:截至 2014年 12 月 31 日,德邦共计在全国 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 5,376个营业网点,覆盖范围达到 312个地区级城市,并在广州、上海、北京、武汉、郑州等区域重点的运输枢纽城市,建立了 108个分拨中心,进行货物的中转仓储及转运。此外,作为专注于开展公路快运业务的公司之一,通过多年的经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网络组织经验,具备出色的网络组织管理能力。公司线路规划部门通过对各区域市场的深度分析,并引入麦肯锡、 IBM 等知名的外部咨询公司对运输网络进行优化及规划。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运输线路的不断增加,对公司可实现的业务量已初步产生推动作用,年运输货量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2012 年至 2014 年,公司分别实现年运输货量万吨、 万吨和 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 ,年运输票数 2,万票、 3,万票和 5,万票,年均增长率为 ,远高于全国公路货运量的年增长率。

2、坚持直营网络、自有车辆为主的经营模式,有力的保障了服务品质:德邦多年来坚持直营网络、以自有运输车辆为主的经营策略,虽然在业务开展的早期阶段资本投入规模较大,但由于对开展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公司在服务质量方面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因而对市场上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优质客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3、成熟的标准化网络建设经验确保“简单复制,快速扩张”模式的成功实施:通过多年专注于公路快运行业的业务经营,德邦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标准化网络建设经验,对于营业网点及分拨中心的选择、建设及运营等已有一套严格精准的原则和具体标准的制度体系。公司自设立以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行业的整体增长,另一方面更加得益于通过“简单复制,快速扩张”的模式,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迅速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占领了市场。

4、具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德邦的高级管理人员全部由拥有物流相关领域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在行业内也是独树一帜。多年来,德邦坚持进行校园招聘,并对招聘的大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员工比例约为,大专学历及以上的员工比例达到 以上,提升了公司对外服务的质量。公司内部设立了德邦学院,从一线操作人员到办公室文职人员及管理工作人员,均要参加内部培训,并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晋升提拔。公司内部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基本来源于内部提升。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保障了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对各层级管理人员的需求。

5、已建立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平台,并持续进行升级优化,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和营运效率:德邦在公路快运行业领先开发建设了物流信息一体化的系统平台,并与IBM(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对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在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平台上开发并整合快递业务信息。德邦的信息系统具有先进的软硬件平台和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并通过对 ERP 系统、渠道及客户管理、财务系统、人力资源及办公自动化方面进行持续开发和升级,良好的实现了对业务运营流程、渠道及客户的开发与维护、预算及财务报表管理及内部人员信息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并有效提高了公司整体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6、在公路快运行业树立了领先的品牌形象:德邦作为 AAAAA 级物流企业,在公路快运行业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凭借品牌影响力和稳定、优秀的服务品质,公司赢得了庞大、稳定、多元化的客户群体。同时,与国内众多一流的电子商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推荐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扩大了德邦在公路快运行业及客户群体中的影响力。

7、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聚焦高端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德邦依托全国范围的直营运输网络、高质量的运输车辆、可靠的信息系统,聚焦高端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公路快运服务。为降低运输货物的差错、破损、丢失等事件的发生,德邦在接送、装卸、运输及搬运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标准,并通过持续培训、过程监管、投诉处理及定期进行营运品质的指标考核等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上提升服务质量。根据内部统计,2012 年至 2014 年,在业务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各项营运品质的指标持续改善。在新增的快递业务方面,德邦保持了一贯的高品质服务,货物丢失、破损比率正逐步接近行业龙头企业水平,客户投诉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对申诉的处理服务在行业内保持较高的水准。公司一贯优秀的服务品质,带给客户良好的用户体验,树立了在行业内的良好口碑。

5. 商业模式分析

业务板块分析

公路快运业务

目前,零担快运的市场集中度很低,前十家的市场份额总和仅占 ,数得出来的大零担企业屈指可数,年营业额在10亿以上的企业只有德邦、天地华宇、佳吉、盛辉、盛丰、新邦。为了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大零担企业的数量与规模是必要的。未来 3-5 年,以德邦为标杆的标准化网络显现出的规模经济效应将加速推动大型零担快运企业的份额扩张。德邦,作为一个新的标杆,证明了零担快运的规模经营在中国的巨大潜力。从收入来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德邦的高速增长是网络发展的结果,具体而言,门店数量及门店覆盖度的增长实现了营业规模的增长。正是门店数量从 1000个到 3000个的过程支撑了德邦营业额从 20亿到 60 亿的增长。

不过,德邦区别于其他企业成为标杆的根本原因还不是门店,或者说德邦为零担行业带来的创新发展不是网络本身。首先,门店不是德邦的发明,而是华宇的发明;其次,德邦和华宇在相同的门店规模下曾经相持了一段时间,最终是以华宇不得不减少门店数量以降低亏损,而德邦以持续盈利得以继续扩张门店数量脱颖而出。可以说标准化使得德邦在网点建设中保障了网点的成功率,实现了网络资源效率的均衡,资源使用率的均衡是网络整体效率和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德邦的独特贡献是快运网络的标准化运营,为行业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样板。而标准化能有效推广的基础是直营模式下对运输各环节的控制力。

快递业务

除了开展快递业务需要行政审批并取得相应的业务资质外,公路货运与快递业务的区分界限已较为模糊,公路快运行业的企业可在取得快递业务资质后从事快递业务,快递行业的企业也可开展公路快运业务,细分行业之间的竞争和渗透愈发明显,从而加剧了公路快运和快递行业内的竞争。为充分利用自有网络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德邦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开展快递业务,但2014年快递业务收入占比不到5%。国内快递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已较为激烈。虽然公司对快递业务定位和发展已做好长期发展战略和运营计划,但仍将面对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竞争对手除专业的快递公司外,还需要面对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的竞争。

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德邦快递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都很有难度,更优的定位是作为公路货运业务的补充。目前着力探索的3-30公斤重货快递领域也说明德邦仍在围绕零担运输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快递领域。

核心竞争力分析

德邦的直营业务模式与顺丰相类似,通过直营更好的控制运营质量,推进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在网点布局方面,直营模式能更好地贯彻总部的布局和选址理念,建设标识统一的门店形象;在服务质量方面,德邦能在全国各地贯彻总部的时效要求,即使部分网点亏损也能按时发货,运输及装卸过程的可控性也非常高,比加盟模式更能保证运输质量。

此外,自有车辆也保证了运输路途中的可控,高标准的车辆性能和装备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德邦并不完全依靠自有车辆,也会通过外请车辆的手段来平衡各地区间的运输货量,从而实现控制力和灵活性并重。

在直营模式下,初期会面临资金短缺、扩张速度慢、运营成本高等缺陷,而一旦完成网点布局,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的体系后,即能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有利于提供高端产品和服务。德邦的精准卡航等产品之所以能领先于同行业推出并形成规模,也是得益于对运输全环节的控制力。

以德邦上市为标志,可以看出德邦正在逐步跨过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规模瓶颈,未来将继续依靠规模优势和直营模式下的标准化优势在中高端市场占领最高的市场份额。德邦A股上市募集的资金投入计划如下表所示,从中也可以看出德邦对未来的规划和对保持竞争力的关注点,主要是想解决全国网点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增加自有车辆匹配业务增长和高标准服务质量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6. 启发建议

综合德邦物流企业现状和管理经验,可供我们借鉴的部分有以下几点:

专一化的市场定位

德邦自成立之初一直坚持做直营网络、以自有运输车辆为主的公路货运,期间没有受到加盟模式迅速扩张的诱惑,也没有做综合物流。因此才能将全部资金和人力用于铺设网点,提供专业化的公路货运服务。借此形成了规模优势,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清晰的专一的业务结构更容易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标准化的管理手段

通过多年专注于公路快运行业的业务经营,德邦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标准化网络建设经验,对于营业网点及分拨中心的选择、建设及运营等已有一套严格精准的原则和具体标准的制度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德邦的标准在运输时效等指标上一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德邦的运输节点要求当天清货,这对较小规模的物流企业来讲是难以承受的成本压力,而大规模的物流企业如果网点是加盟模式,加盟网点出于成本考虑也很难做到,只有德邦的全国直营体系才能以整体盈利弥补单个节点的亏损。德邦的高标准运作模式也是其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德邦物流每年招聘大量应届毕业生,还有博士生,可以提供博士后进站的条件,这些行为在人才短缺、待遇不高的物流业是很罕见的。德邦一方面是利用毕业大学生素质高、潜力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借助他们工作热情高、干劲足的特点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虽然物流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大量招聘名校毕业生的行为,主要原因在于高学历物流专业人才往往理论脱离实际,无法适应实际业务的需要,物流公司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薪资待遇也很难留住人才。德邦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应届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干劲足的特点,让毕业生从基层干起,虽然员工流失率仍然很高,但不妨碍公司整体运作,最终愿意留下来的也已经证明是忠诚的员工,高学历的人才也有较快的上升通道。对于博士,德邦则提供相对优厚的待遇,希望以此建立行业内领先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的经验

德邦与麦肯锡、IBM、安永等国际大公司进行合作,开展了关于战略和业务咨询、信息系统整合建设、内部流程重组等多个项目,2014年咨询费支出达9700余万元,这在资金普遍短缺的物流行业是非常罕见的。德邦通过此类咨询项目,加强了业务规划和流程管理,提升了运作效率和规范性,增强了信息化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保障了自身的高速成长和行业领先地位。此类管理提升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与我公司合作机遇

虽然德邦在公路快运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和封闭的直营体系,外部公司不便进入,但德邦对于物流技术的研发一贯持开放态度,德邦的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决定了其在管理理念和技术研发上具有领先优势,我公司可以把物流技术作为切入点借鉴德邦的经验或寻求与德邦的合作,包括网点建设布局优化模型、运力采购系统、车辆在途监控系统等。

我公司目前正以物流园区为目标推广物流信息化平台产品,在发展园区客户之后必将转向大型物流企业寻求合作,以扩大产品覆盖面。德邦在网点选址方面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模型,在外部运力采购方面也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两方面都与物流智家产品密切相关,双方可以在这些领域互通有无,我公司可以借鉴德邦这类企业的经验设计产品功能,为德邦这类企业设计定制化的功能模块或将这类功能标准化后推向市场。另外,在车辆在途监控系统和运输路径规划系统方面,因为目前成本较高许多物流公司尚未广泛应用,而这也是未来物流技术应用的趋势,寻求有业务经验的物流企业合作研发此类产品有助于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和提升产品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德邦物流也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物流行业的一个切入点,从中跟踪分析货运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方向。

7. 总结

德邦物流取得零担运输行业第一的位置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的,其中既借助了行业发展的机遇,更是因为自身坚持高标准的运作模式和严格把控的直营体系,最终形成了规模优势,成功对接资本市场。德邦的发展路径说明通过高标准的运营体系可以占领零担运输中高端市场,也说明了在公路货运行业坚持专业化的优势。德邦未来巩固和扩大行业领先优势的举动值得我们紧密关注。

文化理念\x0d\x0a\x0d\x0a德邦物流的企业文化,我们称其为“德邦长青法则”。它是德邦人所共享并遵循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核心的总和。它明确我们的目标,规范并指导我们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创德邦物流的长青基业!\x0d\x0a\x0d\x0a--------------------------------------------------------------------------------\x0d\x0a使命\x0d\x0a为中国提速\x0d\x0a--------------------------------------------------------------------------------\x0d\x0a企业愿景\x0d\x0a成为中国人首选的国内物流运营商\x0d\x0a--------------------------------------------------------------------------------\x0d\x0a核心价值观\x0d\x0a成就客户——竭尽所能满足目标客户\x0d\x0a卓越运作——没有好的运作,一切都是白费\x0d\x0a创新发展——强者开拓创新,弱者固步自封\x0d\x0a长远视角——30年后成功才算成功\x0d\x0a激情进取——绝不被淘汰\x0d\x0a--------------------------------------------------------------------------------\x0d\x0a企业精神\x0d\x0a发动机精神\x0d\x0a德邦人要像发动机那样,认真敬业 德邦人要像发动机那样,充满激情\x0d\x0a德邦人要像发动机那样,团结协作 德邦人要像发动机那样,令行禁止\x0d\x0a--------------------------------------------------------------------------------\x0d\x0a企业作风\x0d\x0a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 特别讲效率,特别会创新。\x0d\x0a--------------------------------------------------------------------------------\x0d\x0a管理理念\x0d\x0a以人为本 人企双赢 适度竞争 宽严相济\x0d\x0a--------------------------------------------------------------------------------\x0d\x0a经营理念\x0d\x0a以客为尊 助力成功 追求卓越 勇于争先

导语:经过15年的发展,德邦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及主流媒体的认可和肯定。2009年和2010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道》栏目两次对德邦进行了深入报道,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给予了肯定,2011年中国物流联合与采购协会副会长戴定一先生更是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中给出“德邦物流是物流业突围的缩影”的高度评价。

一、“苦力服务“模式

这是中国物流基层的商业模式,那些跑在路上的卡车司机、蹲在仓库做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的企业,这样的数量比较大,但生存空间越来越窘迫。说白了都是用体力活赚辛苦钱。

二、信息中介模式:物流基层车场黄牛

在货运车厂、物流园区扎根的小型物流公司、货运公司,他们是传统车辆与货源对接的黄牛,过去由于信息不同,依托本地化优势,形成的信息服务机构。他们在每票业务上赚取几百元不等的信息费。然而这样的信息服务的“黄牛”不具备开出增值税发票的可能,因此他们可能会陆续被整合或洗牌掉。

三、一体化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整体外包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是甲方将整个第三方物流运营外包给乙方,乙方靠资源整合、业务整合、提供增值服务等内容获取利润空间。对于制造业一体化物流服务来说,可以实现从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线旁物流+成品干线物流+区域配送+末端最后一公里物流+逆向物流全面整合,但纵观中国物流近10年的发展,真正一体化物流外包成功的案例简直凤毛麟角。这种服务企业间互信度高,比传统的合同物流更有深度的商业价值,在系统上一般都会实现对接。

四、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物流为载体,物流不赚钱,赚金融的钱

最近不断有投资机构要我推荐物流供应链金融比较有规模化的企业,可以看出资本对这个领域嗅觉,依托物流为载体,提供金融服务,是物流增值服务的重要商业模式。因为在流通过程中,具备金融质押价值的商品完全可以玩物流金融。不管是物流企业、货主单位,还是银行金融机构,他们都非常渴望推展这个领域。但目前来看,面对的问题也很突出:

1、人才方面,懂物流又懂金融的少;

2、企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存在风险;3、第三方物流是合同物流,缺乏战略协同,合作稳定性不高;4、具备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服务商不多。

五、平台经济模式:

平台经济模式这是商业模式的重点,中国物流的平台经济的格局已经出现,在很多专家的文章中就已经提到了平台经济的价值。从趋势看,未来的物流是平台经济的时代,那些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园区物流都会逐步被整合,得网络者得天下。

是的,得网络者得天下,第一物流首次强势走入人们的视野是在一个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五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聚集了包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内的国内外80余家媒体,可见,这个以“第一”为名的物流电商平台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原计划1个小时的`发布会,持续到将近2个小时,现场气氛持续高涨,运力宝公司的领导层展现了其对物流行业的超前领悟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止于互联网O2O平台的创新模式,众多新概念的引入,为“互联网+物流”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第一物流”成为第一个“运力电商平台”。“互联网+物流”形成的首要途径,在于改变原始的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实现智慧物流。“互联网+”形势下的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建个网站、开发个车货匹配的平台、做个APP发布一些信息。“第一物流”首次提出“运力电商平台”的概念,以“为物流人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运力服务”为出发点,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在管理监控、运营作业、金融支付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所以,“第一物流”做 App,却不止于做App。

“第一物流”做到了第一大手笔,首期注资3200万美金。资本市场对“第一物流”的青睐,是大势所趋。据悉,”第一物流”运力电商平台的投资人是李嘉诚的御用银行家、被国际资本市场称誉为“红筹股之父”的梁伯韬先生。该项目获得首期投资1800万美金,在产品试运营3个月后,投资追加至3200万美金。

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第一物流”将成为影响全球的智能物流电商平台,每天,通过”第一物流”运力电商交易平台,将有数十万物流人找到自己的掘金点,享受“第一物流”所提供的安全、快捷和精细的服务。

按照现行的发展情况,主要是以下三种形式:

1. 以货主为核心,组织铁路、海运运输,即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承担了供应物流的职责。

2. 以铁路或海运承运人为核心,组织货源,安排运输,即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将干线运输外包给承运部门。

3. 以第三方货运代理为核心,组织货源并安排全程运输,实行全程“一条龙”服务。

清晰的晋升通道

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是非常粗糙的,它们并不认为一个司机会有职业生涯。而在德邦物流,如果想走管理通道,司机也可以向直属领导自荐,直属领导就会有意识地先安排他做一些统计、数据管理和分析之类的工作,并适时培养。在德邦,对管理层有一项考核就是每年下属中有几个人晋升。

随后的晋升制度和通道也非常清晰,首先是通过自荐或者经理推荐成为储备干部。储备干部中至少有25%的名额会留给司机等非文职人员,对储备干部进行培训后,综合考评的前75%都有资格竞聘经理,然后通过面谈、辩论等,就有望走上管理层的工作岗位。

“对于非文职人员的管理也要相对精细化,他们也有职业生涯,我们公司很多高层管理人员就是从司机、搬运工做起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配备有专员研究非文职类员工的职业发展。”崔维星说,企业只管员工干活不顾其职业荣誉感的管理方式在五六年前或许还可以,但现在已经过时了。

在德邦物流,参加培训也可以获得奖金。比如打字,企业规定,如果不会打字的员工通过练习,一分钟能打30个字就奖励200元,每增加10个再奖50元钱。

陈永建就是打字奖励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初中毕业的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到了德邦物流后,发现公司有一间专门的员工活动室供员工学电脑。“在这里既可以赚钱,还可以学东西,没有理由不学习啊。”陈永建笑称,学会了电脑,实际的好处也随之出现,“现在我随时可以上网看公司的信息平台,可以对公司的整体情况有更多的了解。”

除了学电脑学打字,在德邦物流,司机和搬运工都要参加5类培训:技能、安全、企业文化,以及户外拓展和军训。每个季度公司的培训中心都会公布一个培训列表,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另外,由于司机和搬运工的工资是提成制的,为了保证他们既能积极学习,又不影响到他们的提成,德邦物流还给予参加培训的司机和搬运工每小时10元的补助。

德邦的另类管理模式

德邦物流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零担物流市场中一直算是比较另类的企业。

比如,很多零担物流企业都让社会运输车队、运输车辆挂靠,或者把货物外包给社会运输车辆和司机,这样带来的隐患很多,服务质量与车队安全基本上无法保障。而德邦物流则是完全自购了1600多辆车,并对司机进行集中管理。

在德邦物流,对运输的专注,已经演变为对标准要求的一种苛刻。就拿拓展网点来说,很多物流企业选择加盟扩张,而德邦物流却选择所有网点和店面都是自建,而且每一个店面都是统一的风格、颜色、规格、设施,标准甚至细化到营业厅的灯光亮度和舒适度,宣传板离地面的高度等。

而要选择一个店址,所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公司有一个评分机制,首先看这一地区的经济情况,网点的建设是与货量挂钩的,货量又与国民生产总值挂钩。除此之外,指标甚至还细化到了新选店面附近300米之内有多少家餐厅,有没有银行、ATM机,有没有大型超市,同行有多少,在不在主干道上,交通情况等等,一共二三十个指标。经过调查后,对这些指标分项进行打分,综合分数在80分以上的才能确定开店。 这又是一个“浪费”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做法,但也正是因为选址的标准极为缜密,到今年德邦物流已经在全国开设了900多个店面,而关闭的只有3家。

德邦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工作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率的完成,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下面学术堂整理了十个物流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A物流公司转移定价方案研究2、基于J2EE的宁波某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德阳市德邦物流公司仓库火灾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4、德邦物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5、YT物流公司盈利模式案例分析6、基于生命周期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7、JS物流公司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8、基于供应链整合的CY物流公司业务重组项目研究9、A物流公司配送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0、国际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

《现代营销》(理论版)省级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企业文化、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政策与法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商业科学、电子商务、经济纵横、财务天地、实践与探索等。对期刊满意的话 追问

就找到这个物流论文,你看看参考一下吧!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当第三方物流刚刚被世界物流界普遍认同时,一种全新的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又已在业界备受瞩目。因为它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的物流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 一、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 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不足呼吁第四方物流。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我国现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无论规模有多大, 都体现不出应有的规模效应,相反,这些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利润空间窄小。原因就在于企业都在单兵作战,无序竞争,不能整合力量,为客户提供规范的、全程的、一整套的物流管理和服务。如果中国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话, 必然会有很多障碍并会形成许多弊端。如果有第四方物流介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那将整体提升中国的物流发展水平,迅速缩短与外国物流业的差距。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局限决定发展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是:一是我国工商企业长期形成“大而全”格局或者说,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重复建设不仅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已成为物流发展的障碍。二是我国的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三是有些企业想涉足第三方物流,也只是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不高,并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的要求;四是第三方物流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物流信息、技术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系统物流需要,更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五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面对的将是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很难短期内在技术服务方面达到与对手匹敌的综合竞争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具有领导力量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中国物流产业的综合协同能力。 此外,第四方物流优势决定我们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优势在于: 1、具有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优势。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实际的物流业务操作能力,在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规划、区域及全球拓展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缺乏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能力。而第四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能力,也是降低客户企业物流成本的根本所在。 2、具有对供应链服务商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第四方物流作为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整合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管理咨询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等,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其创造超额价值。 3、具有信息及服务网络优势第四方物流公司的运作主要依靠信息与网络,其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覆盖支持能力是客户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所极为看重的,也是取得客户的信赖,获得大额长期订单的优势所在。 4、具有人才优势第四方物流公司拥有大量高素质国际化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和团队,可以为客户企业提供全面的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与运作,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解决物流实际业务的同时实施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战略。发展第四方物流可以减少物流资本投入、降低资金占用。通过第四方物流,企业可以大大减少在物流设施(如仓库、配送中心、车队、物流服务网点等等)方面的资本投入,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投资风险。降低库存管理及仓储成本。第四方物流公司通过其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和运作能力可以实现供应链“零库存”的目标,为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降低仓储成本。同时,第四方物流大大提高了客户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发展第四方物流还可以改善物流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二、第四方物流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和障碍 目前,第四方物流在中国还停留在仅是“概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南方的一些物流公司、咨询公司甚至软件公司纷纷宣称自己的公司就是从事“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将没有车队、没有仓库当成一种时髦;号称拥有信息技术,其实却缺乏供应链设计能力;只是将第四方物流当作一种商业炒作模式;还有的直接将咨询公司等同于第四方物流公司。 总的说来,国内还没有一家严格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大多数是被庸俗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第四方物流,没有深入调查、分析中国目前是否真的需要第四方物流,只是将第四方物流停留在商业炒作的阶段上。现阶段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而这些障碍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克服的。这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在于以下几方面:(1)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市场需求不足;(2)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基础不足;(3)缺乏客户的认可和信任;(4)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落后(5)人才匮乏。 三、中国如何发展第四方物流 中国发展第四方物流任重道远,必须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下面是一些物流权威物流专家的建议: 1.发展第三方物流,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我国还处在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初始期。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我国尚未被允许经营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国有的以物流为主体的公司也尚未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民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虽在崛起却还没有羽毛丰满,同时制造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也尚未形成气候。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提高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措施,也是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必要前提。 2.建立全国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物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使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目前我国利用互联网运行业务的物流企业很多,但是能够整合一定社会资源的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并不多,所以目前的任务是重点培育已经具有第四方物流的雏形、在整合物流资源方面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其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 3.要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加大物流人才的引进力度。我国目前通晓第四方物流的人才匮乏,因没有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而使其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有必要改变当前物流系统中的人才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掌握第四方物流知识的物流人才,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以促进和保障未来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提升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4. 革新物流企业,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新趋势。第四方物流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物流企业的革新势在必行。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和对现代物流的正确理解。其次是应注重研究开发物流配送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最后要重视物流理论的研究与交流,加快推动物流的合理化、现代化进程。 5.政府统筹规划,搞好物流基础建设,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提升,必须通过第四方物流来完成。政府加强统筹规划、注重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打好物流配送基础,是第四方物流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是物流业的“利润点”,可以靠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就能生存,而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物流产业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和大众消费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为此,在物流产业政策上,应重点放在物流基础建设方面。 6.推广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取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中国,连第三方物流都还没有普及,作为物流新兴概念的第四方物流,很多企业可能还不清楚,根本就谈不上认可和信任。因此现阶段推广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首要任务,让国内企业理解,了解第四方物流,以便取得他们的认可与信任。 第四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虽然才露“尖尖角”,但是在未来一定能够茁壮成长,参天凌云,为我国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出巨大的力量,让我们翘首以待这一天。资料来源:

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初探[摘 要] 开端探究了企业物流的三种模式,即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物流同盟,以及每种模式中常见的谋划要领。 [要害词] 企业物流 物流自营 物流外包 物流同盟 物流最重要的题目直接来自工商企业的谋划,企业物流是物流研究和实践最紧张的领域之一。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谋划历程中,物品从原质料提供,经过生产加工,到产制品和贩卖,以及陪伴生产斲丧历程中所孕育发生的废弃物的接纳,以及再使用的完备循环运动,包罗提供物流、生产物流、贩卖物流。企业物流谋划即是企业为公正配置物流资源、有用提供物流服务、不停创造物流价钱、钻营良好经济效益而理顺种种关连的运动历程。 一、企业物流谋划模式选择的须要性 由于深受“重商流”、“轻物流”头脑的影响,谋划者对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职位地方缺乏富足相识和珍视,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历程、强化市场谋划的要害,而将物流运动置于隶属职位地方,被动地继承生产、贩卖服务。 凭据英国的研究评释,种种物流用度匀称占货价总额的;而美国的研究评释,种种商品的物流用度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而中国的研究评释,一样平常商品物流资本占商品总资本50%~60%以上,水果、食品等商品的流通用度占商品总资本的60%~70%,玻璃、陶瓷的运输破坏率高达20%;物流历程占用的时间险些占整个生产谋划流程的90%。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物流资本一样平常占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物流资本在15%~30%之间。 二、企业物流谋划模式选择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物流谋划模式,重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物流对企业乐成的影响水平;其二是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本事。据此,计划出三种决策方案:物流自营方案、物流外包方案、物流同盟方案。 1.物流自营方案 物流自营是指生产企业借助于自身的物质条件自行结构的物流运动。在物流自营要领中,企业也会向运输公司购置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企业购置仓储服务,但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疏散的物流功效,而且是暂时性、纯市场交易的服务,物流公司并不凭据企业奇特的业务步伐提供奇特的服务,即物流服务与企业价钱链是疏松的讨论。 据视察,在国内产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质料分别由企业自身和提供方企业负担;产物贩卖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配合负担的比例分别为和;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负担的物流运动分别为和。物流自营比例之以是较高,是由于物流自营有利于企业掌握对主顾的控制权,保证供货的正确和实时,保证主顾服务的质量,确保企业能获取恒久稳固的利润;物流自营是现有体制下企业的现实选择,如实验物流职能外包,必将使得已经自营物流的企业现有的物流措施闲置或转让,现有的物流职员换岗以致下岗,肯定要触动一部门人的既得优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无疑要冒很大的革新危害;企业的产权状态决定了企业自营物流;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决定了自营物流是企业不得已的选择,如货主企业在继承物流服务时,通常遭受时间延误、货物受损等对方违约的困扰。 一样平常说来,要是物流对企业乐成的影响水平很大,且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本事很强,企业接纳物流自营模式较适宜。常见的物流自营谋划要领有:①将疏散在差异结构部门的物流运动整合为一个部门加以运作管理,实现跨业务单元的内部物流管理一体化。②开辟内部的水平物流结构或跨职能物流结构,该结构凭据业务历程或事情流举行,而不凭据使命或职能分别,以实现跨使命协作、以主顾为中心。③创建物流服务部,内部的物流服务部门以市场为导向,并向内部的服务工具索取用度,且内部主顾不再享有免费或低价服务,物流部门可为外部主顾提供服务,内部主顾也可以任选外部提供商提供服务。④建立物流子公司,署理企业专司物流业务管理,对物流业务统一指挥并实验独立核算、自尊盈亏,多余的物流本事可加入社会谋划,制止物流本事闲置和浪费。 2.物流外包方案 物流外包因此签署条约的要领,在肯定限期内将部门或全部物流运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来完成。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行能在全部的业务领域都得到竞争上风,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寄托自己的资源举行自我调解的速率很难遇上市场厘革的速率,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会集在焦点业务上,强化自身的焦点本事,而将自身不具备焦点本事的业务以外包的情势或战略同盟、相助的情势交由外部结构负担。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曾预言:"在十年至十五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配景支持而不创造业务额的事情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生长的时机的运动、业务也应该接纳外包情势”。 据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头对天下450家大中型产业企业举行的一项视察,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二年内选择新的物流提供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而且的企业将把全部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美国《产业》杂志报道,年收入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广泛开展了外包业务;据IDC统计,举世外包揽事市场年增长率为。企业接纳物流外包模式,基础缘故原由是与物流自营相比能得到更多的屈从价钱,其他缘故原由如:淘汰牢固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企业自身物流技能本事有限;增长企业柔性;前进企业为主顾服务的专业水平,革新企业形象;低落资本,前进屈从,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国内企业将部门物流功效接纳外包要领实现的做法较广泛,但外包的领域还相当窄,仅范围于一些作业性运动,是由于物流外包通常使企业失去对一些产物或服务的控制,增长企业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其所孕育发生的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使企业负担很大的盈余危害;外包有大概使企业丧失学习时机和焦点本事的作育时机。 一样平常说来,要是物流对企业乐成的影响水平不大,且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本事较弱,企业接纳物流外包模式较适宜。常见的物流外包谋划要领有:①外包全部物流,当企业物流服务的庞大性低且资产的专用性低时,企业可接纳多个外包同伴,曩昔进外部企业的竞争性并从中得到更好、更稳固的低价服务;当企业物流服务的庞大性高但资产的专用性低时,更有利于企业普遍地将种种物流服务外包给匿伏的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②外包部门物流,当企业物流服务的庞大性低但资产的专用性高时,企业自己投资专用性资产,不从事物流自营,而将专用性资产租赁给外部企业,并由其来运作物流;当企业物流服务的庞大性高且资产的专用性高时,运用勉励机制实验部门物流外包。 3.物流同盟方案 物流同盟是企业双方在物流领域的战略性相助中举行的有结构的市场交易,形成上风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运动、相互信托、共担危害、共享收益、恒久互利、全方位的物流相助同伴关连。物流同盟是介于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之间的一种物流组建模式,同盟双方在相互相助的同时,仍连结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物流同盟的创建有助于物流同伴之间在交易历程中淘汰相干交易用度,如信息搜索资本、讨价还价资本、监视实验资本、时机主义资本、交易危害资本。 一样平常说来,要是物流对企业乐成的影响水平很大,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本事很弱,或是物流对企业乐成的影响水平不大,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本事很强,企业接纳物流同盟模式较适宜。常见的物流同盟谋划要领有:①水平一体化物流同盟,议决统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相助而得到范围经济效益和物流屈从。如差异的企业可以用同样的装运要领举行差异范例商品的配合运输。当物流领域相近,而某个时间内物流量较少时,几个企业同时分别举行物流通用显然不经济。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企业在装运本企业商品的同时,也装运其他企业商品。 ②垂直一体化物流同盟,要求企业将提供产物或运输服务等的供货商和用户纳入管理领域,要求企业从原材推测用户的每个历程实现对物流的管理;要求企业使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创建和生长与供货商和用户的相助关连,形成团结力气,赢得竞争上风。③肴杂一体化物流同盟,是水平一体化物流同盟和垂直一体化物流同盟的有机组合。 市场竞争越来越猛烈,物流外包或物流同盟是企业物流谋划的局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李元旭 田 宇:物流自营照旧外购物流服务[J].中国物资流通,2000,(2) [2]田 宇 朱道立:《物流同盟形成机理研究》[J] .物流技能,2000,(1) [3]颜色泽 李建伟:外购照旧自营--企业物流战略的选择[J] .中国物资流通,2001(4)。 [4]Panos Kouvels,Joseph ,Supply Chain Capacity and Outsourcing Decisions: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Demand and Supply Uncertainty,IIE Transactions Jan 2002.

物流培训毕业论文

《现代营销》(理论版)省级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企业文化、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政策与法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商业科学、电子商务、经济纵横、财务天地、实践与探索等。对期刊满意的话 追问

这个我可以先帮你拟题,题目满意了我再帮你继续做,4000字一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习啦【其它论文范文】编辑:斯娃发布时间:2016-06-01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已从起步期逐渐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而高职作为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基地,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物流管理类教材建设思考

1引言

“物流”一词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热,现在在我国几乎无人不知。近年来,政府对物流发展和建设的关注和热情更是推动了这一热潮。为了培养相关的物流人才,从物流建设热潮中分一杯羹,全国的高校———从本科院校到专科院校,从硕士教育到博士教育,都全面开花,几乎是有条件的办物流专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办物流专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追求下,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让人担忧。本文主要从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的方面进行几点思考。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解决问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到学生对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的认知。

2我国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物流管理类的教材有400多种。由于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总数庞大,又是热门专业,加上教师个人利益驱动、相关院校的利益驱动、各大教材出版社的利益驱动,会有更多的物流管理类教材出现。但绝大部分教材的出版都是利益驱动。高校使用什么教材,由各院系专业选定,里面掺杂多种因素,所以好教材不一定好销售,这也就导致了好教材没有好的认可度的局面,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优秀教材的出现和成长。在这个新生的物流管理类教材体系里,好的本土教材的出现需要时间或者大师级学者的出现。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物流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体系不明朗

首先体现在物流类专业对现代物流认识的不足,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条块分割严重,注重理论,但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违背了现在物流的整体系统性观点;二是课程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管理的课程,不利于学生了解掌握现代物流的发展动态;三是不同专业的课程重复性大,没有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延伸出新的分支。给人的感觉就是物流各专业没有自己特色,导致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的几乎是同样的知识。课程体系的不明朗直接导致了相关教材的低质量和新理论教材的缺乏。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除了了解运输、仓储、配送、货代这些知识外,对物流发展前沿的特种物流、危险品物流、会展物流、冷链物流、第四方物流、特种物流装备、物流金融、物联网等发展动向一无所知。这将直接导致我国高素质物流人才教育形成瓶颈。

课程知识内容陈旧

部分教材知识陈旧,很多是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内容,物流设备图片也是老古董,教材的内容已经反映不了现代物流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这种教材的危害性极大,会误导部分学生对现在物流的认知和学习。

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程度大

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重复程度大。物流专业教材与基础课程教材相同或者相近内容,如《物流统计学》与《统计学》,《物流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材之间,如EOQ模型在《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课程中都有详细讲解,这种重复性内容浪费了资源,没有必要。

缺乏本土案例素材

目前较好的物流教材要么是外文原著,要么是外文翻译过来的,里面大部分是国外物流企业的案例。中国本土教材要么是缺乏案例,要么就是从外文资料中摘选过来的外文案例,所以,教材中很缺乏物流管理相关的本土案例,这对学生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政府、物流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协会、高校、相关学者等相关机构应该一起参与解决这个问题。

教材内容抄袭严重

教材内容雷同在我国教材出版界中比较多见。在物流管理类教材中也是比较普遍的。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都通过行政力量推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是教材质量还是不理想,很多内容是雷同的。其背后各个利益群体对利益的追求推动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严格要求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保护知识产权,吸引优秀的学者来编写教材。

缺乏经典教材

有没有那么几本物流教材,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把它们视为珍宝,带在身边,温故知新,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在上面寻找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鲜有这样的物流教材。大多教材内容缺乏深度,很难揭示深层次的本质,难以引导学生思考。

3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加大物流专业的建设力度和创新力度,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相关物流专业,打造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开发和教材的开发提供保障平台。如我们可以开发特种物流专业、建筑行业物流、冷链物流、钢材物流等新的专业,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会有更多的有特色的物流教材出现。

(2)推行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建设国内物流案例资源库,并且定期更新。这样教材编者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案例,就可以弥补国内教材缺乏相关国内的物流案例的弊端,从而提升教材的质量。

(3)改革高校管理体制,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实践、兼职。推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进,鼓励教师参与物流企业科研和经营活动,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兼职、项目合作等,为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在编写教材时,可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4)改革教材的出版和采购机制。应建立相关的审查制度,加强教材出版前的审查力度,对教材的原创性、实用性、时效性进行审查。杜绝非原创教材、质量差的教材的出版。同时要加大高校教材采购反腐败力度,打击腐败行为,打击出版社的行贿和高校采购部门的受贿,恢复教供求材市场的正常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教材的质量。

(5)系统规划教材内容,避免出现知识内容“撞车”现象。物流学术指导委员会应界定各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在知识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同时处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知识衔接问题。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民族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一、引言

民族高校是指设立在民族地区辖区内的高等学校和设在其他地区的民族院校,目前我国有200多所。[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素质上有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民族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新常态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并为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传统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明确指出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往的同种课程知识结构过时

所安排的课程与本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实践内容有所不足(仅占调研高校的);所教授课程也无法反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并无明显特色、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紧张与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的院校,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尤为凸显。同时教学偏重理论,手段停留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上,科研与产业结合度不高,教师往往缺乏从业经验或企业实践经历。

(三)传统课程资源不能共享

2013年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总计为475个,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最多,由2000年的2个提高到2013年的393个。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都在500平米以下。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2]。

(四)民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步晚,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据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其中专科以上民族类普通高校32所,本科院校24所,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有4所。从2006年到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相继设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建设特色。但是,民族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工科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有待提高[3]。

三、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由“互联网+”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倒逼出对各行业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细分。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人才应该首先拥有这样的三大思维和十大物流技能类型(图1):第一,需要有开放的思维,而且随时拥抱行业前沿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行业趋势,敢于推动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第二,需要有拥抱思维,能够随时抓住标杆企业的最新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主动适应变化;第三,要有跨界的思维,将其他领域的商业模式,结合本行业的特性,具备较强探索精神。

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为研究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为技术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民族高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其民族,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内的少数民族情况设置适合的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对于民族高校及我国民族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应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变化,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从2011年招生以来,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应用型物流人才、复合型物流人才和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

(一)分层培养模式

第一,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物流金融和采购管理等方面综合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三,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学术课题和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同时具备追踪行业前沿趋势,能够解决企业问题能力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二)基本思路与实施措施

1.及时修订并更新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方案,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整体系。在2014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实训和跨专业实践操作环节,确定合理的实验与实习内容、时间及学时数,保证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配合;同时充分考虑和利用第二课堂,设置几类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4]。

2.设置人格养成通识教育平台。作为民族本科高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改革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赢得更大竞争力。

3.购置实践教学平台。2014年学院大力投入购置软硬件设备,建立了1200平米的现代物流中心,购买了各种物流仿真实验软硬件设施,增加物流软件的仿真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及能力。通过加强和物流企业的联系,在校外建设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演练场景与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管理以及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能力。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活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和教师“双师型”培养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并借鉴各种大学生活动,如课外竞赛、创新实验活动和创业大赛活动,积极筹备并组织开展院、校内的多种特色课外竞赛活动,从而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增强学生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

5.重点体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在众多教学环节中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企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加入到相关课外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师培养目标的成功实现[5]。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应用性型、复合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人才,能为“互联网+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智慧型”物流管理服务。

物流毕业论文培训

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概述

2.国外研究概述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概述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科技与科技进步

2.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

3.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科技进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

5.科技能够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1.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新领域

3.现代物流管理中的科技创新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概述

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2.现代物流管理的作用

(四)从传统物流管理向现代物流管理的转化

1.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区别

2.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周转效率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科技进步与创新使现代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应用

2.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中人、财、物的最优配置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1.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2.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四、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持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管理应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成就

1.增加科技投入

2.加强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的建立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4.高校对物流管理的研发实现科技创新

(二)我国物流管理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差

2.中西部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差异较大

3.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4.存在体制因素制约

五、国外物流管理中运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手段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改善宏观环境,颁布法律促进现代物流管理发展

2政府对现代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财税政策的把控

(二)交通设施的改善与物流管理技术的充分应用

1.改造现有道路,提高道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下的现代物流管理

(三)密切关注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1.学习借鉴与更新创造相结合

2.加强对外宣传,融入国际物流管理大舞台

(四)沃尔玛物流管理经验的启示

1.功能与结构完整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3.企业强调物流运营活动科技创新

六、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构建现代物流管理制度

1.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出发

2.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二)建立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1.建立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

2.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市场开拓机制

(三)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1.财税激励政策

2.增加财政补贴政策

(四)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1.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2.培养与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摘要:

本文首先从整体角度分析了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内容,而后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需求量大、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内容繁复等特点分别设计了适合制造企业的运输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

关键词:

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大型制造企业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制造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大型制造企业必须面对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工期、成本比较等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这种压力不但对要求大型制造企业的提高自身生产水平,更对供应物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型制造企业所需物料品种复杂、需求量较大,涉及到的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十分复杂。这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对供应物流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提高供应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和高效性[1-2]。

1、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包括来货检验、货物搬运及贮存、装卸、配货、信息处理,还包括与供应商进行信息沟通。将这些工作内容协调好,使之均衡顺畅对大型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要求企业选好配送中心的地址,设计好运输线路和供应物流据点;其次要对供应物流效率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多个方案的在技术、成本、效率方面的对比获取最佳方案。同时要考虑供应物流管理系统要避免大型制造企业通常存在的转型难问题,防止经营规模和范围变化产生的供应物流系统重复性建设[3]。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配送子系统各项功能来比较和选择手段。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需要和供应物流的具体情况,将各项内容进行衡量和比较,从宏观上规划最适合企业自身条件和需要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模式。

2、配送子系统及运输子系统的规划

运输子系统规划

如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同时配送中心也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而信息平台与配送中心再单独联系。大型制造企业运行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种类、数量众多,供应商可能遍布全球,如都需要进行单独联系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长途运输带来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选择Milkrun的模式来实现运输子系统运行。

①通过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平台,将不同供应商进行串联。串联后供应商所在点形成最优配送线路,配送车辆只需从第1个供应商开始装货、依次到第M个供应商,直到将所有原材料装车再集中到异地集货中心。

②根据大型制造企业所需原料遍布各地的情况设置了异地集货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也或多个。异地集货中心还起到交叉码头的作用,即将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以及巡回收货料收取的大宗原料进行拆分,拆分后将生产急需的获取以小批次快速送达大型制造企业。

③根据企业战略自建或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原材料配送中心。

④将集货中心集中的货物运输到配送中心。

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将原材料直接送达配送中心或大型制造企业的工厂。

配送子系统的规划

按照作业具体项目划分,可以将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配送中心工作内容分为短期生产需求配送、电子看板配送(JIT),退补货、盘点等。本文将配送子系统分解为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这三个部分。

(1)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根据信息各方面信息对制造企业进行配送,配送信息来自于大型制造企业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发出的《原材料需求计划》、《运输任务单》、电子看板等。这些信息同步于配送中心管理系统,并生成《出库任务单》。配送中心仓储在接收到《出库任务单》后实行JIT配送。

(2)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是原材料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的配送系统。配送中心仓储随时监控生产所需原材料数量,当数量接近或低于安全库存时,配送中心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向提供该材料供应商发送《订货通知单》。供应商得到该订单后根据与大型制造企业所签订协议进行送货或要求配送中心组织Milkrun取货[4]。

(3)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配送中心首先进行收货,对货物进行检验,按照不同生产车间的需求对收入的货物进行分类,并将收货信息、检货和分类结果登录至计算机。而后将货物码盘、入库、进行保管,在生产需要时将原材料出库。以整箱配送的方式向生产车间发送的原材料需要在暂存区拆盘,即拆包装,而后码放工位器具并将信息登录入信息系统,最后装配送笼;以拆箱配送方式向生产车间发送的原材料则以箱为单位放置到拣选货架中,粘贴电子标签以辅助人工拣选,同时将具体信息登录到信息系统中,最后装配送笼。要根据车间的具体需求将装配送笼后的原材料进行集货,而后发送到不同车间。

3、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通常产品种类众多,生产工艺复杂,因此所需原材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供应物流系统也较为复杂。在外部需要与多家供应商进行协调、调度原材料运输,在内部需要管理配送中心、安排库存,而这些工作都是伴随着海量的物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储存、交换、集成、共享和加密等工作。本文第二节中每一个分系统的运行都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统筹基础上,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该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可靠的、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否则在物流信息方面出现一个纰漏就可能断送供应物流系统在其他分系统上的努力。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生产需要自动生成《原材料需求计划》,此计划为企业供应物流的总体任务。将总任务与实际已经获取原材料进行比对,信息管理系统将总体任务分解并生成配送指令,通过Internet/Intranet或专属虚拟增值网发送到企业外部受控物流单元(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商等)和自有受控物流单元(配送中心、自有运输队等),受控单元再根据配送指令进行物流供应。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也就是说受控单元能够将物流进行的状态反馈给信息中心。大型制造企业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VAN作为传播媒介,因VAN的信息交换方式为EDI,虽然应用广泛且速度较快,但是其无法在异构信息源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如果大型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已经建立了非专属虚拟增值网,则信息管理系统就无法正常传递信息了。较为合适的方式是通过XML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其设计是针对Internet的,不但有价格低、连接快捷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其扩张性强、异构性能优越。

4、结论

对大型制造企业来说供应物流如同企业的生命线一样极其重要,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才能够使供应物流有条不紊的运行,同时具备效率性、稳定性、活跃性。根据企业内在特点及外在环境、综合比较后设计好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的各项内容,以Milkrun运输模式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效率,细致规划配送子系统并强化信息管理系统,这些是规划大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供应链物流管理[M]..李习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46-60.

[3]冯宝剑.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库存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陈瑶,霍佳震.精益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集成决策优化及其运作模式比较[J].系统管理学报,2011(1).

1、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的基础性内容

现代企业将物流置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原料进购、原料产品的条件化存储、产品配送、原料产品的交通运输都能实现统一化、系统化。在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实现原料产品的存储和运输安全化,保证各个管理活动环环相扣,充分利用每一个活动中突出的影响因素,实现管理的高效化,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物流管理需要实现各类物资的最大价值化,物尽其用,面对不同的情况要灵活应对,有效调剂、准确分配,在提高利用率的前提下,才能使利润收入提高。企业的物流运转层层分配的,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是重要构成,俗话说的好“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更是如此,物流管理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在效率上有所提高,整体的运作时间就会减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周转资金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资金经营问题。在存储中,物资的存储也需要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能够对物资进行快速的处理,减少物资的存储占用时间,降低成品的投入。在物资运输的活动中,要秉承就近采购的理念,尽量减少物资的中间流转环节,提高单位产品的利益收入。

2、企业物流管理具体面临的瓶颈

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较为严重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鼓励、引导的态度,极大的催生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蓬勃的.发展力,但因为资金、经验不足,在物流管理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在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重点之后又因为专业性的负责管理工作人员较少,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不是简单的工作分工,在少数物流管理优秀的大企业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专业管理的人员,人才众多,知识理论基础雄厚,开展工作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的要领,节省了工作人员对业务的熟悉时间,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水平高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职业惯性形成之后其职业敏感度会提高,有助于发展物流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提出创新解决措施。但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我国企业数量中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普遍的企业中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这也就限制了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可能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而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物流设备不成熟

物流管理离不开相关的物流设备,物流设备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水平较低,以下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第一点,企业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设施较少,还处于主要依靠人力的阶段,没有真正达到一个现代化企业应有的机械化水平。第二点,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多是没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信息资源浪费,计算机对信息的采集没有针对性,过于分散化、繁杂化。第三点,企业物流管理所使用的管理软件没有得到最多大程度的开发,其灵活性较差,没有进一步提升价值的空间,与集成化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企业物流管理的体系不完整

物流管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中。在物流管理体系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成本控制、物资供给等。一个公司企业发展涉及到了众多的方面,物流只是众多经济收入中的一个方面,因而在很多企业中常见的现象就是无法专门计算出物流的收入与支出,也就无法对物流的发展成本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要在物流这个领域内提高经济收入不能够从降低成本着手。企业在物流管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到产品的最终配送形成局部空白,衔接不紧密,使物流运转的效率处于低水平层次。

3、解决企业物流管理瓶颈的措施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加强培训

要想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要从招聘着手,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提高工作素质要求,要具有相关的职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工作流程,最好能做到刚开始工作就能够熟练的程度,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可优先录取。第二个途径,就是在公司企业内部进行的工作培训,对于公司中原有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不熟悉,但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实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在培训中获得知识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能力的提高,使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得到强化。

对物流设备进行现代化处理

物流设备的近代化水平不高,要采取措施提高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水准,可以投入资金,增加公司企业中物流设备的数量,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机械化水平。还要对信息分类汇总,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使信息集中化、简洁化。要进一步开发企业物流管理的软件,提高软件使用的灵活性,赋予软件更大的价值。

完善物流管理体系

物流管理体系在成本控制方面要逐渐趋于明朗化,制定专门的物流收入支出账册,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使企业对物流成本投入充分掌握,根据数据调整成本投入,减低成本支出,提高物流管理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物流活动之间协调工作,衔接密切,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物流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管理运作方式,它所具有的企业发展价值使得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就要紧跟市场发展的形势,企业物流管理也不能停滞不前,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进度和承受能力,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情况,对物流管理的各个活动要及时更新,引进先进的运转工作方式,实现物流管理的效率化和高水平化,真正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物流作为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并日益成为企业所看中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借助电子商务全面提供物流服务质量,已成为物流业急需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物流概念 物流管理 利润 费用 一.引言 物流”概念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后几十年中得到迅猛的发展,涵义从单纯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给物流概念所下的定义是: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和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效率与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这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定义。 根据现代的物流概念,物流产业主要有四个主要分类,分别是: (1)硬件设施的物流业务,如经营货仓及码头; (2)运输基础的物流业务,如经营空运及海运等业务; (3)软件资讯基础的物流业务,设计电脑物流软件及管理手则给物流企业; (4)财务基础的物流企业,包括替运输公司进行报关等文件手续的企业。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主要有 4 个特点: (一)、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二)、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三)、以信息为中心; (四)、重效率更重效果。 以上四个特点为中心写吧!呵呵~

1.引言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灵魂,而作为服务行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就是企业生存的灵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服务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服务质量管理在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物流服务的独特之处,根据物流企业的服务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质量改进成为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2.物流服务的特点 (1)物流是服务,是软性产品在物流业中,提供服务与产品交付同时实现,没有产品完成后交付前的检验时机。虽然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但检验至少能在不合格产品交付给顾客前被剔除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品可能造成的顾客不满意。由于缺少产品检验的环节,物流服务的质量管理就有了较大的难度。 (2)物流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物流服务中,海运、空运、公路运输操作方式上几乎没有相同点,即使同是公路运输,不同路段在路况、车辆资源、在途控制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别;同是仓库管理,平面库、楼库、立体库、自动化库,从设备配置、区域规划、流程设计上区别甚大;同是信息服务,各个客户仅在统计表的设计上就有不同要求,至于信息反馈时间、信息反馈渠道上要求就更加不同了。 (3)物流服务是一种时效性很强、要求快速反应的服务物流服务面临的是随时会变更的细节要求,在它明确的整体目标框架下,具体的单次服务随时都有可能变更。即使是在十小时前下的出货订单,在出货半小时前、甚至在途上都有可能会取消或变更,而这种情况还不属于小概率事件。如果没有完善的快速响应机制进行调控,是不可能实现客户满意的。 3.物流企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多是从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服务内容单一,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不多。目52经济理论研究前,国内物流企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基于顾客价值的物流服务思想。大多数物流企业在运行中都有自己的服务标准。然而,许多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并非来自对顾客期望的理解,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期望,是根据运营需要制定的服务标准口。这样的服务标准与顾客的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 (2)员工素质不高。员工素质是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缺少基本的专业培训,造成操作不规范,服务态度恶劣,形成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3)货物外包装存在严重磨损。存在该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物流企业不重视货物的外包装,认为包装用过则弃,很少有对货物进行专业的二次包装(耐磨、防震、防湿)作业的;其次,配送仓库条件恶劣,货物被随意堆放在满是灰尘和水渍的地面上;最后由于企业不重视开发和使用简易的装卸工具,只靠员工双手和体力进行物流作业,从而造成我国货运业“野蛮装卸”的顽疾。 (4)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大量中小城市的物流企业仅仅是一部电话、几辆货车组成的运输公司,他们处理业务的主要手段多是电话加货运单据。对外的业务联系主要依靠电话,业务活动的依据就是接受货物的时候填的货运单据。 4.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改进方法 物流服务质量表现为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因此,物流服务质量的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将采用“PDCA”循环这一方法来阐述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改进。“PDCA”循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循环的阶梯提升。循环是有前后时间差异的,前一循环的输出往往成为后一循环的输入,在吸取前一循环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又开展了新一轮循环。但这种循环的接连滚动并不是在原地进行,而是随着每一个新循环的开始,质量改进的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P—策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企业中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制定改进计划。 首先,强化“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认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使服务人员产生让顾客更满意的强烈愿望,从而在与顾客接触的过程中重视顾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关注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自觉产生改进服务质量的要求。而物流企业要改进服务质量,就必须弄清楚顾客的需求,并根据不同顾客的期望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其次,在员工培训中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培训,并教授给员工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一线员工是物流企业与顾客直接接触最多的人,在与顾客交流时他们服务质量观念的自然流露就可以展示出企业的实力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使顾客对企业产生信赖。同时,他们也最有机会听到或收集到顾客对其他服务和竞争对手的评价等信息。增强他们收集顾客信息的技巧和主动性,可以使物流企业掌握的顾客信息大量增加,使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测评更加真实和有效。最后,制定服务质量改进计划。通过在市场调研中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现有服务的跟踪评价结果制定服务质量改进计划。在改进计划中要对制定该计划的原因、改进的对象、改进的目标、完成改进的时间、改进计划实施负责人以及如何完成改进等方面做出说明。 (2)D一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改进计划。在改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物流企业要从技术、方法、管理等方面创造利于改进的环境。物流企业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要改变传统的电话跟踪单一方式,应用先进的跟踪系统GPS和电子地图系统GIS,通过车载智能移动信息终端实现对车辆的全程实时监控、跟踪,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率。建设完善的计算机配送网络管理系统,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部门协同工作效率。为货主建立货物信息查询系统,使货主可以实时、透明地查询货物信息,了解整个配送过程、时间进度,方便货主在货物流转过程中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销售计划。在改进计划实施过程中,物流企业还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方法。可以加强内部管理的柔性手段,促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可以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等等。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方法的灵活运用。如之前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与工资、奖金挂钩,这就造成员工为了个人利益不愿将顾客的口头抱怨传递给管理层,从而影响服务质量改进。所以。物流企业在引入“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可以淡化评价结果作为惩罚的依据,使员工相信收集顾客满意信息不是为了评价他们的工作表现,而是为了改进企业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员工提供更满意的工作环境。(3)C一检查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把服务质量改进结果与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质量改进有无成效。在这一阶段,物流企业可以制定一个服务补救策略,用以处理服务质量问题。它可以包括公平对待顾客、跟踪并预期补救良机、授予员工解决问题的权利等措施。当然设置服务补救策略并不仅仅为了有机会补救有缺陷的服务和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识别问题来源,进行过程改进,主动查找潜在的服务失误,从而消除对补救的需要。 (4)A——处置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总结上述所有过程的经验教训,将改进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纳入有关标准、规定和制度中,同时把发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IX:A”循环。据调查显示,通常对服务不满意的顾客将把他们的经历告诉10一20人;抱怨得到解决的顾客会对5个人讲他的经历。但4%抱怨的顾客比96%不抱怨的顾客更可能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解决,那些抱怨的顾客中将有60%会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尽快解决,这一比例上升到95%。因而,物流企业要重视客户的意见,对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5.结论 物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由于得到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得不以现代物流来进行重新定义,其质量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物流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持续改进物流服务质量。忽视质量改进的物流企业或许会获得短期利益,但很难在市场中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流动党员培训毕业论文

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自身党性不强、组织意识淡薄;活动难开展,上级精神难传达;管理措施不力,管理缺乏实效性。针对以上难题,笔者浅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一、强化意识,转变思想,消除流动党员管理的盲点和误区强化组织意识,树立流动党员是本地人才资源的思想意识,主动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加强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转变自身思想,流动党员在外地务工,一切只是向钱看,党性淡薄,把自己的身份跟普通群众划等号,必须要对其加强党性教育,重拾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意识。消除教育管理中的实际盲区,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步解决好对流动党员疏于教育管理的问题。二、严管理、重责任,确保流动党员党章记心中各党支部派专人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要求外出党员外出期间必须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向所在党支部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形成严格的制度管理,将流动党员纳入正规管理渠道,让流动党员真正做到离乡不离党,党章记心中。三、摸底调查,建立动态数据库,及时更新流动党员基础情况摸清本村所有的流动党员情况,建立一个初步台账,及时更新,对流出、流入党员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填写《流动党员简明情况登记表》,详细记录党员的简明情况以及流出(流入)时间、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相关信息,通过建账立卡实现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流入地址、联系方式等的摸底,对交流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四、利用网络平台,拓宽渠道,架起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连心桥 流动党员具有流动性强,去向难掌握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上传新的学习动态,让流动党员解决了流动党员之间由于时间不固定,沟通交流少的难题。建立本各党支部QQ群、微信,加强与流动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时空上的距离。五、动真情、务实效,共建流动党员温暖之家流动党员为了外出务工,留下在家的老父母和留守儿童,要安排专人“一帮一”对流动党员的家庭成员进行帮扶,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让流动党员安心在外务工赚钱。提供免费培训,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利用在国庆、五一等节假日,根据流动党员需求,安排学习实用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帮助其更好的就业成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完善,部分党员由于就业、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与组织关系所在地的组织活动,随着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难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时期党的“两新”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建立党员信息库,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建立健全全国党员信息库,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并为每位党员发放党员活动证,采用党员登记制度与流入地党组织相联系,实现党员去哪里,就在该组织尽义务、享权利,处处显现出党建的先进性。 其次,加强党组织建设,扩大流动党员管理覆盖面。一是采取定期主动联系党员的办法,利用返乡高峰期,组织学习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将支部建在“两新”组织上等其他流动党员集中的组织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通12371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提供咨询服务,让流动党员在流入地方便的找到组织。三是组织开展适宜的组织活动,提高教育成效。教育内容应着眼于提高流动党员的素质能力,结合流动党员的学习需要,重点进行政治理论宣讲、创业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流动党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最后,创新组织活动体系,建立流动党员利益诉求渠道。一是建立党内服务体系,主要负责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整合资源、组织协调、帮扶解困、教育培训及管理创新等工作,在基层组织建立起党员之家,构建组织与党员的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党员提高上岗信息、职业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组织和管理党员义工队伍,利用党员的专长开展义工活动,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服务等。二是建立党内模范体系,为流动党员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舞台,鼓励流动党员发挥积极作用,如引导和鼓励党员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牵线搭桥,传送科技和市场信息。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头致富。 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模范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加强研究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的方式方法,努力探索适合“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新渠道,与时俱进地抓好流动党员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消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误区和盲区在流动党员中,多数是年富力强,具有一技之长,他们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用好他们,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意义重大:有利于本地的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增长才干,提高致富本领;有利于带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双带双创”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在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两个消除":一是努力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克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以及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畏难情绪。二是及时消除教育管理中的实际盲区,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抓在手上,逐步解决好对流动党员疏于教育管理的问题。(二)优选载体,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手段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使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定期"回审"管理。在农民党员中开展以“增素质、增收入、增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三增"责任制度,对农村外出的党员实行定期"回审"管理。即:党支部与外出党员签订"三增"责任书,向外出党员发放《党员回审手册》,《手册》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增"责任内容的落实情况记录、参加党组织生活情况记录、交纳党费情况记录和党组织督促审核情况记录等,要求流动党员返乡时,必须将《党员回审手册》交回原党支部进行审核,并由原党支部签署审核意见,同时向党支部汇报在外期间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未返乡的流动党员,每半年将《党员回审手册》寄回党支部进行审核;尔后,由原党支部再将《党员回审手册》寄给外出党员本人。2、专人联系管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对一挂钩。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联系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对家乡建设的计策;定期及时向外出党员寄送《共产党员》及有关教育培训等学习资料,供他们自学使用。3、接转关系管理。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以利外出党员参加其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特别是对一些担心组织关系转出后、与原单位接触更少而失去原单位关心的离退休党员,党组织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离退休后在外地定居党员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动员他们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定居地方的党组织,确保其虽然工作离退休,但党员组织生活不退。与此同时,对流入的外地党员,也应实质性做好该做的各项接转工作。4、建立组织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办法。因此,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很有意义。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隶属于原所在地党组织领导,并协助原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由于外出党员远离属地,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不能及时有效地接受原所在党组织直接的指导和督促,所以各原所在党组织要特别注意选配好党组织负责人,尤其应把思想素质好、自律意识强、热心帮助他人和有一定文化水平作为选配的主要标准。5、实行"持证"管理。对未转移组织关系又没有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管理的流动党员,实行"持证"管理。这种措施要求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原党组织报告,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必须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再者,对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外出党员必须开具《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外出后,应凭《党员证明信》,主动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明信》的外来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应按照地点相近或行业归口、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同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并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应该参加的党内活动。(三)狠抓落实,健全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首先,要重视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是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前提。流动党员在外出前,有关党组织必须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在外出党员春节返乡期间,有关党组织要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应突出针对性,贴近他们的思想和生产、工作实际,着重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党纪国法等教育,力求做到切合实际、学以致用。同时,还要召开外出党员座谈会,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通过教育培训,使流动党员达到"五牢记"要求,即牢记党员称号、牢记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纪国法、牢记家乡建设。其次,要重视对流动党员的保障激励和充分发挥其先进作用。各有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规定,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应享有的权利,特别是要妥善解决好流动党员参加选举问题。同时,各有关党组织要多关心流动党员,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重视对流动党员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流动党员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对外来党员要与本地、本单位的党员一视同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使用他们。基层党组织要注意把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有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领导班子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认真做好对流动党员的组织考察和表彰、处置工作,对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要给予表彰,对不合格的流动党员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置。第三、要重视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督促落实。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难点,必须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狠抓"五管联动"措施的落实,尽快扭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薄弱的状况。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要带头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坚决防止和克服放任自流的现象出现。基层党组织要逐级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对流出和流入的党员逐个建立档案,随时掌握去向变化,对党员流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善于发现、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强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