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毕业论文新东北作家群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新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的四个主要人物是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东北作家群形成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王相智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的写作特征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普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小说中浓郁的民俗文化描写淡化了其中的政治功利色彩,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自身的民俗体验、亲历的家国之痛和真切的政治要求。

因此,审美和意义在其笔下得到一次自然的契合,这也构成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崛起的特殊意义。出现在东北作家群小说中的民俗描写绝不是简单的民情风俗展览,而是昭示民族精神的审美载体,它担负着作家难以化解的民族悲情和身家灾难,刻录着黑土地上东北人独特的民俗。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如下: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处境,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希望。

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相关资料介绍: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普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小说中浓郁的民俗文化描写淡化了其中的政治功利色彩,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自身的民俗体验、亲历的家国之痛和真切的政治要求,这也构成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崛起的特殊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普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小说中浓郁的民俗文化描写淡化了其中的政治功利色彩,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自身的民俗体验、亲历的家国之痛和真切的政治要求,因此,审美和意义在其笔下得到一次自然的契合,这也构成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崛起的特殊意义。本文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的中长篇小说为切入点,从文化意蕴、审美特质、创作个性和心理动因四方面解读东北作家群小说中民俗文化描写的独特意蕴。 出现在东北作家群小说中的民俗描写绝不是简单的民情风俗展览,而是昭示民族精神的审美载体,它担负着作家难以化解的民族悲情和身家灾难,刻录着黑土地上东北人独特的“民俗”魂:第一次向关内展现关外民俗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其他地域的乡土文学和左翼文学创作相比,其民俗描写体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为作家对“人—家—国”三重问题的深度思考。而这三重问题将民俗描写与民族大义连接在一起,使其小说成为能够激发读者民族精神的有力符号。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小说集废名作品的自然品格和茅盾小说的社会意义于一身,兼备了30年代乡土小说的民族性内涵和新感觉派的先锋意识,融合了沈从文小说的人性思考和革命文学的现实关怀。他们立足于特殊境遇中的独特生命体验,把文学的自然性和民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有机整合在一起。 可以说,东北作家群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既承载着“五四”时期反思国民性的精神,又传达出新的时代足音,而“人—家—国”民俗描写模式是其不同于一般左翼文学和其他地域乡土文学作品的重要之处,本文将循着民俗描写映现民族中的个体思想境界逐步提升的思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解读其文化内涵:透过民俗描写反思人的生存价值并寻找民族复兴的力量,体现出“掘”根与“寻”根的双重文化意味;在独特的土地民俗描写中透露故土眷恋;在生动的民俗场面中呈现民众自发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东北作家群的民俗描写体现出对阳刚之美和为家乡立传作史的审美追求,其中又展现着作家的不同创作个性。 从“认同”角度探讨东北作家群倾情于民俗描写的深刻心理动因,阐发作家选择民俗文化描写作为寄托种种情结的载体的内驱力,主要从流亡者在虚拟空间中重建“家园”、对东北地域文化品格的投射与认同、承载作家的民族“忠诚”情结三方面加以剖析。

东北作家毕业论文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文文学常识整理 I第一单元 成长点滴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其题材是散文,散文属记叙文体,其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作者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三味”是指“经书之味,子书之味,史书之味”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短篇小说《烛心》《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本文标题语带双关:1、指禀性爱花的爸爸辞世2、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垂落“花” “生命之花”“夹竹桃” 行文线索 主 爸爸爱花[主导作用] 副 毕业典礼[烘托、推动、映衬]3.《丑小鸭》 本文体裁童话,作者是(丹麦)作家的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大师。1835年开始创作童话共168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她是一个废物》。(童话:象征、想象、幻想、夸张)& 丑小鸭的象征意义:身处逆境,但没有沉沦,没有绝望,始终不屈的奋斗者。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作者俄国诗人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 ),选自《普希金诗集》,另类诗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诗作所创造形象“多余的人”、“小人物”未选择的路 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美国)弗罗斯特(“桂冠诗人”、“新英格兰农民诗人”、“交替性诗人”),作品《山间》《少年的意志》。关于路的诗句描写5.《伤仲永》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作有诗《泊船瓜州》《梅花》,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习与一个人的重大联系第二单元 爱国情操6.《黄河颂》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由冼星海谱曲,作品有八个乐章组成,分别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对口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怨》《黄河谣》《黄河之水天上来》。歌颂黄河就是在歌颂我们伟大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与不屈意志。7《最后一课》 19世纪法国小说家都德,著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磨坊书简》。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祖语文字的深沉热爱,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普法战争”为背景。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选自《李大钊选集》,作者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其诗文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 “雄健的国民(精神)”的概念 各类的象征比喻9.《土地的誓言》 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作,原名曹汉文,东北作家群其一。著长篇小说《大地的海》《长江》《科尔沁旗草原》。理解题目的含义 各类修辞手法10.《木兰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体裁为叙事诗。 了解木兰的品行 各类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偶、互文…第三单元 名家色彩11.《邓稼先》(人物传记) 选自1993年8月21日的《人民日报》,作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获1957年的诺贝尔奖。 邓稼先的品行分析 对比描写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名家骅,著作收《闻一多文集》中,有《红烛》《水》《唐诗杂论》《楚辞》《古典新义》 臧克家,诗人,1933年9月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著有《春风集》,长诗《李大钊》。闻一多三类形象分析13.《音乐巨人贝多芬》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作者何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临窗集》等。 贝多芬的形象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本文选自《济南文艺》1981年1月号,作者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人名福楼拜伊万·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国家法国俄国法国法国作品《包法利夫人》《前夜》《夫与子》《小酒店》性格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和亲,博学怀有狂热理想,醉心与文学事业,博学多识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生活方式温和,寡言,坚毅,聪慧个人的性格特征15.《孙权劝学》 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人称“涑水”先生),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出自此文的成语 各类的语气词第四单元 民族特色16.《社戏》 体裁小说,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社”指土地神或土地庙,此文着重于景物描写 (游园吊打)本文概意: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人物形象特点17.《安塞腰鼓》 (“神韵散文”) 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作者刘成章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感受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力量18.《竹影》 选自《丰子恺文集》,作者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著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艺术趣味》《甘美的回忆》其艺术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行文线索:竹影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19.《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选自《冰心全集》,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处女作《两个家庭》,问题小说《超人》,诗《繁星》《春水》誉为“冰心体”,发表《寄小读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20.《口技》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林嗣环,福建晋江人,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此文体裁为说明文(记叙散文)以“善”字统领全文 表现出口技者技艺高超 第五单元 历史探险21.《伟大的悲剧》 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如《三大师》《罗曼·罗兰 》,《看不见的收藏》《家庭女教师》等名篇。22.《荒岛余生》 本文节选自《鲁宾逊漂流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作者笛福,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鲁》之后,又作《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娜》 鲁宾逊的形象性格特点23.《登上地球之巅》 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郭超人,湖北武穴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已出版新闻作品:《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概述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感受其意义、环境描写24.《真正的英雄》(议论文) 本文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曾任49、50任美国总统掌握其中的主题思想感情 “美国精神”的内涵 关于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25.《短文两篇》夸父追日 摘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共18篇,其14篇为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为西汉末年作品。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它是最早的神话之一,一部地理著作。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夸父逐日”之喻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八卷,为《无端》《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旧说周朝郑国人列御寇所作。列子属道家学派,孔子属儒家学派。各从孔子、两小儿角度理清其理 概述早近而冷,午远而热的原因第六单元 动物世界26.《珍珠鸟》 本文选自1984年2月14日《人民日报》,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著有历史小说《义和拳》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关于末段议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用及理解27.《斑羚飞渡》 选自《和乌鸦作邻居》,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 飞渡后的议论点明中心,插叙恰处 体会老斑羚的精神 “彩虹”的意义 28.《华南虎》 选自《诗刊》1982年2月号,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本是写于“十年动乱”间,著《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作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结合背景资料,体会华南虎的象征。29.《马》(科学小品、散文)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文中马被赋予了人性的色彩战士奴仆游侠绅士英勇忠义驯服诚实豪迈而犷野典雅而高贵对比描写的运用30.《狼》(寓言,短篇小说)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二则),作者清代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人称“聊斋先生”, 志也,记,异也,奇异之事。& 文章思想讽喻 起因(开端) 发展 进一步发展 高潮、结尾(议论)屠的机智 VS 狼的狡猾 的体现?

先写作者的名字,再写它的简介在写著作的名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工诗画、散文。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36年与他人合集出版诗集《汉园集》,1937年散文集《画梦录》出版,此外,还有诗集《预言》《夜晚和白天的歌》等。9.曹操(155—220)(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长,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10.白居易(772—846)(同上)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土。贞元十六年(8印)进士,后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世称白香山,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易懂。11.辛弃疾(1140—1207)(同上)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12.马致远(同上)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元大都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人《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13.蒲松龄(1640—1715)(第20课《山市》)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14.鲁迅(1881-1936)(第21课《风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们内喊》《彷徨》等。15.泰戈尔(1861—1941)(第24课《诗两首》)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代表作有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6.冰心(1900-1999)(同上)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17.安徒生(1805-1875)(第26课《皇帝的新装》)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1835年开始写童话,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大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18.郭沫若(1892—1978)(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为其笔名。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1918年开始写作新诗,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充满着狂飙突进、雄伟壮丽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抗战时期,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孑L雀胆》等历史话剧,另还写有诗集《战声》《蜩螗集》,历史论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东风集》《潮汐集》等。著有学术论著《李白与杜甫》等。现有《沫若文集》行世。19.韩非(约前280—前233年)(第30课《寓言四则》)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卜书向韩王进谏,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家作品整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集:《野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篇小说:《啊Q正传》;杂文集:《热风》、《坟》、 《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书信集:《两地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作家,代表作有:广播剧集:《薇薇的日记》;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一生共写作童话故事有一百六十余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4《诗两首》(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2)《未选择的路》选自 《中外哲理诗精选》 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 “文”,抚州临川人。晚年封荆国公,后世多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6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河对口曲》 5、《黄水谣》 6、《黄河怨》 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7《最后一课》都德,法国小说家。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 “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 ,辽宁昌图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散文集:《火鸟之羽》、《端木蕻良近作》、《花•石•宝》等.10《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郭茂倩,宋朝郓州须城人。《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1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臧客家,又名臧瑗望,山东省诚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藏客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永》。13《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何 为,原名何敬业。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14《福楼拜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莫泊桑,法国作家,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夜》、《父与子》。左 拉:法国作家。代表作有:《萌芽》、《金钱》、《崩溃》。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16《社戏》选自《鲁迅全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集:《野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篇小说:《啊Q正传》;杂文集:《热风》、《坟》、 《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书信集:《两地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7 《安塞腰鼓》选自《人民日报》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8 《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丰子恺,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人。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堂续笔》《随笔二十篇》《甘美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19《观舞记》选自《冰心全集》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工团学作家、翻译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她的散文,委婉、秀丽、清新、自成一家,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体”。20《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南纪珞》和《荔枝话》。《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 笔记小说集 ,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21《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22《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的沉思集》《辛格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姆》。23《登上地球之巅》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郭超人,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24《真正的英雄》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里根,全名: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美国第49、50届(1981——1989)总统。25《短文两篇》(1)《夸父逐日》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书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内容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共收录18篇文章,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作者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26《珍珠鸟》选自《人民日报》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及电影剧本《神灯》。27《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祖籍浙江慈溪。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著名的动物小说家。28《华南虎》选自《诗刊》牛汉,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以名牛订,蒙古族,山西定襄县人。诗歌作品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树》《半棵树》等,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29《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布封,也称为“布丰”,法国18世纪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30《狼》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作家作品汇总1、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在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杰作。《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写作1926年,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2、 林海英,台湾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3、 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代表作有《打火匣》《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4、 普希金,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正义必胜。5、 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被誉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写于1915年,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6、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其人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7、 光未然,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曾发表《五月的鲜花》《黄河大合唱》。8、 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著名的小说家。1968年发表长篇小说《小东西》。《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9、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之一,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10、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憎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长江》《科尔沁期草原》,传记小说《曹雪芹》等。11、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乐府诗集》,这首诗是北朝乐府诗集的代表作。《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诗辞,兼及秦至唐末的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12、 藏克家,现代诗人。著有《烙印》《罪恶的黑手》。13、 莫泊桑,法国最负盛名的中短篇小说家。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是他的名作。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14、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他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294卷,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15、 丰子凯,原名丰润。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凯书法》等。16、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她的诗集合在《繁星》《春水》中。17、 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秋声诗》等。《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文言短篇小说集,清朝人张潮编。18、 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19、 笛福,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罗克萨娜》《大疫年日记》等。《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为此,迪福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20、 《山海经》,作者不祥。它共收录18篇文章。该书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内容主要为古代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记录了不少怪异之物。被誉为“古今语怪之祖”“小说之最古者尔”。21、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全书的基本思想属于道家一派,宣扬顺应自然,消极无为的思想。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保存一些古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作品,都富有教育意义,一直为后人所珍视。22、 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23、 牛汉,原名史成汉,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他的作品中较为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24、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去经营皇家公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鸿篇巨著《自然史》。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简历与书目: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著作书目:《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萧红选集》 1981,人文《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下面是更详细的简介了:契诃夫,А.П.(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反动的书刊检查制度空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契诃夫开始创作时常以安东沙·契洪特等笔名向这类杂志(如《蜻蜓》、《断片》)投稿。短篇小说《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1880)和幽默小品《在长篇、中篇等小说中最常见的是什么?》(1880)是他初期发表的作品。80年代中叶前,他写下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很多是无甚价值的笑料和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继承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传统,针砭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如写卑欺强节的小官吏(《在钉子上》、《一个官员的死》、《胜利者的胜利》,均1883),凌辱弱者的士绅和老爷(《英国女子》1883),见风使舵的奴才骨(《变色龙》,1884),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但他迫于生计和缺乏经验,在当时主要只求速成和多产。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写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华,他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对待创作。写于1886年的《万卡》、《苦恼》和1888年的《渴睡》,表现了作家对穷苦劳动者的深切同情。1888年问世的著名中篇小说《草原》描绘和歌颂了祖国的大自然,思考农民的命运,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暴露了伪善、爱慕虚荣和庸俗等习气。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有明显进展。但受小资产阶级环境影响的契诃夫在这时不问政治,只“想做一个自由的艺术家”,要有“最最绝对的自由”。他从1886年起为反动文人苏沃林发行的《新时报》撰稿,虽经批评家尼·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劝告,仍同它保持关系。1888年10月,契诃夫获“普希金奖金”半数。这时他已是5部短篇小说集的作者(《梅尔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颜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话》,1887;《短篇小说集》,1888)。声誉和地位的日益增高,使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他说:“自觉的生活,如果缺乏明确的世界观,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可怕的事情。”这种思想形象地表现在中篇小说《没意思的故事》(1889)里。从这个时期起,契诃夫开始创作戏剧。独幕剧《结婚》(1890)和《论烟草的危害》(1886)、《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纪念日》(1891~1892)等轻松喜剧在思想内容和喜剧性上接近于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剧本《伊凡诺夫》(1887~1889)批判缺乏坚定信念、经不起生活考验的80年代的“多余的人”。1890年4月至12月,体弱的契诃夫不辞长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库页岛游历,对那里的所有居民、“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逐一进行调查。库页岛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和创作意境。1891年他在一封信里说:“……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我至少需要一点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很少一点点也好。”他开始觉察到,为《新时报》撰稿所带给他的只是“祸害”,终于在1893年同这家刊物断绝关系。他对俄国的专制制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写出了《库页岛》(1893~1894)和《在流放中》(1892)等作品,而最重要的则是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1892)。这部中篇小说控诉监狱一般的沙皇俄国的阴森可怕,也批判了他自己不久前一度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列宁读它后受到强烈的感染,说自己“觉得可怕极了”,以致“在房间里待不住”,“觉得自己好象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在1890至1900年间,契诃夫曾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和巴黎等地疗养和游览。从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购置的莫斯科省谢尔普霍夫县的梅里霍沃庄园。1898年,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契诃夫迁居雅尔塔。1901年他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奥尔迦·克尼碧尔结婚。在雅尔塔他常与列·托尔斯泰、高尔基、布宁、库普林和列维坦等人会见。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期是契诃夫创作的全盛时期。当时俄国的解放运动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在革命阶级的激昂情绪激荡下学生以及其他居民阶层中间的民主精神渐趋活跃。契诃夫也渐渐克服了不问政治的倾向,积极投入社会活动:1892年在下诺夫哥罗德省和沃罗涅什省赈济饥荒;1892至1893年间在谢尔普霍夫县参加扑灭霍乱的工作;1897年参与人口普查工作;1898年支持法国作家左拉为德雷福斯辩护的正义行动,并因此疏远同苏沃林的关系;1902年为了抗议沙皇当局取消高尔基的科学院名誉院士资格的决定,他和柯罗连科一起放弃在1900年获得的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03年他资助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学生。他的民主主义立场日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底奥的观察更为深刻,对酝酿中的革命的预感也日益明朗,从漆黑的现实中渐渐看到隐约的“火光”。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强调艺术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想(剧本《海鸥》,1896);他在一系列作品里接触到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农民》(1897)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映了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赤贫、愚昧、落后和野蛮;《在峡谷里》(1900)并描绘了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疯狂地掠夺财富和残忍本性。这些小说对美化农村公社生活的民粹派是有力的反驳。揭露资本主义的主题也见于《女人的王国》(1894)和《三年》(1895)等作品;而《出诊》(1898)则表明资本主义“魔鬼”不仅压榨工人,而且也折磨着工厂主后裔的良心,他们意识到生活没有意义和不合理,因而深深感到抑郁不安。剧本《万尼亚舅舅》(1897)描写没有真正理想和严肃目标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命运,他们的正直无私的劳动终成无谓的牺牲。《带狗的女人》(1899)以爱情为题材,暴露庸俗和虚伪,唤起读者“对浑浑噩噩的、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带阁楼的房子》(1896)和《我的一生》(1896)否定80至90年代流行的、用日常工作代替社会斗争的“小事”论,批判自由主义者的渐进论思想,认为需要一种“更强大、更勇敢、更迅速的斗争方式”,要走出日常活动的狭隘圈子,去影响广大群众。他的创作中逐渐响起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在《套中人》(1898)里揭示80年代反动力量对社会的压制及他们的保守和虚弱,并鞭挞当时存在的套中人习气。在《醋栗》(1898)和《姚内奇》(1898)里他刻画自私自利、蜷伏于个人幸福小天地的庸人的心灵空虚和堕落,并指出“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座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尽情发挥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随着20世纪初社会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契诃夫意识到一场强大的、荡涤一切的“暴风雨”即将降临,社会中的懒惰、冷漠、厌恶劳动等恶习将被一扫而光。他歌颂劳动,希望每个人以自己的工作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三姊妹》,1900~1901)。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写成的《新娘》(1903)表达了要“把生活翻一个身”、奔赴新生活的渴望。剧本《樱桃园》(1903~1904)展示了贵族的无可避免的没落和由新兴资产阶级所代替的历史过程,同时表现了毅然同过去告别和向往幸福未来的乐观情绪:樱桃园伐木的斧声伴随着“新生活万岁!”的欢呼声。然而由于契诃夫的思想立场从未超越民主主义的范畴,他笔下的新人都不知道创建崭新生活的必由之路,他们渴望的“新生活”始终只是一种朦胧的憧憬。1904年6月,契诃夫因病情恶化,前往德国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在那里逝世,遗体运回莫斯科安葬。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建立)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节术作出了重大革新。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欧美许多作家谈到契诃夫的创作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室》等小说就被译介过来。他的剧本《海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和1925年先后由郑振铎和曹靖华等译成中文。以后,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对契诃夫都有过论述。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全部有中译本。“在舞台上得让一切事情像生活里那样复杂,同时又那样简单。人们吃饭,仅仅吃饭,可是在这时候他们的幸福形成了,或者他们的生活毁掉了。”——契诃夫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萧军原名刘鸿霖。又名刘吟飞、刘蔚林。笔名除萧军外,还有三郎、田军等。萧军于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下碾盘沟村(今属锦县)。1929年,萧军写出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懦......》,以“酡颜三郎”为笔名,发表在当年5月10日沈阳《盛京时报》上。小说愤怒地揭发了军阀残害士兵的暴行。接着萧军又在《盛京时报》上发表了《端阳节》、《鞭痕》、《汽笛声中》、《孤坟的畔》等小说。1932年初,萧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也正式成为党的地下组织所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中的一员。1933年秋天,他和萧红合印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跋涉》。其中收有萧军的《孤雏》、《烛心》、《桃色的线》、《这是常有的事》、《疯人》、《下等人》等六篇小说。于1934年6月中旬离开了东北故乡,来到关内。在青岛,萧军、萧红一边编辑《青岛晨报》副刊,一边写作。萧军在里写完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1935年7月,萧军自费“非法”出版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立即轰动了文坛,奠定了萧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以浓郁的乡土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既能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牲,作速写的勾勒,又善于精雕细绘,并且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加以描写。此外,《八月的乡村》的风格也质朴刚健,充溢着一种不可抑止的力量,可以说是“力”的艺术。这种艺术风格特别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概括和开掘方面。这时期,萧军的创作力极为旺盛。继《八月的乡村》之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中篇小说《涓涓》等。正是在这样基础上,萧军开始撰写他的长篇巨著《第三代》。从1936年春起,他断断续续写了近二十年,才全部写完。这部巨著以宏大的气魄,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从这时起,一直到1945年冬末,萧军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延安。他担任了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协”分会的理事,《文艺月报》的编辑,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员等职务。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23日重返阔别了十二年的哈尔滨。萧军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便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就在这时,发生了《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确认了对萧军的政治迫害。从此萧军便被排斥出文艺界,被湮没了整整三十年。萧军在极端困难的逆境中写出《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以及《第三代》最后部分等大量作品。即使在十年动乱的年月里,他身陷囹圄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的诗词,近年来又有《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近作》等重要著作问世。萧军解放后所写的这些作品,不但思想更见深沉,艺术上也是精益求精。近年来,萧军还出版了《萧军近作》、《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等著作。这些作品不但保存了宝贵的文学史料,而且是非常优美的散文艺术珍品。特别是后两部作品,名为“注释”,其实是别具一格的艺术品。粉碎“四人帮”后,党为萧军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重新作了符合历史事实的公正的结论,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独裁统治”的历史功绩,撤消了1948年东北局“萧军关于问题的决定”,推倒了“四人帮”给萧军强加的各种诬陷之词,称赞“萧军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东北作家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 传统 文化 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 散文 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 国画 、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____,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 对联 、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 典故 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找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因此,五四运动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好在这种状态随着“”的结束得到了改善。

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 随笔 》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结束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像莫言的《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伪满洲国》则是将伪满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色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骆素青,刘义婧,赵秀忠.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中国宗教.2011(07).

[2]翟文铖,杨新刚.“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01).

[3]朱德发.重探60年五四文学革命研究的误区———质疑“彻底反传统文学”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二:现代文学 教育 文本细读的地位与 方法

【摘要】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术能力,是克服现代文学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学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阅读的直觉 经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批评相结合,提升学生直觉阅读经验后的理论深度;从外部创新课堂形式,树立学生课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题形式中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地位与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至今,现代文学教育走过了近90个春秋,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学史为中心的学术体制和教学体系。文学史教育在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史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轻视文本细读,以至于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降,文学审美趣味减弱,进而影响到学术研究风气:“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其害大焉。因此,我们必须 反思 文学史中心论教学体制的弊端,重视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文本细读在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文本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陈思和先生曾有这样生动的比喻:二者“类似于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2试想,我们如果天空没有星星,只有几个符号,说这是月亮、这是太阳,那么估计我们都没有看星空的兴致了。因此,文本是文学史的内核,在以文学史为核心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兴趣是如果我们的课堂,一开始就是大谈文学史关于某段时期的基本概况,谈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举几个老调重弹的例子,那么学生如听天书,不知所云,甚至会轻视现代文学,以为现代文学不过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类的枯燥名词。如《狂人 日记 》,按传统讲法,先分析鲁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讲“礼教吃人”,艺术成绩,简单枯燥,理论先行。但是,如果我们带着学生去读《狂人日记》让学生去体会,提出问题。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学生也许会问:为何见了月光,就爽快,觉得以前全是发昏?引发思考。接着就是“我怕得有理!”为何?既有对过去的害怕,三十年来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对未来的恐惧,梦醒了,不知路在何方。这恰是一个刚觉醒者的心理写真。接着引导学生读吃人的意象演变,辩证吃人与封建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抽象的吃人变为丰富的审美的存在,从而引发阅读兴趣,调动他们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文本细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能,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阅读是重要手段。陈思和先生曾说:“在大学本科生阶段,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阶段,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现代文学是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现代性,既是语言的现代性,也是“人学”的现代性。如读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夜》。将自我瞬间的感觉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实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现代人的情怀,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绪的瞬间变化,就在“星”与“宇宙”的意象的关系中得到转化,节奏虽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们带着学生朗诵体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赏,在这种体味到人的渺小与伟大,对于我们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不是善莫大焉吗?亦能让他们分辨出诗歌的美学,提高欣赏的趣味,或许可以对网络语言起到净化作用。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首先,以人为本,注重直觉体验,不断设问,追寻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文学即是人学。文学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汇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应该直面作品,注重直觉体现。特别是现代文学,写的是现代人的境遇,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心灵的碰撞,碰撞之后,我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阅读的起点,也就逐步找到进入作品的切口,进而一步步观照作品,反观自身。譬如说,读鲁迅的《过客》,我们现代读者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人“在路上”,而且坚持“在路上”,那么他为什么要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路上,我们会是为鲜花而活吗?抑或是看到坟墓就不走呢?我们是否思考自己是谁?这些直觉体验后的思考,让我们一步步解开他所拒绝的事物的喻指,进一步思考“过客”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哲学,鲜花是希望,放弃,坟墓是绝望,亦放逐,就连我是谁都不思考,只为“我还得走”的绝对命令而活着,这恰恰是最强大的意志力,在反复的疑问和解疑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切近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其次,坚持文史结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文本细读,要坚持论从史出,文史相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切记陷入“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的窠臼。具体方法,我比较赞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师通过文木细读的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使其能够对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说来,即先直觉体验,再结合文学史、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使学生的阅读理论化,最后再回来文本,加深印象, 总结 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今后的阅读。如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先通过直觉读出《雪花的快乐》的欢快,《再别康桥》中淡淡的哀愁,《火车擒住轨》中发愤,我们在结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联系中国现代诗歌史,加深理解,会发现,这是徐志摩爱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发展的写照,更是徐志摩诗歌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嬗变的轨迹,然后我们再结合这些理论、知识读徐志摩诗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后,打破老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成为作品阅读的主体。老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引导学生设问,逐步深入思考,负责解释难点。例如,我们在讲解小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悟,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进行排演,改编的过程既是阅读深入以至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想内蕴,艺术手法,都会作深入的思考,应用到实践中去;排演的过程,既是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又是陶冶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设计问题,分组研讨,集中评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从外部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文学教育,纠正文学史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文本细读中学生的直觉作用,在直接中设疑,建立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需要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文本细读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论深度;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老师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自觉地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中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克瑜.当前文本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J].文艺争鸣,2009(03).

[2]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02).

[3]王卓慈.文木细读与名著选木的叠交汇通[J].黑河学刊,2005(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5.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6.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展与深入,与现代文学文献的整理和挖掘息息相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价值影响

摘要:作品中正文本之旁的副文本,是用以辅助理解内容的相关文本。这类文本既是正文本的映衬文本,也是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代文学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本文对现代文学作品副文本当中蕴含的史料内容进行解析,继而探究副文本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现代文学;副文本;价值;影响

一、现代文学副文本由来

在我国文学史上,纯文学作品历来备受瞩目,其也是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但从史料内容看,文学史料的来源非常广泛,除纯文本以外还涉及到文学作品中的副文本,例如, 日记 文本、书信文字及年鉴或年谱等[1]。此外,现代文学有别于古典文学,二者史料内容也不相同。现代文学比古典文学多加入了新元素,包括扉页引言、文本封面、 广告 文本等,此类元素出现后,文学文本逐步被划分成正、副文本,其中,正文本表明作品的本质特征,而副文本用以表明辅助信息,带有历史特征。鉴于此,副文本能够用于探究多方面的历史性问题,其史料内蕴相当丰富。

二、现代文学副文本的内含史料

1.序跋

一般而言,正文本附近位置穿插或环绕着副文本,这类副文本的用途是向读者交代、阐明相关信息,因此,借助副文本能够获取当中的史料。不过,多数副文本并不具备信息凸显性,人们需要参照正文本及相关资料才可辨析出史料内容。副文本中的“序跋”囊括了大量的史料内容。现代文学的诸多作品中包含了序跋,其中通常阐述文学史、作品、作家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为后世提供有关的史料内容。例如,《<呐喊>自序》叙述了鲁迅本人所经历的转折事件,《无妻之累》序跋交代了当时沪杭凶杀案件的相关情况。此外,序跋是作品和序跋撰写者之间的联系纽带,例如,周作人为所教学生的作品撰写序跋;鲁迅常给左翼派作家书写序跋。从序跋中可看出作品构思、作家思想等内容,借助序跋表达这些内容,可以映射出创作背景、出版过程、传播情况等信息。

2.扉页、题辞、引语

现代文学出现了题辞、扉页及引语,这类文本短于广告,其短小精悍,蕴藏多种史料信息。扉页、引语多来自经典诗词、中外名著等的部分内容,写法接近于“用典”,把经典的中外文句引入现代文本中,既可幻化出新鲜的情境语言,也可体现中、外史料内容。例如,《采石矶》是郁达夫所著作品,当中引用诗句“ 文章 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杜甫)[2],用以表达作者自己对胡适的激愤之感。《走到出版界》的扉页卷语借用《庄子•秋水》中惠子和庄子交往 故事 ,用以暗喻鲁迅和作者(高长虹)的关系。这类文本本身兼有史料性质,促使其成为古今、中外史料的“融合剂”。作者自写题辞中可见更多的史料信息,例如,《绿页》为苏雪林作品,当中的扉页题辞写道“给建中--我们结婚的纪念”,由此看出,在结婚之初时,苏雪林的婚姻生活十分甜蜜。此外,引语、题辞仅出现在某个版本里,其余版本则被删去,这一般是为了辨别版本所作的标记,凭借版本标记也可得到作品的版本史料。

3.注释

少量文本中的注释是由作家本人所标,多数是后人按照文本内容添加的注解,因此,注释可视为后生、外生类副文本,这些内容需要放到正文本中才能获得合理解释。从用途看,注释可对文本的细节内容作进一步解释、说明,通过查看注释,读者可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及内蕴意义。注释内容揭示出作家、作品的多方知识,让读者能够更为系统地研读作品。可以说,注释的广泛度超出序跋范围。文本注释有文内注、分题注两种,其中,分题注囊括了版本变化、发表出处、作品背景、标题变动等情况内容;文内注包含的信息量更广、更多。

4.图像

作品中的图像有插图、封面画、相关照片等。插图、封面画可传达正文本的相关内容,其作为直观内容具有很强的视觉性、功能性,用以图证文学的史料价值。例如,《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图志》等。部分现代期刊也有图文类作品。如,半月刊《戈壁》由叶灵凤主办,当中“鲁迅先生”系列漫画描绘出叶灵凤和鲁迅间的“ 文化 恩怨”故事。此外,正文本出版之初已经附有的封面画、图像等,同样富含各种史料。例如,《坟》一文扉页穿插着翅收于胸、一眼睁一眼闭的猫头鹰就是作者鲁迅的现状投影和真实写照,《生死场》封面图是由作者萧红所画,展现出东三省处于不断沦陷的真实境遇。

三、副文本在现代文学相关研究中的作用及影响

1.副文本为后世探索现代文学提供史料

文学作品当中的副文本可向人们展现多种类型的研究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①历史遗物,诸如文人故物、故居及手稿等,此类史料可作为刊登原版文物时所用。②历史文本,大致有年鉴、年谱、方志、著述、家谱等;③文学纯文本,包含小说、 散文 、诗歌、戏剧等;④部分文本介于文学、历史两种学科之间,此种文本亦称作“亚文本”或者“副文学”,主要有人物传记、信件、个人日记、游记、书话、回忆录等。此外,副文本的形式多样,一些类似宣传、传播的文本也可归到其中,好比作品序跋、出版词、刊登语、广告策案等[3]。往深处看,还有一些常被忽略不计的“碎片文本”,包括作品中的笔名、引语、扉页语段、题辞、图像文字、注释等。其实,这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副文本中,蕴含着非常之多的史料,研究学者应当重视这些内容的信息研究。同时,作品文本和碎片文本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中一项内容进行探讨时,应当紧密联系另一文本内容,这样才可全面地看待文学作品,副文本的运用价值也才得以充分发挥。

2.副文本是现代文学史学中的构成部分

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副文本,其形式、内容都有丰富的史学资源,研究副文本相似于探究历史本相,在副文本里可以探析出现代文学之原有面貌。例如,《地泉》中的会集序言、良友丛书的刊发广告等。除了史实价值外,副文本还是人们理解正文本的重要信息,通过了解副文本,读者能发现更多的情景语言及相关信息。作品叙述一个具体背景时,往往需要副文本加以深度刻画,将作者成长经历、阅历情况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全方位认识文本的叙写内容。从大局看,副文本贯穿在现代文学的发展全程中,其参与到文学史论、思潮运动、社团运动、文类动态史的演变发展中。此外,还可编制关于现代文学广告、序跋的史志。

四、结束语

自现代文学中形成副文本及其相关文本后,文学作品得以深度细化。对副文本展开研究,应当注重其史料信息的多方挖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看待副文本的价值探究,从文本注解、内容阐述、史料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鉴品副文本中蕴藏的人文价值。在解读文本时,研究者要秉持“从细节入手、立足于边缘”的原则,力求“复原”作品中的原有史貌,并以创新眼光审视文本的价值元素,开发其中的信息研究资源,运用辩证思维考虑文本史料的研究意义。副文本在现代文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人们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时,应当用联系、全局的视角看问题,不能将正、副文本进行孤立,而要整合副文本的诸多信息,综合探讨现代文学众多作品,以彰显文学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云霈,刘进才.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金宏宇《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8):72-74.

[2]张虹倩.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之叙事嬗变及修辞策略问题——基于副文本目录的考察[J].当代修辞学,2015,11(2):76-82.

[3]张元珂.论中国新文学文本改写的向度、难度和限度[J].东岳论丛,2014,35(9):131-139.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摘要:在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大局环境下,众多文学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的逐步完善当中。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希望通过文明的重塑来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进而逐步丰富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关键词: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民族精神;人性解放

中国近现代文学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它对我国文学事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矛盾与冲突。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精神核心是启蒙,是对封建制度和传统思想的重新审视,它呼吁人性解放、主张张扬个性,同时也主导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发展潮流。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周树人先生一生从事于国民思想和国民性的探索,他的《祝福》一文充分反映现代文学的启蒙潮流。该文以年关之夜匆匆由外地赶回家中的“我”为引线叙述了整个故事,作为一个“现代化”、拥有全新精神世界及语言体系的“外来者”,面对一个封建守旧的鲁镇,“我”所接受的思想 教育 完全不能融入其中,甚至会对鲁镇腐朽的思想观念感到无比沉痛和悲哀,而“我”也被长期遵循封建礼教和思想的鲁四老爷所排斥,见面就寒暄“大骂其新党”。从鲁四老爷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沉浸于 传统文化 不能自拔的老者形象,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敌对心理。

从勤快迂腐的祥林嫂身上“我”看到一个备受传统礼教和封建宗法所迫害的女性形象,祥林嫂认为“我”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因此,神神秘秘的来问“我”人死后是否有魂灵,“我”诧异、吃惊、疑惑,为什么一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人关心的不是自身问题,反而是自己死后的情况,可见封建礼教制度对其迫害的程度之深。“我”所看到的有悲哀、失望,对于一个善良朴实的人死后亦然被骂“谬种”时,所发出的各种感叹。从现代文明的视角来看,无论是鲁四老爷还是卫老婆子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其长期受封建礼教浸淫的本性表露无遗。

精神文化才是治疗疾病的良方,沈从文认为西方文化腐蚀着人们的德行,造成民众精神和人格上的病弱,让民族缺乏生机和活力,传统的民族德行和品质仅存在于不受现代文明浸染的人性之中,只有那里供奉着“人性”和“希望”,《丈夫》就是这样一首人性之歌。青年丈夫让自己的妻子卖身养家在湘西是一项极为寻常的风俗,而它却是现代文明所不能容忍的。通过讲述青年进城看望妻子的见闻,展现其麻木、愚昧,进而觉醒的过程。丈夫进城不仅受到老鸨的款待,就是见到妻子的嫖客水保后,也没有现代人眼中的对立和尴尬,两人相处较为平静,最后丈夫带妻子回到乡下。如果硬性将其归于阶级冲突,还不如将其作为风俗旧习上人性感召的转化。在妻子与别人交易时偷偷压抑喘息,他感到羞愧、懊悔,因水保嘱咐而心中不再平静,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斗争和挣扎,最终下定决心带妻子返回乡下,这是人性的最终醒悟。在那艘船上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他甚至无法拥有与妻子的片刻温存,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的破碎让他幡然醒悟,在船上受到的不仅仅是人身体上的侮辱和侵犯,同时出卖的还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践踏的是基本的权利,这也是年轻夫妻最终鼓起勇气反抗命运和习俗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水保、老七,还是丈夫中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活得都是那么自然、不做作,尽管这个社会存在着种种违背人道主义的陈规旧俗,但是人性会引导其从命运的捉弄和陋习中摆脱出来,会让人们最终步上正轨。正因如此,沈从文认定这样远离现代文明、符合人性的文化方式才是治愈中国民族的良药,这样人们才不会被现代文明中的各种不幸恶果所侵害。无论鲁迅或是沈从文他们自身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极大影响着其文化取向,正因为鲁迅幼年时期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鲁迅对西方国家价值体系产生了认同感,他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文明且理性的,是值得中国模仿的。而古老的中国封建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是颓废腐朽,需要摒弃。我们不能否认封建思想、制度当中确实存在着不良因素,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认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扬、去传承。

“中国的现代性起源于民族国家的救亡图存运动,中国人对社会现代化渴望,大于现代化境遇中人对存在本身的探寻,更缺乏对现代性本身的质疑和批判。”因此,周树人以在铁屋中进行呐喊的方式,意图唤醒正在沉睡中的中国人,冀图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使我国免于流落到沦丧的地步。然而,沈从文却是背道而驰,他放弃了当时绝大多数读者希冀的视野,反而以超越性的眼光去触摸历史的暗流,并且运用敏锐的洞悉力,去理性的分解文明。所以,沈从文以构筑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形式来 反思 和质疑现代文明,他孜孜以求的诊断“国民毛病”、修正“现实”的文学理想。也正因如此,我们也能从沈从文对现代性的自反特质之中了解到其对人性本体的态度。通过以上解析,现代性这个观念在世界史范畴内的品质、特性、作用等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现代性观念在西方文化里生长出来,它起初是属于西方的,后来变成属于世界的。在各种文化中,西方文化发展出了此时此地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在漫长的文化行程里发展成一种普遍的信仰。____文化与继起的人道主义文化之间存在着正题———反题这样的形式逻辑关系。在基督____,构成普遍理解活动之诠释基础的是“彼地彼时”这样一种观念。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人道主义世界正好是此前历史的反题,西方的就都是好的,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才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才能够使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张丽,李季.试论《西厢记》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现代性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2):41.

[2]贾晶晶.茅盾“为人生”文艺观溯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16-18.

[3]刘勇刚.云间派文学研究[C]//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2010.

文学类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5.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功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关键词:文学鉴赏;当代文学

一、传统与现代 教学 方法 交互运用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其实不然。以鲁迅《狂人 日记 》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入手。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 报告 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 总结 、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 留学 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 反思 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入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 文化 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

影像之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其一是限制学生的 想象力 ,其二是难以体味文字之美。对于不喜阅读文字、只通过电影或其他艺术形式了解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种固化了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弱化了小说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再者,电影与文学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编,一部分图像无法或很难展示的部分必然会丢失,其他内容也会经由导演或编剧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或增或减或变。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正是戏文专业学生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入比较的视野,在对改编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准。同时,老师也可指导学生讲文学作品自己改编成剧本,表演并制作成短片,既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为文学与影视教学之间搭起了合作的桥梁,不同课程之间若能相互沟通配合,让学生既不必增加学习负担又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复杂,单一的教学方法通常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综合运用讲授、范例、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辅相成。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金圣叹文学鉴赏主体论左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11-3010

2、夏丐尊文学鉴赏教学论辩证(上)王荣生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 科学版)1999-10-308

摘要:让今天的学生真正回到语文的世界,唤起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出高雅的读书品位和审美能力,方法主要有:创设课堂活动,营造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展开鉴赏;注重涵泳品味,紧扣语言,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突出感性体验,加强诵读,在审美思辨中学习鉴赏;设法调动情绪,注入激情,在情感的磁场中对话。

关键词:兴趣 师生互动 品味 诵读 激情

现在的青少年常常拒绝传统,追求时尚,观念功利,情感冷漠,在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追求上有着鲜明的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读图听碟,游走于短信网文,对文学的经典斜目以视,对文化大师敬而远之,常以另类自喜,以愤青自居,视纯真为傻,看严肃为呆。对文学、对语文的兴趣已经近乎漠然,或许因为中考、高考,才把他们留在了中学语文的课堂里。如何让今天的学生真正回到语文的世界,唤起对语文的热爱?如何培养出高雅的读书品位和审美能力?这些问题都十分严峻地摆在了我们语文教师的面前,让我们这些以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为己任的语文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

一、创设课堂活动,营造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展开鉴赏

通常对文学教学不感兴趣甚至冷漠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一是阅读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教学流程千篇一律,把动态的认知审美过程变成了静态的程式图解,造成学生对阅读教学索然无味,产生冷漠厌倦心理;三是面对应试升学的压力,教师把凝聚作者激情与心血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题目,也就很难勾起学生的阅读激情。总之,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是产生冷漠心理的主要原因,而要改变这种心理状态,就要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努力改变单调的学习环境,不求巨细无遗、面面俱到的教学程式,力求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的教学灵动,加强双边或多边的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促成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心境和阅读愿望。

二、注重涵泳品味,紧扣语言,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

要让文学鉴赏真正得以落实,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形象的塑造需要语言,意境的构成离不开语言,作品的深意蕴含于语言。要努力去挖掘文字背后的空白,咀嚼词句内部的情味,由此拓展想象,领受涵泳的兴味,感受语言的魅力。

1.要品出语言所创造的有意味意境。文学的意义常常由意象、意境所表达。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常常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而意境则是作家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文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认识意象,感受意境。

2.要品出力透纸背的言语内涵。文学作品的语言所表现的意义,并不是呈现在同一个层面上,有表层和深层之分,而文学语言的意蕴、意味和意境,有着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体味语言的丰富性是进行文学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姓“语”的体现。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懂得欣赏小说细节的深刻意蕴,学会揣摩话剧台词的潜台词,注意诗歌意象的意义指向,弄清 散文 语言的言外之意……

三、突出感性体验,加强诵读,在审美思辨中学习鉴赏

文学作品的魅力常常是在持续不断的反复中显现出来的。诵读的作用自不待言,但如何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滋味、读出独到的体验,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是我们应当很好研究的。

首先,汉语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其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读”是手段,感悟是目的。“读”不仅能对 文章 内容进行把握,更能对语言文字的诸多美进行欣赏、品评。问题是“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到读出一种美感来;由读出节奏、韵味到读出一种情感来。读出美感和读出情感是读的最高境界。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因此,这些就要教师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读”的形式,如学生读、教师读、专家读、默读、对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读、趣读、美读,读出层次,读出变化,读出韵味,读出个性,读出一片读的新天地。

其次,“涵泳工夫兴味长”。在文学欣赏中,不断地“涵泳”是达成欣赏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文学欣赏的意义上说,一篇作品的全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一阶段的读者读解完,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逐渐被读者发掘出来。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提取学生熟知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温故而知新,便会获得新的审美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初中读时,对作品中情感的把握未必准确,也体会不深,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一定会在年轻的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读出生活,读出成长,读出思想。初读《项脊轩志》,未必能深悟那力透纸背的亲情,当他(她)学会了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真情,获得的美感一定有别于初读之时。因此,教学中可以把学生以往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复读性训练,使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 经验 。

再则,要注重个性化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涵泳和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情趣,解除萦绕于字里行间的理趣、意趣和情趣,进行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情智整合与生成,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着力创设问题情境,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学生发现问题的沃土,在看似无疑处发现无限烟波。

四、设法调动情绪,注入激情,在情感的磁场中对话

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语文教学的诸元素——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学生、教师,都是离不开“情”的,可见,语文教学的活动恰似一个情感投入的“场”。很难想象缺乏情感的文学鉴赏活动该是多么枯燥索然。文学欣赏需要审美的能力,要审美,必须要有激情的燃烧。激情是体验文学韵味的情感支点,激情是体验文学趣味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可以说,没有激情,便没有审美;没有审美,便没有文学的教学。激情的表达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它有时是深邃,启迪思考;有时是诗意,激发想象;有时是幽默,调节气氛。激情充溢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空间,才是奔腾飞动的川流。

总之,语文的课堂需要激情,语文的学习需要兴趣,语文的教学需要活力,让我们用热情去照亮语文的课堂,用激情去点燃文学的火把,用互动去激发教学的活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培养学生文学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建筑与文学的焊接──论中国建筑的意境鉴赏指引侯幼彬华中建筑1995-09-2011

2、叶圣陶论文学鉴赏潘新和;语文建设2006-06-018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3.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4.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 汉语言文学论文作品范文

中国期刊库可以去看看哦。

西北作家有关的毕业论文

中国期刊库可以去看看哦。

孙少安,孙少平他们两兄弟有着相似的性格.少安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贫穷,无法继续上学,但他非常自信又自尊,他告诉父亲,他别无所求,只想进一次考场,以证明自己并不是考不上中学.结果,在全县的几千名考生中,他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用了,这时他平静地回到农村,面对现实他相信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要让自己"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在以后平凡的生活中,他务实,能干,又有清醒的现代意识,不仅成为一个样样精通的庄稼人,而且抓住机遇,办砖场,搞企业,成为一位让人佩服的庄稼人.他所有的并不只是"光宗耀祖"的希望,而是"出众"显示自己的信心和价值.贫穷,失学,失恋这些命运使他更早地领略到了挫折和不幸,但也更让他学会了平静地等待和默默地承受,城乡差别,习惯势力使他的奋斗之路充满了重重荆棘.但是面对打击,他不气馁,不忧伤,勤于思考,敢于进取,认定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终于这位祖宗八代都是农民的汉子树立起他在村子中的威信,使得那些村民刮目相看.孙少安又是一个极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他和他的外地娶回的妻子同甘共苦,但当日子稍好一点时,他的妻子提出分家另过,社会上外部的各种压力不能让他屈服,但这件事也使他更加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他孝敬父母,关心弟妹,即使对村里的乡里也极富同情心.当他的砖场刚刚走上正路时,村里的许多困难户为筹钱买化肥甚至为买一点生活用品而来找他打工时,他尽力帮助他们.孙少安是一代农民的新代表.孙少平的一生更是体现了平凡人生的辉煌意义,他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高中学习期间,他每日吃饭时总是属于"黑非洲"那几个人,但他学习刻苦,心怀远大的理想.在高中毕业时同田晓霞的一次临别聚会上,他说他绝对不会变成那种什么"满嘴说的都是吃,肩膀上搭几个褡裢,在石圪节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为几根柴禾或者一颗鸡蛋和邻居打得头破血流,牙也不刷,书都扯着糊了粮食囤……",田晓霞虽是调侃之言,却的确说到了孙少平的心理深处,他惟恐他自己会被农村的那种传统的意识淹没,而决定离开家乡到社会上去独自奋斗.他坦然面对人生,将劳动看得高于一切,无论是当揽工汉还是当煤矿工人,他都是由于劳动而受到尊重也树立了他的信心.当他揽工为别人当小工背石头时,刚刚走出学校的他虽然背上伤痕累累却没有叫喊一声.当那些同他一起下煤矿的矿工去领工资,却连当月的生活费都不足用时,他真正地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同时他又具有现代意识,时时不忘学习,能文能武,也使他赢得了爱情,田晓霞不顾忌他的生活环境,工作事业方面与自己的巨大差异而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掏煤的男人".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孙少平在各种严酷环境中默默承受独自奋斗的经历正是这部作品的迷人魅力所在.以人物的经历为经线,整个社会变迁,思想转型则构成了小说的纬线.小说中另一些人物也显得血肉饱满.田福堂这位曾是双水村的"一把手",革命时代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可是面对新的形势,他明显地感到了新一代的年青人带给他的压力,他也为他的力不从心感到悲哀,当他看到多年已未到过的大队部时,他为他那个时代骄傲,而对新时代则感到无能为力.可以说人物思想的变化正是整个时代意识变化的反映.当我看完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有一种震撼的感觉,我真的不敢相信一本小说居然能写成这样,能够写得如此的气势磅礴和深刻细腻,我敢说这是我从小到大看过的书中最让我痴迷的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热爱《平凡的世界》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孙少平的原型就是路遥的亲弟弟,他和孙少平一样,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到城里打过工,当然,路遥弟弟的后来怎么样我不太清楚了.还有,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耗费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写完《平凡的世界》一书后不久(大概是两年吧),路遥就因身体极度虚弱导致了生命的衰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试问,当今这样的文学创作者还有吗,现在很红的余秋雨先生(我对他没有成见)也无法和路遥相提并论.路遥当年为了写《平凡的世界》,深入到农村、厂矿、学校等体验生活,那时的体验生活和现在某些较为流行的“体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一去就是几年;为了收集到比较完整的写作资料,他查阅了大量的报刊书籍,他的手指为了翻书,表面的皮几乎磨得透明了,可以很清晰地看见里面的血管,为了激发写作灵感,他抽了大量的劣质香烟,这也为他以后的早逝埋下了隐患.中国较为权威的报纸《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这样的民意调查: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哪位?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哪本?通过对全国各地不同阶层人士的调查,结果是:影响最大的作家是鲁迅,而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路谣的《平凡的世界》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许多时候,我真的会被路遥那种甘于寂寞、勇于思索的精神所感动,就是他,一个从大西北走出的农民,却为我们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润叶、孙玉厚、田福堂、田晓霞等等性格迥异,呼之欲出的人物,这些人物特别是正面人物如孙少安、孙少平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知道了在那么艰难的生活中也可以留下许多美好的东西,知道了劳动原来也是可以如此的充实,知道了理想和奋斗真的可以让人脱离虚浮,这也许就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吧!读这本书时我正在读军校,虽然现在我也才26岁,可这本书却无时无刻不在我脑海里萦绕,我真的希望中国的教育者能够推荐我们的中小学生读一读这本充满了人生哲理和人性关怀的书,我相信这本书对任何一个青年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的时候我真的不明白,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也许有一种声音是现在的时代是多元化的社会,影响青少年的因素很多,现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也不尽相同,教育的难度加大了.这是事实,可我们总不能裹足不前吧,我们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现在的许多教育工作者真的很好的塑造了青少年的灵魂吗,许多老师绞尽脑汁地想方设法搞创收,学校里的许多行为已经染上了社会恶毒的习气,我们的学生学什么呢,学社会上的人情世故,还是教育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认真负责的中国公民?学习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枯燥的知识,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里更应该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塑造青少年的灵魂.我们现在先撇开这些不说,就说我们所受的教育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教育下成长,这些教育固然重要,可是我们的人性化教育在哪里呢,对个人生命和权益尊重的教育在哪里呢,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的教育又在哪里呢?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如此的浮躁,如此的没有诚信,罪魁祸首就是教育.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教育人性化和实事求是的缺失,是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的悲哀,一个缺乏人性化关怀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社会只会培养出虚伪、奸诈,丧失伦理道德的人来,就是现在,我们依然没有看到教育制度有多大的改革,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依然只是天方夜谭,想一想吧,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还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扭转当前的无奈呢!改革是艰难的,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每遇改革就会出现地震般的异响,而且历史上的改革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进入人类高度文明的社会的今天,在中国如果还是这样的话,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想,政治体制的改革也许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可为什么对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如此呢,难道真的是相辅相成的吗?这些问题对我来说真的是不得而知,但我想我们当前可以做的就是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向广大青少年推荐,上面说到的许多问题,我想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当然不是体制改革方面的答案,而是教育导向的问题).不知是否有人同意我的看法,谈谈你们的观点!感悟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然而,当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开始沸腾了.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擦亮我们的眼睛,仔细瞧一瞧,那一位是孙少平呢?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坦白的说,我看过的书扳着手指来数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另外的计算方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一些杂志,也读过两遍《红楼梦》,阅读了路遥的所有作品,这便是我的全部,相当贫乏.《红楼梦》没有读懂,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只零星地记得几个人名,因而驻留在心中最长久的便是路遥倾心描绘的黄土高原,当然《平凡的世界》在其所有的作品中又是最令人难忘的.当初开始接触时,不知是因为情节还是为别的,心情交织着激动与感动,一百来万字的作品一口气读完,至今也令人感到吃惊.看《平凡的世界》是在中学的时候,那是一个有着辉煌的梦想,凌云的壮志的季节,也是一个有着家庭变故与生活挫折的夏天.伤感与失败,现实与自尊,在书中好像阅读到了自己.想像着主人公的艰难,还有他的高昂的头、他的坚定的步伐,也好象在他的世界里走过一遍.生活中梦想的失落,追求的果实,最容易令自己怀疑自己,有一段时间,发疯似地喜欢上了哲学,从萨特到弗洛伊德,从尼采到叔本华,留连忘返走在那些令我似懂非懂的哲学名词世界中.在我的意识里染上了无法抹去的悲观.然而当我翻开《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渐渐地走出了那种伤感的哲学气氛,慢慢地明白这世界有着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注视和理解,而用不着悲伤.从作品中阅读农家的琐事与盼望,还有秀水青山与封建愚昧,更有主人公对生活环境的凛然傲气以及梦中甜美的渴求.在以后,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作者笔下黄土高原的农村与我偏僻贫穷的家乡进行比较,尽管一南一北.海明威曾在《老人与海》中说:“人,你可以去消灭他,但不能打败他.”关于这方面的名言佳句读过很多,但是当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着这至理名言时,我被感动了,被鼓舞了.当孙少平慢慢地捱到最后拿着两个黑馍时,我的瞳孔在升温,我的心跳在加速,虽然这样的情景是在几十年前.假如给我一份这样的现实,我能拿起这两个黑馍吗?在以后我想了许多,假如同样的窘境给了我,我会相信自己的,会走过自己的.依然不变的沉重的负荷压在孙少平的肩上,于是他走上了做苦工的道路,在沉重的劳累之后,躲在昏暗的屋子里坚持阅读,而同样年龄的我却在等待家中的汇款,在明亮的灯光下让最珍贵的光阴从身边溜走……我沉默了,我没了理由.在厚厚的作品中,感受一个平凡与崇高的灵魂,其实不要埋怨生活不能给予你所有的渴望,也不要后悔自己选择每一步前进的道路.作品中的人物在我的心中撞击,他们的信念与追求,他们的痛苦与幸福.生活是很普通的,是需要创造,需要苦心经营的.在过去与未来的日子里,这种信念一直告诉我,去寻找美丽,寻找自我.走出曲折的故事情节,走出人物的悲喜离合,在现实的生活中开始新的开拓与经营.走过每一个日子,尽管夹杂着困难与失败,失落与迷茫,可我对生活的梦想永不会沉落.读《平凡的世界》读一本好书,如得一位良友,时时给你勇气与力量,催你奋进.《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对于上帝的子民来说,用自己的生命作上帝的祭品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对于路遥来说,用自己的生命祭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是无怨无悔的选择.正处壮年的路遥准备写一部好作品,在精心挑选阅读了100多部文学名著之后,路遥将自己关进了书房.一方书桌,一撂稿纸,一管水笔,路遥开始了创作历程.寒暑易节,冷暖自知,写作的苦涩酸辛,除了日月星辰,恐怕只有路遥一人能说的清.但后人多喜附会,于是便有人演绎了路遥写作完毕的情状:路遥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长叹一口气.他想起自己很久没有照镜子了,于就起身踱到镜子前.用粗糙的手掌抹去镜子上的灰尘,路遥看到了一个憔悴的男人:头发凌乱,双眼深陷,胡茬满腮.鬓间,不知何时已变得斑白——没人能够否认路遥的英年早逝是因为写作《平凡的世界》而耗尽心血;没人能够否认凝结着路遥心血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杰作.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平凡的世界》无疑树立起一座丰碑.每一个阅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生,有苦,有甜,但不能没有滋味;人生,有成功,有失败,但不能停止拼搏.”这就是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启示.记得那是个苦涩的七月,我高考落榜,正值心情抑郁之时,一个朋友送给我这本书,说:“看看吧,也许会有帮助的.”我依然记得我是如何贪婪地读完了这本书,一整日书不离手,从白天读到黑夜,又从黑夜读到凌晨.掩上书卷,我竟不能自已,激动的痛哭起来.我的泪水不是流给懦弱,而是一种类似飞蛾破茧而出获得新生后的喜极而泣.泪眼婆婆中,路遥笔下的人物孙少平、田晓霞、金波……仿佛向我走来,告诉我要坚强,要善良,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我,也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顷刻之间变得坚强了,善良了,有价值了.于是,在初次读完《平凡的世界》的那个清晨,当阳光冲破夜幕的包围发出万道光芒的时候,我站在窗前,对世界张开了双臂,耳边响起一个伟人坚毅的声音:“扼住命运的咽喉!”重温《平凡的世界》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平凡的世界》或许就是这样一本让人百读不厌的好书!有很多人给着它这样的评价:“中国五十年的乡土文学,只有一本《平凡的世界》”,此话虽然有夸大之嫌,但是,这本书无论是关于乡土风情的描写、还是乡土人物的刻画等,在中国乡土文学长廊中都有着不可抹煞的一席之地!乡土的描写,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负累,而是应该有更多宽松的、真实的元素充实在里面,并且作者能够和阅读的人一起享受到这种乐趣!《平凡的世界》一书以黄土高原深处一个普通的自然村落为着眼点,通过对孙、田、金三大家族的普通人物生活延展开来,由农村互动到城市,从文革后期跨越到改革开放前期,作者难能可贵地向我们展示出一幅从1975-1985年,历经十年的乡土画卷.书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中国乡土的沧桑变迁无不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透过表面描写去挖掘该书的主题,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到了一种关注:关于我们的乡土、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在时代跋涉前沿中的苦苦挣扎!通读全书,作者的文字描写极为朴实,没有一丝的华丽和矫揉造作,书中的描写来源于本本分分的生活,这是该书获得成功之处,书中,尤其是人物刻画,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读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热泪盈眶,无语噎咽!是的,他们从书中读出了自己,读出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找到了藏匿在书中主人公后面我们自己的影子!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中又映现出平凡,书中不仅仅有着乡土人物的苦难成长历程,更表达着普通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尤其是书中主人公在面对艰辛坎坷面前暴露出那种不屈的高昂斗志.这本书启蒙着无数即将或已经踏上社会青少年前行的方向,关于善良、关于追求、关于真诚、关于拼搏.作者通过普通人物命运的描写一味地强调着“不惧怕艰辛的人生才是壮美的人生,不屈于逆境的灵魂才是高昂的灵魂!”这样的伟大主题!同样,这本书也给研究乡土文化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理性的平台,怎样的乡土才是真正的乡土,乡土并不一定就是沉重、落后,乡土也有着自己繁华,乡土深处的善良、包容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用心体会.作品的描写时缓时促,但是,我们每个读者却都能跟得上,作者通过淳朴的文字引领着读者在城乡之中来回穿梭进进出出,对于书中文字的描写,作者拿捏得很稳,几乎覆盖到了每一个读者的感受,作者笑的时候我们也跟着笑,作者流泪的时候我们也会潸然泪下.作者知道我们读者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我们不得不惊叹作者有着这样细微的洞察力和感染力.年少的我们为书中男女主人公孙少平和田晓霞恋情的有缘无份而泪眼婆娑;也会为傻子田二、二杆子王满银等等小人物生活中张扬的的举止而忍俊不止;我们也会对于那个在大跃进期间意气风发、牛气冲天扬言要在三年之内把荷马踩在脚下的老诗人的张扬而哭笑不得;更为书中主人公在命运中的不甘俯首而荡气回肠.

迟子建非常喜欢那属于北方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北极村是迟子建的故乡,这里留下了她太多的童年记忆,而童年的记忆总是深深

渡船悠悠 情爱涓涓——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贬者说它是“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有意无意地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还有人认为文坛“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倘若我们抛开社会政治经济的因素,从文学本身的自然魅力(即伦理道德)来审视沈从文的作品,就能明白人们盛赞沈氏的根由了。他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的地基。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小说《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若和当时由卑鄙的人渣组成的动荡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小说《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祖孙俩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幼小的翠翠正是在这种祥和而又古朴的小屋里,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后来便有了青春期少女们同有的心事。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吞咽着自己为自己酿造的人生苦酒。后来,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溘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作品展现人性美的第二个方面是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挚爱来体现的。��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小说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亲子之爱的人情美。��《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面对着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就连城中杨马兵也赶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沈从文正是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作者正是通过老船夫对子女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无侮无忧”的远古社会,去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小说《边城》正是通过“邻里之爱”来展示这块净土上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从而体现作者拒绝“现代”,厌恶“文明”,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管窥蠡测不足以道万一。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陈述,我们可看见作者那“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的“希腊小庙”中所供奉的“人性”之美。市立瑞祥高中&fnum=1985&laddle=9111一●相关书讯:<边城>是一本短篇小说,像是在叙述一处被世界所遗忘的宝地,在那宝地上很平凡的生活正在上演,亲情、爱情及乡民之间互相帮忙、互相关怀的情感,平凡到几乎快令人遗忘这就是生活。难得的是,作者从未踏进学校的大门,全靠自修成为一流作家,尤其故事的细腻感人绝对超出想像的细密,除此之外,作者想表达在社会变动之下被大家所遗忘的、放弃的关怀之情,他希望带领一些人一起走进对社会的省思,作者也不讳言这本书只预备给小人物看,并无刻意要给文学批评者或理论家看,他只是将他的关怀写在书上并传播给关心社会的人。二●内容摘录: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於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p.103-104>三●我的观点:沈从文,他的作品向来氤氲著一种与世隔绝的调调,像长长的诗篇,吸引人的不是华丽的外表,而是淳朴的灵魂。看多了现代都市小说,总是觉得少了些什麼、遗忘了些什麼,就在周遭很近很近的地方。在一次偶然翻阅中,我被沈文从的作品给震住了,原来被我所遗忘的就是关怀社会,忘了去关心一个我生长的国家、我周遭的环境,总是觉得那是大人们的事,政治人物们自己在玩的游戏,与我无关。然而我却忘了人生很苦很苦,因此寻找感动成了维持生命意义的重要动力,有了感动它可以美丽,它也可以多采多姿,但是,感动的前提就是要付出关心,一直一直付出,即使可能不会有回报。在<边城>一书中,我看见了乡下人的质朴、勤奋、正直,还有他们的宽容,这使我倏然的心酸,从前从前台湾人的历史也曾经是这麼述写著,一切的一切彷佛看过、听过,甚至这气息也是这麼的熟悉,强烈的撼动我的内心,啊!真怀念小时后的一切,想想从前的台湾也处处蕴育著最美最美的人情味,最浓最浓的乡土情,所以它曾是座名叫福尔摩沙的宝岛,这让我不禁思考著:如果在文明富有却彼此生疏和文明落后却彼此关怀之间只能择一,我会选哪一个?社会会选择哪一个?难道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吗?然而这好像是一种世界无奈的趋势。本书描写的爱情,有著若即若离的飘飘感,将乡下人的含蓄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作者对孙女<翠翠>情窦初开的情事描写,宛如爷爷低喃著一篇长长的诗,美丽而凄凉,自从那晚美丽的梦在翠翠灵魂深处发了酵,那美妙的歌声就一直眷恋在翠翠的心窝,就像质朴的乡下小姑娘,相对於现代社会纷乱的男女关系,可爱多了也简单多了。但结局是翠翠心爱的人因气愤蒙蔽双眼而看不清事实产生误会来作句点,虽然这误会增加了故事的美却更加的残忍,人和人之间总是会发生这些事,它保留一个故事美感,但它终究是个遗憾、缺陷,一个不完美的句点。再者<祖孙情>也是撼动人心的情节之一,祖父与翠翠的细腻互动强烈散出的亲情,令人心生羡慕,反观,现今社会可以散发出如此强烈亲情的家庭正一滴一滴的减少,居然还有女儿告母亲上法庭,孩子弑双亲、打父母的,三四十岁的人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成砍死双亲的,试想,这个社会到底出了什麼问题?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难道文明油气又与亲情犯了冲,还是社会在改变,人的观念也在变,最后连人心也都丢了,这是算社会进步还是退步呢?然而书中的祖父因为爱的太深所以处处寻找他以为对翠翠是最好的选择,却不幸弄巧成拙,以致於翠翠的人生由一颗闪亮的水晶,因一时的失手,顿失光彩成了一颗普普通通的石子,乍看之下祖父的行为挺令人气恼的,但,想想这块闪亮的水晶是谁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呢?纵使这颗水晶成了石子不再闪亮、晶莹透彻,但是石子仍拥有自己独特的光亮,就算失去了一切翠翠仍有活下去的欲望,她并没有因此而倒下,即使她可能一直孤独,也可能下一秒她就能得到幸福,虽然在爱情上它可能是个完结篇,但是对翠翠的人生而言,它绝对是个序曲,因为她走出了一条与母亲不一样的路,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直处於顺境的,就算在逆境,也要活的有特色,至少是很认真的在过生活,但总觉得现今社会承受压力的能力太小,看看从前台湾清苦的生活,喊苦的没几个更不会有人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反倒是现在,社会富裕了许多,但失去的似乎更多。本书另一特点,就是它的景色描写,沈从文先生所描绘的四川湘西茶峒拥有著与现代都市文明所不同的魅力,吸引我的是它的辽阔还有那深幽的气息,像对著山谷唱歌般,我的内心也产生了回响,稚荡在空气中随著微风飘出云河,缓缓蔓延至天际,就是这种可以包容一切的舒畅,也许是因为台湾太小的缘故,因此要感受到大自然的澎湃气势有点难,但总觉得如此壮观辽阔的景象会为人带来感动,和莫名的满足。这本书最最难得的地方,就是它总是巧妙的启发我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它在情感方面的描写虽然是淡淡的,但却意外在我体内却产生强烈的共鸣,那是一种因怀念平凡而产生的情绪,深深感动著它平凡之中的不平凡,就像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等待即将没入沙中的夕阳,静静的,悄悄的,感受它的永恒。四●讨论议题:现代社会在各方面不断的进步、革新,然而人类对许多事情处理的方法、态度却好像一直在退化,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呢?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却不多人去真正的正视这个问题,它一直都存在,并且恶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但人类处理它的速度却很迟缓,它有益加严重的趋势。《边城》新论——对“牧歌情调”说的批判《边城》是沈从文小说中一部极富诗意、极美的抒情中篇,是他对极推崇的屠格涅夫“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的创作方法的成功尝试,也就是常被人们认为最具有牧歌情调的表现作者理想世界的作品。要全面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准确把握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仅就作品特定的环境、情节等的探讨是很不够的。要正确地分析沈从文反映湘西独特风貌的文学作品,准确把握他“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决非易事。他不是将认识、道理、伦理观念粘附于作品外部,而总是将道理和情感倾向隐蔽在现象描绘中,用那种笨拙而独特的文字句式,那种舒缓从容的叙述节奏,那种真切而又含蓄的抒情姿态,传达他那“乡下人”的独特感受,让意象展示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复杂性和微妙性。只有深入地探究他生活的历程,他的文学观点以及文化价值取向等等,才可能比较全面地理解他何以独树“人性”大旗,甘受不为“多数人”理解的寂寞与孤独,矢志走完了自己的文学历程。沈从文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的“镇簟”。一那里有一条曾经为屈原溯江而行的长年澄清的沅水,在那块充满了原始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二“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三这是他魂系神往一生的地方。但是,当二十岁的沈从文,满怀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奇迹般“呆头呆脑”地出现在北京街头的时候,他首先得到的是城里人对“乡巴佬”的愚弄。“从湘西到北京,沈从文跨越的不只是几千里的地理距离,他同时跨越了一个甚至几个时代的历史空间。”四求学愿望的不能实现,日常生活的拮据和困难,讥饿与寒冷,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全面地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人生。他看到了都市上流社会绅士阶级人物的虚伪与卑鄙,愚昧与贪婪,道德的沦丧与人性的堕落。他常常感叹:“血管里流着你们民族健康血液的我,二十七岁的生命,有一半为都市生活所吞噬”,“所有值得称为高尚的性格,如象那热情,与勇敢,与诚实,早已完全消失殆尽。”五他说:“我真愿意到黄河岸边去,和短衣汉子坐在黄土窖里,面对汤汤浊流,寝馈在炮火铁雨中一年半载,必可将生命化零为整,单单纯纯的熬下去,走出这个琐碎、懒惰、敷衍、虚伪的衣冠社会。”六其厌恶、憎恨之情溢于言表。城市对他的轻慢,逼迫他回首,他的内心深处翻涌起无法遏止的思乡情绪。那澄澈的河水,青翠的山峦,那老少无欺的淳朴,自生自灭的自在状态,唤醒了他的梦,他所体验过的亲切和快乐。“我喜欢同‘会朋’那种人抬一箩米到溪里去淘,看见一个大奶肥臀妇人过桥时就唱歌。我羡慕‘夫妇’们在好天气下上山做呆事情。我极高兴把一支笔画出那乡村典型人物的脸同心。……在那上面我解释我生活的爱憎……”七这种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趋向,罗素说过:“正象所有开化得很快的社会一样,希腊人,至少是某一部分希腊人,发展了一种对原始事物的爱慕,以及一种对于比当时道德所裁可的生活方式更为本能的,更加强烈的生活方式的热望。”八因而,他不惜用尽笔墨,和着心血去呕歌,去展示那充满了宗教神秘,剽悍和原始的,与清水流云,青山秀林融为一体的湘西世界。以此来反衬那腐败、没落的城市文明。作家努力实现着这目的,以便能使读者越过形象的主体,“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九沈从文这个身上流淌着苗族血液的作家,在那凄风楚雨的世界里,性灵受到陶冶。对上下求索,百折不悔的屈原的尊崇,对以柔胜刚,以退为进的老庄的认可,铸成他酷爱虚空静美,向人的“生命”底蕴探索,企图寻回现今世界失去的“生命”的自然本质的倔强性格。他广泛地接触了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化传统,但都被他所具有的本位文化同化了,他显得不卑不亢 ·····

毕业论文群群名大全最新

好听的群名称如下:1、不醒人室。2、有福同享,有难退群。3、马云背后的女/男人们。4、脱单自觉退群。5、皇家戏精幼儿园/戏精发源地。6、乱室佳人/全员饿人/超短群。7、夕阳红广场劲舞团。8、性感沙雕在线夜聊。9、憨憨小分队/憨憨四人行。10、未来富婆高级养生会所。11、仙女/懒猪养殖基地/中心。。12、回寝的诱惑之501。13、十亿少年的梦/全村寡妇的梦。14、脱单进度0/4。15、米奇妙妙屋/米奇giaogiao屋。16、老年活动中心。17、xx市成功人士交流群。18、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19、当代不知名秃头少女/年帮。20、父愁者联盟/帅哥情报局。21、发际线保护协会。22、社会主义合法同居群。23、杠精艺术交流会。24、撩汉/缺汉小分队。25、六位帝皇丸。群(拼音:qú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春秋金文,形声字,从羊,君声。群本义指牲畜聚合一处,泛指同类相聚,引申表示众多、集体的意思。也用作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动物等。

求好听,可爱的群名称 谷 四 墙角、泪水 腐质的感情 活出高姿态 和她的故事。 眼泪的放肆 菰单丠怑銶 逼乆逼命丶 丿Dark丨灬神 Snoy° Care、Uヽ 〆、遗笑红颜 别再继续五媚 眼角的泪滴。 Ⅱ莫醉红颜 ╮ 离家ア生活 无心 ヾ尐爷 偏爱 瘦弱的男人# 仅此、而已 销逝の埘间№ 万刧╮不复 ヽ缺⑴份安定、 ゆ、 匿名 控心? 浅唱々悲伤 吔浒→狠漃寞 统统埋葬。 。 - 伤的浅浅 悱、蓅憾﹌ 》:渲染离莂 ヅ贱爱ヘ 1、╯万亼敬仰′ 2、夜, 独酔 3、↘蕝蝂·货℡ 4、ι.玩偶 ゝ 5、涉 羙Φ罘足 ※ 渴望是种病灬 丶致命迷惑。 等候 _/~↘ 你 ? 蓅 氓 渲染灬离别 々≮烟≯虫.. ¨伪 ≠ 装↘ 祢昰皒〔唯一 默默无语 つ匿名的好友。 ) ̄ 虚伪√ 扭曲的人性。╭╭离不开╯ 谁释谁の谁 笑的狠牵强。 ◆.鉁稀.爱↙ Mua.、总创灬 一个人的寂寞 伤心、心痛。 如此不堪 ╮凡夫俗子” 悲伤肆虐。 放弃不了→你 ┌;mī夨`灬 淡意旳优柔╮ 简单爱着迩 心痛的,.男人 ヽ划上剧号╲ 可怜的、爱| ℡唅泪﹏听雨 ╰╮煞 那 间 “ 傲慢, 青春旳'不羁 起起落落 ∝ 悲剧.╮、 ?丶淡黑色╯ ╮害怕失去你 空气稀薄┓ 氧气┓ ↘佑佴ソ罗刹 自葑そ王孓。 那爱、太假 寂寞,想睡觉 逆流 @ 或许、想太多 突然想爱、 想恋√你 □╮此⒈恋. 假斯文 ╰_╯ 洎 ↘ 嫒芣起 △不羁'~ 洎 ↘◣僦适亾◢ 天长╰、地久 ゛_珍藏版_ 心●___依旧 无尽的 欲望 以前、以后。 遗忘不ㄋ。 ﹏繁华。落幕ゝ ___量版式. _╱↗?配角. 如此寂寞。 虚伪-最现实 乜汻╮还恠噫 [承诺]^很难〆 野錵シ踩之 法鉽 · 湿吻 占据℅ 一命 抵一命 此爱·以过期 深爱、一辈子 现实的沧桑〃 习惯你的依赖 呲爷ζ詪温柔 ┛遇到囧神 一半在想谁ヽ 嗳▃未成哖. 原来、爱这么简单 放肆、旳青春 欠你的幸福。〆、红人《会》 ℡Smile.一家人 ㄗ 、夏伤 宝 宝 硰小一镞我这个可以当QQ网名,也可以当群名称哦!。 好听的qq群名字大全 ぃ今生今世的幸福う 你是温暖逆光而来 你怎知我情深、 天生傲骨没办法 ≈是迩旳笑脸 昨夜的星辰 〆执拗是场凉薄病 时光是个冷美人 雪梦ˇ~幂影/~ 你是善良的人么。 以前很坏 盛开在炎夏的冰凌花 阿狸穿着兜兜到处走、 如果这都不算爱 小3,彻底被淘汰﹌ 把回忆当成抹布、 直到变成一首歌 女人、你要笑的甜美 姐得气质你模仿不来 ﹌ 无话可说比争吵更折磨≈ 并非如此阳光 不要说给不起的承诺 假如我不快乐 我们会爱很久 谁更铭心刻骨 伱的嗳、我要不起 べ嗳你,不需要理由 Mr.你是我的臭小子 你的肩膀、不再属于我 何止泪流满面ㄟ 没心有肺在呼吸 爱过就好 独人独唱独角戏丶 敷衍的yan 连你的谎话都爱 情话都是敷衍 只是有点小任性゛ 爱.宠.疼.我! ゆ我摆不出妩媚姿态。* 沉默、是我最无奈的哭泣 ヾ谁都不是谁的谁 丶欲望玩弄人性是谁玩死谁 谁心疼我的心疼 °你幸福、所以我幸福ゝ 某女子、很骚 我不 *** 给你看.≡ 你是我最致命的诱惑~ 太阳你给我出来 ______你永远最2 讽刺的执着 那年追梦成空/* 小眼睛` 〆气质淑女灬 听一首歌丶伤两颗心 谁假都没你假* -抚景伤情、 木槿花,半夏如烟 笑着安静的讲述着 ゛我想我太傻了°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____小傲气╰ 干嘛把你放心里 巴黎塔的那场婚礼∮ 我的爱只能义无反顾的飞翔 谁的眼眸印了谁的温柔∷ 把心挖给你要么? Memory.荒年〆 惹我、定毁你。 再见,著时光ゐ 伈卟働则痛丶 不怕°不怕黑 [浏览器只用搜狗] ゛梦幻谱写的丶 2014祝我快乐 i 乄雨芐灬姒后 我名字缩写sz 13走了14来了 へ分手°算什么ㄨ 槑槑Θ尛苯猪 2 0 1 4 爱你一世! 〆Xc_以身试爱〆 我哪是什么女神 ╭爱的空洞lo╯ 像你越而蔓延深. 假装流泪的天堂~ 提莫队长正在待命 给花你会发光呦、 放弃像经过断骨. 宁死被窝不死书桌、 [久溺深海冷不冷] 看完就走考试全挂。 国产女子ˇ传统美 雪后装纯的世界 他成了我的依赖. [独自一个人离开.] 爱你深情空前绝后 英语狗拽什么拽 我浑身是刺你要吗 天边月如你、遥不可及丶 像你所讲难捱也接受 前途无量的笨蛋! 爱睡觉の大懒虫 回忆、失晴 - 只做你的傻瓜゛ [ 2014.我的男友 ] 呐妞,已格式化 谁能定爷去留 浪漫の阿菠萝 丶舞步凌乱泪轻尘 微笑是我的语言- 玩心眼子的年代" 他说32号会来娶我 ↓男神跟你没脾气 伴我走还是掉头走 づ我深陷在你身上 演绎、流年悲伤.℡ 丶上帝不曾偏爱我 只有手机陪跨年 爱灿灿の卞牛肉° 帅比让我火一把 ヾ花开半夏╮泪成伤︶ 保数理化全不挂! 配角戏、优雅退场。 祝你期末好成绩℡ 谢谢你为我演的戏 留不住的是人心 你若不爱*我定放手 睡觉睡到被饿醒 あ别闹了我还在- 心中疼痛的\(/记忆 ↓追寻有你的记忆。 好听的群名字 同学群:(1.疯狂的那些年 2.╮搁浅゜ 3.失去的回忆 4.谢谢你的美好丶 5.迷路的灵魂° 6.离别也是爱゛ 7.回忆丢在风中。 8. 永恒的、友谊 9.最美遇见你 10.男人本是花中草。)同事群:(1号小青年养猪 2号在你怀里微笑 3号凶弚并肩婫涻浍 4号宝蓝色の幸福 5号这样的、抉择 6号逝幕、的年华 7号沙漠里的鱼 8号渴死的鱼 9号追梦的孩子 10号℡稚嫩的少年.)亲爱群:(①|▍ 叹丶温柔リ ②惚略过啲嗳~ ③ヽ我真的爱迩︶ ④夕曦,残颜灬仍爱你素颜 ⑤≮格式化≯遗忘 ⑥别再为她流泪 ⑦情缘真心难寻 ⑧゛.所谓の另一半︶ ̄ ⑨゛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ヾ ⑩゛ 小情绪 反反复复作祟゜ )- 沵的世界 莪不曾退 楼主,我为你招来的哦 O(∩_∩)O~望采纳,谢谢。 QQ群名称 好听点的 了然清欢无别事 嘲笑孤单的自己 过时不候的温暖 月光轻挽卿长袖 放肆的笑扯痛唇角 路好长步子好沉 挥去了青春 女人心万丈深 笑出了泪痕 开始新的旅行 视命一样の珍惜 情话好听却不暖心 浮夸的拾荒者 挽君梦青丝 孤单该怪谁 哭到全世界都憔悴 怪自己无理取闹 魂淡无欲无伤 向谁诉说心慌 短发姑娘闪亮亮 眼泪不代表懦弱° 冰恋是呼吸的痛 无心无爱无爱情 时光改变了一切 半个西瓜半个夏 凉薄 轻叹世间多变 无梦何需再言等 唯美文艺群网名 萌比走路蹦蹦擦 老街冷巷死胡同 短发及肩照样疯 究竟是时光还是拾荒 如果巴黎不快乐 你笑起来好多了 好姑娘都被时光带走了 时光欺我面生 幸福已停机 南人旧梦 强颜欢笑 心欢畏寒 待我幼稚完 年少太懵懂 我们的明天 衬我孤痞 听一曲离殇 莳间゛冲淡了诺言﹏ 注定只是过客而已 马尾少女闪着光 袅袅鸟语花香 国名女 *** 旧城不暖少年心 进步得有多慢 时间还早你已变 单色调、黑白搭 情到深处自然戳 宛如泡影的情话 海誓山盟能怎样 星星没有心 爱是天堂的光 撕心裂肺后的惊心动魄 |▍简爱 Simple 假装释然 深碍你、久绊你 菇凉寡情薄幸终为王 久到自己都忘记 唯美文艺群网名。 好听的群聊名字 丶誓守一份残一刀一个小朋友二逼俱乐部好听的群名字大全负②代聚众 *** (一堆女生,闺蜜)中国好闺蜜不散友。 五大金刚扫黄大队整得欢貌美如仙八人组代表大会嗨起来!杀马特家族瑞丽红春院快乐一家 *** 还是脱单选一个!(诶。) 地狱之花神兽联盟夜场、嗨青春美女吃货团涐不怕输丿生活、自定义复兴从前让你飞指日可待╮青春燃烧岁月不需要眼泪一切从头。给力的男人、你不懂我的Feel丨极速灬巅峰彡丨壮哉我硕爷淑女的天下牛粪爱鲜花。 活出高姿态、笑着谈爱。‖。 单身万岁要为你抛开一切╮╰格式化丶孤独︶ ̄嘻西乐趣群‖残殇℡ 泪是回忆的代言人 掌中的鱼囧囧、开心┢┦aΡpy群 唱一半の歌。 无法轻易忘记放弃° 得不到糖的小孩。 迩笑的时候那表情好温暖 自古痴情、终成空 深知伱是梦′ 残魂〞 娇小的回忆 真心实意要爱你 我要稳稳的幸福。 少年如歌 泄密的心 Leak heart°丿~起走过的。 日子︶流星划过的瞬间回忆,永远的3班抹不掉的日子﹋说好の不分离ㄣ。__空城*空梦™笑傲江湖 我的心丢了。 别质疑她是个美丽的怪物 笑着唱情歌。 心╰→比柠檬酸 时间是自称包治百病的庸医 空巷旧梦 怪我眼瞎べ 自古深情必自毙i 婲丷残泪﹌ 我只写心不写情 愿你一切安好 越简单越浪漫 把爱葬在沙里。 盲心少年 谁是谁的玩偶女人学会坚强°怀念那些美好回忆斑驳 蹲厕 、守寂寞锁定温柔、夏至盛夏。╰ 温柔的悬念恨也需要感情我们爱的熟练非你、不娶好听的群名字大全答应的谎言异次元玫瑰微笑、我不想抹去的伤痕ㄟ\" *** 生ツ 向日葵挥霍花季的青春女儿国假╮动作,夜、凄嵄蹲下↗沈没◆丶日久升钱、感情能当饭吃╮染指红醉晨╮赎、灵魂处于被动状态)ㄣ月色迷思奔雷拳轰炸女王叫我发光者!作死吗!奇葩女王@闺蜜继续做、朋友直接走悲剧女王メ开始べ爱′ .销 夨_生活,矜持点。 三分钟热度。羁绊 Ж续写、芐集①苆﹎随缘隔空感▼一无所有就是打拼的理由神探不二_/~↘领衔注演 σκ‐我想说的你不懂涐不怕输丿、妍笑藏伤怀 倾听、回忆抑止悲伤自傲的ㄝλ。 富贵神仙手箪身↘94溡绱爸,詯崾娶他好听的群名字大全越ヽ单纯゜狼毒√钩吻『简单最重要..蕊丄魜没方向。负心汉二定格 Ω"⌒锁链↑"童话。 太逼真淡看、俗尘事圣帅、蔠嚸﹑囙起﹒SI亡的心情忧伤小猫咪┎或许""郁闷、天堂无我(鄙 视)、詯__鈊巳丄锁╳说慌ゞ眼睛、走投无路- -过客闪躲。回避。 转身、离爱你我的回忆名字:尕呆苽°默守、寂寞丶念念罘忘无情的结局。滚、漃寞╰ 搁浅 旧人 旧城 旧时光╰つ 青春旳沙漏遗失ぜ旳ァ美好~好听的同学群名字大全曾经的年少轻狂 留淰—Smīlé 他是我同学兼男朋友 梦想开始的地方 ▲回首往昔生活、自定义预测未来。 蜗牛的理想 我的野蛮同学 絮雪┾飞扬 ぷ相聚ぢ是﹏缘 她是我同学兼女朋友 同学要比朋友好i 温馨家园 同学我们继续努力那些年被我使唤过的同学 似水浮流年 人生如梦 朋友如雾 同学少年都不贱 ※班级之家※ 聆听(~訫跳~) 我想念这六年的同学° 姊,要狠狠幸冨 好听的同学群名称大全 ㄗs湘 ゞ公主 同学苏菲掉了 ℡餹惈钕孓 ゞ緈諨Dě门铃 姊,オ华岀众 摸过闺蜜胸的同学永恒的心&你牵起彼岸的心窗外、不一样的人生℡玖℡毕业啦、我们不哭ぬ永恒的心&你牵起彼岸的心 ︶ε╰营养快线つ金钱永不眠成就辉煌男Renㄟ复兴从前暴烈你的小心肝△拒绝复制 ╰甜蜜回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同学们! 夏末、盛放 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同学年少月色长 曾经的下雨天 同学你的节操掉了 若是遗忘很短 小学同学很销魂 小小怪同学我们继续努力 同学、不要自作多情 年少缺钙更缺爱 @拿着棒棒糖夺天下 ▄︻┻┳═一 不期而遇 ╰→忘不掉的ヤ壹切 同学们,向钱看i 小小的女人味 英语不好的同学很爱国i 放荡不羁的我们。 愚人节 不愚人 ﹌黛玉般的女人 一群小丫头,永远在1起 年轻不嗨老年痴呆i 讨厌验证码的同学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原来你们都一样 摇摆のG大调 爱了哭了累了 好听的群名字大全 视学校如监狱的同学吼起来 时间煮雨也煮心ق 温城少年 情诗嗜戏 最佳损友群 我是班里搅屎棍那同学是啥 穿着校服逛酒吧。 好看的群名称 | )"鱫n!。 '大款. | ‘尐藌. ;)();? ┌ *** 児啷当┌ &仪 ン逝风残梦っ 、奠° — 壹笔过·c” .゛A、货. ▕A纇秂 | ▕A级纇 ‘▕&絫痕. ˋ._&詤 )|&认真的雪 "尛冤家`.. 吥服﹏?氵衮 ‘贼猪公 | ‘贼猪婆 &下 | &丄 κ.狩护兲ˊ-⒋ ﹏姠袏赱. | ﹏姠佑赱. (’鎀 .@澓ㄟ .う·&星`.鲭 .x ごьц⌒讲〃lǐ ъǐ伱кě暧 *,5.勑给 | *,5.滴耐 ▕国 &货`* 慢˙慢↘爱 ‘#纸尿裤/ &Dream Tikヽ ‘騕仿掱孒。 ‘误込人间ヽ ,&厮守 僤裑⒐④岢碏 )ㄣ呒訫〃 | )ㄣ呒涙〃 儍儍小猪 ′.吡瀷孇飞` | ′.鸳鸯熈氺` ┏姠咗赱{ | ┏姠坳赱{ 1oΟ℅(_銋性 哎吖.(魜妖` ./藕勒R.! (_少烦莪 自私啲爱oκ]. 伱寔硪哒蕞爱 ▓ɑ.愺莓菋 孤单縼嵂]. べ灬放ジ弃o "惠家公子!, 皇宫贵镞 赫寔莪哒 ⑻诫吡莪帅 | ▄▄ ┭爱鉨⒍o秒? ◆发侞雪¢ ◆圜游浍¢ ◆简单爱¢ _&.′/\离;! | _&.′/\弃;! ′. m&户士; ╬→爱你的朲 维他命LOVE 爱你爱D钛儍 乄恋/xsミ ·.﹎贝戋℡..满意请采纳。 有什么好听的群名称? 1. •κ葚嚒⒋2. 18.岁3. .oО 呼噜zzОo4. ﹎℡莪,狠傻5. ぁ冰ぉ恋ぁ6. ㊣爱丄荏鮏μ7. “柒鈤‐ – 8. 脸。9. CηTe BaBy ,10. 观 望 痛 苦 11. -忘 了 伤 害-12. 仅。13. ˇ现实.圉湢^14. ≠ 玍 疼 。15. 冷`折 磨、16. 失去了,17. ▁▁▁X。18. 一个秂悳纬来 19. 忄夬〔楽)20. 呒苁(选 萚)。21. 请把我娱乐22. ∑苊/囿问题。a) (蛋 ) ζ23. 絔笹轮回. QQ群名24. 『暧•昧』?25. “ 虎(妞)26. 窝窝头。27. ii /(薆),28. “ ≠( 路)λ29. ↘坏哓媫╭30. ┌.尛厷紸﹎.31. 巜皁•看透〕32. —。毁 灭よ33. 布藕。↖34. ′Mua.〢草莓35. m.虚伪°36. _.韩国鲑鲑37. ≈,玛奇朶。38. "↗.钰児ぺ39. 《深入亼心》。40. 【呮湜游戱`41. Mrゞ紫诺╮42. 、专属:52o43. 德芙巧克力.44. (((疼痛,蔓延”45. ︾:残花败柳46. 迩;忽略る皒47. 一触即失48. 大雄|俞静49. X`﹎伤訫.﹗50. X`﹎爷.﹗51. 怹,莪德寳.52. 无聊的陌生。53. 图图|小美54. `卑贱锝哭着`55. 敬仰寂寞。56. :尒忸.57. -《嗯.杰宝 58. ._ m伈S﹖.59. 咳,内个谁60. ._ m痴﹖.61. 默)。 づ62. ≡ (ii•他)63. (り :殇√ 64. (ⅱ),寂 寞65. ._ m儍﹖.a) (痛 ) ζb) (疼 ) ζ66. 不爱才怪67. 千万的爱68. ╃认 、罪↗69. 给你自由过火 70. 潇洒一身71. ︶ㄣ雪︶ㄣ72. ︶ㄣ恋︶ㄣ73. 为你付出74. 爱,两个人的事75. ╰詤唁ゞ

想要幽默一点的群名,可以这么取:进击的学渣、作业歇菜了、自古男神出8班、有福同享,有难退群、理科差生,正经一点的群名可以这么取:终极一班、一同走过的日子、青春共聚、XX届XX班等。

1、进击的学渣

2、终极一班

3、今年励志当学霸

4、一同走过的日子

5、青春共聚

6、作业歇菜了

7、自古男神出8班

8、有福同享,有难退群

9、理科差生

10、曾经的年少轻狂

11、打闹中长大

12、把知识还给老师

13、毕业了少了身边那群疯子

14、那一年那一群傻瓜

15、XX届XX班

16、青春纪念册

17、来日方长

18、我们这一班

19、高一九班阵线联盟

20、班级之家26班

21、东方神起仈哖级7斑

22、IQ班级群

23、一班那谁别走

24、跌跌撞撞班

25、青春永不言弃

26、梦想开始的地方

27、终极②班

28、xx班睡觉集中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