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当过大学老师,既经历过本科、硕士、博士三次答辩,也审阅过本科和硕士的论文。我不敢说其他老师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这个211学校的老师,基本不会仔细看学生的论文。每位老师每年需要答辩的本校论文本科生大概是15到20份左右,硕士大概是10份左右,每年都会有其他学校的硕博论文送来盲审,大概也会在3份左右。这么多的数量,要在10天内全部看完并给出意见,老师还有教学、行政等其他事情,时间上不允许看的太细,硕士论文大概会花30多分钟,本科论文20分钟内就要看完。不过既然是老师,我们看论文是有技巧的,摘要、目录、结论、后记和文献部分是必须仔细看看的,主要是看看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模型、方法、数据来源等主体内容是否合乎标准,逻辑是否自洽,文献吃的是否透彻,是否引用了最新的主流研究成果等等。基本上10分钟就能看出个大概,然后对有疑问或有兴趣之处在翻到细节之处看看,准备好3个问题和建议就行。至于我们如何判断论文是否通过,除了水平要过得去之外,我们会看看后记或者致谢,如果是在职研究生或者临近学制还没毕业的硕博士,一般会网开一面,在通过与不通过之间就放行了。
先根据你的兴趣爱好选题,把你选的题给老师看,老师根据题目新题、难易程度等判断你选的题目好不好,如果老师说你的题不容易写或者太旧的话,你得再选题,直到老师说好为止。之后就是开题报告,将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来写,题目的背景、意义、论述方法、写作框架,以及部分相关参考文献等讲给老师们听,老师们会给你提出相关意见,一般情况下开题报告都会通过的。接下来就是要写初稿了,这个时间段很长,给你充分的时间去找文献、做实践活动、做调查取证等来进行写作,你的导师会给你一个交初稿的期限,在期限之前交初稿给导师,导师会给你评阅,然后指出不足的地方让你修改,第一次修改过的文章就叫做一稿,第二次修改过的文章叫二稿,以此类推,直到导师说OK为止,一般论文都至少要经过两次修改才可放心。最后修改完成的文章叫做最终稿。最后就是定稿了,定稿也挺麻烦的,定完稿也要给导师看过,确认一下是否有东西漏下。之后就差不多可以论文答辩了。我是会计系的毕业生,论文的进程就这样。其他系的学生可能还有不一样的,比如生物系的还要去外地考察什么的。参考一下哦
会的呀,毕业论文要认真对待,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对于答辩老师而言:本科毕业论文主要看规范;硕士毕业论文主要看参考文献和数据;博士毕业论文主要要目录、绪论和成果附录.没人会仔细看论文内容……而且一般情况下除了自己的导师外,其余答辩导师如果是硕士答辩的话,基本是在答辩前一晚才会拿出论文来看一看,个别不负责任的可能就要到了会场才会看.本科答辩则肯定90%的答辩老师都是到了会场才会认真看论文的.博士论文因为相对字数要多一点,大多数答辩老师都会提前几天看,但再提前也不会提前一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也不容他们仔细的去看论文内容.....更何况现在的毕业论文分组都是按照大专业去分的,这就导致了很多答辩老师虽然跟答辩学生大专业是一致的,但小方向根本不沾边.答辩老师在看论文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虽然我怀疑你在胡写,但我没有证据"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很多答辩老师也就选择抓大放小不去抠论文细节了.....
毕业论文的目录该怎么做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的目录该怎么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Word的自动构建目录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但如果你不工作,它会适得其反——这是浪费时间。说实话,我不喜欢过去单词自动编号,所以我的字关掉了所有的自动功能。但我仍然偶尔使用自动目录。但是如果在“1”和“2个标题”的标题中使用“风格”这个词…等会很麻烦,前面有黑点的标题,所以我找到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大家分享。
一、到文档开头,选中你要设置一级标题的文字内容,设置好字体、字号等格式,然后选择菜单中的“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大纲级别”设为1级!(关键步骤!)—“确定”。(注意:此过程中,要设为一级标题的文字始终处于被选中状态。)这样第一个一级标题就设置好了。用同样的办法可以设置二级、三级……标题,区别就是在“大纲级别”里相应选择2级、3级等。
二、然后就简单了,用刚设置好的一级标题去刷其它一级标题(怎么,格式刷不会吗?问别人去吧!),其它级别标题依此类推。
三、光标放到想插入目录的位置(一般放到文档前比较好),点“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格式”(默认的是“来自模板”,但是这时候没有前导符,可以先选择“古典”,然后把“显示页码”和“页码右对齐”都选上,且选择一种“前导符”),右边的“显示级别”选择你前面设置过的最大目录级别(可少但不能多!),最后按“确定”!OK啦。
四、但是,别高兴的太早,你可能发现自动生成的目录与你想象的格式不太一样,例如行距太大啦,字号太小啦等等。这时候可重新设置目录。光标移到目录前面任何位置,重复刚才的“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这时候你会发现“格式”变成了“来自模板”,然后点击右边的`“修改”,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修改“目录1”、“目录2”……等的格式,它们实际上是分别对应你目录里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的,修改完了,按“确定”,弹出“是否替换所选目录”,选“是”!OK!
五、至于目录的行距太大或太小,则只能选中全部目录,然后在“格式”—“段落”里设置“行间距”了,与编辑正文的方式一样,不罗嗦了。
创建目录时,您将更改格式并将所有缩进设置为同一个,因此您不会看到问题。
目录格式修改,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修改、输入、修改格式的段落,然后看到一个目录样式(见线段),两级目录,修改格式的段落,如压痕的标题,移动肯定休息不,同法,三级,规定重新生成目录是学校的格式。
1、打开word文档,点击引用,然后点击目录,这个时候可以下面的内容中把目录生成了,非常简单的,也是要根据自己的格式来选择,这样做出的目录会更好。
2、目录生成之后,如果目录有所变化,直接选中目录后,点击选择“新领域”,目录就会自动变更。
3、想要灵活修改的话,选择手动制作目录是最好的,因为每个人的论文都不一样,老师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自己制作,制作的过程中,应该自己整理好,这样才可以让论文层次分明,才可以有一个完整的目录。
4、了解自己论文的基本结构后,进行设计,在自己制作时,要有自己的大纲,根据大纲制作,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手动制作目录。
5、毕业论文总会难倒一大批毕业生,只要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以及毕业论文的结构,格式等要求,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即可。学校之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写作之前,要跟指导老师沟通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写作。
指导教师一般都会仔细看的。从开题到修改到通过,指导教师都会全程跟进,所以平时多和知道教师沟通交流。这样你论文通过率会高些。并且答辩也更省事了。
通常情况下来这个老师他是会仔细去看你这个答辩的论文的话,因为这个他不看论文的话,他怎么给你评分呢?是不是啊?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暗箱操作的情况啊 现在这个,毕竟这个论文这个暗箱操作,这丑闻也不是一点两点的事情 。
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可能不会仔细的去看论文内容,但可能会看一下论文的提纲和你的一些相关的论点。
我曾经当过大学老师,既经历过本科、硕士、博士三次答辩,也审阅过本科和硕士的论文。我不敢说其他老师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这个211学校的老师,基本不会仔细看学生的论文。每位老师每年需要答辩的本校论文本科生大概是15到20份左右,硕士大概是10份左右,每年都会有其他学校的硕博论文送来盲审,大概也会在3份左右。这么多的数量,要在10天内全部看完并给出意见,老师还有教学、行政等其他事情,时间上不允许看的太细,硕士论文大概会花30多分钟,本科论文20分钟内就要看完。不过既然是老师,我们看论文是有技巧的,摘要、目录、结论、后记和文献部分是必须仔细看看的,主要是看看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模型、方法、数据来源等主体内容是否合乎标准,逻辑是否自洽,文献吃的是否透彻,是否引用了最新的主流研究成果等等。基本上10分钟就能看出个大概,然后对有疑问或有兴趣之处在翻到细节之处看看,准备好3个问题和建议就行。至于我们如何判断论文是否通过,除了水平要过得去之外,我们会看看后记或者致谢,如果是在职研究生或者临近学制还没毕业的硕博士,一般会网开一面,在通过与不通过之间就放行了。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保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归档文件由院(系)负责整理和保管。保管期限为四年。优秀毕业论文在保管期满后,移交学校档案馆保存。
先根据你的兴趣爱好选题,把你选的题给老师看,老师根据题目新题、难易程度等判断你选的题目好不好,如果老师说你的题不容易写或者太旧的话,你得再选题,直到老师说好为止。之后就是开题报告,将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来写,题目的背景、意义、论述方法、写作框架,以及部分相关参考文献等讲给老师们听,老师们会给你提出相关意见,一般情况下开题报告都会通过的。接下来就是要写初稿了,这个时间段很长,给你充分的时间去找文献、做实践活动、做调查取证等来进行写作,你的导师会给你一个交初稿的期限,在期限之前交初稿给导师,导师会给你评阅,然后指出不足的地方让你修改,第一次修改过的文章就叫做一稿,第二次修改过的文章叫二稿,以此类推,直到导师说OK为止,一般论文都至少要经过两次修改才可放心。最后修改完成的文章叫做最终稿。最后就是定稿了,定稿也挺麻烦的,定完稿也要给导师看过,确认一下是否有东西漏下。之后就差不多可以论文答辩了。我是会计系的毕业生,论文的进程就这样。其他系的学生可能还有不一样的,比如生物系的还要去外地考察什么的。参考一下哦
一般本科论文归档是在毕业论文答辩完成以后,根据指导老师或者学院的要求进行装订成册。 装订成册以后还要点写与论文相关的文件,比如说论文设计和书写的内容和计划,在论文设计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解决,论文答辩过程中的效果如何等等方面的文件进行填写。最后的话还要在这些文件上面手动签字进行确认。
关于答辩的时候老师是否会仔细看论文内容的问题,困惑了很多小伙伴。看肯定是会看的,至于看到哪种地步,还是有些不同的。
对于答辩老师而言:
①本科毕业论文主要看规范;对于一个论文来说,框架是最重要的!!
②硕士毕业论文主要看参考文献和数据;逻辑和框架一样重要,因为你的逻辑主要是体现了你的思想水平,和你对专业性的理解。不要逻辑不清晰,乱七八糟的堆砌。
③思路;老师第三个主要看的就是你论文的思路。
④博士毕业论文主要看目录、绪论和成果附录。
没人会仔细看论文内容……
一般情况下除了自己的导师外,其余答辩导师如果是硕士答辩的话,基本是在答辩前一晚上才会拿出论文来看一看,个别的老师可能就要到了会场才会看。
本科答辩则肯定90%的答辩老师都是到了会场才会认真看论文的。一篇论文正常,老师看的话,五分钟左右就能发现你论文中的问题,你想想每个人答辩时间普遍在十分钟以上,那五个老师完全可以仔细把你的论文看几遍,所以说,如果企图蒙混过关,那几乎是不可能。答辩老师都是久经沙场的了,打眼一看一目十行,基本上就搞清楚你写的啥了。就像审批高考作文一样,总是有那么几个要素不要偏离就行。
现在的毕业论文分组都是按照大专业去分的,这就导致了很多答辩老师虽然跟答辩学生大专业是一致的,但小方向根本不沾边。答辩老师在看论文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虽然我怀疑你在胡写,但我没有证据”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很多答辩老师也就选择抓大放小不去抠论文细节了......
答辩的时候老师主要看你的论文框架,还有整体的思路,这是一些大体的东西,只要论文的题目对了,整体的意思没有跑偏,一般就没有太大问题。也有一些老师会说一些细节的东西,比如说你某个问题不对,或者是某个对策不对,也有的老师会说你这个图表不对,数据不对,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答辩,所以说大家不要太担心,只要保证自己论文没有跑题,然后整体的大纲是对的,那就没什么问题。 记住不要跑题,不要驴唇不对马嘴,那就没啥大问题。还有不要紧张,认真回答老师的提问就可以了。
我曾经当过大学老师,既经历过本科、硕士、博士三次答辩,也审阅过本科和硕士的论文。我不敢说其他老师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这个211学校的老师,基本不会仔细看学生的论文。每位老师每年需要答辩的本校论文本科生大概是15到20份左右,硕士大概是10份左右,每年都会有其他学校的硕博论文送来盲审,大概也会在3份左右。这么多的数量,要在10天内全部看完并给出意见,老师还有教学、行政等其他事情,时间上不允许看的太细,硕士论文大概会花30多分钟,本科论文20分钟内就要看完。不过既然是老师,我们看论文是有技巧的,摘要、目录、结论、后记和文献部分是必须仔细看看的,主要是看看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模型、方法、数据来源等主体内容是否合乎标准,逻辑是否自洽,文献吃的是否透彻,是否引用了最新的主流研究成果等等。基本上10分钟就能看出个大概,然后对有疑问或有兴趣之处在翻到细节之处看看,准备好3个问题和建议就行。至于我们如何判断论文是否通过,除了水平要过得去之外,我们会看看后记或者致谢,如果是在职研究生或者临近学制还没毕业的硕博士,一般会网开一面,在通过与不通过之间就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