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美国护士有毕业论文吗

发布时间:

美国护士有毕业论文吗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自学考过的,其实只要拿到考试资格,终身都可以去参加考试,主要咱们需要不太好,需要关过了,一切都不难。美国的护士有点像,国内的医生助理。有问题可以在问哦,我很多朋友都在美国,我过几个月去美国参加考试。名字可以找到我哦

美国护士按级别划分的工作说明:护士助理(Nurse Aide)Certified Nursing Assistant - CNACNA 通称为 Nurse Aide,又译为护士助理,基本相当中国医院的护工或护理员和台湾的护佐。 CNA 的工作主要在病人的个人生活和住院护理,比如洗澡,更换床单、翻身、测量体温、测试血压呼吸脉博等。法律规定,助理护士并不能从事发药、打针,及任何的无菌技术护理工作。美国有很多的临床医院,都雇用从事 CNA 工作的人,但并不给予 CNA 的名义。在美国,一般统称这些从事 CNA 工作的人员 为UAP (Unlicensed Assistant Personnel)。美国规定, CNA 被视为一般劳工,不需通过执照考试,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护理技术考试,取得一张证书后就可以开始工作。Nurse Aide 只需要七十五小时的短期培训,不需要高等教育。通过考试,视当地规则而定。只做基本的病人看护工作,有可能到病人的家中,或在医院里工作。严格地说,此类工作尚不能视为护士。执照职业护士(LPN)Licensed Vocational (Pratical) NurseLPN 在加州称为LVN,直译为职业护士,相当于中国及港台的护士,工作性质基本相同。LPN 的工作是在 RN 的监督及指导下,提供基本安全有效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执行并完成由 RN 所制定的护理计划,工作职责比较偏重于护理技术方面,比如伤口护理,无菌技术,发药打针等方面。法律规定, LVN 不能作评估和分析,也不能给静脉注射。LVN 和 RN 一样,都必须通过美国或州的护士执照考试,取得该州执照后,才能在该州工作。LVN 通常需要数月至一年的课堂学习和医院实习,并要通过执照考试。执照职业护士主要在美国的医院或老人护理中心等地方工作,在 RN 的指导下作初级护理工作。据统计,美国医院雇用的执照职业护士有减少的趋势,不过由于美国婴儿潮一代逐渐步入中老年,持牌操作护士的需求量将还会有增加的趋势。注册护士(RN)Registred Nurse (RN)美国的注册护士RN 占护士人数的大多数,注册护士需要两年至四年的大学教育,考取RN 执照。美国护士有三种学位:二年制的学院学位(ASN)、四年制大学的学士学位(BSN),二至三年医院附属护士学校的文凭(ADN)。这三种学位虽然都可以通过考试成为注册护士。 由于美国医院附属的护士学校的学生实习的机会要比其它护理院校的学生多,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就已经有较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就更受欢迎。念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是一种最快捷和省钱的方法,两年后考取护士执照以后可以工作。美国社区学院的学费便宜,是学习护理的很好选择。因为四年制大学护理系的毕业学生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及专业知识,最受医院雇主的欢迎,工薪也较高。任何护士想要逐步作管理、研究等高阶工作,最基本都要有四年制大学的学士学位。不少二年制学院和医院附属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也可做注册护士,以后升职则比较困难。因此美国不少学校又开办了从RN 到BSN 的课程,或者远程的RN 到BSN 的课程。学习时间在一年到一年半,让这类学校的毕业生取得BSN 的学位。如果注册护士(RN )希望有更多的发展,成为高级职业护士(APN)、门诊专门护士(CNS)、助产士(NM)及执照麻醉护士(CNA),需要有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学位需要一至二年。美国特别缺少及需要有研究生学位的高级职业护士。根据统计, 1992 年毕业的研究生护士18 万5 千,但是实际需要的却是39万多人。美国高级护士特别受到健保组织的青睐,这是因为高级护士可以从事医生和麻醉师的一部份工作,但是其工资却比医生低很多。美国护士的最高学位是博士。护士博士学位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大学教师和高阶护士的管理。美国五十个州都有法律要求护士专业或护士学校取得本州岛的高校资格鉴定。美国还有一个全国性的护士资格鉴定机构叫全国护士联盟(NLN)。虽然并没有法律要求护士教育机构必须取得 NLN 的资格认可,但通常认为,取得州里和NLN 资格鉴定的教育机构,其毕业生在申请更高学位时会有较强的竞争力。注册护士要通过由全国牌照考试委员会(NCLEX)所举行的考试。申请注册护士(RN)专业一般需要报考者有较高的科学和数学课程的学分。要考SAT,一般需1000分以上。外国学生需考托福,需要550分以上的成绩。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士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早期的照顾病人,发药打针等基本看护,转变到今天操作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等高科技护理技术。在从治疗为主逐步转变到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中,护士的角色更加越来越接近于医护顾问。注册护士也是一种收入较高的职业,没有失业的困扰。除了救死扶伤的职业自豪感之外,收入也是非常稳定。四年制毕业的注册护士起薪在3万5 ~4 万5 元,研究生毕业的高级护士起薪在5 万~ 6 万。从事麻醉的注册护士,平均收入有6 万5~ 7 万5。美国医院目前缺少大量的注册护士,考取注册护士执照是最好的职业考试选择。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护士从世界各地通过CGFNS 考试后进入美国工作。护士主要来源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也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由于美国严重缺乏护士,美国移民局及有关部门对持有CGFNS证书的护士进入美国工作和申请美国绿卡给予特别的优先,甚至优先于许多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这样就增加了CGFNS 证书的含金量,也是大批外国护士愿意学习及考取CGFNS 证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高级护士和低级护士的区别. 其实跟中国护士干的没多大区别. 你朋友说的有处方权的护士是确实有, 不过他们允许开的处方是一般的感冒药之类, 不是非常复杂的病.护士确实容易找工作. 起码不被经济影响. 什么时候都有人病的嘛. 美国人又嫌赃和累, 所以读的人不多.

水哥啊········请翻开《护理学导论》第15页

美国有博士毕业论文吗

一般美国博士在入读课程至获授博士衔期间,会经历以很多阶段,那么美国博士毕业要求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博士留学毕业要求。

美国博士毕业要求: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很多顶尖美国大学都会要求新入学的博士生在设定的年限内通过资格考核(Qualification Exam),通常为入学后2-3年内必需通过,一般只有通过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博士学习。美国博士难毕业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同学不能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美国博士留学毕业要求:修完学分

完成指定的修课式课程,通常是研究方法论或有关学术范畴的研究院程度课程。

美国博士毕业要求:开研究课题和项目并顺利进行

撰写论文/研究计划书,并取得论文导师批准进行。这个步骤和环节就要开始好好和导师打好关系了,否则一旦导师不满意就有可能把你踢出去哦。

美国博士毕业要求:完成论文

科研有相关结果之后,开始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此时,博士生可自称为博士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

美国博士毕业要求:通过论文答辩

呈交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Viva-voce),部份院校会要求先通过答辩再提交论文。已通过答辩但未提交论文的博士候选人可以在个人学术资格清单上写上毕业学衔的简称加上ABD(All But Dissertation,尚欠论文)一字,如.(ABD),表示自己将获博士资历。

关于美国博士留学成绩达到什么标准可以毕业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

美国博士很难申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祝你留学成功。

美国的博士要比中国的博士困难得多,中间试验和工作都要一定的水平,读博期间不是发表一般的论文,而是必须是之前任何人都没有做过的东西的论文。非常困难,所以美国博士一般到时都不能毕业。

不算。美国博士毕业论文是不算公开发表过的论文的。

美国护士毕业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大量的护理专业 毕业 生走向工作岗位,这种过于强调专业技术而忽略了护理人文 教育 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式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护士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士毕业论文 范文 一: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护理运用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长时间患有此病会导致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衰退,从而引发其他的各种病变,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1]。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3]。我院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 方法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5~67岁,空腹血糖为~;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0岁,空腹血糖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1)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患者的饮食、运动训练、生活习惯、血糖检测等。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共随访护理1年。(2)发放糖尿病防治宣传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评价指标

(1)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1年的护理,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满意31例,满意度为,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满意40例,满意度为,通过对比,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在不断的增长。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在3万左右[4]。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5]。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长期性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疗法等[6]。但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门诊护理是患者进入医院首先享受到的护理服务,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心理,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评价[7]。门诊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完善的健康宣教,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可以让患者认识到按量服用降糖药的重要性,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通过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动态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 措施 ,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8]。本文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护士毕业论文范文二: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医学论文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9~81岁,平均岁。所有病例均经CT和(或)MRI检查:脑干损伤10例,广泛脑挫裂伤22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8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5例。GCS评分均少于8分。实施气管切开术最短为发病后3h,最长为12天。昏迷时间为1~7个月不等。带套管时间最短为7天,最长45天,平均带管治(±)d,其中7~9天13例(26%),10~14天25例(50%),15~30天8例(16%),31~45天4例(8%)。住院天数30~78,治愈46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均为脑疝,抢救成功率为92%。

2、术后护理措施

体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切术后,常因误吸、长期卧床等诱发各种并发症,正确舒适的卧位可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气管切开术后24~48h患者需去枕平卧,保持头颈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颅内压增高者应将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1次,以减少分泌物潴留。同时叩拍背部使黏稠的分泌物松动、脱落并排出。拍背时右手掌屈曲成杯状,腕微屈呈150°,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不可用掌心或掌根,由下向上,由外向脊柱方向震动,可有效地协助患者排痰。防止套管移动,堵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昏迷患者应平卧与侧卧交替变换,防止造成坠积性肺炎。在患者睡眠时,将患者安置于舒适的体位,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心理与技术的周到服务,使昏迷恢复期的病人睡眠舒适。

切口护理

气管切开口及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切口局部,用酒精棉球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一般每日换药2次,切口周围用碘伏消毒后更换无菌纱布,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观察有无伤口出血或皮下气肿的发生。使用无菌纱布剪一Y型切口垫于切口处,上层用Y型塑料薄膜保护防止痰液浸湿敷料。内套管每日清洗消毒2次,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后,置管前应反复冲洗干净,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好。

心理护理

患者气管切开之前,需向家属进行全面的解释,讲清楚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安全性和重要性。气管切开之后,患者均呈昏迷状态,无自主运动及意识,告知家属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取得家属的信任。意识清醒的患者对疾病对环境等有更多的害怕心理,对医务人员做的每一项检查和护理都会害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每进行一项操作要及时跟患者沟通,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音,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方式,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口形、手势、眼神等情况进行有效沟通,也可让患者用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用语言和手势对患者的配合表示赞赏和鼓励,让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呼吸道护理

固定外套管

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选用较粗的气管套管,使套管居于气管中央而不易偏向一侧。套管固定要松紧适当,固定套管的系带要打外科结,系带的松紧度应以能容一指为宜,系带每天更换1次,发现被痰液或渗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根据患者颈部肿胀程度随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防止脱管等并发症导致的窒息。

气道湿化

①超声雾化吸入。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的是用无菌蒸馏水20ml+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配成雾化液,经气管套管口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或吸出,起到抗菌消炎作用。无菌蒸馏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是因为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Na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不利于气体交换,极易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雾化吸入每6~8小时1次,每次15~20min。同时给氧,并注意保持雾化器喷嘴距人工气道6~10cm,以免因过于接近导致只有雾气进入而造成窒息。②湿化液间隔注入法。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2~3ml后取下针头,在患者吸气末时沿气管导管内壁缓缓滴入,间隔时间为1次/30min,当患者吸气时沿套管内壁滴入,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内套管的清洗消毒

在气管切开期间,内套管分泌物过多过于粘稠,应每隔4小时清洗、煮沸消毒一次。分泌物多或粘稠,应增加清洗消毒次数。从拔出内管到重新放回,每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先将水烧开,再投入清洗好的内管,可缩短时间),以免外套管内存积痰痂,使内套管不易放入。目前随着塑料套管的广泛运用,用3%双氧水溶液浸泡5min后彻底清洗,再用同样溶液浸泡5min,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擦干,每日4次。临床实验证明,消毒效果与煮沸法相同,但可缩短内外套管脱离时间。

更换气管内套管

取内管时,应一手按住外管的双耳,另一手旋开外管口上的活瓣。再将管取出,操作要轻,否则有将外管一并带出之危险。避免刺激气道引起患者剧烈咳嗽。有研究表明更换套管间隔8小时一次较为合理。

吸痰

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关键,但同时吸痰本身对呼吸道又是一种损伤。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吸痰的时机、方法和技巧。吸痰前、中、后密切注意患者心率、呼吸、意识、面色的改变。心电监护者可密切注意氧饱和度,出现心律失常或血氧饱和度<90%时立即停止操作吸痰并吸氧。先调好吸引器负压,并将吸痰管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以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及吸引力是否适宜。成人一般控制在~, 儿童 一般控制在~。吸痰前必须充分给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在无负压情况下,当插入一定深度后一边轻轻旋转一边缓慢退出,同时进行吸引,切忌做上下抽吸,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每次吸痰时均应更换吸痰管。协助患者翻身,以手掌叩击患者背部,使附着于肺部周围、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以利于痰液吸出。避免拉锯式的吸痰,否则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也不易保持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吸痰管应选择较粗一些,吸引管沿套管的内壁稍用力,边吸边下滑,可把内壁的痰块吸出。

口腔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禁食、中枢性高热等原因,易发生黏膜糜烂,加之抗生素应用,易发生真菌感染。口腔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重要的感染源,患者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分泌物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而引发肺部感染。因此,应加强患者口腔护理,根据病人唾液pH值用生理盐水或2%NaHCO3棉球擦拭口腔每天4~6次,擦拭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口腔护理可使口腔内的细菌数减少,促进唾液分泌,增强口腔的自净力,从而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清爽。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口腔感染。

泌尿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昏迷,经常发生尿失禁,须留置尿管排尿。但由于留置时间长,护理至关重要,须随时更换尿管,一般每周1次,定期冲洗,减少或预防感染发生。

3、结果

本组5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6例治愈,4例于手术后4~15d内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未发生窒息和继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4、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常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眼底、瞳孔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和脑疝等。重型颅脑损伤极其凶险,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及护理,均可造成呼吸道堵塞而死亡。气管切开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加上昏迷、卧床、禁食,使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特别是实施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建立,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采取正确的体位护理、切口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肺部、切口等感染的发生,给病人创造最佳康复环境,重型颅脑病人的救治是能达到满意效果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科学的护理非常重要,能有效减少和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患密切配合,和患者成为朋友,使治疗护理工作有效开展、顺利完成,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士 毕业 后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对护士的护理学 教育 ,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 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重要 措施 ,对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专护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范文 一: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

1对象与 方法

对象

从某所大型综合性医院860名临床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52岁,平均(±)岁。学历:中专84名(),大专166名(),本科及以上50名()。职称:护士94名(),护师130名(),主管护师76名()。工作年限:1~6年94名(),~12年94名(),~18年65名(),18年以上47名()。

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3]。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基本状况,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制定护理计划时参考的依据,临床护理科研及护理实践的方法等26个有关问题。将问卷发放给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请专家评审,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内容效度为。然后由笔者将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向其讲解填写要求后,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χ2检验。

2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晓情况

的临床护理人员知道循证护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者仅占(47/300。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教材,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规,不同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家意见及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4]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或P<); 其它 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依选用临床参考依据构成比的多少排序依次为护理常规()、专业教材()、科学证据[4]()、医学杂志()及专家意见()。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常规百分构成比最高,专业教材次之,而采用科学证据[4]、医学杂志及专家意见较前2项差距较大。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现状

统计显示,只有(23/300)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最可靠、科学的证据,结合个人临床 经验 和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护理方案。进一步查询原因:工作繁忙占(150/277),新资料缺乏占(57/277),没有条件上网占(19/277),缺乏上网技巧占(11/277),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占(29/277),其它原因占(11/277)。

3讨论

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将循证护理教育深入到临床和继续护理教育中

本次调查显示,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遵循证据的科学观念尚未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在各级护理院校中增设循证护理课程。临床护理人员也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的继续教育,如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培训等。使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和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同时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5],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应用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服务。使循证护理在日常护理实践如查房、会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中得以应用。实施循证实践,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

评价证据的正确性、有用性和实用性时常根据证据的性质分为4个等级: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设计较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病例 报告 或有缺点的临床试验;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4]。A级证据级别最高,依次递减,D级级别最低。

遵循科学的证据为病人服务,是循证护理与传统的经验和直觉式护理的根本区别。本调查显示,(152/300)的临床护理人员习惯按护理常规办事,(104/300)按专业教材办事;提示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批判性思维。由于专业教材出版周期长,各地区各医院的护理常规的质量参差不齐,临床护理人员无法将护理服务建立在目前现有的科学证据基础上。致使许多护理手段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与经验阶段,缺乏科学证据[6]。调查同时也显示了不同背景的护理人员对某些临床参考依据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工作年限长、学历高及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更习惯按专业教材、护理常规办事;只有的护理人员应用了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应用不足,可能与其知识老化、凭经验和直觉护理病人、不知如何获取证据及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关;中专护士对科学证据的应用较好,可能与其工作年限较短、临床工作经验欠缺、护理病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频率较高,促使她们多 渠道 获取护理新知识等因素有关。目前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仍然有限,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够充分[7],导致科学证据的应用范围狭小。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期刊亦较少,仅为(15/300)。实质上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知识快,统计资料多,可从中查找到大量的最新的实用性科学证据。护理人员尚可通过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查询获取自己所需的证据,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广大护理人员也应根据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提供的结论选题,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为临床实践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循证护理得以开展的关键。

成立循证支持小组,提高护理人员循证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缺乏上网技巧,没有条件上网。由此可见临床护理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循证护理实践开展不够。因此,挑选一批具有循证能力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支持小组,参与或支持不同技能和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从事循证护理实践,也是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办法之一。循证支持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期刊及书籍帮助繁忙的临床护理人员从浩瀚的医学信息海洋中获得科学的证据,再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需求和护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分析证据的可应用性,制定出高质量的护理方案和护理决策,供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以普遍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循证能力,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从事更多的循证护理实践,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护理学的人文底蕴

1护理学的人文视野审读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耦合依据1980年美国护士会对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的反应。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Healthisastateofcompletephysical,mentalandsocialwell-being,andnotmerelytheabsenceofdiseaseorinfirmi-ty)。综上所述,界定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应用科学。

护理学的人文底蕴不足纵观护理学的形成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护理学是精于自然科学,荒于人文科学———只充分看到护理科技的作用,而没有充分看到掌握与使用护理科技的人的作用———热衷于护理技术操作,以疾病为中心,见病不见人;只重视护理研究技术及如何使之发挥作用,而不重视研究使用护理科技的人如何能正确、有效地掌握科技与发挥科技的作用———没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锦州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席焕久指出的,研究人体结构,只进行纯生理性的剖析,什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研究人的病因,什么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或病毒病菌感染,等等。所有分析均以对小白鼠、小白兔的解剖分析为依据,所有结论均与对白鼠、白兔的分析结果相一致。由此,人的社会属性不见了。如此这般,怎么能谈得上让我们的医生能很好地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呢?怎能很好地为人民治疗,为人服务呢?荒于人文科学,就可能导致科技使用不当,乃至形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采用B超鉴别胎儿性别、滥用辅助检查等。

那么,人文素质的底蕴不足,到底会对国家产生哪些影响呢?美国人曾在1967年设立“零点项目”专门加以研究,起因是前苏联1957年11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早于美国整整4a,其中的“零”表示对人文教育认识的空白。历经数十年相关的研究,美国联邦教育部得出结论:美国教育过分强调其经济目的和经济作用,导致学生只是为了今后的职业需要而上学,课程被过分专业化,特别是低估了人文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创造力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头脑灵活、能不断适应社会迅速变化的人才。两国科技人员不同人文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1:14]。

护理学的学科构成、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必然将跨入新世纪的护理学首先接受人文的审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例如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是人类文明,还是人类灾难?!也就是说,科技只能解决是非而不能给人以“价值”判断。什么能让我们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爱因斯坦告诉我们,那是人文。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学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受西方护理的影响。科学无国界,不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人文则具有民族性。护理的科技方面,表现中国特色很困难,要真正表现中国护理特色就是在护理中渗透中国 传统 文化 底蕴。林巧稚行医初期,曾有位外国大夫嘲笑她:“你以为拉拉病人的手,给病人擦擦汗就可以成为一个教授么?”林巧稚反问道:“医生不知道病人的冷暖,没有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又怎能治好病呢?” 总结 过去,为什么在中国开展责任制护理近乎流产;联想现在,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那么艰难。这些都提醒人们必须要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护理科技方面学习欧美,但在人文方面一定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为可以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技术,但是无法引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南丁格尔,中国需要自己的南丁格尔———林菊英、林巧稚们。

2构建护理学的人文工程

全面营造人文精神氛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成果;人文精神则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合一,是内化到人 言行举止 的德性。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但是,在以技术为中心的泰勒制背景下,在职业教育眼中,受教育者作为“人”已不复存在,仅仅是可以被训练的参与生产的简单要素;把适应社会需求片面地理解为专业化,特别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整齐划一的“标准件”,打造一颗颗拧在一个岗位而且永不松动的螺丝钉;职业教育也就是“饭碗教育”。所有这些,受教育者都得付出如下代价:牺牲个体人格的完整性,扼杀创造性,削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剥夺选择生活和职业的权利。最终,远离人文精神。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鄙视“为谋生而学”的动机,他认为“这会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他强调:“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1:14]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必须深刻 反思 。美国学者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你心中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些什么东西,那是贯穿在人们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趣味,被称之为人文精神。但是,20世纪是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现实主义主宰世界的时代,以技术为中心的尽可能分工的泰勒制成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把人看作是参与生产的简单要素,用单纯技术观点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忽略其作为“人”的存在[2]。护理教育也难逃厄运:人们过于重视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忽视思想、灵魂的塑造;教育过程停滞在认知层次上,忽视教育对象的感受、体验等非认知因素。“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各种适应生存和发展的职业技能,更要具备人文精神。即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体现人文教育的特色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有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有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内化”,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人格、气质、修养。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确立护理教育的人文理念理念(idea)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该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为形象。西方哲学家曾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1997年3月卫生部制定的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首次建立护理教育理念。护理理念,成为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南和依据,成为护教育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信念。它包括护理教育的哲学依据、护理教育的内容、护理的服务对象、护理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理教育的主要活动形态、与护理教育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

培养目标中凸现人文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人为地割裂,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和公众片面地强调科学的技术应用,漠视科学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这种欠缺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导致“半人教育”,出品“单维人”。人文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促使个体人格的完善,道德精神的提升,它不只是简单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主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医学人才未来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更需要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了人文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教学计划中加强人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文学科课程门类单一,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为主,辅之以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时偏少,且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发达国家的人文课程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达到20%~25%。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主要特色是“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按整体护理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使传统的生物学医学基础课程在提高护理适用性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精简和压缩,使人文课程所占比重有较大提升,人文学科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在20%左右。

筛选人文知识模块整体护理所必须的知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级卫生保健知识、基本 医学知识 、必要的文化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整体护理所必需的知识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人的整体概念、初级卫生保健概念、健康与疾病之间动态连续概念、护理程序概念、人际协作与沟通概念、终身学习概念。构建护理学的人文工程,必须筛选与人文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文化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终身学习概念等等,以确立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层次。

重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体系仍按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三段式和按学科课程组成,各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这种“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容易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弱化文化陶冶,导致受教育者人文底蕴不足。为突出人文学科,使人文学科成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六大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即自然科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预防保健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临床医学课、新型护理技术与方法论课[3:54]。

确立人文学科层次人文学科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以文化知识课程为基础———语言、文学、写作、美术等;以人文与医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为重心———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美学、人际沟通、医护文献检索、医护法学等;以“两课”为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德育课(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3:54]。

创新系统的人文教育方法许多人以为人文学科及其教育主要是告诉学生一些人文知识,并让他们“记住”而已。人文教育方法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是课堂灌输、课后复习、考试检查。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因为人文教育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惟一真正要做到的是给出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所,以使被教育者生成意境,进入思想的状态。因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人文教育的方法必须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学、课堂辅导、计算机分析与仿真/实验研究、论文/设计或实验、 社会实践 等方式。这样,学习过程就转变成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人文教育就是培养这种能力,而不只是告诉人文知识,更不在于背诵人文教条。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

3护理学不再远离人文

目前,我国护理学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如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发掘祖国医学宝库,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学举步维艰。人文精神危机的加剧,使护理学及护理教育的使命更加沉重。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构建护理教育过程中,已经突出考虑价值取向的人文因素,例如: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念,充分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强调护理工作的独立性、科学性、整体性,采取科学的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认识到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是有生理、心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整体,其健康与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密切相关;采取的护理手段是应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依据人的基本需要与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为服务对象提供身心整体护理,等等。“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已应用于临床,护理哲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所有这一切表明,护理学及护理教育的人文工程已经启动。

5A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5A nursing model on fracture patients摘 要目的:通过对骨折患者进行术后5A护理干预,对比骨折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从而探讨5A护理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效果,以期为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方案中5A护理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研究。选取62名2022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A医院中入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后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名,分别为对照组、干预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组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5A护理进行干预,5A护理干预共持续8周。结果:。结论:5A护理的干预能够使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所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关键词:5A护理;骨折患者;焦虑;抑郁ABSTRACTBy conducting postoperative 5A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fracture patients and comparing thei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5A nursing in alleviat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ostoperative care for fracture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5A nursing methods in the postoperative care plan for fracture patients.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62 fracture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A from August 1, 2022 to December 31,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fter selection,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care,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while also receiving 5A care for intervention. The 5A care intervention lasted for a total of 8 words :5A care; Fracture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ed绪论伴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理解与转变,医学模式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临床工作中,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骨科,大多患者都是急诊。严重的创伤会引起身体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肢体残缺,生活能力下降,这不仅会给病人的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还会使病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反应,如果心理应激反应太强或者持续的时间太长,会对骨科住院病人的治疗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这对病人的身体恢复及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骨折病人的病程较长,大部分病人都需要通过手术或其他手法等方法来恢复,并且常常需要经过几次的治疗才能完全恢复。因此,患者在骨折后,会产生比其它科室患者更多的恐惧、焦虑和担心等心理反应。研究表明,负性情绪是影响矫形外科患者治疗效果、转归及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骨折病人的心理压力反应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临床上对骨折病人的相关护理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形成,护理对策也不够健全,护士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医疗模式的变化,目前最优先考虑的就是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骨折病人的护理工作,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干预有重要的意义。5A的护理模式,既有开拓性,又有实践性,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在骨折病人中使用过。本项目将借鉴国外5A戒烟管理模式,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对改变传统医疗模式,提高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5A护理模式运用到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并对5A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索和验证,希望能够为临床上更好地对骨折患者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文献综述5A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的护理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而5A护理之所以被称之为5A是因为其护理环节分为5个阶段(评估、建议、共识、协助、随访),并且每个阶段的英文首字母均为A。5A护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这也是该模式的优点,因此该模式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也逐渐得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国外学者对5A护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早,研究领域也相对较多。格拉斯哥等人提出了5A护理的5个步骤,并且认为这种护理模式基于的是循证依据,能够改变人们的认知行为,同时还可以使得人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Maryam Haidari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5A护理模式的干预,可以减少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耐力。Marzieh moattari等人通过研究发现5A护理模式的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空腹血糖等相关指标。Katie O Washington Cole等人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5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帮助孕妇控制孕期的体重。而美国在妇产科方面对5A护理模式的应用比较重视,并且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提出应当给孕妇提供5A护理模式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孕妇进行孕期体重控制。Jennifer K Carroll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应用5A护理模式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医生们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收缩压的改善。Sallyanne G Storer等人则通过5A护理模式的干预,使得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改变了对疾病的认知,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而减少自身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另外,国外学者还将5A护理模式应用在了戒烟管理、糖尿病控制、癌症治疗、心衰、肺康复训练等各个领域,由此可见国外对5A护理模式的应用十分广泛。而我国对于5A护理模式应用较早的就是临床戒烟,在2007年我国首次推荐应用5A护理模式对吸烟者进行戒烟干预。之后5A护理模式就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临床护理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国内学者对5A护理的研究成果也随之增多。王维凤将5A护理模式应用到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孕期体重管理中,通过改变该类孕妇的体重管理、饮食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生活方式指导等管理方案,从而对该类孕妇预期体重管理进行干预,发现5A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该类孕妇孕期的体重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能够降低她们孕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孕期增重适宜率以及顺产率。肖敏则将5A护理模式应用在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其研究结果表明5A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庄丽芬学者则是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5A护理模式应用到了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最终发现5A护理模式的干预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毕蒙蒙,周甜甜,舒越等人,应用5A护理模式对UIA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的自我能效有所提高,焦虑的情绪得以改善。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外学者对5A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都十分重视,也在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但是在进行文献收集和查阅的过程中发现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5A护理模式的少之又少,因此对5A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5A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病例均为2022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A医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 纳入标准(1)医院确诊为骨折并在给医院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2)有清楚的意识,能够配合填写调查表格,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愿;(3)已成年,自愿参与5A护理干预治疗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或神经系统病变患者;(2)意识不清楚,以及认知功能有缺陷无法配合完成表格的患者(3)不愿意接受或者家属不同意进行5A护理干预的患者。 样本量计算当前5A护理模式干预的样本量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选用SAS样本量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样本量。首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患者进行预实验,其中对照组5人,干预组5人,得到SAS得分后进行样本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得出N约为56,而考虑到有患者可能在实验中途要求退出或者发生其他意外事件无法继续参与试验,因此增加10%样本量,则总样本量为62例。 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传统的骨伤护理方式,包括疼痛治疗、健康教育及相关知识的传授。在患者入院期间:负责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各种评估,口头宣传教育和心理辅导,包括对患者病情的介绍,疼痛的评估,并发症的预防等;同时进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功能训练、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注意事项的嘱咐。通过对病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帮助。在患者出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了门诊随访,并对其进行电话访谈。病人于出院后一至两个星期内接受一次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手术后一个月和两个月的门诊随访,随访的主要问题有: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及复诊时间的知晓情况。 干预组护理方法(1)干预前准备成立5A护理小组,具体工作内容分配如下:表1 护理小组分工表医生类别人数工作内容骨科医生2人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对病情和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在网上平台上进行问题反馈。康复科医生1人与骨科医生一起,展开对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在各个阶段,对病人的康复情况,以及5A护理干预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指导,制作出宣传视频及宣传卡片。心理咨询师1人制定改善心理状况的方案,进行心理疏导副主任护师1人创建微信群并维持微信群里的秩序,定期发布一些骨科方面的知识,并在线解答问题主管护师2人进度责任护士进行住院期及居家期干预和随访在5A护理模式干预之前先对护理小组进行小组培训,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普及5A护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以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骨折术后临床愈合过程,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步骤、频率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温习。具体措施如下:(1)评估阶段: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价,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定,按照入选和排除条件筛选病人,然后进行随机分组。负责护理人员除了每日的护理工作外,还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重点关注病人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评估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在进行治疗性工作时,可以用“看”、“问”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观察、提问,从而找到蛛丝马迹。(2)建议阶段:依据评估结果,结合病人各个层面的接受程度,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提升病人的认知,使病人对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而又及时的回答。(3)达成共识:在与病人及其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一个明确的、专业的个性化的、延续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负责护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协助患者在主动参与和选择康复行为目标的时候,要给他们一些可行的意见,让他们一起来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康复目标,同时还要让双方一起努力,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设定了一个短期的(症状缓解),一个长期的(改善病人的幸福感,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目标,研究人员用量表得分来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并判断他们能否达成期望的目标。(4)协助阶段:按照联合制订的方案,在医生的指示下服用药品,并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社会交往,逐步实现病人的自我护理,并培养病人的自信。配合音乐及放松动作,可缓解病痛,助眠。为病人和家人提供必要的支援,特别是那些心情不好的病人,可聘请心理医师来做心理辅导,以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家庭成员的配合下,积极引导病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5)随访阶段: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对病人进行后续随访,并确定下一次的复诊日期,了解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习惯,并给予相应的矫正和引导;随访内容包括术后的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心情、焦虑和抑郁自评情况,在康复后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和评估,比如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对饮食和作息进行评估等,从而让病人得到更加专业化、个性化、连续性的治疗。 观察指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分析其干预的效果。其中,焦虑量表中一共有20个条目,该表的分数评定分为4等级,分级如下:1——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时间4——绝大部分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表中条目5、9、13、17、19,这5个条目分数计算为反向计分,其余的15个条目分数计算均为正向计分。将20个条目的得分进行相加,随后将总分乘以,得出的结果整数部分就是患者焦虑评分的标准分,最后进行焦虑程度判定,判定标准如下: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中也有20个条目,等级分级与焦虑自评量表的相同,但抑郁自评量表中反向计分的条目与焦虑自评量表中的不同,其反向记分条目为2、5、6、11、12、14、16、17、18、20,其标准分计算方式与焦虑自评的相同,抑郁程度判定标准如下:53分以下——正常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重度抑郁 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分析均为双侧检验,置信水准为α=,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一般资料的比较由表2可知,本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月收入、付费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分表1 干预前后研究对象SDS评分比较(x± 基于5A护理模式患者焦虑、抑郁的变化3 讨论 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水平的分析 5A护理模式对研究对象焦虑水平的影响 5A护理模式对研究对象抑郁水平的影响

美国硕士没有毕业论文吗

有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实在没有的话,你也最好可以用其他方面证明你自己的能力,来弥补一下,美国留学申请看的是综合能力

论文只有毕业时才写。

商科论文写作通常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定义主题

撰写商科论文的第一步是定义主题。了解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育、宣传、推广)以及针对谁。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整篇论文奠定了基础。

2、创建大纲

大纲在撰写商科论文时至关重要。要想论文讲得通,唯一的途径就是整合逻辑。首先创建一个简单的草图,描述论文整体的框架,包括各个部分应该写什么内容。这会防止同学在实际写作时偏离要点。

3、广泛研究

这是撰写论文时收集所有必要信息的部分。遵循之前创建的大纲,以避免浪费时间。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例如:书籍、网络、采访等,只收集相关和必要的信息即可。这部分将构成论文的主体,所以同学需要获得充分的信息。

4、撰写初稿

有了详细的大纲和相关的材料支撑,这一步应该很容易。初稿很少是完美的,但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有几个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同学留意:

5、校对修改

千万不要直接提交初稿,因为很有可能里面全是错误。同学要消除所有的语法和结构错误。尽可能地浓缩观点,并通过修改论点来突出要点。

你同学说的对

美国博士毕业论文有盲审吗

博士论文盲审通过率并不高,大概在60%至70%左右。

博士毕业论文盲审的通过率其实并不高,大概在60%以上70%以下,这样的比例看上去,虽然说超过了一半,但事实上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博士,因为盲审不能通过,而会申请延期毕业。

如何指导博士生写作论文

1、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撑,坚定他们完成学位论文的信心。对部分博士生来说,学位论文的写作并不容易,能否顺利完成也是未定之数。特别是论文本身也有高低之分,要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更难。他们通常原有的专业基础不太好,知识储备不太充分,对写作论文心中没底。如果再选定了一个难度较大的题目,就更是内心惶恐,不仅担心做不好,甚至担心完不成。

2、讲解自己的运思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学者的思维方法。对于博士生而言,要能了解著名学者的思维方法,因为这关系到博士生研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博士生要了解和学习学者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的论著所呈现的是已经完善化了的思维成果,而至于这个成果形成的过程和方式则是内隐着的,不易为外人所知。

3、组织论文“会诊”,大家一起讨论论文提纲或初稿。导师可以利用课堂组织论文“会诊”活动,首先,由一位作者拿出一篇论文提纲或稿子,发给学生们人手一份。其次,作者对自己的题目、提纲等做出解释和说明,也包括自己有什么困惑和难点问题,请求大家帮助。

牛㊣√テ∞☆

3篇sci博士论文盲审不能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SCI论文的盲审是严格的,需要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不能通过盲审。即使论文质量很高,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通过盲审,因为SCI期刊的盲审过程是严格保密的,评审意见不仅仅取决于论文本身,还受到评审专家的主观判断和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