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的 我选择的方向是人力资源的 学长们都说这方面的好些一些 国际理论和实务的是我们老师重点强调让我们尽量不去涉足的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啊
一篇国际贸易 毕业 论文质量高低受制于多种因素,而其中选题得当与否起着基础性作用,甚至决定着国贸论文的成败。为此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一) 1.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2. 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 3. 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展研究 4. 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5.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6.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展望 7.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人力资本开发 8. 中日贸易关系的变化与特征 9. 日本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 10. 利用外资问题 11.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研究 12. 中小企业发展海外经营的国际 经验 探讨 13.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14. 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问题 15.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 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二) 1. 外资银行在华竞争策略研究 2. 外国公司与中国制造业基地 3. 出口贸易收汇方式选择研究 4.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策略 5. 论温州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 6.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温州外贸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7. 温州市旅游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8. 欧盟对我国鞋类产品反倾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9. 浅论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0.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1. 对我国出口信用 保险 的分析及发展思考 12. 汇改后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如何防范汇率风险 13. 信用证的欺诈与防范 14.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15.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工业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三) 1. 中国外贸区域结构的优化问题研究 2. 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3.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评述 4.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5. 国企业走出去问题研究 6.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问题 7.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8. 中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研究 9. 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 10. 地方外贸发展研究 11. 外保障 措施 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12. 我国外贸应对技术壁垒问题 13. 我国外贸有效竞争体系的建设问题 14.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15.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四) 1. 浅析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发展思路 2. 绿色壁垒及我国应对措施研究 3. 纺织服装技术贸易壁垒及应对研究 4. 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及对策 5. 温州企业品牌战略的发展对策分析 6. 我国彩电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 7. 浅析信用证风险及其防范 8. 浅析专业外贸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浅谈出口信用保险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策略 10.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11. 论国际保理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12. 运用出口信用保险 降低出口收汇风险 13. 浅析我国企业出口农产品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猜你喜欢: 1. 最新国际贸易论文题目 2.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题目 3. 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 4. 国际贸易论文选题 5. 国际贸易相关论文题目
Sino-Japan Trade Relations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mounted to US$236 billion in 2007, reflecting an increase of percen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year, 33 times over the trade volu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vast volume and fast growth took place amid China’s accession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t the end of 2001 and increased trade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not to mention recurrent foreig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i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markets and somehow intensified fears in Japan of China’s enhanced competitiveness. Given this background, it is of interest to speculate on what future prospects will be for the two neighbors’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what has been special in their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as well as what challenges lie ahead for them. I. Characteristics of Sino-Japanese Trade Bilateral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Japan were normalized in 1972, shortly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visited Beijing but well before the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in 1979. During the year immediately prior to Sino-Japanese diplomatic normalization, the two countries’ bilateral trade stood at about 900 million dollars, approximately 4 percent of China’s total external trade at the time. Normalization was quickly followed by a sharp rise in China’s imports of Japanese goods, first mainly of textile goods and various machinery tools, and later of household electronics, cars and light trucks, etc. Sino-Japanese relation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1980s. Only a few years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in 1978, Japanese brands of TV sets and cars flooded into Chinese markets, and ordinary Chinese consumers began to taste the products of western materialism. Surges in Chinese imports of Japanese goods, through various means and channels of trade, led China to accumulate serious trade deficits and to draw on her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is ultimately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Chinese currency devaluations throughout the 1980s. The growth of China’s external trade dipped in 1989-1990 perhaps mainly due to various non-economic reasons, but the bilateral trade with Japan continued to expand at a steady rate. In 1993 Japan surpassed Hong Kong to become Chinese Mainland’s largest trade partner, by official Chinese statistics, and it has remained so ever since. Overall, between 1990 and 2002, the growth of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dollar terms averaged percent per annum, exceeding that of China’s total external trade over the same period (15 percent). From 2000 to 2007, annual foreign trade volume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The fact that the growth in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ince the early 1990s has been rapid and more or less steady (except briefly for 1997-98), appears somehow unusual or even puzzling. First, during many of the years of the period, the Japanese economy and Japan’s overall external trade had slowed down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e 1980s. Second, as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hit many of the economies and their intraregional trade hard,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uffered only a slight setback, if any, during the turbulent two years of 1997-98. Third, when the Japanese yen witnessed significant depreciations vis-à-vis the US dollar whilst Chinese Yuan continued steady peg to the US dollar during 1998 and 2000, China’s Japanese imports/exports seemed not to have been reactive to the changes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s. In the case of 1998, China’s exports to Japan did decrease by a moderate amount (a 7 percent fall), which was nonetheless proportionally smaller than the overall falling level in Japan’s imports (an percent fall). In the case of 2000, China’s exports to Japan actually increased by a large amount, unscathed by any unfavorable moves in the currency markets. However, as long as the further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Yuan to US dollar, the pressure on exporting industry in China becomes more serious than ever before. These “unusuals” seem to suggest that there have been fundamental, structural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growth in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d Sino-Japanese economic relations been similar to other ordinary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a rather slower growth in the bilateral trade could have been expected instead. Moreover, even if (from a Chinese point of view) China’s economy and trade have achieved a high growth record, it remains to be wondered why China’s trade with Japan grew faster than her trade with the entire outside world since the early 1990s. II. The Sino-Japanese “Special Relationship” Right now, China has surpassed . to be the largest trade partner to Japan, and Japan means the third largest trade partner to China as well. At mean time, Japan is the largest importing origin country and the fourth largest exporting market of China. It should be kept in mind as always that both at the beginning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 and presently after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 was and still is in a catching-up process in relation to the developed world where Japan has long belonged. Over this period, both China and Japan have undergone a number of fundamental economic structural changes, and these have affected their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hat will be of interest to us here are the common or enduring factors that have been effective within the dynamic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n each side of the two countries’ economic relations. We will look first at China’s demand for Japanese products and then at Japan’s demand for Chinese products. With a growing economy and an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rade partnership network throughout the 1990s, China’s demand for Japanese products had gradually moved into relatively high quality consumer goods and internationally price-competitive industrial goods. It is well-known that a breed of new domestic Chinese producers of electronics has emerged and has expanded their share in China’s domestic markets, resulting in a fall in the market shares that used to be enjoyed by certain Japanese brands. Yet Japanese manufacturers as a whole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investing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ving on to upscale markets, thus maintaining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manufacturing market as well as in China’s domestic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role of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Japan’s financial aid to China in promoting bilateral trade should also be noted. Throughout the 1990s Japan’s direct investment had been virtually invariably more than 10 percent of China’s FDI inflow in annual terms, though there had been some marked falls between 1997 and 2000. Moreover,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been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 manufacturing, which is believed to have a stronger effect in generating trade linka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n otherwise. Japan had been investing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1990s, and trade decreased during the late 1990s, but resurged at the millennium. The resurgence might have been because of the prospect of China becoming a part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By 2001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was the sixth-largest in the world” and ove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it is expected to be just under Japan, the fourth largest. Up to December, 2007, the real invest from Japan to China accumulated to US$ billion. Japan turns to the second largest investing origins to China. Japan’s financial aid to China (first begun with the diplomatic normalization in the 1970s), mainly through government-to-government channels, has totaled some US$20 billion in the form of lending on favorable terms, together with some additional US$2 billion mainly in the form of technical assistance. Japan is the largest provider of financial aid to China. The role of this financial aid has been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multifaceted in China’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 has certainly helped the growth of bilateral trade. Since 1995 Japan has been taking a very proactive role in using WTO law to challenge its dominant trade partners, the United States. But its emphasis on a rule-based approach is not only releg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fact, it promises also to spill over into trade disputes with key partners in Asia where, for historical, reasons Japan has had trouble taking confrontational stance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he case for China, which is widely perceived as the rising economic power that poses a direct challenge to Japan across a number of critical and sensitive economic issues. This paper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WTO law and politics as Japan seeks to deal with China across a number of trade issues and trade relations boast great growth potential and the two sides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to push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more and Japan have made much headway in terms of bilateral trade in the past 30 years, when their bilateral trade volume expanded, with more types of goods traded, and they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each other's trade is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e partner and the fourth largest export destination while China replaced the US in July to become the No 1 export destination of Japan. The volume of bilateral trade jumped to $236 billion last year from a meager $ billion in 1978, a 48-fold increase. During this time, China had a trade deficit with Japan for most of the , Sino-Japanese trade growth still lags behind that of China's overall trade. In 1978, Sino-Japanese trade accounted for percent of China's total trade while last year it had shrunk to less than 11 percent. Unwelcome as it is, it also shows that bilateral trade still has great potential to expand has supporte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yen loans and grants.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Japan had committed to a total of $30 billion to China for financing 255 $ billion has been earmarked in grants to help China's social causes, such as education and poverty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said in a speech during his visit to the Waseda University in Ma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by making Japanese yen loans in support of Chin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Japan also benefits from its yen loans for China. Through the yen loans, it can ensure imports of Chinese resources,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ts enterprises to export to and invest in the Chinese market. Japanese enterprises, for example, have had much more investment in such places a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areas surrounding Bohai Sea. They used to invest mainly in Dalian, Liaoning Sino-Japan economic cooperation deepens, the market has replaced government a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bilateral trade and investment growth. The yen loans have been earmarked for projects in more fields, such as environment since 1996,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expanded investment in Japan, with some listed in the Japanese stock those achievements, the two countries need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sectors of mutual concern, such a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 Japanese enterprises are not very active in technological transfers owing to IPR concerns. They have transferred mainly low-end technologies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enhancing IPR protection, it is advisable for Japanese enterprises to enter China to have the "first-mover" advantage in future cooperation. Meanwhile, the prices of technological transfers are often too high for Chinese firms to afford, which is also a hurdle for technology trade between the two two sides should also enhance cooperation between Japa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and Chinese businesses through such moves as establishing a "Japan SME Park".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now setting up a system to help products of Japanese SMEs to enter the Chinese is of interest to speculate on what future prospects will be for the two neighbors’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what has been special in their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as well as what challenges lie ahead for them. Had Sino-Japanese economic relations been similar to other ordinary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a rather slower growth in the bilateral trade could have been expected instead. Moreover, even if (from a Chinese point of view) China’s economy and trade have achieved a high growth record, it remains to be wondered why China’s trade with Japan grew faster than her trade with the entire outside world since the early 1990s.这是我以前写论文时候找的材料,你按照题目找找吧,希望能有点用
参考 父母在婴孩在出生前,可有问过他一声想不想来到这世上?
这个简单 知网上面有很多相关的参考文献
国贸题目,范围小的,资料好找,发几份给你参考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应、障碍及前景分析 2.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及其完善分析 3.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4. 中小企业应用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 江西省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 8. 江西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9. 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10. 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11. 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2. WTO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13.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探析 14. 几年来CEPA给珠江三角洲经济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15. 近年来我国家具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 16. 宝洁公司CRM的经验及其对国内企业的启示 17. 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促销策略研究 18. 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9. 中国大陆与香港CEPA中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分析 20. 提升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问题研究 21. 几年来外资对房地产业的投资注入变化分析 22. 国际市场促销方式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准备中的应 23. 入世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适应性调整及思考 24. 浅谈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品牌国际化以李宁体育为例 25. 肯德基品牌中国本土化营销策略的研究 26. 论我国的旅游服务业的品牌打造以海南省旅游品牌打造 27.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竞争及对策 28. 电信业领域中外企业竞争的分析以中国移动与联通时科 29. 东北一些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30. 索尼品牌在中国大陆区域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31. 联想品牌的海外拓展分析 32. 浅论国际家电营销中的文化冲突及企业对策 33. 海尔品牌国际化塑造分析 34. 基于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方法 35. 浅析连锁便利店的电子商务化 36. 丰城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37. 由海尔浅析全球营销本土化对策 38. 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策略以eNeT硅谷动力网上商城 39. 浅谈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40. 浅谈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 41. 校园电子商务模式探讨 42.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4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44. 关于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的探讨 45.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46. 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问题探讨 47. 将深圳市保税区建成国际物流中心的条件分析 48. 浅析格兰仕国际化经营问题 49. 天津港保税区发展策略探讨 50. 浅析温州打火机行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策略 51.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SWOT分析 52.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53. SA8000对江西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及应对 54. 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55.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56. 出口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7. 广西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8. 对外资银行放宽管制后中资银行业面临的冲击 59. 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影响及对策 60. 入世后中美版权纠纷的法律原因分析 61. 外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文化障碍及策略选择 62. 论征收环境税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63. 影响我国EKC的外贸与环境政策分析 64. 论纺织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在突破绿色壁垒中的作用 65. 上海吸引外资银行总部的优势分析 66. 论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江西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67. 论中澳FTA建设的意义和影响 68. 粤港两地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69. 江西大岭山风力发电实施CDM战略的效益分析 70. 南昌沃尔玛提高顾客满意度经营手法调研分析 71. 企业对外经营如何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 72. 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73. 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手段分析 74. 菲律宾劳务输出的支持政策体系及启示 75. 南昌市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的条件分析 76. 江西有机农产品出口现状及进一步发展对策 77. 著名鞋类企业塑造国际品牌的路径及启示 78. 稀土低价出口形成的原因分析 79. 软件外包贸易的主要障碍点与竞争力提升 80. 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81. 九江市新型国际港口服务发展调研分析 82. 婺源县大鄣山有机茶出口调研分析 83.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市场的营销模式分析及启示 84. 景德镇陶瓷原产地名称保护调研分析 85. 浅析国际保理在我国外贸企业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 86. 对加快台州加工贸易发展的思考 87. 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现象的思考 88. 信用证下进口押汇风险管理 89. 浅谈Oeko-Tex Standard 100对纺织品生产企业的影响 90. 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必要性探析 91. 绿色浪潮下的江西省农产品出路问题探析 92.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海关管理改革 93. 从广交会看品牌发展策略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94. UCP600与UCP500的区别简析 95. 浅谈外贸企业的出口风险管理 96. 中俄边境贸易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97. 信用证欺诈和欺诈例外原则的权衡研究 98. WTO体制下的透明度原则新探 99.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 100. 家电连锁经营模式的竞争优势分析 101.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对民族汽车工业的冲击 102. 论农业补贴政策对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103. 宁夏吸引外资环境优劣势分析与对策 10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105.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趋势与对策研究 106. 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研究 107. 对外直接投资与TCL集团的竞争力分析 108. 浅析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09. 中式餐饮业国际化发展的定价分析 110. 关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的思考 111. 南纺国际贸易公司竞争力分析 112.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江西纺织企业的出口经营策略 113. 我国汽车服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14. 企业业务外包初析——以IT产业为例 115. 关于入境旅游服务市场发展的分析 116. 论我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及完善对策 117. 广东省绿色食品竞争力分析 118. 关于留学教育服务市场发展的分析 119. 福建保险业的竞争力分析 120. 江铃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121. 景德镇陶瓷产业竞争优劣势分析及对策 122. 对国际贸易核心理论的新思考 123. 入世后外资进入对中国汽车业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24. 石油行业外贸依存度与我国A股市场的关联分析 125. 影响大宗产品国际市场定价权的因素及对策 126. 对上海电子口岸建设问题的思考 127.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128. 中国移动与诺基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 129.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的贸易利益和代价分析 130. 对赣州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一些思考 131. 中外政府网站评估标准比较研究 132. 中国政府网站的顾客满意度评估研究 133. 基于外部效益的电子政务项目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134. 基于DEA的政府网站相对绩效评价研究 135. 对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 136.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137. 电子政务协同环境下的角色网络扩展模型研究 138.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探析与应用 139. 私营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途径探析 140. 电子商务模式下网络教育的发展探析 141. 深圳市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 142.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支付系统应用分析 143. 中部地区发展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的策略分析 144. 汽车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浅析 145. B2C电子商务在小家电行业的应用研究 146. 电子商务环境下汽车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研究 147. 山东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探讨 148. 中小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探析 149. 证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探析 150. 电子商务环境下家电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 151. 企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RP整合应用研究 152. 电子商务环境下上海融氏企业CRM应用探析 153.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 154. 私营企业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析 155. 探析B2C物流管理 156. 西部酒店业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157. 南昌B2C同城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158. 浅析信用证业务操作风险 159. 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及策略探讨 160. FDI与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161. 关于安徽省茶产品贸易与绿色壁垒问题的分析 162. 绿色贸易壁垒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 163. 电子垃圾引起的欧盟“双绿指令”问题的分析 164. 浅析承接软件业服务外包的前景和对策 165.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应对措施 166. 奇瑞汽车公司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拓展分析 167.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案例分析 168.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169. 如何推动婺源地方特色产品的出口以婺源茶叶为例 170. 中远集运公司的发展问题探讨 171. 石油价格上涨对汽车产业影响 172.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从制造到创新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及应 173. 联想、宏基国际化经营策略比较 174. 人民币汇率调整及其对江西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175. TCL、海尔国际化经营比较 176. 人力资本在江西省引进外资中的作用 177. 广东出口骗税的蜕变与应对分析 178. 铁矿石与石油卖方垄断策略之比较 179. 自主品牌轿车国际化经营中的营销模式创新以奇瑞为例 180. 我国财务类软件出口统计问题分析 18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影响 182. 出口企业海外呆帐问题探析 183. 海尔和长虹的国际化经营道路之比较 184.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石油进出口的影响 185. 中美纺织品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关系研究 186. 联想、惠普国际并购策略之比较 187. FDI对厦门市出口贸易的影响 18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189.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0. 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争端的品牌策略分析 191. 我国快餐业与肯德基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192. 浅析老北京火锅特许经营对策 193. 当前中国纺织业出口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194. 江铃轻型商用车寻找国际目标市场的营销模型分析 195.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6. 我国企业外贸出口中的品牌竞争力分析 197.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98. 优腾电工企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 199.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对策 200. 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201.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202. 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策略及趋势分析 20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江西邮政物流发展分析 204. 透析对手心理变化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研究 205. FDI技术外溢效应对东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06. 谈判者的二元人格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分析 207.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研究 208. 国际商务谈判过程的博弈分析 209. 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思维的影响 210.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激化的预防与解决 211. 民营资本投资电视业的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 212. 商务谈判活动中三大模式的比较分析 213. 从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探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趋势 214. 论FDI技术外溢对东道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215. 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16.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广东省经济的影响 217.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态度 218.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对策 219. 中美文化差异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220.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221. 浅析中日合作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冲突 22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探讨 223. B2B外贸平台在宁波外贸中的应用研究 224. 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模式探析 225. 试析中美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26. 汽车行业电子商务模式探析 227. 探析中德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经验 228. 电子商务环境下金融创新的应用分析 229. 探析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230. 探析西部旅游业网络营销策略发展 231. 浙江纺织品贸易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232. 浅谈温州鞋业出口如何应对反倾销 233. 山东蔬菜出口如何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 234.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235. 山东应对水产品绿色壁垒的对策 236. 江西茶业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研 237. 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及对策分析 238. 动物福利对山东省畜禽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39. 双绿指令下福建家电的生存与发展 240.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241. 论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242. CEPA背景下粤港金融合作问题探讨 243. 江西省服务业利用外资探析 244. 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案例分析 245. 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246. 江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与发展 247. 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248.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偏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249. 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对策 250. 摩托罗拉在华投资的人才本土化策略与启示 251.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策略 252. 跨国公司在我国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53.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保险制度研究 254. 从盛大的成功看国内网络游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 255. 探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引导和利用 256. 跨国公司在苏锡常地区的技术溢出问题探析 257. 从某些外企的“明亏实盈”看在华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 258. 论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259. 从海尔看国内跨国经营企业的文化建设 260. 浅析江西旅行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61. 关于江西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外商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 262. 从东芝(中国)有限公司的启示思考如何强化在华跨国 263. 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与西部汽车业的发展 2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 265. 跨国并购与我国利用外资新思路研究 266.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267. 我国民族汽车企业海外经营的优劣势分析 268.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269. 跨国公司R&D对华转移及其影响探析 270. 从宝洁看跨国公司本土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71.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对策 272. 论电子商务对四大会计假设的冲击 273. 从文化角度探析犹太人商业成功的原因 274. EDI在上海国际航运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75. 百度和谷歌的盈利模式比较与分析 276. 个人/集体主义价值观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分析 277. 博客网络版权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278. 基于WPKI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及对策分析 279. 基于电子邮件的病毒式营销分析 280. 德国安联保险电子商务方案研究 281. 虚拟企业的网络品牌建设 282. 基于C2C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分析 283. 我国电子客票分销渠道分析 284. 基于移动agent的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探析 285. C2C模式下网店的推广策略研究 286. 火灾免责:中粮公司葵花籽饼案的处理及启示 287. 论反倾销法的“均衡调节器” 公共利益制度 288. 浅析预借、倒签提单行为及其风险防范 289. 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法庭之友”现象 290. 论国际商事争议的网上仲裁 291. 信用证方式下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探析 292. 从苹果汁案谈我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的应对 293. 浅析信用证与其基础合同的关系 294. 论FOB项下出口商的风险及其防范 295. 论银行业如何应对信用证欺诈 296. 江西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97. 浅析行业协会在应对纺织业特别保障措施中的作用 298.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外商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 299. 跨国公司的集群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300. 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时机选择研究 30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实务问题初探 302. 21世纪电子商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03. 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304. 电子商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305.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利与弊 306. FDI对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307. 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308. 小论电子商务对旅游企业经营的影响 309. 我国 商业银行 电子银行 业务安全 问题浅析 310. 网上购物满意程度的调查报告 311. 网络购物的当前发展状况 312. 网络安全 313. 探索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站商业运作的途径 314.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315. 浅谈电子商务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研究 316. 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分析 317. 基于ASP网上商站的建设 318. 关于农村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319. 关于电子商务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320. 关于B2B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调查报告 321.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 322. 对现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 323. 电子政务网站开发实践报告 324. 电子商务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325. 电子商务时代安全的保护伞 326.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心理调查报告 327. 电信业网络安全问题和对策 328. 电脑硬件销售网站研究 329. 鞍通公司的互联网采购 330. 浅谈当代大学生炒股利与弊 331. 试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影响及其未来变动趋势 332. 浅谈08奥运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333. 从海尔的国际化之路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334. 对特思利有限公司箱包跟单的流程设计与分析 335. 信用证欺诈案例分析及思考 336. 浅论印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337. 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应对策略 338. 欧盟CAP的挑战及其前景 339.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分析 340. 论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的改善 341. 温州民营企业进一步“走出去”的策略分析 342. 从凯雷收购徐工案看我国外资并购的政策走向 343. 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344. 我国积极参与初级形状塑料国际定价问题研究 345. 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策略探讨 346. 绿色壁垒对台州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347. 江西藤艺家具有限公司产品出口营销策划书 348. 国际贸易对广东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349.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对策 350. 论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351. 论信用证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352. 永康五金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353. 江西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54. 贵州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5. 马士基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及启示 356. 中俄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35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探析 358. 中国彩电行业在东盟市场的发展契机分析 359. FDI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360. 论电子签名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361. 海尔电子商务的成功及启示 362. 试析我国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3. 浅析网络外部性和中国移动的市场竞争 364. 论微软案中的网络经济现象 365. BTOC电子商务模式在房地产中介的应用 366. 浅析华夏网络传媒B2C平台模式 367. 浅析我国在线逆向拍卖采购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368. 我国手机短信广告发展初探 369.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370. 企业电子商务安全与风险管理探析 371. 论搜索引擎商务模式的发展 372. B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分析 373. GIS技术在国美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应用 374. VPN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375. 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探析 376.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四方物流探析 377. 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及对策 378. 基于Web架构的试题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379. 论B2B商务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380. 江西财经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81. 论加密技术在B2C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382. 在线论文提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83. 网络游戏中的财产纠纷问题探析 384. 贵阳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385. B2B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探析 386. 论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387. 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388.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89. 浅谈后配额时代珠江三角洲纺织品贸易发展 390. 探析广东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91.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392.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 393. 宁波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探析 394.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与出口信用保险初探 395. 绿色技术标准壁垒与湖南省茶叶出口 396. 贵州烟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其对策研究 397. 论景德镇瓷器进入国际市场的品牌战略 398. 湖南省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问题与对策 399. 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启示 400. 际贸易中进一步发挥商会作用问题探析
近些年来,中俄间的贸易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中俄间的贸易为研究对象,首先描述了中俄近些年的贸易现状、特点,结合我国现状指出发展双方贸易的重要性。随后结合中俄两国特点建立中俄贸易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得出:决定中俄双边贸易额的最主要因素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和贸易开放度,它们是牵引中俄贸易的主要力量。而俄罗斯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弱。另外世界油价的上涨对两国贸易也有很大影响。 为了比较出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中中俄间的贸易潜力状况,本文又建立了中、美、德、日、韩、印尼、俄七国的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首先阐述了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及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模型变量选择,之后通过模型之间的比较,看出中俄双边贸易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又根据中国与六国间应有贸易额与实际贸易额的比较,看出中俄间贸易上升的态势超过了中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且未来趋势良好,从而得出中俄间贸易潜力巨大的结论。故当务之急是扩大中俄间的经济贸易合作,结合现实情况给出了促进中俄贸易的政策性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低碳中国何谓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1986—2006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损失增加,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据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气候变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全国平均气温升高2—3℃;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可能上升的幅度为10—16cm,导致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在减排方面“唱高调”,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强调低排放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我们应该怎么普及和发展低碳经济呢?我认为应该从经济、管理、技术、投入4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管理。 (一)低碳经济政策 第一,推行基于配额交易的碳排放权交易。目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交易由于主体交易市场尚不具备而进展缓慢。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经验,在发展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为代表的基于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同时,应积极加快基于配额交易的主体市场建设,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所以,我国应积极筹建基于配额交易的碳交易所,完善碳交易所的相关法规,加快二氧化碳排放权衍生产品的金融创新工作[2]。 第二,开征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碳税,也称碳税,是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的实际征收往往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征收,而不是直接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这主要是由于直接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征税对象,在技术上不易操作[3]。由于所有化石燃料中的碳最终都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对化石燃料中的碳征税,就相当于对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排放税。从长远来看,实施碳税是势在必行的。研究表明,近期在中国征收低税率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4]。 第三,建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各项行为活动,如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能源开采(包括煤炭开采和石油开采)、森林砍伐、草原的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土地开发等开征生态环境补偿费。根据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目的,可采用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等多种方式。 (二)低碳管理政策 第一,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和战略规划,制定《低碳经济法》等法律法规。建议在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国务院低碳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工作的规划、协调和领导。借鉴、吸收、消化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我国已有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行动规划、方针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4]。同时,加速《低碳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低碳经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比较科学的计量手段和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低碳经济工作的规范化、定量化和系统化。 第二,建立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低碳考核制度。在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往往出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一是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推行“低碳GDP”考核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将现行的GDP指标扣除因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退化的损失;三是将实施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纳入地方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 第三,制定和实施低碳认证制度。低碳标志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标,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从产品原材料的采掘到最终废弃物的处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均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低碳认证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促进低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低碳意识。应积极推动低碳认证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低碳标志标准,向企业宣传低碳标志的意义,鼓励企业进行认证。 第四,建立押金退款政策。建议先行在伐木特许权的所有者中实行押金退款制度。此外,还可将押金退款制度拓展到生态保护领域和污染防治领域,由自然资源开发者和新建工业项目者向环境管理部门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以此来保证其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和开发后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对新建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执行,待完成后退还。 (三)低碳技术政策 第一,完善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推行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低碳产品开发人员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管理要素入股、成果入股和持股经营政策,采取期权、期股等各种分配激励方式,以奖励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使他们的薪酬水平与人才市场接轨。放宽低碳技术入股的比例限制,加大奖励力度,使低碳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以及经济效益紧密挂钩。 第二,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政府“低碳”采购,是指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是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保护、激励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利用政府采购创造市场空间,对于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会起到极大的扶持和促进作用。在低碳新产品、新技术刚刚推向市场,产品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低碳”采购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手段。为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低碳采购制度,科学规范地制定政府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指导具体的低碳采购活动,如规定公共工程项目要采用国内的高新低碳技术产品,规定低碳科技产品采购占政府总采购的比例等。政府应定期公布低碳采购清单和数量,优先采购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 第三,发展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一项低碳技术成果从开发出来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其中存在很大风险。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低碳技术研究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力继续承担后续风险,而企业作为受让技术方也投入了大量成本,因此也不愿承担这些风险。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高风险性,已成为制约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应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建立一批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由这些机构承担低碳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若低碳技术开发应用成功,投资机构可从企业生产新产品所得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风险投资的回报。 (四)低碳投入政策 第一,增列低碳经济发展支出预算项目。政府预算支出是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根本保证。要确保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稳定,把低碳经济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支出范畴,把低碳经济发展资金作为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为财政履行发展低碳经济职能提供制度保证。这也是不少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应在国家财政预算科目中单列出低碳经济发展支出项目,并立法规定其支出额度和增长幅度,以确保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上的宏观调控力度。要建立政府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明确规定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第二,完善调动企业、个人等主体投资低碳经济积极性的政策。以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要想在一定的时期内发展低碳经济,遏制能源、气候、环境整体恶化的势头,仅仅依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支撑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引导市场力量自觉防范、减排、治理污染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可采用下述措施调动企业、个人等主体投资低碳经济的积极性:对企业低碳经济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企业投资于防污设备给予投资抵免、税前还贷、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对低碳经济融资给予税收优惠;对低碳产业和有明显污染削减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贴息。最后,我想说的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写;从关税保护角度来写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年的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而1980-2006年的26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五是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中国正在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级别绿色革命,并且要在其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完成这一目标,亦是经济问题。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更关系到未来国际贸易的趋势。01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和信心中国对全世界承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承担社会责任和全球环境义务的体现,但客观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海亮分析,挑战来自4个层面。第一,碳排放与发展权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中国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仍然比较低,这意味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势必要排放更多二氧化碳。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此阶段,在21世纪前后完成了碳高速排放期,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碳排放高峰“拐点”还未到来。第二,中国碳排总量大,GDP增速高,对减排形成很大的挑战。从绝对规模看,2011年至今,中国都是各国家和地区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总最大的,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从增速看,2015—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年均增长,高于全球同期的平均增速,因此,要实现目标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第三,中国的碳排放来源很大程度上与能源结构有关。目前国内碳排放量的来源80%以上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在2020年的碳排放量占比分别达到、和。要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这需要用能侧的电气化改革,也需要新能源成本的持续降低与电网消纳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相关变革已经开始在中国实践,比如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第四,要摸排现在的碳排放,碳盘查、碳审计等工作涉及各个区域、行业、企业,既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比如,摸排哪个省、哪家企业碳排放量比较大,甚至每个地区、每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多少等。因为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确定减排方案,首先要知道排放边界、排放来源以及排放量等。从这个角度说,第三方机构可以帮助企业排查碳排放量、碳排放来源等,对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十分必要。尽管困难重重,但许海亮对中国能完成承诺保持信心。在政策上,国家已经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光伏、风电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将保证绝对优势占比;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都对“碳达峰、碳中和”概念有了深刻的见解和共识,甚至很多企业制定了相关路线图。02对于企业国际贸易意义重大对于全球贸易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国内企业进行跨国贸易意义深远。“碳足迹”已成为出口强制性要求“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国际贸易运行的重大趋势,企业能否达成 “碳达峰、碳中和”将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存在一些政策性壁垒,最早体现为产品的安全合规性,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国际大趋势,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环境保护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某类产品进入某些市场区域时, “控碳”已经成为强制性要求。比如,对于动力电池产品,2021年欧盟新法规已经增加了“碳足迹”的要求。新法规要求, 电池的碳足迹必须经过第三方强制验证,自2024年7月1日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相关产品才能投放市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碳足迹”不仅仅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更包括上游各材料生产制造、运输等各环节的碳排放汇总。这就要求生产企业不仅要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还要求使用的上游各种材料符合碳足迹要求,实现全产业链的碳足迹控制、细化、执行和记录。未来,国内企业和产品必须做好“碳足迹”方面的功课,否则,无论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在海外建厂,都可能会面临困难。助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全球要达成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企业势必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必然会把 “碳达峰、碳中和”与节能减排的要求延伸到自己的供应链上,因此,跟不上节奏的供应商很可能在供货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一方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排放、资源型)的企业会通过商业化的选择逐渐被挤压出市场,以支持 碳高峰“拐点”的到来;另一方面,针对“碳中和”,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供应链上考虑使用节能技术和降低能耗,是必然无法绕开的路。诚然,企业 “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离不开大量的投资,但企业不要把其看成是某种负担,实际上它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因为先进技术必然带来对节能技术发展的天然需求,而节能技术发展了,才可以促进先进技术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普及。那些掌握了先进节能技术、原材料和产品的企业,可以打造绿色环保的新护城河,让升级后的产品在全球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一个企业对环境的贡献越大,未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品牌溢价的能力就越强。从更高层面看, “碳达峰、碳中和”将反推国内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延缓制造业外流的趋势,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03助力企业扫清“绿色障碍”当前中国氢能蓄势待发,拥有氢能生产领域全球最大的规模。鉴于此,“TüV南德绿色氢能”认证标识应运而生,保障了氢气在生产、运输、加注及应用过程中的低碳排放,也提供了“氢经济”从源头开始的“去碳化”及可持续发展认证。在外贸领域,针对外贸商品 推行“碳标签”制度正在成为风向。在后续的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中,对企业和产品进行“碳标签”认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视化的“碳标签”与企业的销售额、就业、税收等挂钩,构成了企业品牌的必要组成部分,TüV南德支持企业的“碳管理”成果以公正、专业和便利的方式展现在商业贸易间,进而帮助企业在融资时获得优势。
浅谈中俄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码农北京985高校毕业,爱好写作,共同探讨成长进步中俄同属于货物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发展都相对滞后。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对减少对美欧市场的依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大双边货物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服务贸易毕业论文全面概括了现在中俄服务贸易现状,对中俄合作服务贸易的潜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一、中俄服务贸易合作概况(一)旅游业近年来中俄两国旅游合作持续升温,2012年两国互办“旅游年”,丰富精彩的活动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合作成为双边服务贸易合作中发展较迅速的行业之一。2013年我国公民赴俄罗斯人数达万,其中游客数量达万,同比增长,以不到1万人次的差距仅次于德国成为俄第二大旅游客源国。2013年俄公民来华人数万,其中游客数量达万,虽然与2012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是从总体来看比2008年增长了25%,俄罗斯跃居中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二)运输业随着中俄双边贸易总量以及出入境人员数量的持续增长,两国在运输合作上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俄间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为陆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扩大两国铁路客货运量、跨境公路大桥建设项目也在实施中。航空运输领域,中俄起草了民航运输协定,来往于两国各城市的航线和班次数增多,航班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使旅客的转机之苦得到缓解。(三)劳务和工程承包根据俄罗斯的统计,中国在俄罗斯境内的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莫斯科、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区,总量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10万~20万人左右。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性和俄罗斯劳务市场的巨大需求形成互补,两国合作领域主要包括承包建筑、农业、森林采伐、能源等,赴俄罗斯的中国劳务人员主要从事矿产与森林资源开采、木材加工、建筑及农业种植。(四)教育目前为止,中国在俄罗斯的留学生人数达万,俄方在我国各个大学深造的学生人数达万。2013年8月举办的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研究通过了“中俄10万人留学计划”方案,根据此方案,中俄双方互派留学生的人数将继续扩大。中俄两国在教育方面交往频繁、合作广泛。除互派留学生外,两国还进行语言文化的相互学习并在办学合作方面积极创新。在全球汉语热的大环境下,俄罗斯开设汉语专业的高校超过了100所,圣彼得堡大学等16所高校创办了孔子学院,新西伯利亚大学等3所高校开设了孔子课堂。(五)通信业中国与俄罗斯于2004年签署了“亚欧光缆”(TEA)项目合作协议,于2005年9月确定进行互联网流量交换项目,并于2007年7月首次达成了国际互联网互联协议,直联网络高速开通。这些具有建设性的合作项目缩短了中俄之间的信息传输时间,优化了中俄互联网流量传输性能,两国用户进行网络互相访问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两国通过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俄通信与信息技术分委会这一重要机制,定期开展信息通信领域的双边交流。二、中俄服务贸易合作发展潜力(一)合作基础坚实中俄两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特别是作为我国重要沿边省份的黑龙江省,边境线长2981公里,拥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5个边境口岸,与俄罗斯山水相依、口岸相连。这为两国深入开展运输、旅游等服务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1992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关于经济贸易关系的协定》至今已超过20年。两国“地缘优势”、“能源供需结构性互补”以及两国逐渐形成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经济内涵和政治保障。(二)市场需求强大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说明我国服务出口贸易有着充足的上升空间而且服务进口贸易需求较大。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方面,俄罗斯充足的能源储量和中国近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使两国能源运输合作潜力巨大。俄罗斯出台了《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中涉及能源开发、建设基础设计等多项内容。如正在建设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通往大乌苏里岛俄罗斯部分的公路大桥、横跨东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俄罗斯岛的桥梁等,对中俄两国的运输、旅游、工程承包等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俄两国的服务贸易结构相似,都是以传统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的重点。中国的运输、旅游服务是前两大服务贸易逆差行业,而且两个行业服务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近60%。旅游、建筑、运输在俄罗斯的服务贸易中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此外,中俄服务贸易合作的领域也大多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合作如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有所涉及。这也说明中俄两国在进一步拓宽服务贸易合作领域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合作的前景广阔。(四)俄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俄罗斯于201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俄罗斯的市场开放程度将大大提高。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相关承诺,俄罗斯对金融、保险、旅游、运输等诸多服务行业的管制将渐渐放开,而且外商在俄罗斯服务行业的经营、投资等行为也会按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执行。在此基础上,中俄两国在金融、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投资合作都会迎来更多机遇,服务贸易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三、深化中俄服务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一)进一步挖掘传统服务贸易合作潜力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俄罗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两国的货物贸易仍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中俄开展服务贸易的主要对象仍是美国和欧盟,两国双边服务贸易合作规模偏小,这与两国不断扩大的经贸合作需求不相适应。在巩固现有合作的基础上,中俄两国应充分认识到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重要性,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服务贸易合作的增长点,以传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带动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的整体发展。(二)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俄两国在发展传统服务贸易合作的同时,应注重优化双边服务贸易结构,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进一步深化金融、信息、科技等领域合作。目前俄罗斯十分重视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我国可通过技术贸易引进俄方的高新技术,在拓展服务贸易合作领域的同时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提高。鼓励并支持两国境内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对方国家开办分支机构,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积极研究创办中俄合资银行。同时,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贸易方式,搭建双边电子商务平台,推进服务贸易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三)大力发展教育合作,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是中俄两国服务贸易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虽然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我国对俄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短缺,对中俄服务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因此,中俄两国在扩大互派留学生人数的基础上,应重点提高留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培养对中俄贸易合作有建设性作用的复合型人才,适当引进俄罗斯服务贸易、市场营销、法律等领域的实用性人才。我国应重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作用,在开设俄语专业的同时开设有关俄罗斯金融、贸易、法律等课程,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四)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提高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利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商议开发新的服务贸易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两国服务贸易方面的政策制定,规范贸易秩序,进一步放开服务贸易管制;加强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双边谈判,力促俄方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便利化程度,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给与国民待遇,减少不合理的贸易限制
你小子终于也要毕业了啊@_@……你们学校图书馆应该有数据库吧,我们常用的貌似是知网,你再问问,没数据库怎么找文章看,现在我也用不成帮不了你了我毕业多少年了= =不许徇私把分给我哈,给其他人
可以帮你找找英文文献。
需要的话 也可以给你呢。
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此次钢材出口退税税率下降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国家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行业出口的贸易政策。国内外钢材价格差距比较大。至9月8日,CRU全球钢材价格指数,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两者差距仍有点,价差仍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出口退税率从11%下调到8%,对于国内钢材的价格竞争力的削弱程度比较小。同时进入7、8月份,国内钢铁产量增速也开始下降,这也将减轻国内钢铁企业对于出口的依赖性,进一步减弱下调出口退税率对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降低出口退税率将会减轻钢材贸易摩擦,理顺钢材贸易通道。一方面,目前中国钢材价格明显低于国际钢材价格,国际上的确存在对于中国廉价钢材的需求。2006年8月份,中国钢材出口38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8%,环比7月份增加。1-8月份,中国共出口钢材2452万吨,同比增长。1-8月份进口钢材1257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进出口相抵后,1-8月份净出口钢材1195万吨。但另一方面,中国存在的出口退税使得外国更容易以反倾销的名义来对中国钢材出口制造各种障碍。近期,越南等国家正在准备调查中国钢铁产品的倾销行为。9月份,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以及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联合要求美国政府取消针对进口钢铁制品的惩罚性关税,称这一贸易保护政策令它们很难在全球市场上竞争。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减弱了中国钢材产品的价格优势。在国际对于中国钢材的强劲需求背景下,下调出口退税率将有助于清除中国钢材出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理顺中国钢材出口的通道。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于行业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但对于长材产品效益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目前,国内钢材价格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钢铁产量同比增长率也比较低,国内钢材供给压力减轻。国内宏观调控已经告一段落,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钢铁行业的利空因素已经基本出尽。进入9、10月份,钢材需求将进入旺季,钢铁企业的盈利将会继续增长,05年下半年的钢价持续下跌状况将不会出现。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以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增进世界各国经济交往和世界人民的福利为目标,通过削减和限制关税、非关税壁垒为手段,来创造一个世界范围内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世界贸易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实惠。中国加入WTO后,正确认识WTO这一多边贸易组织的性质,以及在其机制下当今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性质和动机,才能正确定位中国在加入WTO后,应如何在宏观政策上制定出相应的既符合WTO原则,又能充分反映中国利益的贸易政策,才能不被加入WTO给我们在理想状态下的期望冲昏了头脑。 1 从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看贸易政策的保护性 世界范围国际贸易政策演变一般分为5个阶段: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思想是当时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贸易政策占主导地位,但是同一时期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则在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影响下,基于他们特定的对外竞争条件,主张运用贸易政策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成为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催化剂。 (4)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倾向时期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贸易自由化浪潮,但是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倾向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自由主义有所不同,并不强调全面的贸易自由,而是一种有保留的贸易自由,它并不完全排斥贸易保护政策。 (5)关贸总协定(GATT)条件下新保护主义时期 1973年的能源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给发达国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各国贸易政策开始脱离过去自由放任的思潮,转向以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全球性的保护贸易浪潮。 从历史上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几个阶段不难看出,国家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主要4点:一是在GATT前的各国贸易政策无多边贸易协议的束缚,各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完全依据本国利益,这样极易产生贸易保护的做法;二是历史上尽管若干次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相互交替,但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在时间上占主导地位;三是保护性是贯穿国际贸易政策历史演变的一条“红线”,即使历史上自由化占主导的时期也仍然有贸易保护的影子;四是20世纪50年代倡导自由贸易,并订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以约束各国的保护措施,但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没有因为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而改变。2002年3月,美国对钢铁启动201条款,对来自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的钢材进口征收关税最高达30%,就是典型的例子。 2 对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解释 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 徐建斌、尹翔硕在“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并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得出: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虽然确实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贸易双方因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是不均等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中,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要多。这样,发展中国家想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本国复兴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于是,国家之间在对贸易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1]。而且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是一直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也采取了高关税的保护政策。GATT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普惠制(GSP)等一系列的纠正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措施,充分说明了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但是,为什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呢? 国家内部各行业因自由贸易带来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贸易保护的又一压力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以美国的钢铁产业为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自由贸易中其得到的利益应该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得到的贸易利益。那么为什么美国布什政府还要挥舞201条款的大棒,不惜引发一场世界性的钢铁大战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各行业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得到的利益不均等,甚至有些部门是负的利益。资料显示,由于在自由贸易下的国际钢铁供应商的竞争,1990~1999年,美国钢铁制造工业每年有大约5000人失去工作;1999~2001年,美国总共有18家钢铁公司破产,有23500多工人失业[2]。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像美国之类资本量较多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以获取国际分工的好处。现在的问题出在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的考虑,既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要维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
大专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摘要:论述了技术壁垒已逐步取代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并将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探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强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和制定我国技术标准的建议。关键词:技术标准,技术壁垒,国际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国际贸易更加频繁,企业出口量快速增长。然而,我国企业在享受着贸易自由化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来自技术标准的障碍越来越大,相当数量的产品频繁遭遇国外以技术标准为主的技术壁垒,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达17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额的。以技术标准为主的技术壁垒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壁垒。1国际贸易壁垒发展的趋势当今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技术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国际经济交往中,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就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主要形式。技术壁垒主要是以技术为支撑,指一国以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一些技术性措施。技术壁垒以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其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就是技术标准。标准与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具有合理性、隐蔽性、复杂性、灵活性等特点。当今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天平从关税壁垒倒向非关税壁垒一侧,关税壁垒逐步为非关税壁垒所取代。而在非关税壁垒中,如直接采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又常常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易遭到对等的报复,因而也越来越少。但是,技术壁垒因其具有合理性、隐蔽性,发达国家往往利用它进行贸易保护,从而使其逐步成为取代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新的贸易壁垒,也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并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只有10%~30%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入90年代后,这一比例逐步上升。目前,我国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进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技术壁垒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技术壁垒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适应社会进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保护的需要,设置技术壁垒来维护贸易秩序、促进发展已经得到WTO的认可,具有合法性。同时,随着各国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一部分技术壁垒将会被消除,但新的技术壁垒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安全环保的要求将不断产生和不断更新,这就决定了技术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不但如此,一些发达国家常以各种“标准”为理由,以专利技术为盾牌,凭借其技术优势不断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并且利用其在国际标准机构中的领导权尽可能地将有利于本国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检测方法等纳入国际标准,设置和利用技术标准对其他国家外贸出口进行限制,进而借助技术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完成了由简单的关税壁垒向复杂的技术壁垒转变的过程。这也是技术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的一个因素。2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当今国际贸易中,围绕技术壁垒的贸易纠纷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表面上是贸易纠纷,其背后的实质就是技术标准之争。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凸现出其重要的作用。在传统观念中,技术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今天,技术标准远远走出了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的概念,而更多地成为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技术壁垒,甚至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标准作为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法规的依据,具有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和作为仲裁依据的仲裁作用,但一旦成为技术壁垒,它更多的是起到保护作用或壁垒(或垄断)作用。(1)保护作用依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TBT协议,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语言、地域、民族习俗等,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技术标准。这种技术标准能够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健康、保护环境,同时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和国家经济利益,从而对自己构成贸易保护,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2)壁垒或垄断作用一些国家利用自己经济、技术、专利等优势,制定一些苛刻或需用到专利技术的技术指标,故意或无意地限制别国产品进口,或垄断了某行业的技术,这时技术标准就起了消极的壁垒或垄断作用。当今这种作法往往被发达国家所利用,发展中国家成为其受害者。如欧共体的OKO—生态纺织品标准100中对服装和纺织品中的某些物质的含量要求高达PPb级,对苯乙烯的要求不超过5PPb,乙烯环乙烷不超过2PPb,这无疑给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一方面由于技术有限,发展中国家很难控制到PPb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实验条件有限,而无法检测出PPb级的物质。如果让发达国家的检测机构检测费用相当昂贵,成本必然增加。又如CDMA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其背后是美国高通公司的1 400多项专利,企业在采用这个标准的同时也不得不采用他的专利。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标准同时具有“双刃性”,既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又有消极的壁垒作用和垄断作用,对我是保护作用,对你则是壁垒或垄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标准已上升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能够有效地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得标准者得天下’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技术标准往往决定一个产品甚至一个行业的技术路线,技术标准一旦制定,大家只能沿着这条技术路线走,并且能影响相关行业。特别是当标准中隐含着专利技术并上升为国际标准时,它所带来的利益直接体现了国家的利益。去年底,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了自己制定的WAPI无线局域网标准以来,在中美IT界掀起了滔天巨浪,其实质就是以美国大企业为主导的Wi-Fi无线局域网标准与我国政府倡导的WAPI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之争。如近年来我国DVD行业的专利费事件,由于DVD的国际标准由欧美等国制定和控制,中国企业生产的每件产品都需要缴纳一定的专利费用。这些就是“技术标准”的威力!正如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所说:“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标准已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已上升到国际间经贸关系的高度,成为一个制约国家对外贸易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加强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和制定我国技术标准既然以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的技术壁垒已逐步取代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并将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而技术标准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技术标准,建设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标准。即在鼓励企业尽快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努力将我国国家标准纳入国际标准的同时,完善和制定我国技术标准。当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将目光转向标准,通过技术标准中技术要素的确立和技术指标的设立,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TBT协议中有限干预的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完善和制定我国的技术标准,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体系;将一些我国企业能够达到而外国企业难以达到的和我国国情特有的技术指标制定成国家标准,同时合理地保护民族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没有技术壁垒,就如同一座不设防的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品实际上是按照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的,短期来看是可以节约开发成本,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跟进”的做法始终会让企业沦为别人的“打工仔”,甚至威胁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况且,我们拥有巨大的市场,当我们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后,一些外国企业为了保证自己不被中国的市场抛弃就会倾向于接受我国的技术标准。一些小的国家也会被吸引到我国的技术标准下,特别是亚洲的周边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市场小,难以形成独立的规模市场效应,因此就必须要依赖那些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为了能够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商机里面获得机会,就必然会采用我国的技术标准。如此一来,我国的技术标准也会被大家公认,即使成不了国际标准,也会成为公认的事实标准,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也有着重大作用。参考文献1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中国标准化,20012广东质量技术监督局网, 3新浪网,
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浅析2009-06-16 15:50:00 来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作者:熊亮、王俊 进入论坛>>供应链管理已日渐成为协助钢铁行业实现上述目标的最有力驱动力之一。日渐成熟的SCM解决方案和技术将步入钢铁行业及交易市场,协助钢铁企业改进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起更为稳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SCM将会是我国钢铁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大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的钢铁消费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的7年间,中国粗钢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又进一步从增加到。 钢铁行业的快速扩张使得企业仅靠自身资源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基地、分销网络、客户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成为协助钢铁行业实现上述目标的最有力驱动力之一。正如英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曾预言的那样,“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1. 供应链管理对钢铁行业的必要性 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使系统成本最小而把供应商(钢铁供应源、供应商的供应商)、制造商(钢厂)、服务商(交易平台、仓储、物流等)、消费者有机结合为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整套方法。这就形成了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敏捷度高的经营机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我国虽然是钢铁大国,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钢铁行业成本偏高、资源紧张和浪费并存等问题,从而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因此,需要通过利用国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来充分调动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资源。 2. 我国钢铁行业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发展起步较晚,在管理理念、方法体系、对供应链的深入理解与认知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以下四点主要问题: 1)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控制力弱,采购成本急剧增大 目前,中国大概有800多家钢铁企业,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2007年国内前10家大型钢铁企业仅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而日本的前六大钢铁企业的产量就占据了日本全国产量的90%。 产业集中度低造成了对上游供应商较大的依赖,缺少定价话语权。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而国内铁矿资源自给率不足50%,需要大量仰仗进口弥补缺口。而当前全球铁矿石出口贸易主要由巴西CVRD、澳大利亚BHP、英国Rio三巨头所主导,2008年中国企业再一次丧失定价话语权,不得不接受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大幅度上涨65%的残酷现实,不得不说是集中度的差异造成价格谈判中的地位差别。 2)产能总量过剩,产业结构性矛盾 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中国在连续十几年蝉联世界钢铁产量第一的桂冠下面,潜伏的却是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危机。由于流通渠道不畅,造成了大量产品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和资源。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突出的特点是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一般中低档次的钢铁产品产能过剩,落后产能占全行业总产能的20%左右,总量大、比例高,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产品产能又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006年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自给率,普通线材达,螺纹钢筋为,热轧宽带钢为,已超过国内市场需求,而高附加值产品电工钢板只达到,冷轧宽带钢为,镀层板为,产能明显不足,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需依靠进口钢材补充国内市场需求。 3)钢铁行业的物流瓶颈 由于钢铁行业的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供应链中的物流资源分布散乱。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钢铁行业供应链中原燃料、电力、铁路运输、海运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越来越成为限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钢铁物流缺少全国市场的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把物流变成干线运输、加工配送两个层次的格局。我国很多大型钢铁企业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以满足其自身物流需要。很少企业联合供应链中的其它合作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更加来合理的利用和分配资源。我国钢铁产业在物流成本上一直存在过高的现象,与发达国家8%左右的物流成本相比,我国高达20%左右的物流成本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支出。破解我国钢铁物流的难题,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钢铁行业的销售瓶颈 钢铁行业的销售物流渠道一般为直销或经过一级经销商(或钢铁贸易商)后,直接进入消费领域,中间环节少。但由于一般单张订单需求量大,使得钢铁企业为满足销售需要,通常持有较高库存,资金占用大。 钢铁产地远离消费地,销售运距长,销售区域散状分布,但一旦形成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对其需求又相当大。从总体网点布局来看,疏密不均。某些地区经销机构相对过于集中,加之其他代理商、经销机构涉足该地区,造成当地同一钢厂产品销售出现一定的混乱状况。同时,某些区域又存在产品销售规模扩大困难,如有些代理单位积极性不高、市场开拓投入低、经营思路不清晰、缺乏与钢厂同甘共苦的合作精神等问题,制约了钢铁产品销售网点优化与健康发展。 3. 积极应对钢铁行业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放缓、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以及全球钢铁产量不断下滑的宏观环境,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发展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成为钢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钢铁企业需要采用国际化的管理理念,配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灵活应对市场变动,从而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针对以上所述,对我国钢铁行业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的解决供应链流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并购重组促进产业集中,树立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钢铁企业热衷于通过并购扩大规模,重组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全球。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在2008年钢铁市场的巨幅波动的影响下,我国钢铁行业将进一步进行兼并与重组。扩大规模后的钢铁集团能够部分改善在上下游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增强话语权。与此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钢铁企业也开始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期通过与上下游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体系化、标准化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高度。 我国钢铁企业建立战略供应链要立足于两方面:一是外部供应链实现强强合作,包括供销关系的合作和资本层面的合作,追求稳定的上下游关系;二是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产品升级、流程优化,追求效率。惟此,钢铁企业才能在供应链中取得和保持主导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2)打造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流程 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助钢铁行业构建可视化的供应链管理。从矿产等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库存转移、收货发货、运输、货物追踪,通过电子渠道,实现业务流程信息流转的无缝联接。标准化、科学化的流程数据交换、业务管理、生产销售等流程将会有助于全面提高整个链条的业务协调运作效率。钢铁企业需要逐渐将传统的纵向运作模式向横向运作模式转变,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标准的、一体化的业务管理流程,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美钢联曾经成功的通过开展和实施供应链管理项目,达到了优化业务流程的目的。调查显示,运输费用降低至少降低15%,仓储成本降低的降幅可能达到50%,生产周期能缩短约20%,而交货准确率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信息系统的使用将会推动钢铁行业从盲目囤积原材料、生产供应杂乱无序、对市场需求变化不敏感等问题中解脱出来,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通过加强钢铁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贸易流通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最终消费者等钢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信息交流,构建具有可视性、灵活性、相应性特点的创新性供应链。 3)优化与整合钢铁物流资源 我国钢铁物流企业在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远。国家新近出台的钢铁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都强调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专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将会在钢铁行业的供应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当前产业合并和重组的背景下,企业内部会在地理分布上更加趋于分散,对物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钢铁企业的物流外包的比例将会不断加大,钢铁行业是一个大物流行业,第三方物流如何满足特大型钢铁企业要求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总之,钢铁物流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来保障原料和产品的及时通畅。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重要的直接因素。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减少运费支出是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对钢铁物流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进口矿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对于我国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 4)从面向库存的推式销售转向面向市场的拉式销售 企业对市场变动的控制能力,如预测和客户需求分析,将成为企业及时响应市场的关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企业供应链的研究显示,当供应链中的变化传递到末端的时候,就会产生放大和扭曲,即牛鞭效应。在钢铁行业供应链中,通过终端企业获得的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信息,并与其上游企业的共享,不仅可以节约各级供应商的信息获得成本,更能促使钢铁生产加工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的动向,以便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要加强库存的可视化管理、降低库存成本。越来越多的钢铁经销商和钢厂开始关注市场库存的变化及影响。钢铁生产加工企业需要更准确、更及时的了解全国各地的市场库存信息,尤其是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地区的市场库存的变化情况,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反馈及需求,制定更为科学的营销策略并调整销售价格。而经销商需要通过了解库存量,适当的调整销售计划,进行追加订单、订单更改等业务操作,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收益。 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钢材贸易将有16%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即有8000万吨左右的钢材将通过网络在线交易实现。特殊钢由于其单价较高,数量较小,能够承担国际运费,更适合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是值得特别发展的方向。如今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特性、竞争策略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为发展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中国应该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中国钢铁电子商务。 今天的市场所面临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供求市场,而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涌现,市场迅速变化的竞争性环境,供求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流程能有效的缩短产品交付时间、减低总体采购成本。供应链的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日益突显。日渐成熟的SCM解决方案和技术将步入钢铁行业及交易市场,协助钢铁企业改进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起更为稳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SCM将会是我国钢铁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大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