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大连理工李毅本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大连理工李毅本科毕业论文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本科生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化工热力学》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文章 阐述了作者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本课程兴趣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通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主线,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学科动态及工程实践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意识,以满足培养能源化学工程领域领军人物的要求。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能源化学工程;教学实践;教学体会

化工热力学是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讲述热力学定律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化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换规律及过程趋近平衡的极限条件等。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问题思维 方法 的重要专业理论基础课[1-3]。然而该课程的课程内容抽象、计算繁琐,学生感到非常难学又缺乏实际应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恐惧和厌学心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 进行一些改革和尝试,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武汉大学2013年新开设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由1958年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办的“电厂化学”专业发展而来,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及高效洁净能源领域(包括超临界火电、核电、生物质能、氢能、新型化学电源等),培养掌握化学与化工基础理论及能源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未来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目前,本专业主要有水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化学监督与控制、能源化学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为了适应学校对新专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2015年在本专业大三学生中新增设了《化工热力学》这门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使他们在54学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并且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能源化学过程联系起来是本课程的核心教学任务。本文结合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浅谈《化工热力学》的教学体会,着重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培养能源化学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1明确教学内容与课程主线

结合我校《化工热力学》课程以工程应用为中心、专业研究方向覆盖面广等特点,我们选用了朱自强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热力学》作为教材[4],同时,也鼓励学生使用部分参考教材(《化工热力学》,冯新等编,2008;《化工热力学(第二版)》,陈钟秀等编,2000;《化工热力学导论(原著第七版)》,.史密斯等编,刘洪来等译,2007)[5-7]。化工热力学发展时间较长,已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在54学时内有效地把关键知识点教授给学生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关键。由于本专业学生在大二《物理化学》课程中已经系统学习了理想气体相关的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不再赘述,而是重点介绍工程实际应用较多的二参数状态方程、化工热力学分析、溶液热力学、流体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等。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详细分析《化工热力学》教材结构,围绕主线内容合理编排知识点;其次,建立好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化工热力学框架图;最后,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需要,适当删减补充了教材内容,结合学科动态,增强化工热力学的应用能力,如燃料电池开路电压的计算、水/二氧化碳共电解制合成气过程中气体组成的计算等。

2改变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的公式多而繁杂,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容易产生恐惧厌学心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本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目的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应改变传统单一课堂讲授模式,充分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 课前预习 阶段设疑(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解疑(解决问题),并通过对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化工热力学原理、方法和应用的理解,同时,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陷于抽象的说教和枯燥的公式推导之中,重点讲述化工热力学知识点的应用条件和物理意义;最后,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答疑(探讨问题),并设置思考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设疑—解疑—答疑”的渐进式教学方法达到对关键知识点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观点

化工热力学由于理论性较强、基本概念多且抽象,而且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科研课题及工程实践的机会较少,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及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应用为中心”、“探究式”的特色教学模式,紧密联系我校在能源化学工程领域(特别是超临界火电、核电、生物质能、氢能、新型化学电源等方面)开发利用的化学工程实际问题,把学科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可以使他们强化科研思想、激发听课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取利用化工热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观点。

4考核方式方法研究

传统的期末一张考卷为准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全面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情况,我们对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目前,课程成绩总评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课程预习、作业三个部分,各占10%;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考试的题目偏重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其在能源化学过程中的应用。然而由于该课程的课程内容抽象、计算繁琐,教学过程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畏惧厌学心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考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分组讨论,开展导向性的专题研究,将课程内容与能源化学过程(特别是学科动态)相结合,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分工协作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夯实基础。

5结束语

在《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尝试中,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与主线,打破单一的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因材施教,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更专业的能源化学工程知识和从事新能源行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小华,冯新,吉远辉,等.迎接化工热力学的第二个春天[J].化工高等 教育 ,2008,3:19-21.

[2]梁浩,刘惠茹,王春花.《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与尝试[J].广东化工,2010,37(1):157-158.

[3]李兴扬,唐定兴,沈凤翠,等.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体验[J].化工高等教育,2011,3:71-73.

[4]朱自强,吴有庭.化工热力学(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冯新,宣爱国,周彩荣,等.化工热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陈钟秀,顾飞燕,胡望明.化工热力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7]史密斯JM,范内斯HC,阿博特MM,等编;刘洪来,陆小华,陈新志,等译.化工热力学导论(原著第七版)(IntroductiontoChemical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SevenEdition).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化学工程技术作为化学生产中重要的一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在化学生产中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提高化学工程的生产效率。因此,本文通过对化学工程技术的技术概念进行了阐述后,又详细的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传热技术以及绿色化学反应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并且分析了现如今的化学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得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工程技术;化学生产;应用;分析

在我国,科学技术一直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化学生产过程中也开始广泛的采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技术主要是一项研究化学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的相关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对化学工程产品进行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由于化学工程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化学生产中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对化学工程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关注,并不断的将其拓展到化学生产中的各个领域,使得化学工程技术能够发展的更好,进而不断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

1化学工程技术的技术概念阐述

现如今,化学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例如药物、食品和日用品,还有农业药物和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等等。因此化学工程技术变成为了一项炙手可热的技术,不断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工程技术是根据化学理论基础与相关的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应用于化学生产中的技术,利用化学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行产品的大量生产。在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化学的反应物和设备对于工程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化学工程技术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满足化学反应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化学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化学工程技术还有一项更大的优势就是对废物的处理,这项技术能够尽可能不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正符合我国当前对生产的要求。

2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主要的内容是,控制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得需要的流体处于液体与气体中间的状态。这种流体的特点集合了气液的优点,它的粘度低与气体相似,它的密度很高与液体相似,这就导致它的扩散能力很强,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同时它还拥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和压缩能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化学生产中,通过控制温度与压力,得到超临界流体,利用其拥有的优势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现如今,我们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更过多领域,比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有机物材料和无机物材料。

传热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工程之中的传热技术主要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微细尺度传热技术,另一方面是强化传热过程。首先微细尺度传热,是以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为主要的内容,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微细进行讨论和研究的一项传热技术。这项技术在微米、纳米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它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强化传热过程,主要的重点是通过调试换热器设备,不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传热系数,使其能够有能力不断的对外放热。为了强化传热过程,就要增加冷热流体间的温差,这就必须通过改变换热的面积来提高传热系数,从而来提高传热的效率,使得在化学生产的过程节能减耗。

绿色化学反应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

通常化学生产的产品一般对我们生活有一些影响的,因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绿色化学反应来防止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从源头来解决污染问题的技术方法。绿色化学只得就是通过使用化学的技术与方法,结合相关的知识来解决化学对人们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要求就是,化学生产过程中用到的试剂、催化剂、反应原料,和反应完成后的产物与副产物都必须对人类和环境无危害,同时也要保证绿色环保。例如,采用绿色无毒的原料方面,可以将石油原料装换成生物原料。像是在化学产品尼龙的生产过程中,原先采用的是含苯的石油化工原料,我们将可以其原料改换成生物原料,一样也可以制成尼龙,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也保护了人体收到伤害。除此之外,这项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绿色食物是对人体很有益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一般禁止使用化学药剂,这样不仅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然而生产绿色食品的代价就是成本高,为了可以降低成本又能够有质量,我们可以将化学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发基因技术,提高并促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生物技术与化学反应技术相结合可以在以下过程中充分的利用。

3现今化学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化学工程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现如今,我国的化学工程技术应用的领域非常更广泛,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滴状冷凝在工业上的应用仍然不能有很好的表现,因为在获得滴状冷凝后,冷凝的液滴不能够被长久的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在这问题上有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我国的化学工程技术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人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化学工程技术的人才匮乏

在化学工程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技术人才问题,只有用化学专业技术强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化学生产的质量。而我国现在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化学领域的工作人员的普遍的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理论要点掌握很好,但实际操作方面却严重的匮乏,这就导致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从而影响了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

4对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对策

不断提升化学工程技术

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的发展,化学工程技术也会越来越进步,我们应该不断的更新技术,以此来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应该在巩固传统的化学技术的同时不断的添加新型技术,并抛弃不利的部分,从而实现化学工程技术有更好的发展。

培养化学技术人才

人才的重要性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化学技术人才对于化学工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化学工程技术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重点培养化学技术人才,化学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专业的院校进行合作,让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到生产工厂进行相关的实习操作,从而来培养理论知识牢固并且有一定的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来工作。

5结语

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广泛,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技术和人才的不断涌进,我国的化学工程技术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竹,王一龙,麻超等.关于化学工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大科技,2015,(27):283~283.

[2]侯海霞,柯杨,王胜壁等.解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91.

[3]裘炎,王杲.探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20):90.

[4]刘玉琴.浅谈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4,(25):95~95.

[5]刘洋.浅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662~663.

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化学毕业论文综述范文

3.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4. 化学毕业论文

5. 化学毕业论文范例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于1997年由内燃机和热力叶轮机械两个硕士点调整合并而成,是教育部首批硕士、博士点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内燃机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也是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成部分。该点现有教授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1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6名,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学术思想活跃,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内科研院所及企业有较多的交流合作。1970年代末提出的柴油机热预混合燃烧方式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柴油机的热点研究课题。该硕士点主要学术研究及科研领域有两大类,即内燃机和热力叶轮机械。其中内燃机主要研究领域有:喷雾与燃烧、激光技术测量、排气净化、代用燃料、新能源混合动力、内燃机振动与噪声及故障诊断;内燃机CAD/CAE、设备与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内燃机测试与电控、催化燃烧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叶轮机械主要研究领域有: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及汽轮机气动性能、可靠性研究、透平机械热力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燃机与燃料电池复合发电新型动力循环、新型组合吸气式发动机研究、计算流体力学及计算燃烧学。该硕士点共承担国家、省、部及企事业科研项目200多项,通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鉴定32项;获教育部、农业部、机电部、省教委各类科技进步奖20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580多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发明专利30项。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宋希庚*、隆武强*、高希彦*、王晓放*、冀春俊*、薛冬新、郭晓平、孙培岩、王正、满长忠、于学兵、冯立岩、 谢蓉、 王巍、杨凤珍、刘艳、许晓光、苏庆运、唐斌、周红秀、杜宝国、 田夫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 究 方 向 考试科目(科目编号) 备 注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01 内燃机燃料、喷雾、燃烧与排气净化02 内燃机振动与噪声及故障诊断03 内燃机测试与电控、内燃机CAD/CAE04 设备与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05 新能源混合动力06 动力燃气、蒸汽轮机关键技术及性能评估研究07 计算流体力学、新型循环及先进动力装置研究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1-5研究方向:② 201英语一 203日语选一6-7研究方向: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41 热工基础注:热工基础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欢迎跨学科、专业考生报考该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说明:若要定购下列参考书目,请直接与大连理工大学教育书店联系,联系电话: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国家统一命题 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201 英语一 国家统一命题 202 俄语 国家统一命题 203 日语 国家统一命题 240 英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1 俄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2 日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3 德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4 法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50 单独考试英语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251 单独考试俄语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252 单独考试日语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301 数学一 国家统一命题 302 数学二 国家统一命题 303 数学三 国家统一命题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一命题 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一命题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 国家统一命题 314 数学 国家统一命题 315 化学 国家统一命题 360 数学物理方法 《数学物理方法》,编者: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361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编者:李成章、黄玉民,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一命题 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国家统一命题 611 单独考试数学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614 基础英语 各大学英语专业使用教材 615 日语水平测试 各大学高年级专业日语教材 616 综合俄语 各大学俄语专业使用教材 61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编者:夏书章,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8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编者: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增订四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编者: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9 传播学 《传播学原理》,编者: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 《传播学教程》,编者: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620 民商法原理 《民法》,编者: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商法》,编者:范健,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编者: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编者 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22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编者: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 623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版) 624 建筑设计理论综合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25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中国青年出版社 626 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 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部分:《分析化学》, 编者:刘志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编者:刘志广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627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郑虎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仉文生,李安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30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 631 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编者:朱玉贤、李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636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周登嵩主编,2004年《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678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主编者:陈树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501 建筑设计(6小时)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编者: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02 规划设计(6小时) 《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5、6分册,城市设计 503 命题创作(手绘)(6小时)801 英语专业综合 语言学部分(50分):1. 多选题: 一般为4个选项.(15题,15分)2. 判断题: 确定句子中的提法对错.(15题,15分)3. 简答题(写出语言学术语的定义)(2题, 8分)4. 论述题(分析和解答问题)(2题, 12分)参考书目:《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部分(50分):1.文学术语解释: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例:Bildungsroman:a kind of novel that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ro or heroine from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into adulthood, through a troubled quest for identity. 2.文学作品分析:1个题,20分。阅读一首诗歌或一部短片小说,根据问题写出800-1000英文单词的短文。参考书目: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牛津文学术语词典》2008)2.《英国文学作品选读》(第1-3册), 陈嘉,商务印书馆,19823. 《英国文学通史》, 侯维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 《美国文学欣赏》,吴定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5.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翻译部分(50分):内容包括翻译理论和英汉互译。总分为50分,其中:(1)理论部分填空题占20分;(2)短语翻译占10分;(3)英汉语篇翻译占10分;(4)汉英语篇翻译占10分。参考书目:1.《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舟 (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文版),Eugene & Charles R. Tabe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戴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布局谋篇——英汉篇章互译技巧》,陈海庆等(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月 802 翻译与写作(日 ) 各大学高年级专业日语教材 803 俄汉互译 各大学高年级俄语专业教材 804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编者:王萼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805 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学》,编者:孟宪章、康昌鹤,吉林大学出版社 或《半导体物理学讲义》,编者:胡礼中,大连理工大学教育书店出售(第三稿) 806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编者:宋鹤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量子力学导论》,编者: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07 电动力学 《电动力学》,编者: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808 神经科学基础 《神经科学基础》,编者:李继硕,高等教育出版社 809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编者:金惠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816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编者: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上下册 821 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一版),祝守新、邢英杰、韩连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或《控制工程基础》,王益群、孔祥东,机械工业出版社 82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金属切削原理》(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陈日曜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卢秉恒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825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主编:胡赓祥,蔡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金属固态相变原理》,主编:徐洲 赵连城 ,科学出版社 827 建筑材料学 《建筑材料学》(第2版),编者:王立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7月 828 工程管理专业基础 1.《工程项目管理》⑴《工程项目管理》,编者:成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⑵《土木工程施工》(12、13章),编者:毛鹤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2.《工程经济学》,编者:姜早龙 中南大学出版社 829 材料力学(土) 《材料力学》,编者:孙训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30 水力学 《水力学》,刘亚坤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841 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传热学》,编者: 杨世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846 汽车理论 >《汽车理论》,编者:余志生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5 月,第三版 848 船舶静力学 1.《船舶原理(上册)》,编者:盛振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2.《船舶静力学》,编者:朱军,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849 船舶动力装置 《民用船舶动力装置》,编者:商圣义,人民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ISBN7-114-02343-X或《船舶动力装置概论》,编者:张志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850 声学基础 《声学基础》,编者: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南京大学出版社 851 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编者: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或2006年第五版《数字电路与系统》,编者:王兢、王洪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52 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各占50%。《信号与线性系统》,编者:管致中,高教出版社,第三版或第四版 《通信原理》,编著: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第5版 853 电路理论 《电路》,主编:邱关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理论基础》,主编:陈希有(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54 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自动控制原理》,主编:孟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现代控制理论》,主编:王金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自动控制原理》,主编:胡寿松(第四版),科学出版社 855 单独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857 语言综合 《语言学纲要》,编者:徐通锵、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版《古代汉语》,编者:王力,中华书局,2000年重排版 8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859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引论》,编者:张传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60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编者:张耀灿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 编者:戴艳军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2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管理学》,(美)编者:斯蒂芬•P•罗宾斯 黄卫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3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新编本),编者: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64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基础》,编者: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5 新闻传播实务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著者: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当代新闻编辑》,编者: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二版 866 科学技术史(含命题作文)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编者:远德玉、丁云龙,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8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简史》,编者: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869 民商法综合 《法理学》,编者: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知识产权法》编者:刘春田,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经济法》,编者: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873 公共经济学基础 《公共经济学》,编者:陈树文、王大刚,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或《公共经济学》,编者:金镝,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87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编者:邝孔武、王晓敏,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编者: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876 管理学 《管理学》,汪克夷、易学东、刘荣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877 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879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 《高分子化学》,编者: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高分子物理》,编者:金日光,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8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编者: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编者:陈雅蕙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81 热力学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毕明树,化工出版社 882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编者:杨志峰、刘静玲,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化学》,编者:戴树桂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环境化学教程》,编者:刘兆荣,陈忠明、赵广英、陈旦华,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毒理学》,编者:孟繁强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环境管理学》,编者: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83 环境工程原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编者:周群英、高廷耀,高教出版社(第二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册,编者:高廷耀,高教出版社(第二版);《环境工程学》,编者:蒋展鹏,高教出版社(第二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编者:郝吉明、马广大,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8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十一五”规划教材,傅玉普 王新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编者:傅玉普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考研重点热点导引与综合能力训练》(第三版),编者:傅玉普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第二版),主编: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886 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浅谈钢筋工程质量控制你可以在万方里面查找需要下载的论文然后整理好放在一块发给我,我帮你统一下载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据由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的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将学士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及有关标准统一规定如下:(一)论文的结构(五条):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五项:1.题名(副题名);2.署名(学号);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4.正文;5.参考文献。(二)论文的正文(五条):1.正文要用五号宋体。2.连同正文以外的辅文,一律用单倍行距。纸打印。4.页边距:上、下为;左、右为75px。5.页眉字体为小5号宋体,页码从目录开始编号。(三)论文中使用基数词中的汉字、阿拉伯字(三条):1.其排列顺序为一、 (一) 1. (1) ①。2.其中“(一)”“ (1)”“ ①”后没有标点符号;“一、”后面为顿号;“1.”后面为半角圆点。3.正文中对以上五个序列中用得较多的是一、1.(1)三个层次。(四)题名(三条):1.题名用二号宋体加粗;居中。2.题名不超过17个字。3.如有副标题则在“——”后用四号仿宋体;居中。(五)其他辅文(三条):1.其他辅文是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后参考文献。2.以上字本身一律用小五号黑体并加粗。3.内容一律用小五号仿宋体。(1)摘要200字左右,一般不超过300字。不要写成写作背景、写作原因等,而要写成正文的内容提要,要反映论点与分论点;用小五号仿宋体。(2)关键词3~8个,用“;”相隔。(3)分类号根据自己的论文向图书馆馆员咨询。用小五号仿宋体。(4)文献标识码一般用A。用小五号仿宋体。(六)参考文献(三条)1.根据国家标准局批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参考文献要有7个要素:(1)序数。如[1] [2] [3]……(2)相应正文中上标注。如[1]等。(3)被引作者名。如两人以上则取第一作者名后加“等”字。后用半角圆点。(4)被引文题(篇、书)名。不加书名号(《》)。后用半角圆点。(5)出版单位。指出版社、报刊名、网址等。后用逗号。(6)被引题(篇、书)的出版时间。用2005(12),而不用2005年12月,也不用2005年第12期。(7)被引文献的页码。用“:345”,而不用第345页,也不用P345。2.例如:[2]马长英.处理管理者之间矛盾的多种方式及其选择.管理科学,1995(1):34其中除出版单位管理科学后用逗号;除页码34前用冒号外;其余均采用半角圆点。3.引用参考文献4条以下,为本项目不及格;7条以上为本项目优。(七)文后1.要注明指导老师。如:指导老师:***。其中指导老师为小五黑加粗;“***”为小五楷体。(八)装订1.页面设置一律为:上空30mm,下空24mm,左空25mm,右空25mm,对称页边距,页眉20mm,页脚20mm。用A4(297mm×210mm)标准大小的白纸,装订成册后尺寸为(292mm×207mm)。

山东大学李毅毕业论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专业教材《综合英语》系列教程 (四川大学社科处 )教科书英语专业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 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英语专业教材《综合英语》第二册,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专著《从莎士比亚到品钦—英美文学散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核心刊物《奥赛罗的文化认同》:《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出版),《奥赛罗的文化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材料》, J5. 《自我认识的局限—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其他刊物《二十世纪西方〈李尔王〉评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读丁尼生的诗〈哗、哗,哗〉》:《外语教学科研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二十世纪西方〈第十二夜〉评论》:《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第一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约翰.多恩的情诗和大小宇宙》:《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第二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大海与陆地之间》:《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第三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读丁尼生的诗〈哗、哗,哗〉》:《外语教学科研论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对〈瓦尔登湖〉中译本的几点意见》:《巴蜀译论》, 四川翻译学会 , 1997《读约翰·多恩的诗〈早安〉》:《四川社科界》,四川省社科院,英译汉《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国辞书出版社,1994《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灵性传统》:《基督教文化学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圣经〉与美国神话》:《基督教文化学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汉译英《四川名牌大词典》(40,000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的哲学色彩论和五原色体系》(15,000字):《陈滞东画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油画随想》(6,000 字):《萧涛生油画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李毅学科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学、国际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分层社会学。是一个旅美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西北大学78级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修满研究生学分。美国密苏里大学MU社会学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社会学博士。理论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世界体系论、社会发展大战略。方法论研究方向为定性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比较社会学。

李毅进入人们视野是在“深圳湾论坛”的一段演讲视频引发了关注。在视频中,说到今年的新冠疫情时,李毅是这么说的:“咱们死了四千多人……你等于一个人都没死嘛!”“咱们差不多也是接近零感染,接近零死亡。”“十四亿人死了四千人,那根本就等于没人得病”……

人们对于他言语的反感,大约是因为他是一位旅美学者,或许拿了美国人的好处,所以即使是想拍马屁,咱也未必领情。“十四亿人死了……等于没人得病”之类的言语,原本是用于酒桌上拍着胸脯自豪时的豪言,你拿来在正规场合讲,必定不行。

扩展资料

李毅主要英文著作为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美国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的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有2008年中译本。在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十多次。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0年第489号课题负责人,主编研究生教材《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1993。中国教育部科研项目【2008】890号“国际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课题负责人。著有:《社会学概论》2011,李毅选集第一卷《中国复兴大战略》2015,李毅选集第二卷《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2015。

李毅 场上位置:前锋 出生时间:1979年6月20日 身高:184厘米 体重:78公斤 现效力俱乐部:深圳平安 1991年3月-1994年3月在火车头少年足球队;获得1992年7月芬兰赫尔辛基杯冠军。 1994年3月-1996年12月在火车头青年足球队。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火车头足球俱乐部队,1998年1月入选中国青年队。 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在中国国奥队,1999年1月获登喜路比赛第二名。 1999年1月-1999年12月在北京国安队效力,获得甲A联赛第六名。 2000年1月-2000年12月在深圳平安俱乐部队,获得甲A联赛第九名。 2002年1月-2002年12月在深圳平安俱乐部队,获得甲A联赛第亚军。 Li Yi This article or section does not cite its references or sources. You can help Wikipedia by introducing appropriate citations. Li Yi (李毅) is a Chinese soccer player. A striker on China national football team. He now plays for Shenzhen Kingway. His off-field comments often overshadow his soccer skills. His random comments, such as ones that compares himself to the famous Frenchman Thierry Henry, make him a target for much critism and sarcasm.

李毅学科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学、国际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分层社会学。是一个旅美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西北大学78级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修满研究生学分。美国密苏里大学MU社会学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社会学博士。理论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世界体系论、社会发展大战略。方法论研究方向为定性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比较社会学。

李毅进入人们视野是在“深圳湾论坛”的一段演讲视频引发了关注。在视频中,说到今年的新冠疫情时,李毅是这么说的:“咱们死了四千多人……你等于一个人都没死嘛!”“咱们差不多也是接近零感染,接近零死亡。”“十四亿人死了四千人,那根本就等于没人得病”……

人们对于他言语的反感,大约是因为他是一位旅美学者,或许拿了美国人的好处,所以即使是想拍马屁,咱也未必领情。“十四亿人死了……等于没人得病”之类的言语,原本是用于酒桌上拍着胸脯自豪时的豪言,你拿来在正规场合讲,必定不行。

李毅主要英文著作为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美国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的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有2008年中译本。在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十多次。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0年第489号课题负责人,主编研究生教材《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1993。中国教育部科研项目【2008】890号“国际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课题负责人。著有:《社会学概论》2011,李毅选集第一卷《中国复兴大战略》2015,李毅选集第二卷《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2015。

大连理工楼梯毕业论文

重新写。毕业论文不合格,一般院校还会给第二次机会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成绩可以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由校答辩委员会根据各系答辩小组的评分,最终确定评分等级。以下是一种示例: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5%以内,优良比例不超过65%。

它是有用的。优秀毕业论文的好处如下: 1、不少学校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是发1000-2000元奖金的,当然,不同学校不同奖励。 2、硕士博士阶段也有优秀毕业论文,越往上分量越重,硕士的高于本科,博士高于硕士,如果你的博士毕业论文能评为优秀,那对你将来找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能拿到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说明你文章的质量还有数量都相当不错。

没有要求字数。字数没有上限,但是也不能太过头了,一般要求正文不少于3万字.四级提纲,当然各学校或者专业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大学生论文没有要求字数。硕士论文字数一般是3-5万之间,学校不一样,专业不一样,字数也就不一样,一般指导老师都会给出一个大概的字数条件,然而就会有人疑惑,这个字数怎么算。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设计

大工软件选择毕设都是先选择老师的,找到一个便于说话并且比较关心并能帮助你完成毕设的老师最好了,陈志奎,刘旸,蒋光远都挺好的。至于题目是在老师的基础上跟老师讨论的,毕设题目可以更改,可以临时替换,总之跟老师好好说话怎么都行其实。

浅谈钢筋工程质量控制你可以在万方里面查找需要下载的论文然后整理好放在一块发给我,我帮你统一下载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据由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的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将学士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及有关标准统一规定如下:(一)论文的结构(五条):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五项:1.题名(副题名);2.署名(学号);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4.正文;5.参考文献。(二)论文的正文(五条):1.正文要用五号宋体。2.连同正文以外的辅文,一律用单倍行距。纸打印。4.页边距:上、下为;左、右为75px。5.页眉字体为小5号宋体,页码从目录开始编号。(三)论文中使用基数词中的汉字、阿拉伯字(三条):1.其排列顺序为一、 (一) 1. (1) ①。2.其中“(一)”“ (1)”“ ①”后没有标点符号;“一、”后面为顿号;“1.”后面为半角圆点。3.正文中对以上五个序列中用得较多的是一、1.(1)三个层次。(四)题名(三条):1.题名用二号宋体加粗;居中。2.题名不超过17个字。3.如有副标题则在“——”后用四号仿宋体;居中。(五)其他辅文(三条):1.其他辅文是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后参考文献。2.以上字本身一律用小五号黑体并加粗。3.内容一律用小五号仿宋体。(1)摘要200字左右,一般不超过300字。不要写成写作背景、写作原因等,而要写成正文的内容提要,要反映论点与分论点;用小五号仿宋体。(2)关键词3~8个,用“;”相隔。(3)分类号根据自己的论文向图书馆馆员咨询。用小五号仿宋体。(4)文献标识码一般用A。用小五号仿宋体。(六)参考文献(三条)1.根据国家标准局批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参考文献要有7个要素:(1)序数。如[1] [2] [3]……(2)相应正文中上标注。如[1]等。(3)被引作者名。如两人以上则取第一作者名后加“等”字。后用半角圆点。(4)被引文题(篇、书)名。不加书名号(《》)。后用半角圆点。(5)出版单位。指出版社、报刊名、网址等。后用逗号。(6)被引题(篇、书)的出版时间。用2005(12),而不用2005年12月,也不用2005年第12期。(7)被引文献的页码。用“:345”,而不用第345页,也不用P345。2.例如:[2]马长英.处理管理者之间矛盾的多种方式及其选择.管理科学,1995(1):34其中除出版单位管理科学后用逗号;除页码34前用冒号外;其余均采用半角圆点。3.引用参考文献4条以下,为本项目不及格;7条以上为本项目优。(七)文后1.要注明指导老师。如:指导老师:***。其中指导老师为小五黑加粗;“***”为小五楷体。(八)装订1.页面设置一律为:上空30mm,下空24mm,左空25mm,右空25mm,对称页边距,页眉20mm,页脚20mm。用A4(297mm×210mm)标准大小的白纸,装订成册后尺寸为(292mm×207mm)。

青岛奥鹏直属学习中心挺好的你看看他的网站上有资源可能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大连理工毕业论文写作

论文的格式就像书一样的格式,有目录有总结,有心得,还要有你引用的什么书出自哪,这是写在最后的

每个学校要求的不一样啊。

1. 一定要使用样式 , 除了Word原先所提供的标题、正文等样式外,还可以自定义样式。如果你发现自己是用选中文字然后用格式栏来设定格式的,一定要注意,想想其他地方是否需 要相同的格式,如果是的话,最好就定义一个样式。对于相同排版表现的内容一定要坚持使用统一的样式。这样做能大大减少工作量和出错机会,如果要对排版格式 (文档表现)做调整,只需一次性修改相关样式即可。使用样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由Word 自动生成各种目录和索引。2. 一定不要自己敲编号,一定要使用交叉引用 。如果你发现自己打了编号,一定要小心,这极可能给你文章的修改带来无穷的后患。标题的编号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样式来实现,表格和图形的编号通过设置题注的编号来完成。 在写“参见第x章、如图x所示” 等字样时,不要自己敲编号,应使用交叉引用。 这样做以后,当插入或删除新的内容时,所有的编号和引用都将自动更新,无需人力维护。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图、表目录。公式的编号虽然也可以通过题注来完成,但我另有建议,见5。3. 一定不要自己敲空格来达到对齐的目的。 只有英文单词间才会有空格,中文文档没有空格。所有的对齐都应该利用标尺、制表位、对齐方式和段落的缩进等来进行。如果发现自己打了空格,一定要谨慎,想想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同理,一定不要敲回车来调整段落的间距。6. 参考文献的编辑和管理。如果你在写论文时才想到要整理参考文献,已经太迟了,但总比论文写到参考文献那一页时才去整理要好。应该养成看文章的同时 就整理参考文献的习惯。手工整理参考文献是很痛苦的,而且很容易出错。Word没有提供管理参考文献的功能,用插入尾注的方法也很不地道。我建议使 用 Reference Manager,它与Word集成得非常好,提供即写即引用(Cite while you write,简称Cwyw)的功 能。你所做的只是像填表格一样地输入相关信息,如篇名、作者、年份等在文章中需要引用文献的的方插入标记,它会为你生成非常美观和专业的参考文献列表,并 且对参考文献的引用编号也是自动生成和更新的。这除了可以保持格式上的一致、规范,减少出错机会外,更可以避免正文中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之间 的不匹配。并且从长远来说,本次输入的参考文献信息可以在今后重复利用,从而一劳永逸。类似软件还有Endnote和Biblioscape。 Endnote优点在于可以将文献列表导出到BibTeX格式,但功能没有Reference Manager强大。可惜这两个软件都不支持中文,据说 Biblioscape对中文支持的很好,我没有用过,就不加评论了。7.使用节。如果希望在一片文档里得到不同的页眉、页脚、页码格式,可以插入分节符,并设置当前节的格式与上一节不同。上述都是关于排版的建议,还是要强调一遍,作者关心的重点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表现就交给Word去处理。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做与文章内容无关的繁琐的排版工作,一定要停下来学一下Word的帮助,因为Word 早已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功能。我不怀疑Word的功能,但不相信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经常遇到“所想非所见”、“所见非所得”的情况让人非常郁闷。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情况也可以尽量避免,即使遇上,也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建议如下:8.使用子文档 。 学位论文至少要几十页,且包括大量的图片、公式、表格,比较庞大。如果所有的内容都保存在一个文件里,打开、保存、关闭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不保险。建议 论文的每一章保存到一个子文档,而在主控文档中设置样式。这样每个文件小了,编辑速度快,而且就算文档损坏,也只有一章的损失,不至于全军覆灭。建议先建 主控文档,从主控文档中创建子文档,个人感觉比先写子文档再插入到主控文档要好。9.及时保存,设置自动保存,还有一有空就ctrl s。10.多做备份,不但Word不可靠,windows也不可靠, 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备份才好。注意分清版本,不要搞混了。Word提供了版本管理的功能,将一个文档的各个版本保存到一个文件里,并提供比较合并等功能 。不过保存几个版本后文件就大得不得了,而且一个文件损坏后所有的版本都没了,个人感觉不实用。还是多处备份吧11.插入的图片、和公式最好单独保存到文件里另做备份。否则,哪天打文档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的编辑的图片和公式都变成了大红叉,哭都来不及了。

浅谈钢筋工程质量控制你可以在万方里面查找需要下载的论文然后整理好放在一块发给我,我帮你统一下载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据由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的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将学士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及有关标准统一规定如下:(一)论文的结构(五条):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五项:1.题名(副题名);2.署名(学号);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4.正文;5.参考文献。(二)论文的正文(五条):1.正文要用五号宋体。2.连同正文以外的辅文,一律用单倍行距。纸打印。4.页边距:上、下为;左、右为75px。5.页眉字体为小5号宋体,页码从目录开始编号。(三)论文中使用基数词中的汉字、阿拉伯字(三条):1.其排列顺序为一、 (一) 1. (1) ①。2.其中“(一)”“ (1)”“ ①”后没有标点符号;“一、”后面为顿号;“1.”后面为半角圆点。3.正文中对以上五个序列中用得较多的是一、1.(1)三个层次。(四)题名(三条):1.题名用二号宋体加粗;居中。2.题名不超过17个字。3.如有副标题则在“——”后用四号仿宋体;居中。(五)其他辅文(三条):1.其他辅文是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后参考文献。2.以上字本身一律用小五号黑体并加粗。3.内容一律用小五号仿宋体。(1)摘要200字左右,一般不超过300字。不要写成写作背景、写作原因等,而要写成正文的内容提要,要反映论点与分论点;用小五号仿宋体。(2)关键词3~8个,用“;”相隔。(3)分类号根据自己的论文向图书馆馆员咨询。用小五号仿宋体。(4)文献标识码一般用A。用小五号仿宋体。(六)参考文献(三条)1.根据国家标准局批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参考文献要有7个要素:(1)序数。如[1] [2] [3]……(2)相应正文中上标注。如[1]等。(3)被引作者名。如两人以上则取第一作者名后加“等”字。后用半角圆点。(4)被引文题(篇、书)名。不加书名号(《》)。后用半角圆点。(5)出版单位。指出版社、报刊名、网址等。后用逗号。(6)被引题(篇、书)的出版时间。用2005(12),而不用2005年12月,也不用2005年第12期。(7)被引文献的页码。用“:345”,而不用第345页,也不用P345。2.例如:[2]马长英.处理管理者之间矛盾的多种方式及其选择.管理科学,1995(1):34其中除出版单位管理科学后用逗号;除页码34前用冒号外;其余均采用半角圆点。3.引用参考文献4条以下,为本项目不及格;7条以上为本项目优。(七)文后1.要注明指导老师。如:指导老师:***。其中指导老师为小五黑加粗;“***”为小五楷体。(八)装订1.页面设置一律为:上空30mm,下空24mm,左空25mm,右空25mm,对称页边距,页眉20mm,页脚20mm。用A4(297mm×210mm)标准大小的白纸,装订成册后尺寸为(292mm×207mm)。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