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毕业论文电影史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电影史

《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原是法国《电影辞典》(让·路普·巴塞克主编,拉鲁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纪录电影”条目,中文(单万里译)原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出版的内部刊物《纪录电影》1987年第3-6期,公开发表于《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时译者作了一些修改。《电影与探险》(安德烈·巴赞)系根据原载《法兰西观察家》1953年4月号和1954年1月号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后收入《电影是什么?》文集,本书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选自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译自1966年修订版),是编者为该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单万里译)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英国自由电影》(阿兰·劳维尔)选译自作者与吉姆·希里埃合著《纪录电影研究》(纽约维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张雯译)原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时作了一些修改。《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胡濒)选自《当代法国电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节,原标题为“真理电影”,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罗伯特·C·艾伦)选自作者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国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一书的第9章,中文见《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或该书的中文版(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克劳斯·克莱梅尔)选自沃尔夫冈·亚克布森编《德国电影史》(德国斯图加特魏马出版社1993年),原文题目为“纪录电影:一个双重的困惑”。《世界电影》杂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个双重的困境--关于“纪录片”的概念》为题发表过本文的片断(聂欣如译),全文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战后日本纪录片的变化与发展》(渡部实)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高维进)选自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系该书的第13章。《香港新闻纪录电影发展史话》(余慕云)原载台湾《电影欣赏》1991年第7期(总第52期)。《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纪录片》(李道明)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原题目为“我的纪录电影经验”。《中国纪录片创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百年简史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第一个产业时期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罗明佑率先在一家私营公司里实现了制—发—放一条龙,他的经营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先进的,他试图结束中国电影的个人资本经营时代,进入垄断金融资本的高级阶段。然而当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战争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体系时,只能是被描绘在纸上的美好前景,罗明佑成了一位悲剧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数量取胜的作风固然可圈可点,但它成功地开发了东南亚市场,发展到现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线之长足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私营公司发展脉络的活历史。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到1926年雷玛斯离沪回国时,他的动产与不动产相加总计不下百万,足以号称“电影大王”。雷玛斯告老还乡时,张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经理张长福终于等到时机,立即于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电影院,组成中央影戏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戏院为领衔戏院,又吸收了“中华”、“平安”,中央影戏公司直辖7家影院。这条国片院线的形成是制片商涉足放映业的标志,同时中国电影的院线开始了新的划分。在北方,1918年开始经营北京真光电影公司的罗明佑将其属下3家影院,于1927年与经营西片的发行业务的英籍华人、平安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根属下的3家电影院合营,定名为华北电影公司。1929年华北电影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罗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轮、二轮中外影片上映外,还以平津为中心,在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青岛,乃至沈阳、哈尔滨拥有直接或间接管辖的院线,同时开展国内外影片的代理发行的业务,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北方地区的电影发行放映,经营的影院达二十多家,把曾垄断经营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为影院业名副其实的“华北王”。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回报,好莱坞八大公司纷至沓来,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关于当时电影的放映数量,有数字显示,美国电影以每年占进口影片数量平均80%以上的绝对优势控制着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甚至决定着影院业的生计。尽管国产片的总生产量只是进口影片输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国的放映率和受众人群来说,国产片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以美国片为主的外国电影。第二个产业时期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一、《阿甘正传》简介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二、《阿甘正传》的主题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参考文献:[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2006.[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2007.[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世界电影简史 1895~1910 ● 12月28日卢米埃在巴黎大咖啡厅放映自制的十部影片(1895) ● 第一家专映有声电影的「留声影院」在法国成立(1900) ● 柏格森之喜剧论文《论笑》发表(1900) ● 维他公司vitagraph成立(1900) ● 爱德温.波特的《美国消防员生活》采用复杂的户外拍摄镜头,并以溶的手法连接镜头,开启之后剧情片的拍摄手法(1902) ● 四月,美国第一家长期放映电影的戏院「电化剧场」在洛杉矶开幕,由汤玛斯.陶利创立 (1902) ● 传记公司开始在室内摄影棚使用人工灯光(1903) ● 美国第一家「五分钱戏院」在匹兹堡设立(1905) ● 爱弥儿.考尔正试探动画影片的可能性(1905) ● 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脸的步骤》,由詹姆士.史都华.布莱顿制作完成(1906) ● 李狄佛斯特发明的音管,指出电子声音扩音的可能性(1906) ● 澳洲的第一部警匪片《大盗凯利的故事》完成,长度约一小时(1906) ● 此年估计每周约有八千万美国人光顾五分钱戏院(当时美国人口约一亿人),而全美已有五千家以上的五分钱戏院(1907) ● 葛理菲斯到传记公司工作,因为影片生场量大,于是发展出分工模式,使得电影导演首度由不懂机器的人来担任(1907) ● 美国「国家检查局」成立(1907) ● 法国开始制作舞台式的艺术电影(1907) ● 爱迪生合组「电影专利公司」,授权拍摄、发行与放映电影(1908) ● 「火车大劫案」导演爱德温.波特与爱迪生公司决裂,爱迪生公司不久后停止拍片。至此初始电影渐被剧情片取代(1909) ● 卡尔.德兰姆利用IMP公司旗下的女演员:法伦丝.罗兰斯的假死亡消息,造成明星风潮 (1910) ● 葛理菲斯率领公司的演员与工作人员到洛杉矶定居,许多电影公司相继搬到加洲的好莱坞地方发展(1910) 重要作品: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0/梅里叶/法国/黑白 《美国消防员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第一部西部片的诞生。 《灵犬救主记》Rescued by Rover 1905/西希.赫普渥斯/英国/黑白 开创在屏幕上说故事的技巧,是葛里菲斯之前剪辑最巧妙的作品。 《鹰巢历险记》The Eagle's Nest 1908/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内容描述营救被老鹰捉去的婴儿的过程,葛里菲斯演出并在此片中学习到导演的技巧。 1911~1920 ● 华纳兄弟开始制作电影(1912) ● 第一本电影杂志《影剧》在美国问世(1912) ● 赛纳特的基斯东公司成立(1912) ● 阿道夫.索克成立「名人公司」(1912) ● 威廉.福斯成立「票房诱力公司」(1912) ● 赛纳特制作第一部美国喜剧长片《泰莉的伤心罗曼史》,使卓别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 ● 美国「环球公司」成立(1912) ● 葛理菲斯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1913) ● 西席.地米尔为了拍摄《番妻记》至加州,以每月七十五元租下好莱坞谷场(1913) ● 达达沙赫.法兰克完成第一部印度电影,器材则全部由英国进口(1913) ● 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华戏院「河滨戏院」建于百老汇(1914) ● 霍金逊成立派拉蒙公司(1914) ● ●贝拉斯哥的灯光技术师布克兰至好莱坞(1914) ● 梅里叶拍完他的最后一部电影(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许多国家管制敌国电影进口,间接为本国电影保留了发展空间(1914) ● 卡尔.兰姆建立宏大的环球摄影城(1915) ● 「电影专利公司」被法院宣判违反托拉斯法,宣布倒闭(1915) ● 葛理菲斯,英斯与赛纳特成立铁三角影业公司(1915) ● 「票房诱力公司」改名为「福斯公司」(1915) ● 1915~1917之间确立了好莱坞的经济模式(1915)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雨果.孟斯特堡写下《电影剧-心理的研究》(1916) ● 艾伦.瑞在《万神殿》中改良贝拉斯哥式布景(1916) ● 卓别林至转至「互助公司」发展(1916) ● 德国政府成立「乌发制片公司」,开始拍摄战争宣传影片,以压制国内的反战声浪 (1918) 还有很多,具体见: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毕业论文电影史研究

您是哪里朋友,你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呢?我也要写这个内容。

世界电影简史 1895~1910 ● 12月28日卢米埃在巴黎大咖啡厅放映自制的十部影片(1895) ● 第一家专映有声电影的「留声影院」在法国成立(1900) ● 柏格森之喜剧论文《论笑》发表(1900) ● 维他公司vitagraph成立(1900) ● 爱德温.波特的《美国消防员生活》采用复杂的户外拍摄镜头,并以溶的手法连接镜头,开启之后剧情片的拍摄手法(1902) ● 四月,美国第一家长期放映电影的戏院「电化剧场」在洛杉矶开幕,由汤玛斯.陶利创立 (1902) ● 传记公司开始在室内摄影棚使用人工灯光(1903) ● 美国第一家「五分钱戏院」在匹兹堡设立(1905) ● 爱弥儿.考尔正试探动画影片的可能性(1905) ● 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脸的步骤》,由詹姆士.史都华.布莱顿制作完成(1906) ● 李狄佛斯特发明的音管,指出电子声音扩音的可能性(1906) ● 澳洲的第一部警匪片《大盗凯利的故事》完成,长度约一小时(1906) ● 此年估计每周约有八千万美国人光顾五分钱戏院(当时美国人口约一亿人),而全美已有五千家以上的五分钱戏院(1907) ● 葛理菲斯到传记公司工作,因为影片生场量大,于是发展出分工模式,使得电影导演首度由不懂机器的人来担任(1907) ● 美国「国家检查局」成立(1907) ● 法国开始制作舞台式的艺术电影(1907) ● 爱迪生合组「电影专利公司」,授权拍摄、发行与放映电影(1908) ● 「火车大劫案」导演爱德温.波特与爱迪生公司决裂,爱迪生公司不久后停止拍片。至此初始电影渐被剧情片取代(1909) ● 卡尔.德兰姆利用IMP公司旗下的女演员:法伦丝.罗兰斯的假死亡消息,造成明星风潮 (1910) ● 葛理菲斯率领公司的演员与工作人员到洛杉矶定居,许多电影公司相继搬到加洲的好莱坞地方发展(1910) 重要作品: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0/梅里叶/法国/黑白 《美国消防员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第一部西部片的诞生。 《灵犬救主记》Rescued by Rover 1905/西希.赫普渥斯/英国/黑白 开创在屏幕上说故事的技巧,是葛里菲斯之前剪辑最巧妙的作品。 《鹰巢历险记》The Eagle's Nest 1908/爱德温.波特/美国/黑白 内容描述营救被老鹰捉去的婴儿的过程,葛里菲斯演出并在此片中学习到导演的技巧。 1911~1920 ● 华纳兄弟开始制作电影(1912) ● 第一本电影杂志《影剧》在美国问世(1912) ● 赛纳特的基斯东公司成立(1912) ● 阿道夫.索克成立「名人公司」(1912) ● 威廉.福斯成立「票房诱力公司」(1912) ● 赛纳特制作第一部美国喜剧长片《泰莉的伤心罗曼史》,使卓别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 ● 美国「环球公司」成立(1912) ● 葛理菲斯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1913) ● 西席.地米尔为了拍摄《番妻记》至加州,以每月七十五元租下好莱坞谷场(1913) ● 达达沙赫.法兰克完成第一部印度电影,器材则全部由英国进口(1913) ● 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华戏院「河滨戏院」建于百老汇(1914) ● 霍金逊成立派拉蒙公司(1914) ● ●贝拉斯哥的灯光技术师布克兰至好莱坞(1914) ● 梅里叶拍完他的最后一部电影(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许多国家管制敌国电影进口,间接为本国电影保留了发展空间(1914) ● 卡尔.兰姆建立宏大的环球摄影城(1915) ● 「电影专利公司」被法院宣判违反托拉斯法,宣布倒闭(1915) ● 葛理菲斯,英斯与赛纳特成立铁三角影业公司(1915) ● 「票房诱力公司」改名为「福斯公司」(1915) ● 1915~1917之间确立了好莱坞的经济模式(1915)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雨果.孟斯特堡写下《电影剧-心理的研究》(1916) ● 艾伦.瑞在《万神殿》中改良贝拉斯哥式布景(1916) ● 卓别林至转至「互助公司」发展(1916) ● 德国政府成立「乌发制片公司」,开始拍摄战争宣传影片,以压制国内的反战声浪 (1918) 还有很多,具体见: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百年简史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第一个产业时期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罗明佑率先在一家私营公司里实现了制—发—放一条龙,他的经营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先进的,他试图结束中国电影的个人资本经营时代,进入垄断金融资本的高级阶段。然而当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战争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体系时,只能是被描绘在纸上的美好前景,罗明佑成了一位悲剧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数量取胜的作风固然可圈可点,但它成功地开发了东南亚市场,发展到现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线之长足以独立支撑起一部私营公司发展脉络的活历史。与此同时,三大公司不同的制片策略也为中国电影奉献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明星”是“长篇正剧”的鼻祖、“联华”是“文艺片”的源头,而“天一”则把“稗史、神怪片”一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影片的类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续。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到1926年雷玛斯离沪回国时,他的动产与不动产相加总计不下百万,足以号称“电影大王”。雷玛斯告老还乡时,张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经理张长福终于等到时机,立即于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电影院,组成中央影戏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戏院为领衔戏院,又吸收了“中华”、“平安”,中央影戏公司直辖7家影院。这条国片院线的形成是制片商涉足放映业的标志,同时中国电影的院线开始了新的划分。在北方,1918年开始经营北京真光电影公司的罗明佑将其属下3家影院,于1927年与经营西片的发行业务的英籍华人、平安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根属下的3家电影院合营,定名为华北电影公司。1929年华北电影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罗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轮、二轮中外影片上映外,还以平津为中心,在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青岛,乃至沈阳、哈尔滨拥有直接或间接管辖的院线,同时开展国内外影片的代理发行的业务,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北方地区的电影发行放映,经营的影院达二十多家,把曾垄断经营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为影院业名副其实的“华北王”。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回报,好莱坞八大公司纷至沓来,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关于当时电影的放映数量,有数字显示,美国电影以每年占进口影片数量平均80%以上的绝对优势控制着中国电影的放映市场,甚至决定着影院业的生计。尽管国产片的总生产量只是进口影片输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国的放映率和受众人群来说,国产片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以美国片为主的外国电影。第二个产业时期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

首先,介绍电影的初始产生。中外产生都需要讲解。然后分别对中外的早期电影特点及其发展进行阐述,加一些例子引证。然后感想。

毕业论文电影史怎么写好

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这个,你可以看看戴锦华的《电影批评》

我的回答没那么多费话你在百度搜索打上四个字母IMDB``一定能照到你电影类毕业论文合适的东西``

写类型片的论文你就要先了解各种类型片的风格,然后看这部片子是如何贯彻或者颠覆这种类型的,分析电影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感受,但不要写成观后感性质的,而是要把握电影的叙事、剪辑、色彩等等对你造成的观感,也就是说不要分析故事内容,而是分析讲故事的方法

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论文

你连个题目都不出,太逍遥了吧。请补充些写作要求。2000字,是培训班的水平。

摄影技术论文2000字篇二 摄影中的创新技术问题 英文摄影Photography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ωphos(光线)和γραΦι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摄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摄影家的能力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1.摄影的类型 记录摄影。 摄影诞生,是为了记录。它诞生以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 艺术摄影。 随着摄影的发展,人们在摄影中不断地增加艺术元素,开始产生艺术摄影。它与记录摄影的区别在于艺术性的多少与高低,而无绝对的界限。例如:我们去照张相做身份证或留个影,一般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最多有点资料或记录价值。可是,齐白石先生的人像,多年过去了,至今仍是世界20幅最优秀的人像作品之一。其中的差别就在于艺术性的高低。 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的唯美的画面语言及美好的设计内涵一直是人像摄影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19世纪后半叶,英国摄影家雷兰达拍摄出了曾被预言为“摄影新时代来临了”的作品——《人生的两条路》,在摄影还被轻视的当时,这幅作品就以其劝勉性的主题和油画式的构图,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极高评价。可以这样说,雷兰达对推进摄影被承认为一门艺术功不可没。从此,画意摄影逐渐成为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 水墨风格摄影。 和传统的水墨画一样,目前出现的水墨摄影作品,按题材,可以分为风景和花鸟,对应国画中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按手法和意境,可以分为抽象和具体,对应国画中的写意和工笔。水墨风格的摄影照片虽然少不了Photoshop等软件的后期加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扭曲原照片。好的水墨摄影作品要尽量少地修改原照片,它考验更多的是摄影师的构图和捕捉光影的能力。 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普通设摄影记录物体面上的光强分布,不能记录物体发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立体感。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也可以重现全部景物。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2.摄影技术的创新 摄影艺术的追求与科学技术的追求不同,科学技术的追求总有新的领域去探讨和追寻。摄影艺术的目的即在于激发观众的智慧和感情。它的新领驭就在于摄影艺术家内在的探讨。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般,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摄影艺术家独有的个性和表现就是他能追求而带来的新领域。 摄影常常被人称为“视觉的语言”,相机则被形容为“第三只眼睛”。如果我们认真地看待它,“第三只眼睛”所看到的将是独具慧眼的观察,而“视觉的语言”所表达的将是独特的个人情感和思维,那么摄影作品的价值就不再是任何先进的科技所能够取代或者复制的了。 作者本身的气质素养决定了作品创新的个性。 文化孕育了个人艺术的气质和修养,作者本身的文化气质和素养就是作品创新的度量衡。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融,摄影的创新需要对世界趋势的高瞻远瞩,需要对优秀作品的借鉴学习,需要对大胆另类作品的批判容纳。摄影作品的生命力,反映了摄影者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激情。摄影者必须不断拓宽视野,并将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创新才会在作品中有更深刻的体现。可以这样说,创新既是衡量摄影者对世界认知和包容的尺度,又是摄影作品容纳百家所长获得的认同。 注重细节表达是摄影创新的基本手段。 我们在进行摄影创作时,要对作品有清晰的概念和准确的定位,除了熟练地运用摄影技术技巧和造型语言之外,还要善于倾注情感,渗透更强的情绪,创作中更要注重细节的表达和细节的处理,以展现生活中最具代表意义和最美的一面,从而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人们都说梵·高的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创新外,除了画风创新,人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梵·高在画里画出了无形的风。摄影也一样,需要用细节传递摄影者本身的情感,需要通过细节来探索和发现。 突破个人思维局限,对题材进行深层挖掘是作品创新的重要环节。 摄影作为个体的视觉造型艺术,首先注重的是个性化的张扬,而创新则从作者个性的逆反思维开始。逆反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反传统思维。这种思维锐意求新,完全不羁于传统的摄影理论和法则。 由于作品代表的是摄影者的个性,而个性的表现则是作者进行思考和接搜新思路的体现。个性的创新包括作品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在形式上的新颖。标新立异的创作思维往往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尽管后来可能会引起竞相模仿,但是人总是认同第一次出现的事物。有时候拍摄同样的内容,作者别出心裁同样会使作品有别于其他的特质,这就是一种创新。 关于这一点,我在风光摄影的时间上有很深的体会。摄影考验的是摄影者对题材观察的细心、等待的耐心和不厌其烦踩点的决心。有了这“三心”,才能发现在不同时间空间之下同一景物呈现的不同状态,并在瞬间的快门中捕获鲜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样做的收获是:作品最终能够以新的形式表达自然景物最富表现力的一面。 3.结语 总之,摄影的创新不但需要对题材进行细节的“微距”观察,而且需要对世界艺术氛围的“广角”观测,更需要作者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它是摄影者对摄影艺术的义务和对艺术的更好的诠释。作为新一代的摄影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在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上创新,而且要在作品四项内容上大胆创新,创作出内容丰富、思想性强、富于时代精神、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夏洪波.浅析创新思维对摄影作品的影响.文学与艺术,2011,(5). [2]尹秋颖.浅析摄影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 [3]刘军杰.探究摄影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教导刊,2010,(36). 看了“摄影技术论文2000字”的人还看: 1. 浅谈摄影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摄影技术论文 3. 浅谈摄影相关论文范文 4. 浅谈摄影的艺术论文 5. 浅谈摄影技术艺术研究论文

一、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1.旅游胜地的自然风光需要文化积淀,摄影文学可以促进这一进程的迅速完成。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那么,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她们的魅力都会大大减弱。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因为二者如果在诗中实现真正的有机统一,那么诗的价值会成正比地随它的材料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景美和情美的有机融合要比单纯的景美或情美富有感染力。这是一种“复杂的美”,而“难美”和艺术上的“伟大”看起来是等同的。摄影文学无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量的。2002年11月8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推出了张家界风光专版《江山如此多娇》。可以说,在1980年以前,张家界无与论比的自然景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著名画家吴冠中向世人揭开张家界神秘的面纱以后,随着人们的开发,张家界的容姿日益妖娆。而摄影文学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张家界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张家界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2.没有实感的想象容易缥缈、空洞。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艺术作品首先作为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斑点、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或者时间特征、或者空间一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正因为如此,这种作品与人们承认它具有什么尺度的艺术价值、怎样解释它的内容这一点无关,甚至与根本是否知觉它、或者它埋藏在地下、储存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这一点无关。当然,不能把艺术作品归结为这种物质结构,但是,没有它、离开它、独立于它、不依赖于它,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形成物蕴涵在这种结构中,处在这种结构中,不脱离于它,只有通过它才被感知。因此,艺术作品的物质结构方面是它的本体论状态,是它的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和条件,同时是它的直接的感性可感的面貌。”(见该书第278-9页)桑塔耶纳在《美感》中也说:“虽然一件衣服、一座大厦或一首诗的感性材料所提供的美多么次要,但是这种感性材料之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在这里,物质美对于感官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刺激我们同时它的形式也是崇高的,它提高而且加强了我们的感情。如果我们的知觉要达到强烈锐敏的最高度,我们就需要这种刺激。举凡不是处处皆美的东西,绝不能销魂夺目。”(见该书第52页)莫·卡冈认为词汇是一种物质结构,但词汇的韵律和我们需要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实感是两回事。为了追求这种实感,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鲍风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长江日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扫描。他指出,今年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了两本书,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特征的“图文并茂”的书真正出现的标志。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图本”三字,书有沈从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写的地区的风光绘画。在《边城》中,书中还有一幅幅饱含湘西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和小说情节发展互相映照,使“图”和“文”均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图”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共同完成着一种“文化旨向”的传播。在《湘行散记》中,不仅有黄永玉画的湘西风情水墨画,也有沈从文自己为自己的文章所画的插图。当时沈从文因母病还乡,每天写信向张兆和报告沿途见闻,并在信后附上插图,这些插图和信的内容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插图本《边城》中,黄永玉用画,卓雅用摄影作品,“图说”小说内容,单纯地看一幅幅插图,可以感受到小说本身的那股浓得化不开的“氛围”。插图本《边城》和《湘行散记》图片虽是黑白的,但在书中构图不一,同样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这种插图的确有助于人们身临其境。否则,文学描绘如何入神如画,也难以达到这种奇妙的效果。这种对实感的追求是当代社会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摄影文学应运而生,比这更充分地开发了人们的全部潜能。3.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没有文学描绘,很难展开它的丰富历史内容。有些摄影艺术作品只有插上了文学想象的翅膀,才能振翅高飞。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又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信条,小孩也能说,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信条包含着他的全部生活的意义。小孩也懂得宗教内容,可是对小孩来说,这种宗教内容的意义只是这样的东西,即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都还在它之外。”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本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但一般的人很难感受出来,而文学就可以对摄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进行去蔽和展示。例如,2002年4月1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了李希凡的一幅摄于1954年12月25日的照片,题为《在毛主席身边》。如果没有李希凡的回忆散文,那么人们是很难从这幅照片中捕捉更多的历史内容的。但是,这幅照片的确蕴含了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历史内容。当然,李希凡所配的散文绝不仅仅是这幅照片的解说、补充,而是相得益彰。因为李希凡在散文中表达了这幅照片所没有蕴含的东西。可以说,照片是过去的,散文是现在的。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了多少人事苍桑,毛主席还活着,还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这篇摄影散文告诉我们的。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二、摄影文学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摄影文学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呢?对这个问题,我国不少学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先后提出了“审美复合论”、“审美错位论”、“内爆论”、“螺旋结构论”和“互文论”等。这些对摄影文学的界定都丰富了人们对摄影文学的认识。起初,我们认识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马龙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审美复合论”。他说:“成东方先生所讲的‘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在这里,既讲了摄影文学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也讲了摄影文学与其它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又讲了摄影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这个结构包括自然美的审美、科学美的审美和自然美与科学美复合的文学艺术的审美。”其实,摄影文学有较复杂的一面,也有较简单的一面。刘纲纪认为摄影文学“还可更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个大学生、出租车司机、清洁工一天的生活,北京某个胡同的面貌,重要的文物古迹,科技的发明创新、时装表演,国家重大项目(如三峡工程)的建设,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动,各地的自然风景、生态保护,老百姓在公园的锻炼健身、文化娱乐活动,各个社区的风光、建设,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大的企业、商场、饭店的景观,格调健康、向上的各界演艺明星的生活,均可拍摄。我以为‘摄影文学’的‘文学’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可以和新闻报导、报告文学结合起来,尽可能贴近社会各界群众的日常生活。”他提出:“摄影与诗、散文的结合较易,困难的是如何以摄影表现小说的内容,找到这种表现特有的形式、规律,以区别于连环画,小说的插图,这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见2002年5月10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对这个问题,人们作出了不同的探讨。有的倾向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结合,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创作摄影小说,有的倾向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这较适于改编小说名著。这都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审美复合论”的确揭示了摄影文学的复杂的一面。但有些摄影诗,摄影散文的内在构成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这就不能用“审美复合论”去把握。王一川希望通过阐明摄影文学的摄影艺术和文学相互结合的缘由揭示摄影文学的特征。他分析了摄影文学的各种构成成分,认为:“摄影艺术和文学各有其得失。摄影艺术长于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在深入思维领域时却是间接的;而文学善于造成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却在还原视觉效果上失于间接性。把两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显的:摄影艺术无法如文学那样提供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而文学难以像摄影艺术那般呈现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是,如果把这两门各有得失的艺术相互‘匹配’走来,却可以获得相互开启和相互补足效果;摄影艺术的视觉性与文学的思维性相互开启即互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新优势;同时,前者恰好补足文学的视觉间接性,后者又补足摄影艺术的思维间接性,从而达到互补。而正是这种相互匹配产生的互启和互补效果,为摄影艺术与文学综合成为摄影文学,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缘由。于是我们就有了摄影文学这门新兴边缘艺术。它由照片和文学两部分相互匹配而成为一个整体。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各自独立前提下的携手合作;也不是随意拼贴、凑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成互启互补的效果,由于产生这种互启和互补效果,摄影文学显示出新奇而强劲的表现力。”的确,这两种艺术各有优势各有局限,但这并不必然导致结合。同时,这种结合既可能增值,1+1>2,也可能相互损害,1+1<2。孙绍振在进一步地解剖了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及其关系时提出了“审美错位论”。他说:“对于摄影文学的艺术价值,其摄影的质量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其文字的质量却是更为关键的。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摆脱被动,不能局限于对画面的说明;然而又不能完全脱离画面,这应该与画面保持一种错位,文字与画面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不是被动依附的关系。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情绪的张力场。当然,不能是抒情,直接抒情会导致滥情,它只能是一种叙述,但又是一种想象的索引。在叙事与情感的提示之间,在画面与文字之间保持一种错位性张力是摄影文学的生命之所在。”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关系不一定都是错位的。有时,它们可能是相互规定,相互阐发。这种关系很可能是互为比兴的。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不同于过去的带插画的章回小说,带文学说明的连环画、卡通画,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题诗画,这个不同就在于它是由摄影与文学结合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摄影与文学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发现、相互阐释、相互擢升的对话性关系。摄影文学中的摄影与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一个是直接面对生活或自然,一个则是面对已经完成的艺术品,这就是说,一个从生活或自然中去发现,并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一个从已有的发现中去再发现,从而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导到某一个特定的视角上。当然,创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还要反馈回来,前一作品由后一作品的启发而又有新的发现,于是不得不作进一步的修改。”他提出了“螺旋结构论”。“摄影文学作为艺术整体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像遗传基因一样的螺旋结构。它们不仅在互相发现和互相阐释,而且在互相攀援和擢升。摄影中包含的诗意启迪着文字,文学中蕴孕的画面照示着摄影,当在摄影文学中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都因这种碰撞而净化了、升华了。它们既是自己,又不再是自己。”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是一种螺旋结构很有道理,但他认为摄影文学中的摄影和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不完全符合事实。摄影文学成为人人都可以创作的艺术形式,就因为它能够即兴创作。这种即兴创作不存在一先一后的情况。从上可以看出,人们对摄影文学的探讨虽不完善,但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摄影文学的一些本质特征,我们要在推动摄影文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和综合。钱钟书在《七缀集》中指出:“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名为“文选”,实则人选。’(《己畦集》卷三《选家说》)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则’是《历代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更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段思想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狄德罗在《关于戏剧演员的诡论》中提出: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惟妙惟肖地体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中”,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于外”;譬如逼真表演剧中人的狂怒时,演员自己绝不认真冒火发疯。其实在十八世纪欧洲,这并非狄德罗一家之言,而且堂·吉诃德老早一语道破:“喜剧里最聪明的角色是傻呼呼的小丑,因为扮演傻角的决不是个傻子”。正如扮演狂怒的角色的决不是暴怒发狂的人。中国古代民间的大众智慧也觉察那个道理,简括为七字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钱钟书说:“狄德罗的理论使我们回过头来,对这句中国老话刮目相看,认识到它的深厚的义蕴;同时,这句中国老话也仿佛在十万八千里外给狄德罗以声援,我们因而认识到他那理论不是一个洋人的偏见和诡辩。这种回过头来另眼相看,正是黑格尔一再讲的认识过程的重要转折点:对习惯事物增进了理解,由‘识’转而为‘知’,从旧相识进而成真相知。我敢说,作为理论上的发现,那句俗话并不下于狄德罗的文章。”(见该书第33-5页)这就告诉我们,引进西方的各种先进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管中窥豹,以一斑代替全豹。这是我们在探讨摄影文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其实,摄影文学的出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世界界限的扩大和缩小的规律。他指出:“人类艺术发展的这些整合力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结合的三种不同方法可以称为聚集法、格局配合法和有机构成法。”(见该书第246页)聚集法就是不同艺术作品在某一段空间或时间中的机械联结,因此,所形成的聚集物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同其它部分有着纯外在的联系,同时完全保存着自己的艺术独立性。例如,通常音乐会节目单上各种不同艺术的结合就是这样,这里一个节目跟在另一个节目的后面,另一个节目演完就演它,它以一种“三一律”同所有其它节目相联系,——地点的统一(音乐会的舞台),时间的统一(这场演出进行的时间),而代替情节统一的是统一的报幕员……另一个例证是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和雕刻纪念碑的聚集物。这里楼房和纪念碑相邻而立纯属偶然,人们对它们的知觉是独立地和相互隔绝地进行的,它们不能形成统一和完整的艺术格局。而当这样的格局被创造出来时,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已经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当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甚至是应该)逐个仔细观察普希金剧院的建筑和小广场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纪念碑,最后还有俄罗斯大街的背景,甚至连同它的每一个断面,但是这个复杂的格局的任何一个成分都要求我们将其置于同其它成分和整体的关系中,因为没有这个相互关系、节律的重复和明显的对峙的体系,它便不会把它的审美意义充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样,作为艺术整体而设计的音乐会的演出中,每一个节目都以发展的情节的逻辑同其它节目相联结,而且这样一来就被导演一总导演引入同前后节目的相互中介的体系中,成为某种“舞台格局”,其组成部分的独立性又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格局配合法。艺术整体化的第三个方法是有机构成法,它表现在两种或几种艺术的互相融合产生性质上独特的和完整的新艺术结构,它的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合得只有通过科学分析才能在空虚结构统一体中把它们区分开来。艺术创作基本形式的联系的这种方法为诸如大合唱曲所固有,在这种大合唱曲中诗文和旋律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统一体,或者为沙尔特尔斯基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罗斯特拉圆柱类型的建筑一雕塑建筑物所固有,这里的艺术“组成部分”也同样牢不可分。离开建筑,著名的帕提侬神庙檐壁的结构简直不可理解,因为可以用内接的嵌入的山墙尖三角面的形式对它作出解释。不同艺术联系的第三种类型是有机构成,它有别于前两种类型,产生于特殊的原因,获得了特别重要的形态学意义,因为在这条道路上正在形成在质的方面独特的新艺术结构——艺术的新样式和新品种。摄影文学就是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构成。这种综合的条件首先是文字,然后是印刷术的发明;由于有了文字和印刷术,人们有可能把活的语言变为固定的空间的语言,换言之,有可能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并以此为文本与徒刑和装饰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如果说在书籍艺术中造型和实用艺术是文学的庇护下进行综合的话,那么在漫画、讽刺画和宣传画中情况则相反;诗文与造型和实用艺术的结合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造型和实用艺术。而摄影文学中的文学不是摄影的注脚,摄影不是文学的图解,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它们构成一个既丰富又充满生命的审美意境。同时,摄影文学也是现代科技产物。莫·卡冈指出:“二十世纪产生了现代技术开辟的空间和时间的艺术联结的极为丰富的可能性,——我们只要提及电影和电视就足以说明问题;在新的技术基础上人们正在探寻着声音结构和非再现的颜色结构和立体一选型结构相结合的前所未有的方法(色彩音乐,动力学艺术)。”(见《艺术形态学》第252页)虽然摄影文学和中国古代题诗画有区别,但不能把摄影对现实的反映同绘画一书画刻印艺术对现实的再现绝对对立起来;这里的差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照相术的出现,就没有摄影文学。因此,摄影文学既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然而,莫·卡冈说:“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全从属于后者。”(同上)这个规律就不完全适合摄影文学。摄影文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更复杂,既有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情况,如有些摄影报告文学、摄影小说,又有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情况,如有些摄影诗等。三、人人成为创造艺术的主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这个理想不是反对分工本身,而是反对强迫分工。他们指出:“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7-8页)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段,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转引自《回到中国悲剧》第93页)正如莫·卡冈指出,古代艺术混合性的解体保证了艺术创作不同方法的独立存在,同时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审美后果。具有积极的后果是因为,这里同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所有其它领域中一样,劳动分工是互相隔绝的并成为狭窄专业化的活动形式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为获得任何成果都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从古代混合的线团中抽出一些单根线来的历史过程也具有明显的消极后果。巨大的成就会变成同样严重的损失,即混合创作所具有的艺术反映生活的多面性和圆满程度的丧失:须知,艺术掌握世界的不同方法的结合能够使描述的内容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辉的照射,能够摹拟主、客体联系的各个方面,创造多维的“大容量”的形象,而不是单方面的、似乎只在一个语言、音乐或舞蹈等平面上展开的形象。在历史上,艺术创造往往成为极少数人垄断的领域。当然,在艺术这种发展过程中,基层民众也进行了艺术创造,只是这种艺术创造还处在自发阶段,没有上升到自觉阶段。这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瓦·本杰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机械复制在世界上开天辟地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仪式的寄生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了。”“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下解脱出来,它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第243-7页)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成为人人都可以欣赏的对象,再不是极少数人垄断的对象。人人成为欣赏艺术的主人。摄影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艺术的主人。当前,民谣和民歌的广泛流行,虽然形式相当粗糙,甚至有的有些粗鄙,但是因为有些民谣和民歌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一些真实的东西,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人们的某些思想感情,至少减缓和减轻了人们的某些压力和郁闷。所以这种粗糙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当今大众狂欢的形式。随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照相机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将会主动地创作摄影文学,摄影文学将成为人们喜爱的创作形式。只是有的保存下来,发表出来,成为共享的对象。有的仅仅以个人独享的形式出现。其实,不同的人对人生、对家庭、对历史、对社会都有比较独特的感悟,只不过这些感悟比较零散而已。这些感悟以摄影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就相当完整了,就构成了一部艺术作品。可以说,单独的摄影难以表现富有韵味的内容,单独的思想感情的感悟也难以构成完整的文学作品,只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艺术作品。例如,2002年3月2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的金开诚的《西湖漫步》。“万众寻春挤满山,游人佳景两难堪。西湖最好无名处,风自清新月自闲。”金开诚在《西湖漫步》中无一处写“我”,但无一处不是写“我”。可以说,这个“西湖”既是风景名胜西湖,也是文化名人金开诚。这首《西湖漫步》的诗和金开诚这个文化名人结合起来,产生了远远超出诗本身的丰富意蕴,具有味外之旨。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相当灵活、自由。它的出现标志着人人将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人。

springboot毕业论文电影

Spring Boot是一个开发框架,它基于Java Web开发技术,提供了许多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发Java Web应用程序。Java Web和Spring Boot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Java Web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技术栈,Spring Boot是在这个技术栈上的一个开发框架。所以,基于Spring Boot开发的毕业设计和基于Java Web开发的毕业设计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存在一些区别。例如,Spring Boot项目可能使用更多的Spring框架相关的组件,并且可能会使用一些Spring Boot特有的特性来开发应用程序。

基于 Spring Boot 和基于 Java Web 实现毕设的开发方式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框架选择:使用 Spring Boot 的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 Spring Boot 提供的大量现有组件和框架,如 MyBatis、Hibernate 等,而基于 Java Web 则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框架或自行实现。2. 依赖管理:Spring Boot 自动管理库和依赖版本,大大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而基于 Java Web 则需要自己管理库和依赖版本。3. 配置文件:Spring Boot 可以通过或文件统一管理项目配置,而基于 Java Web 则常常需要通过等配置文件来进行项目配置。4. 开发效率:使用Spring Boot可以更快地实现搭建项目,而使用Java Web则需要开发者自行搭建整个项目框架,所以相较较之,Spring Boot会获得更快的开发效率。综上所述,基于 Spring Boot 和基于 Java Web 的毕设开发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_

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推荐如下:基于SpringBoot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web的疫情期间物资分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python的成都市二手房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 基于SpringBoot的电子秤串口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疫情防控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开源协会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汽车租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Java的同城临期视频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基于SpringBoot的协同过滤就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SpringMVC的互联网招聘求职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SrpingBoot+react的资源登记分享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基于Springboot的货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pringboot的医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快递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基于Springboot的博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eb应用的互助型旅游网站系统开发基于SpringBoot的沉浸式在线视频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Springboot的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python的新冠疫情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Python的SIFT和KCF的运动目标匹配与跟踪 毕业论文+项目源码基于Python决策树算法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分析 设计报告+代码及数据基于Sring+bootstrap+MySQL的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 课程报告+项目源码及数据库文件基于C++的即时通信软件设计 毕业论文+项目源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