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其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说是农民英雄,有说人是起义叛徒,有人说是新兴市民,有人说是开明地主;还有人提出,大闹天宫时他是急于向上爬的野心家和愚蠢的罪人,而西天取经时则是理想的奋斗者和改革的英雄。其实,不去追述他的政治倾向,单就其人格魅力,以我们当今时代的眼光去看,无论是大闹天宫时的英雄气概和叛逆精神,还是西天取经时屈服的嫌疑和造福于人群,都只是他人生里成长的阶段,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意义的路程。在孙悟空的人生里,前一阶段他是个率性而为天真烂漫勤奋聪慧的孤儿,后一阶段这个孤儿在多年沉寂后一举奋发,一路斩妖除魔,忠心护主,为民除害,造福苍生,终于修成正果,功德圆满。
孙悟空的历史原型是个复合原型,但是它的核心原型是王艮。依据:1、王艮落户于东台。注意在东边,和孙悟空出生地方向一致。2、王艮十多年的自学,孙悟空在遇到菩提前,也是常年自学为主。3、王艮在38岁时听到塾师黄文刚(江西吉安人)说江西巡抚王守仁的学术观点,。38岁时远赴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孙悟空也是三百多岁听了樵夫的话跑到西牛贺洲向普提拜师、学习。王艮他好学心切、求知若渴的王艮,立即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不远千里,趋舟江西,执弟子礼拜见王守。这就对应了孙悟空不理会猴群,从老家承舟过海的跑到西牛贺洲。4、王阳明一开始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之意的“艮”字;孙悟空也是不懂礼数、好动,也被取了一个名字、希望其空。5、王艮经常与师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就和孙悟空一样,刚开始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一样。6、王艮强调身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就和孙悟空一样重身轻利,就是要学长生不老。7、王艮有一次坐“招摇车”(蒲轮)招摇过市,遭阳明指责。这就对应孙悟空有筋斗云且喜欢招摇,菩提老师批评。8、王艮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王阳明闻讯大为震怒,欲设法召他回来“痛加制裁”,但已鞭长莫及,他的学术思想已流传四方。这就对应着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就到处显摆,最终惹怒了菩提。9、他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后来孙悟空为了为了保密,自称是:天生圣人。10、王艮攻击当时统治者,被斥为“异端”。这就对应了孙悟空大闹天宫。11、王艮在生活道路的探索中,曾从事过学医和行医活动,想通过医道来谋求生活之路和医治社会。这对应着孙悟空很突兀的就会看病制药的本事。12、至于王艮的老师王阳明在江西,西边。王阳明也是儒释道合一的人,叫心学(注意是心)核心是儒家(喜欢搞教育),道家成分高于佛家(七十二变等)。王阳明能力出众,声望高,但是功高震主,被人嫉妒排斥和打击,只能低调讲学了。这就对应了菩提的住所(西边)、门联(心)、妙演三乘教,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三教)担心他人的:必然加害!(个人心理阴影)。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孙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闹天宫是他的一段光荣历史;后来他参加取经队伍,尽管头上戴着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动,但他的火眼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毛泽东有两句诗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地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特点。最能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聪明;《三打白骨精》可见他的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马克思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孙悟空的种种“神通”,正包含了古人对自身力量增长的幻想和对征服自然的自信。孙悟空是中国人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与孙悟空相映成趣的是他的师弟猪八戒,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同时也有很多引人发笑的东西。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如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扫垃圾等等,都是他来干,不过只要有机会他就偷懒睡大觉;与妖精们斗起来猪八戒也是十分勇敢的,但也有时会借出恭(上厕所)逃避战斗。猪八戒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身上的许多小毛病: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物而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较起来,第三位徒弟沙和尚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但他乃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而小说中的唐僧则是一个由作家创造出来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这个唐僧又是相当窝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滚下马鞍,涕泪交流,一旦离开了徒弟,他就连饭也吃不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孙悟空主动除妖时,唐僧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闭上眼大念其紧箍咒,使孙悟空无法去战斗除妖,结果自己往往遭灾受罪。唐僧本来是去西天取经的领导人,但小说中对他批评得很厉害。这就表明《西游记》并不宣扬宗教,不过是利用取经一事作为叙述故事的框架而已。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的很多情节都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的孙悟空形象更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于这一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了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品格。‘西天取经表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版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天宫众神和如来佛祖被看做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有意无意地突出了“造反有理”的主题,这在建国以来关于《西游记》的一些文艺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样来理解《西游记》这部小说,笔者认为是有失偏颇的。其实这部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孙悟空这一形象,还应该有着更加深刻丰富的含义,当然,孙悟空是这部小说的一号主人公,它的形象至关重要。在它身上,有人性的刻画,但这是历经磨难逐步形成的,其早期,则更多的是兽性和妖性。那么,悟空的这种兽性和妖性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脱却的,《西游记》中有着充分的展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丰满和完善的。以下笔者就这一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妖性出现之前 孙悟空这一形象本身就很复杂。它是一块仙石所产的石卵而化作的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这说明它本身就是一个动物,与其他兽类无异。书中在这里特别提到“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来形容它与众猴的谈话,更证实了这一点。当然。此时它还是一个出身奇异的动物,在花果山中占山为王,与众猴同处,这时还没有显露出它的妖性。但书中提到“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能活“三五百载”而不死,证明它又不是普通的猴子,有着妖性产生的先天条件,遇到一定时机就会转化为妖魔。 孙悟空在花果山这三五百载,《西游记》中并未详写,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段时期内它与其他兽类无异,过着同样的生活。本来,求生是任何动物的本能,所以,书中接下来写孙悟空“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坠下泪来……。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其忧虑可见一斑,但孙悟空并不像其他动物那样逆来顺受,坐等死亡,而是积极地去寻找长生不死之方。得知佛、仙与神圣三者能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渺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之生,常躲过阎君之难。’”“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 次日,悟空便辞别众猴漂洋过海,寻访三者。此行意义非同小可,惟此,造就了悟空的妖性;惟此,才有了后来的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等一系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情节。 二、妖性的产生 悟空历经艰险,终于如愿以偿地拜在了神仙须菩提祖师门下学艺。初始,祖师问悟空姓什么,悟空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当然是悟空误会了师祖的意思,但也可以看到它此时的确无性,更遑论妖性了。悟空的妖性究竟出现于何时呢?应该是在它在学艺的过程中。师祖擅长的本领很多,“‘道’ 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成正果”,这些高深的本领悟空都未学,只学了所谓的“长生妙道”和七十二变以及斤斗云等。这些皆非正果,只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悟空由此误入歧途,雕虫小技筑就其妖性。应该说,师祖对此是负有责任的也可以说,这个妖性的悟空是师祖刻意造就的。日后悟空的妖行均在师祖的预料之中。下例可以为证:一日,师兄弟们闲聊时让悟空演练所学的绝技,“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恰巧被师祖看到,执意要悟空离去,并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由此可见,孙悟空的妖性是在其向须菩提师祖学艺之中产生的。 三、妖性的发展及其高潮 孙悟空的妖性产生于其学艺过程中。悟空被逐后的遭遇及其所作所为展现了其妖性的本质特征,这是其妖性的发展阶段。学艺回来以后悟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其他妖怪手中重新夺回花果山,继续占山为王。此时的猴王今非昔比,再没有了往日的纯真,反而增添了无限的本领。凭借这些本领,去龙宫强索金箍棒,去地府勾销生死簿,且都如愿以偿,这使得其妖性得以进一步的强化和固化,并最终导致了大闹天宫以及以后一系列事件,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其妖性发展及其高潮的时期。 对于大闹天宫。以往的电视剧,动画片以及戏曲舞台上的这一幕都是表现得波澜壮阔,光彩照人,极力突出孙悟空的造反英雄形象,然其所蕴含的另一层面,即其妖性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的程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其予以揭示。 原文中第十四回,猎户刘伯钦曾对唐僧说道:“先年间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王莽篡汉历来被后人唾弃,把他与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相提并论,可见在作者眼中,这二者的性质是雷同的。 孙悟空上天宫及其大闹天宫的原因究竟如何? 孙悟空第一次上天乃是太白金星下界相请。只因悟空妖性发作,在下界连连闯祸,闹得鸡犬不宁,众神告到上天。玉帝欲行招安术,息事宁人,遂派太白金星奉旨前行。金星来到花果山,招见悟空并曰:“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箓”,闻此,悟空欢喜,上天做神仙何乐而不为,遂与金星前往。然其上天后,行于南天门外受阻,悟空不悦,说: “既请老孙,如何教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此为后来妖性发作埋下伏笔。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在任期间暂时隐蔽了妖性,工作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把天马养的“肉满膘肥”。然当其闻弼马温只不过是一个无品无级的小官时,愤然回到花果山。其实花果山才是它真正安居乐业之所在,但悟空只把其当作屏蔽风险之所在,并不安于此地。后来玉帝再次下诏令金星二次下凡时,悟空认定金星此来“必有好意”,遂开门迎接。听说玉帝要封它为“齐天大圣”,并未仔细追究封官的原由及相应职责,便应诏上天。之后,每日饮酒作乐,“无事牵萦,自由自在”。此时身为妖怪的悟空要的只是高官权贵,能与众天神平起平坐。 以往把悟空当作大闹天宫英雄的论点有几条。主要有:孙悟空见玉帝“只唱个喏,并不下跪”;二是它所说过的“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这两句话。但仔细考虑,与其将其视为英雄表现,不如看做妖性显露更恰如其分。 至于“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这其中不但看不到一点反抗权贵的意识,而且还明确地肯定了玉帝天神们的崇高地位。可见,孙悟空并未否定玉帝的权威性,甚至在它看来,只有玉帝封的官才是合法的,因此,这丝毫不能证明其具有反抗精神。 再者,悟空大闹天宫是真正的所向无敌吗?天宫众神真的对它就无能为力吗?后来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所遇到的那些妖怪,很多就是天宫中的神将下凡,有的甚至还是他们的坐骑,这些与悟空对阵时都可以做到平分秋色,甚至还可以凭借其一两件法宝取胜,逼得悟空四处求援。如第五十一回青牛精用的金刚圈就是当年太上老君打昏悟空的那个圈子。太上老君当时也说过,此圈“能套诸物”,如果当时用此圈套走悟空的金箍棒,再加上众神施展神通的话,是完全可以制服悟空的,那也就不会有了后面的事件发生了。所以众神的退却不是不敌,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用意的。在后面将详细论述。 什么是妖怪?大凡妖怪都有着共同特性的。如面目狰狞,危害百姓,嗜吃人肉等等。这几个特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身上都可以找到。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时曾对唐僧说道“师傅,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内作妖怪时,若想吃人肉,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罪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遂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防天阴哩……”,八戒、沙僧的这点在书中也有表现,在此不论。后来八戒智激美猴王,悟空离山时,特意跳到海里去洗了洗澡,八戒问其原由,悟空回答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的身上有些妖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在联想起此前悟空刚回花果山时,为了搭救自己的儿孙们,不惜施妖法杀死千余名猎户,这么做不是妖怪是什么?这点连它自己都未否认过。 既然众神完全可以制服它,却为何要请如来出山呢?其实仔细看《西游记》全书就会发现,悟空被二郎神拿住之后,天宫内也是想用常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但悟空被“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这说明悟空并不是普通的妖怪,用这种方法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然而,若不改变悟空的妖性,上下三界休想安宁。若脱却其妖性,则不仅可使三界安宁,还可用其对付其他妖孽,此乃两全其美之策。能否脱却其妖性呢?第三回中太白金星曾说过:“三界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食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这就是说悟空虽为妖,但又修仙成道,与人无异。当然它此时只不过是个“妖仙”,与众天神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金星此话说明它完全是可以脱妖成神的。而且,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如来佛祖为代表的宗教来解决。由此可见,请如来出山,可以说是玉帝及众天神借此给悟空开辟了一条成神的正路──这就是后来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 四、脱妖成佛 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取经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抱回那几本经书?若果真如此,根本就用不找着什么取经人,随便让哪个神仙菩萨的把经书送到就是了。其实取经不过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取回经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经过程,是取经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对悟空师徒的磨难与历练。悟空本身有着对天宫对众神的向往,这种向往与渴望的确是发自其内心的,但由于原先的误入歧途,导致这种向往成了一种野心、狂妄和无法无天的破坏性。天宫的天条以及如来的法力并不能使其彻底改变,真正能够拯救悟空的只有他自己。要使悟空能够深刻正确地认识这一点,并把其引导到正轨上来,于是如来便指引悟空师徒去西天取经。这就是取经的主要原因。取经路上所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金钱美色等各种各样的诱惑,妖魔鬼怪的威胁和自身的弱点与劣根性等等对师徒众人都是一个个的考验。这种磨难要靠悟空师徒在人世间一步步的亲身经历,并不像筋斗云的一下十万八千里那么容易。先前东海龙王曾对悟空说:“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成正果。”傲广的这番话以及被众天神视为异类的痛苦心理,坚定了悟空的决心,使它最终诚心诚意地保着唐僧一步一步地走向西天。尽管唐僧迂腐无能,但悟空仍心甘情愿地与他做徒弟。通过悟空师徒和那些磨难的长期斗争,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境界与层次,终成正果。 由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可以看做是悟空的脱妖成佛,由恶转变为善的过程。《西游记》由此也为我们阐明了一个真理,即孟子所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悟空早期的的确确是一个妖怪,它身上有着充分的妖性,但这并不是否定贬低它。其实它也是有着英雄的一面的,这就是在取经路上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坚定顽强,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断与自己的弱点劣根性做斗争,并最终超越自我完成人格升华的意志和品质。所以承认悟空先前的妖性,更能突出地表现它的这些优秀品质,这对悟空来说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第二篇 西游记》是明代中叶问世的一部神魔小说,它写的是唐僧等师徒四众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西游记》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于在思想上它“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明代社会的黑暗,有很明显的现实批判意义” ②还在于《西游记》在艺术方面塑造了一批最值得称道的孙悟空等艺术形象。从而更加丰富了故典小说的艺术长廊。有人分析说“孙悟空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集人性、神性和猴性于一身。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魔,从猴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猴子。作为一个英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不向困难低头;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好打报不平。作为一个神魔,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有翻江倒海的本领。作为一个猴子,孙悟空不但生就一副猴相,而且猴性十足――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还有一条尾巴和两块红屁股;活泼好动,坐不安生,还爱吃桃子。吴承恩很好地将孙悟空身上的人性,神性和猴性融为一体,从三者结合的高度,成功地塑造出美猴王的形象”。③确实如此,三者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从而作者便开始“集中全力来描写这位神通广大的猴王,使他在书中飞跃着他的威力、智慧和光辉。”④ 五百年前心高气傲的孙悟空凭借自己的本领大闹天宫,天不怕、地不怕、敢于斗争、追求个性自由、从而谱写了一部个人英雄史。 孙悟空心高气傲,他的出世也变得引人注目。文中写到“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第三篇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吴承恩 师徒别了上路,早见一座高山。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险峻,恐马不能前,大家须仔细仔细。”行者道:“师父放心,我等自然理会。”好猴王,他在马前,横担着棒,剖开山路,上了高崖。那长老〔长(zhǎng)老:尊称年高有道的僧人。这里指唐僧。〕马上心惊,孙大圣布施〔布施:这里作施展讲。〕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唬得那狼虫〔狼虫(huǐ):狼和毒蛇。虫,古虺字,指毒蛇,毒虫。〕颠窜,虎豹奔逃。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嵯(cuó) 峨:山势高峻。〕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摩顶受戒:佛教术语。僧尼在新徒弟受戒时,常用手抚摩受戒人的头顶。受戒,接受佛教戒律,出家为僧或尼。〕,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山岚(lán):这里指山。岚,山中的水气。〕瘴气〔瘴 (zhàng)气:热带、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能使人得病。〕,怎么得上雷音〔雷音:指唐僧前往取经的地方,天竺国大雷音寺。〕?”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咒:紧箍咒。〕。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 行者将身一纵,跳上云端里,手搭凉篷,睁眼观看。可怜西方路甚是寂寞,更无庄堡〔庄堡:村镇。〕人家;正是多逢树木,少见人烟去处。看多时,只见正南上有一座高山。那山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点子。行者按下云头道:“师父,有吃的了。”那长老问甚东西。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上分:上好的。〕了!快去。”行者取了钵盂〔钵盂:僧徒吃饭用的器皿〕,纵起祥光,你看他筋斗〔筋斗:翻跟头〕晃晃,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题:这里同“提”〕。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这里是幸运的意思。〕!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大乘(shèng):佛教的一个宗派。这里指大乘的经典。〕’,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你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泄:散发〕,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戏他,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 那呆子放下钉耙,整整直裰〔直裰(duō):一种敞领大袖的长袍。〕,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斯文气象:举止文雅的样子。〕,一直的觌面〔觌(dí) 面:见面,当面。〕相迎。……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斋僧:舍饭给僧人。斋,这里作动词用。〕。”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嘈(cáo)人:使人肠胃不适,口冒酸水。〕 ,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夯(bèn)货:笨东西。“夯”,这里同“笨”。〕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来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方上:四面八方。〕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求神作福;生了奴奴〔奴奴:古代青年妇女的谦称。〕,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圣经:这里指《论语》。方,方向,地方。这段话见《论语·里仁》篇。〕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客子:佣工。〕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五黄六月:大热天。〕,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芹献:芹,一种蔬菜。意思是所赠礼物菲薄。〕。”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罪坐:即坐罪,这里是加罪的意思。〕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子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罢(pí)软:没有主见,做事颠倒。罢,同“疲”。〕!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火眼金睛:《西游记》中说,孙悟空在老君炼丹炉中炼成铜头、铁臂、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铁棒:即金箍棒,孙悟空用的兵器。〕,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个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着然:实在。〕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蛤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气不忿:不服气,不平。〕,在旁漏〔漏:这里是张开的意思。〕八分〔八分:形容嘴张得很大。〕儿唆〔唆:调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栽:这里是诬陷的意思。〕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演幌:以假象迷惑人。〕你眼,使不念咒哩。”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撺(cuān)唆:挑动(别人做某种事情)。〕,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哪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 “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终不然:终不成,难道。〕,你救得我的大限〔大限:原意为死期,这里指生命。〕?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个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却说那妖精,脱命〔脱命:逃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出神:灵魂离开肉体。〕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更不理论:再也不和他讲理。理论,即论理,辩论是非。〕,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路旁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葫芦〔亚腰葫芦:中间细两头粗的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不相应:不妥当,不合适。〕。”唐僧道:“你有什么不相应处?”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内的甚么旧褊衫〔褊(biǎn)衫:僧尼的上衣。〕,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秉教沙门:依照佛教戒律,出家当和尚。沙门,佛教术语,指依照采纳哦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中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论鸳鸯与晴雯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小姐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的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分析李渔“十部传奇九相思”对明清传奇创作题材选择上的概括性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
1.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2.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3.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4.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5.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6.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7.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8.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9.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10.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11.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12.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13.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14.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15.废名小说艺术论
16.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17.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18.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19.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20.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21.《围城》新论
22.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3.《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24.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25.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26.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27.冰心“小诗”简论
28.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29.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30.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31.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32.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33.巴金《寒夜》新论
34.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35.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6.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37.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38.五四文学社团研究。
39.鲁迅作品研究。
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研究。
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
42.茅盾作品研究。
43.巴金作品研究。
44.老舍作品研究。
45.曹禺剧作研究。
46.沈从文作品研究。
47.张爱玲作品研究。
48.解放区文学研究。
49.赵树理作品研究。
50.郭沫若作品研究。
51.戴望舒诗作研究。
52.艾青诗作研究。
53.闻一多诗作及诗论研究。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 1. 论《聊斋志异》中的华妖狐魅形象 2. 论元杂剧中的水浒杂剧 3. 论《西游记》的游戏笔墨 4. 论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 5.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6. 论《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7. 论明清传奇的曲词艺术 8. 论《红楼梦》玉石崇拜的文化心理 9. 论孙悟空的孝义 10. 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11.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精神探析 12. 论李贽思想对晚清小说世俗化倾向的影响 13. 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14. 《莺莺传》主题嬗变浅议 15. 论关羽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 16. 试论《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 1. 西蜀词与南唐词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2. 论春秋笔法的内涵与外延 3. 庄子《逍遥游》本义考 4. 论春秋战国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5. 唐代咏侠(或僧,或道)诗创作论 6. 初唐宫体诗与南朝宫体诗异同论 7. 陈子昂文学史地位浅论 8. 李白歌形体诗艺术成就浅论 9. 李白咏月诗浅论 10. 白居易闲适诗浅论 11. 韩愈文学主张得失论 12. 晚唐咏史诗浅论 13.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14. 浅谈杜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猜你喜欢: 1.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2.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 3.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4.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 5. 2017文化方向论文选题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在神秘数字“四”的崇拜历史上,“四民”意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西游记》的角色构成照顾到了以“四民”为主体的社会各个阶层,正如清人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总论》中所指出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非一部《西游记》也。以一人读之,则是一人为一部《西游记》;以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各自读之,各自有一部《西游记》。”[5]这里从读者的角度说明了社会各阶层均能从《西游记》中感受到自身角色扮演的存在。唐僧师徒“四众”身份复杂,他们基本上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一方面要扮演持规受戒的和尚角色,另一方面又在角色行为上流露出强烈的士农工商“四民”意识。众所周知,唐僧作为很有资历的和尚,其行为举止和言语规范虽然是佛教徒式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热衷于“士”角色的扮演,张锦池先生曾经指出:“唐僧对李世民的感恩情结,是种‘士为知己者死’,属士大夫的文化心态。”[6]在取经路上,他不时地流露出文士的雅兴。据统计,整部《西游记》共九次写到他吟诗,其中第六十四回写他在荆棘岭木仙庵与树妖木精和诗,显出了诗人气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角色还发挥着“以文制武”的文化功能。在我们的文化中,《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中的“二桃杀三士”最先投下了以文制武的悲剧阴影。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的谋略来限制武将的权利,形成了以文臣节制武将的统治氛围。直到明代,依然表现出“帝国政府重文轻武的风气”[7]。这就是武艺高强的孙悟空等三个高徒之所以依附于近乎窝囊的唐僧的文化背景。正是唐僧这种文弱士子角色扮演导致的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才使得整部《西游记》经常处在险象迭生的摇曳叙事中。猪八戒,这个被通天河和平顶山上的妖精称为“半路上出家的和尚”,其角色扮演的确打上了世俗社会“农”这一阶层人物精神气质的烙印。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虽然最先是以一个妖精的身份出场的,然而这妖精却与众不同,他是高老庄高老的上门女婿,高老对他的评价是:“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而猪八戒也对孙悟空变的假高翠莲说:“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这样,作者就把猪八戒写得颇像个农夫了。连他用的九齿钉钯那件兵器,也非常像件用来平整土地、施肥倒粪的农具。在取经路上,猪八戒经常因“恋家”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特别是孙悟空的嘲笑和戏弄。猪八戒作为“农”角色亮相于江湖舞台,不亚于“刘姥姥进大观园”,其尴尬样和滑稽相是可想而知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种不和谐做尽了妙趣横生的文章。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尽管在总体上自始至终扮演着豪侠角色,但是他的言语经常流露出商人的口气,他经常把“生意”、“买卖”等商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挂在嘴上,如小说写他初次见到猪八戒就暗笑道:“原来是这个买卖。”后来,小说不只一次地写他遇到强盗,心中总是暗笑道:“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第三十七回写他遇到妖怪,又说:“照顾老孙一场生意。”第八十三回写他在与李天王打官司时,也声称:“老孙的买卖,原是这等做,一定先输后赢。”将商人的生意经都搬弄出来了。另外,孙悟空还善于从事物品交换,第三十四回写他机关算尽地用自身毫毛变的假葫芦来换取精细鬼、伶俐虫的两件宝贝。这种交换尽管带有欺诈性质,但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孙悟空还是懂得让贪便宜者吃亏这一经营之道的。况且,从为争名分大闹天宫白手起家,到被压到五行山下功亏一篑,孙大圣的角色扮演既显示了以工商业者为代表的市民阶层渴望民主、公平的强烈愿望,又表明他们试图打破固有封建秩序的艰难。孙悟空最终加入取经队伍,走上了取经的道路隐喻着商人阶层若想在封建社会里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出路就是倚傍文士去建功立业。总之,在孙悟空身上,我们多多少少地能够嗅到一种商营者角色扮演的味道。“工”本来在“四民”中就显得默默无闻,他们在社会上只有埋头苦干的份儿,沙僧不正是这类角色的写照吗?在《西游记杂剧》中,沙僧被贬下界的流沙河,从事着“推沙受罪”的职业,这理应就是“工”者要干的苦差事。《西游记》写他自吹自己的法宝降妖杖是“鲁班制造工夫盖”,这就使之与工匠的祖师爷鲁班建立了某种特殊关系。总之,作者在组建“四众”这支取经队伍时是兼顾到古代社会“四民”各阶层的情况的。三、“四角”定制与取经队伍的巧妙搭配就审美结构而言,对《西游记》取经队伍“四众”构成具有决定影响的是中国古代戏剧以及说书等传统曲艺文学经久探索所形成的四大角色定制。“西游”故事虽然与其他章回小说一样都曾经经过了戏曲艺术表现阶段,但“三国”故事与“水浒”故事都是以个别片段的形式上演的,而“西游”故事则是整部被编写到戏剧文本中的,它有利于角色设计的通盘考虑。这样,戏剧家的“四大角色”设计经验必然影响到了《西游记》取经队伍的人员组成。也就是说,《西游记》里的“四众”形象具有鲜明的角色特征,他们纷纷以某种力学结构模式显示出特殊的审美张力,令人百读而难以释卷。中国古代戏剧的角色构成经过大浪淘沙逐渐形成了按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而分出的不同类型,这在元杂剧中被固定为“末、旦、净、杂”四大角色,在明清传奇戏以及后来的京剧中又演化为分工更加精细的“生、旦、净、丑”。面对复杂的社会人生,四大角色的设置,以不变应万变,在正、邪、内、外几种力量的组合碰撞,在男、女、庄重、滑稽诸种角色扮演中,产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这种角色模式是人们根据丰富的审美经验经过万道工序提炼的。《西游记杂剧》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西游”杂剧,虽然在角色安排上没有明确给师徒四众挂上“旦、末、净、杂”的大牌,以至于使我们无从确认作者赋予人物的角色性质。但是,作为一部戏剧著作,各个戏剧角色所负载的功能还是很清楚的。《西游记杂剧》等戏剧的这种叙事力学结构必然渗透到小说《西游记》的角色设计之中,由此产生出未必是与“旦、末、净、杂”四大角色一一对应的人物形象系列组合,“四众”取经队伍的配备便应运而生。黄周星在《西游记》第八回附录的“回后评”中指出:从来戏场中,必有生、旦、净、丑。试以此书相提而论,以人物,则唐僧乃正生也,心猿当作大净,八戒当作丑,沙僧当作末;若以道理言,悟道者全凭此心为主,则心猿之大净,未尝不可为正生。唐僧慈善温柔,宛如妇人女子,则正生又未尝不可为老旦。”[3](P99)经过这番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充分感受到一种“戏”的味道,角色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冲突,特别是正统英雄悟空(相当于扮演正气凛然武士的大净)和喜剧英雄八戒(相当于扮演花脸的丑)之间的互动性冲突,构成了整部小说充满“戏”味的基础。于是,“四众”角色设计的张力就通过人们对“生、旦、净、丑”四大角色叙事功能的联想而充分展现出来了。同时,西游故事曾经以说书艺术的形式流传,作为《西游记》主要蓝本的《西游记平话》应当是这种说书艺术的最佳文本。从《西游记》中,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评书艺术“四梁八柱”角色设置经验的遗存。换句话说,说书艺术中的“四梁八柱”经验为师徒四众的“编制”设置再次提供了审美的基本构架。“四梁八柱”本来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指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构造,这种构造为当年气派高雅的“四合院”整体建筑的稳固提供了保障。人们在总结评书艺术经验时,将“四梁八柱”这一术语引入。所谓的“四梁”,即指“书根、书领、书胆、书筋”,是故事的主要角色,“八柱”是陪衬、保梁的次要人物[8]。“书根”通常是一部书赖以把社会背景、历史使命体现出来的人物,应菩萨之约、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基本上起到了这一作用。有裨世道人心是唐僧作为“书根”出现的主要叙事功能,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教化,他可以满足听众和读者的道德和情感需要。从生理上看,唐僧身上充满了种种诱惑:由于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恶魔们纷纷在取经路上拭目以待,随时挑起事端;由于他有男性的玉体美颜,女妖们也纷纷不顾廉耻地做好了截留的准备,一旦得手,就马上拉唐僧成亲,随时破坏取经大业。作者赋予唐僧这两方面的资质,从而使八十一难有了自圆其说的合理起因。就身份而言,“师父”的地位使之拥有家长式的最终决定权,他的一言一语似乎都体现了一种合乎常规的理念,都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别看他一路上满口都是圣经贤传之语,动辄念动咒语教训悟空,但这都是伦理社会长者角色扮演的风范。不过,唐僧良善的动机获得的却是代价惨重的恶果。在现实社会里,人们可能会对唐僧这样的“师父”望而生厌,但在艺术的天地里,假如唐僧明察秋毫,不是一位屡屡惹是生非的“师父”,西游故事也就不会波澜迭起。可见,唐僧作为“书根”的功能是非常强有力的。“书筋”就是情节和人物关系之间的针线人物,是使全书生色、跳动的角色,猪八戒就是这样一位充满喜剧色彩的艺术形象。相对于唐僧这一庄重严肃的角色而言,猪八戒生来就是一副滑稽相。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却错投猪胎,长成猪头大耳;来到高老庄,又强娶良女为妻;被悟空降伏后还恋恋不舍,取经路上几次要打退堂鼓。离开高老庄的猪八戒,本来已经走上了“人间正道”,却又不时地触发怀旧之情;本来从此可以认真修身养性,却仍然贪吃、贪睡、好色,恶习不改。作者在对人性缺陷的尽情嘲弄中生发出许多有滋有味的话题,从而使读者在开心解颐、尽情欢笑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就此而言,猪八戒作为“书筋”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书领”是提领全书的统帅人物,那蹦蹦跳跳地冲锋在前的孙悟空堪当此角色。在《西游记》中,无处不可见孙悟空的身影,作为拥有“书领”性能的他,俨如当今电视剧中的领衔主演,每次从出场到收场都少不了他的份儿。妖魔找事,靠他处理;别人惹事,由他摆平——没有本领高强、智多见广的孙大圣,取经事业自然会寸步难行。可以说,西游故事的开合自如就寄托在这位发挥“书领”作用的猴行者身上。“书胆”乃是书中的正面形象,能够起到黏和人物的作用,这一角色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沙僧头上。在《西游记》中,沙僧可以说既无大功也无大过,扮演着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角色。相对而言,虽然他本领略差,但没有他看护师父和行李,两位师兄就无法主动出击;没有他压阵,唐僧就少了几分安全感;没有他多次从中调和,取经队伍内部就可能出现更多的纠纷。一心要成就正果的沙僧办事稳重而细心,决不会顾此失彼。如第五十七回写他把被打昏的师父安排停当才去寻找肇事者。又如第九十八回写取回的经书散落尘埃,三个徒弟中惟沙僧发现书中“并无半点字迹”。沙和尚性格还有务实识俗的一面,他信奉的是:“不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人。”当孙行者与红孩儿怪论亲时,他引用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提醒悟空不要轻举妄动。这说明,在取经队伍中,他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冗员,而是能够发挥“书胆”功能的最佳人选。当然,“四梁八柱”之说绝非只是就单个角色在说书中的功能和效果而言的,实际上,它包容量极大,涵盖着各个角色之间正反、刚柔、主次、庄谐等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进而使得《西游记》“师徒四众”的编制构成增添了更多的内在魅力。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孙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闹天宫是他的一段光荣历史;后来他参加取经队伍,尽管头上戴着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动,但他的火眼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毛泽东有两句诗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地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特点。最能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聪明;《三打白骨精》可见他的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马克思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孙悟空的种种“神通”,正包含了古人对自身力量增长的幻想和对征服自然的自信。孙悟空是中国人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与孙悟空相映成趣的是他的师弟猪八戒,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同时也有很多引人发笑的东西。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如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扫垃圾等等,都是他来干,不过只要有机会他就偷懒睡大觉;与妖精们斗起来猪八戒也是十分勇敢的,但也有时会借出恭(上厕所)逃避战斗。猪八戒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身上的许多小毛病: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物而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较起来,第三位徒弟沙和尚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但他乃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而小说中的唐僧则是一个由作家创造出来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这个唐僧又是相当窝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滚下马鞍,涕泪交流,一旦离开了徒弟,他就连饭也吃不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孙悟空主动除妖时,唐僧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闭上眼大念其紧箍咒,使孙悟空无法去战斗除妖,结果自己往往遭灾受罪。唐僧本来是去西天取经的领导人,但小说中对他批评得很厉害。这就表明《西游记》并不宣扬宗教,不过是利用取经一事作为叙述故事的框架而已。
ni da ye
众所周知,《西游记》取经故事的主角由史料中的玄奘一人,变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六人一猴”,最终落实为“四众一骑”。这番变化并非来自某几位天才艺术家信笔所至的向壁虚构,而是凝结着自唐代取经史实发生到明代《西游记》成书这九百多年来的人们、尤其是一批博学鸿儒的集体智慧,以及作者吴承恩本人处心积虑的文化思考。关于这支队伍构成的文化密码,尽管前人进行了种种破译,但尚不够系统完善。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以及曲艺角色学的视角做进一步的探讨。一、“五行”观念与取经队伍的优化组合针对取经队伍“四众一骑”的构成,杨义先生曾经指出:“作为个性神话文化,这个取经群体结构最有活力的地方,却在于四众的特征各异,优势互补,隐伏着矛盾,却又能在相互制约中合作到底。观音菩萨奉命从西天到长安,于千山万水之中挑选了这四众一骑,大概由于他们是取经群体的最佳组合。”关于这种最佳组合的奥妙,除了杨先生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所提出的“主弱从强”、“对比”、“调节”三条原则外,还有其他更多文化因素。首先,人们往往首先会联想到相生相克的“五行”说。“五行”作为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种神秘观念则最先起源于“数”的崇拜,人体面部的“五官”、手脚上的“五指”以及腹腔内的“五脏”都对人们崇拜“五”这一数字产生过推动作用。对此,当代学者傅道彬先生指出:“既然数源于五,手有五指,五是计数的一个基本单位,那么在古人的观念里‘五’便多少被赋予一些神秘的意义。这也影响到他们的思维习惯,即当他们表现已认知的事物时,喜欢把自然与社会的复杂现象纳入‘五’的范畴。”在《西游记》中,这种原始思维方式得到了充分的置换变形,其中第七回“五行山下定心猿”写一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终于没有跳出如来佛那只五指大手,终于“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指山,轻轻的把他压住”。由于人类认识数字“五”最直接的感应是手的五指,因此,这场“定心猿”简直就是对当年人们运用原始思维掐指算数情景的一种返朴归真式的描述,它在整部《西游记》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既结束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历史,又揭开了取经故事的序幕。事过五百年之后,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才把悟空从“五行山”救出,然后逐渐组建起带有另一番象征意蕴的“五行”队伍。关于取经队伍的哲理构成,黄周星笺评的《西游证道书》第一回的回前评就说得很明确:按此书中,师徒四众,并马而五,已明明列为五项矣。若以五项配五行,则心猿主心,行者自应属火无疑;而传中屡以木母、金公分指能、净,则八戒应属木,沙僧应属金矣。独三藏、龙马未有专属,而五行中便少水、土二位,宁免缺陷?愚谓土为万物之母,三藏既称师父,居四众之中,理应属土;龙马生于海,起于涧,理应属水。这种说法在第十九回写到的收伏猪八戒后的“有诗为证”便得到某种印证:“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金从木顾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通常被认为属“火”的孙悟空,在此又明显被定性为“金”。这说明,以“五行”分指师徒四人及白马,在《西游记》行文中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并非是一贯到底的。无论如何,作者在构建这支取经队伍时是充分顾及到“五行”观念的。这种命意上的哲理意蕴自然会给后人提供耐人寻味的解读,也造成后人对师徒“四众一骑”互动关系众说纷纭的蠡测。唐僧在“五行”中应属“土”,黄周星谓其处在“中心”地位,而陆续收的三徒一骑“南火北水,东木西金”只能发挥“总以卫此土”的作用。只要唐僧这位皇权授予的领头人作为一面旗帜在,取经队伍就不容易瓦解,取经事业就要顽强地坚持下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属“火”的孙悟空和属“木”的猪八戒之间最能体现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老孙动辄采取各种手段使“呆子”出尽洋相,呆子则把“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当做“耍子”,使得取经队伍内部充满了好戏连台般的热闹。另一方面,孙悟空通过戏弄呆子将其身上的“火”气轻轻松松释放出来,猪八戒则通过应付师兄的捉弄降低自身的“木”性。作者就是在这打打闹闹的角色设计中给读者带来无穷诙谐幽默、轻松愉快的风趣。如果没有这一“火”一“木”的打打闹闹,《西游记》将变得索然无味。沙僧理应属于“五行”之“金”,有时又有“土”的特性,作者便有意以“金”“土”喻之,将其性情写成像“金”一样晶莹,表现出真金不怕火炼的特点;又像“土”一样厚重,显示出厚德载物的本性。在取经路上,他一方面帮助师兄除妖伏魔,另一方面又以一片丹心维系着取经群体的内部团结。面对师父的刚愎自用,沙僧就来了个顺其自然,言听计从;他尊重孙悟空,经常苦谏唐僧不要咒念紧箍折腾师兄,又经常对师兄的“暴躁”施之以柔克刚,用“打虎还得亲兄弟”等古话劝其息怒;他理解体谅二哥猪八戒,经常接过行李担来替他挑一程,还经常婉言劝说八戒不要动不动闹“散伙”。对两个师兄闹矛盾,他更是不偏不倚地扮演了“调和”角色。在稳定取经队伍方面,沙僧这一角色不可或缺。另外,不要小看小白龙这“水”的作用,他不仅任劳任怨地充当唐僧的坐骑,加快了取经队伍的行程,而且还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宝象国的“垂缰救助人”就是突出的例子。无“水”不足以成“五行”,无小白龙,取经队伍也不健全。总之,“五行”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哲学,建立在“五行”思维基础之上的“四众一骑”就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哲理构成,这种构成奥妙无穷,颇耐寻味。二、“四民”意识与取经队伍的合理布局在神秘数字崇拜中,“五”的群体组合往往有一“弱势”个体,如东西南北中“五方”的“中”、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的“长夏”都有“凑数”之感,而“五官”在耳目口鼻之外的另一“官”也不好落实。由此我们便很容易想到,取经队伍的“四众一骑”那“一骑”也不免有一种附和“五行”的凑数感。现在,我们撇开这无关大体的“一骑”来破译“四众”组合寓含的文化密码。“四众”自然根源于人们对“四”这一数字的崇拜。关于“四”的排列组合,我们可以顺手拈来许许多多,尤其是佛教在对事物进行排列组合时,更是格外看重“四”这一神秘数字。对此,叶舒宪等先生在《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中指出:“在佛教教义、文献中,存在大量的‘四’结构,其象征功能渗透于整个佛教中。”如“四无量心”、“四恩”、“四苦”、“四漏”、“四业”、“四依”、“四智”、“四缘”、“四谛”、“四禅天”、“四摄法”、“四辩”、“四信”、“四方便”、“四分”、“四众”、“四劫”、“四道”、“四大天王”、“四大金刚”等名目,不胜枚举。佛教这种广泛采取“四”这一数字对各种现象进行排列组合的思维方式,必然左右着以佛教为题材的《西游记》取经队伍的“编制”设置。在神秘数字“四”的崇拜历史上,“四民”意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西游记》的角色构成照顾到了以“四民”为主体的社会各个阶层,正如清人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总论》中所指出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非一部《西游记》也。以一人读之,则是一人为一部《西游记》;以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各自读之,各自有一部《西游记》。”这里从读者的角度说明了社会各阶层均能从《西游记》中感受到自身角色扮演的存在。唐僧师徒“四众”身份复杂,他们基本上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一方面要扮演持规受戒的和尚角色,另一方面又在角色行为上流露出强烈的士农工商“四民”意识。众所周知,唐僧作为很有资历的和尚,其行为举止和言语规范虽然是佛教徒式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热衷于“士”角色的扮演,张锦池先生曾经指出:“唐僧对李世民的感恩情结,是种‘士为知己者死’,属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在取经路上,他不时地流露出文士的雅兴。据统计,整部《西游记》共九次写到他吟诗,其中第六十四回写他在荆棘岭木仙庵与树妖木精和诗,显出了诗人气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角色还发挥着“以文制武”的文化功能。在我们的文化中,《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中的“二桃杀三士”最先投下了以文制武的悲剧阴影。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的谋略来限制武将的权利,形成了以文臣节制武将的统治氛围。直到明代,依然表现出“帝国政府重文轻武的风气”。这就是武艺高强的孙悟空等三个高徒之所以依附于近乎窝囊的唐僧的文化背景。正是唐僧这种文弱士子角色扮演导致的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才使得整部《西游记》经常处在险象迭生的摇曳叙事中。猪八戒,这个被通天河和平顶山上的妖精称为“半路上出家的和尚”,其角色扮演的确打上了世俗社会“农”这一阶层人物精神气质的烙印。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虽然最先是以一个妖精的身份出场的,然而这妖精却与众不同,他是高老庄高老的上门女婿,高老对他的评价是:“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而猪八戒也对孙悟空变的假高翠莲说:“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这样,作者就把猪八戒写得颇像个农夫了。连他用的九齿钉钯那件兵器,也非常像件用来平整土地、施肥倒粪的农具。在取经路上,猪八戒经常因“恋家”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特别是孙悟空的嘲笑和戏弄。猪八戒作为“农”角色亮相于江湖舞台,不亚于“刘姥姥进大观园”,其尴尬样和滑稽相是可想而知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种不和谐做尽了妙趣横生的文章。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尽管在总体上自始至终扮演着豪侠角色,但是他的言语经常流露出商人的口气,他经常把“生意”、“买卖”等商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挂在嘴上,如小说写他初次见到猪八戒就暗笑道:“原来是这个买卖。”后来,小说不只一次地写他遇到强盗,心中总是暗笑道:“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第三十七回写他遇到妖怪,又说:“照顾老孙一场生意。”第八十三回写他在与李天王打官司时,也声称:“老孙的买卖,原是这等做,一定先输后赢。”将商人的生意经都搬弄出来了。另外,孙悟空还善于从事物品交换,第三十四回写他机关算尽地用自身毫毛变的假葫芦来换取精细鬼、伶俐虫的两件宝贝。这种交换尽管带有欺诈性质,但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孙悟空还是懂得让贪便宜者吃亏这一经营之道的。况且,从为争名分大闹天宫白手起家,到被压到五行山下功亏一篑,孙大圣的角色扮演既显示了以工商业者为代表的市民阶层渴望民主、公平的强烈愿望,又表明他们试图打破固有封建秩序的艰难。孙悟空最终加入取经队伍,走上了取经的道路隐喻着商人阶层若想在封建社会里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出路就是倚傍文士去建功立业。总之,在孙悟空身上,我们多多少少地能够嗅到一种商营者角色扮演的味道。“工”本来在“四民”中就显得默默无闻,他们在社会上只有埋头苦干的份儿,沙僧不正是这类角色的写照吗?在《西游记杂剧》中,沙僧被贬下界的流沙河,从事着“推沙受罪”的职业,这理应就是“工”者要干的苦差事。《西游记》写他自吹自己的法宝降妖杖是“鲁班制造工夫盖”,这就使之与工匠的祖师爷鲁班建立了某种特殊关系。总之,作者在组建“四众”这支取经队伍时是兼顾到古代社会“四民”各阶层的情况的。三、“四角”定制与取经队伍的巧妙搭配就审美结构而言,对《西游记》取经队伍“四众”构成具有决定影响的是中国古代戏剧以及说书等传统曲艺文学经久探索所形成的四大角色定制。“西游”故事虽然与其他章回小说一样都曾经经过了戏曲艺术表现阶段,但“三国”故事与“水浒”故事都是以个别片段的形式上演的,而“西游”故事则是整部被编写到戏剧文本中的,它有利于角色设计的通盘考虑。这样,戏剧家的“四大角色”设计经验必然影响到了《西游记》取经队伍的人员组成。也就是说,《西游记》里的“四众”形象具有鲜明的角色特征,他们纷纷以某种力学结构模式显示出特殊的审美张力,令人百读而难以释卷。中国古代戏剧的角色构成经过大浪淘沙逐渐形成了按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而分出的不同类型,这在元杂剧中被固定为“末、旦、净、杂”四大角色,在明清传奇戏以及后来的京剧中又演化为分工更加精细的“生、旦、净、丑”。面对复杂的社会人生,四大角色的设置,以不变应万变,在正、邪、内、外几种力量的组合碰撞,在男、女、庄重、滑稽诸种角色扮演中,产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这种角色模式是人们根据丰富的审美经验经过万道工序提炼的。《西游记杂剧》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西游”杂剧,虽然在角色安排上没有明确给师徒四众挂上“旦、末、净、杂”的大牌,以至于使我们无从确认作者赋予人物的角色性质。但是,作为一部戏剧著作,各个戏剧角色所负载的功能还是很清楚的。《西游记杂剧》等戏剧的这种叙事力学结构必然渗透到小说《西游记》的角色设计之中,由此产生出未必是与“旦、末、净、杂”四大角色一一对应的人物形象系列组合,“四众”取经队伍的配备便应运而生。黄周星在《西游记》第八回附录的“回后评”中指出:从来戏场中,必有生、旦、净、丑。试以此书相提而论,以人物,则唐僧乃正生也,心猿当作大净,八戒当作丑,沙僧当作末;若以道理言,悟道者全凭此心为主,则心猿之大净,未尝不可为正生。唐僧慈善温柔,宛如妇人女子,则正生又未尝不可为老旦。”经过这番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充分感受到一种“戏”的味道,角色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冲突,特别是正统英雄悟空(相当于扮演正气凛然武士的大净)和喜剧英雄八戒(相当于扮演花脸的丑)之间的互动性冲突,构成了整部小说充满“戏”味的基础。于是,“四众”角色设计的张力就通过人们对“生、旦、净、丑”四大角色叙事功能的联想而充分展现出来了。同时,西游故事曾经以说书艺术的形式流传,作为《西游记》主要蓝本的《西游记平话》应当是这种说书艺术的最佳文本。从《西游记》中,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评书艺术“四梁八柱”角色设置经验的遗存。换句话说,说书艺术中的“四梁八柱”经验为师徒四众的“编制”设置再次提供了审美的基本构架。“四梁八柱”本来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指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构造,这种构造为当年气派高雅的“四合院”整体建筑的稳固提供了保障。人们在总结评书艺术经验时,将“四梁八柱”这一术语引入。所谓的“四梁”,即指“书根、书领、书胆、书筋”,是故事的主要角色,“八柱”是陪衬、保梁的次要人物。“书根”通常是一部书赖以把社会背景、历史使命体现出来的人物,应菩萨之约、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基本上起到了这一作用。有裨世道人心是唐僧作为“书根”出现的主要叙事功能,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教化,他可以满足听众和读者的道德和情感需要。从生理上看,唐僧身上充满了种种诱惑:由于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恶魔们纷纷在取经路上拭目以待,随时挑起事端;由于他有男性的玉体美颜,女妖们也纷纷不顾廉耻地做好了截留的准备,一旦得手,就马上拉唐僧成亲,随时破坏取经大业。作者赋予唐僧这两方面的资质,从而使八十一难有了自圆其说的合理起因。就身份而言,“师父”的地位使之拥有家长式的最终决定权,他的一言一语似乎都体现了一种合乎常规的理念,都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别看他一路上满口都是圣经贤传之语,动辄念动咒语教训悟空,但这都是伦理社会长者角色扮演的风范。不过,唐僧良善的动机获得的却是代价惨重的恶果。在现实社会里,人们可能会对唐僧这样的“师父”望而生厌,但在艺术的天地里,假如唐僧明察秋毫,不是一位屡屡惹是生非的“师父”,西游故事也就不会波澜迭起。可见,唐僧作为“书根”的功能是非常强有力的。“书筋”就是情节和人物关系之间的针线人物,是使全书生色、跳动的角色,猪八戒就是这样一位充满喜剧色彩的艺术形象。相对于唐僧这一庄重严肃的角色而言,猪八戒生来就是一副滑稽相。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却错投猪胎,长成猪头大耳;来到高老庄,又强娶良女为妻;被悟空降伏后还恋恋不舍,取经路上几次要打退堂鼓。离开高老庄的猪八戒,本来已经走上了“人间正道”,却又不时地触发怀旧之情;本来从此可以认真修身养性,却仍然贪吃、贪睡、好色,恶习不改。作者在对人性缺陷的尽情嘲弄中生发出许多有滋有味的话题,从而使读者在开心解颐、尽情欢笑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就此而言,猪八戒作为“书筋”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书领”是提领全书的统帅人物,那蹦蹦跳跳地冲锋在前的孙悟空堪当此角色。在《西游记》中,无处不可见孙悟空的身影,作为拥有“书领”性能的他,俨如当今电视剧中的领衔主演,每次从出场到收场都少不了他的份儿。妖魔找事,靠他处理;别人惹事,由他摆平——没有本领高强、智多见广的孙大圣,取经事业自然会寸步难行。可以说,西游故事的开合自如就寄托在这位发挥“书领”作用的猴行者身上。“书胆”乃是书中的正面形象,能够起到黏和人物的作用,这一角色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沙僧头上。在《西游记》中,沙僧可以说既无大功也无大过,扮演着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角色。相对而言,虽然他本领略差,但没有他看护师父和行李,两位师兄就无法主动出击;没有他压阵,唐僧就少了几分安全感;没有他多次从中调和,取经队伍内部就可能出现更多的纠纷。一心要成就正果的沙僧办事稳重而细心,决不会顾此失彼。如第五十七回写他把被打昏的师父安排停当才去寻找肇事者。又如第九十八回写取回的经书散落尘埃,三个徒弟中惟沙僧发现书中“并无半点字迹”。沙和尚性格还有务实识俗的一面,他信奉的是:“不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人。”当孙行者与红孩儿怪论亲时,他引用俗语“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提醒悟空不要轻举妄动。这说明,在取经队伍中,他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冗员,而是能够发挥“书胆”功能的最佳人选。当然,“四梁八柱”之说绝非只是就单个角色在说书中的功能和效果而言的,实际上,它包容量极大,涵盖着各个角色之间正反、刚柔、主次、庄谐等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进而使得《西游记》“师徒四众”的编制构成增添了更多的内在魅力。
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记》对悲剧和喜剧的超越 【作者】赵红娟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继承了魏晋志怪小说擅长写鬼怪和唐传奇小说的传奇笔法的民族传统,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了艺术形象神、兽、人三结合的艺术特征。这一艺术特征在孙悟空身上得到了最完美、最出色的表现。神的本领、人的思想感情、兽的外形和动作特征在孙悟空形象塑造上结合得如此完美,以致这一形象与传统的悲剧形象或喜剧形象相比有着独创性的意义。在神、兽、人三位一体的结构中,神是中介,它与人、兽构成两极。具体地说,由神的本领和人的思想感情构成了悟空作为悲剧英雄的一极;由神的本领和兽的外形及其滑稽动作构成了悟空作为喜剧英雄的一极。前者是内在的、本质的;后者是外在的、形式的。但我们一般往往仅注意到后者,对前者则大都忽略,其实《西游记》是超越了悲剧和喜剧模式来塑造孙悟空形象的。一、“神人”结合建构了悲剧性的孙悟空 《西游记》中孙悟空作为悲剧英雄的形象是通过“神——人”结构来建构的。哭是从神到人的纽带,是神式英雄人性的最生动体现。持有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又有着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自然是一个英雄,一个神式的英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神式的英雄,在一本100回的《西游记》中,却哭了25次,比书中其他任何人物都哭得厉害。 取经之前,孙悟空有两次哭:第一次是第一回中与群猴喜宴之间,因虑及无常而堕泪;第二次是第二回中,师父菩提因他炫耀本领于众人,逐他归乡,他满眼堕泪。对这两次哭,我们不必深究,毕竟这时的悟空还涉世未深。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孙悟空一开始就会哭,《西游记》作者一开始就写了他人性的一面。西天取经路上,悟空一路行来,其哭更是接连不断;在海浪翻滚、潮声涛涛、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一朵云花托着的是身形瘦小、凄凄惨惨腮边泪坠的齐天大圣;“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的是当年畅快淋漓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的是齐天大圣;平顶山遭逢魔障,屈身于须弥山根之下,叹“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珠泪如雨的是齐天大圣;压龙洞二门外,仵着脸,脱脱哭将起来的是齐天大圣;想起取经苦恼,只为受辱于人,泪出痛肠,放声大哭的是齐天大圣;被火云洞圣婴大王劈脸一口烟燎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投身于涧水,险几丧身,复又活转,止不住泪滴腮边的是当年搅乱蟠桃盛会的齐天大圣;败于独角兕大王,赤手空拳来坐于金山后,扑棱棱两眼滴泪的是“官封齐天意未宁”的大圣;在小雷音,与妖魔一战,跳在九霄,舍了性命,按下祥光,落于东山顶,咬牙恨怪物,滴泪想唐僧,仰面朝天望,悲嗟忽失声的是齐天大圣;孤单一人立于西山坡上,怅望悲啼的是齐天大圣;被黄花观道士所追赶,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失声叫苦的是齐天大圣;“愧上天宫,羞临海藏!怕问菩萨之原由,愁见如来之玉像”,对功曹滴泪是齐天大圣;遇着烧纸钱妇人点头嗟叹“正是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的是齐天大圣;狮驼岭狮驼洞困于魔瓶,担心弄作个残疾之人,忍不住吊泪的是齐天大圣;灵山山上,跪地捶胸的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陷空山上,不见唐僧只见半截儿缰绳,止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大哭的是齐天大圣;隐雾山妖魔一个分瓣梅花计劈心里捞了唐僧,大叫“天天天”,止不住腮边泪滴的是齐天大圣。 一个曾畅快淋漓闹龙宫、闹冥府、闹天宫、搅乱蟠桃盛会,十万天兵无敌手的英雄,却几次三番,屡陷困境,以至黯然泪下,甚至放声痛哭,岂不撼人心魄,让人感其凄凉茫然?然而诸如此类的哭,由于大家一开始便把孙悟空作为一个喜剧英雄来接受,所以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作为一个英雄,非到真心痛处,决不会哭。历来的英雄,有愁只是借酒消愁,其出真言是在酒后。悟空的哭是英雄人物史上的一个例外。因为悟空作为一个僧人,不可能老是醉酒消愁,而这哭正是代了醉酒,深深道出了其忧愁悲愤的心境。 细读书中哭的情节,我们不难发现,哭的实质是好“名”。在孙悟空一生的战斗过程中,他宣扬追求的只是“名”:使一切妖邪闻大圣之名而惊魂丧魄;要保持对诸天神祗的威慑,使普天神将看见他,一个个弯背躬身。要“名”,可以说是孙悟空形象的心理脉搏。 孙悟空虽名封齐天,而在他人安排的取经路上却三番五次遭受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魔障。西天取经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正果,要求得正果的强烈意识和获取正果中遭受的挫折形成了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为悟空这个具有人性的神性英雄的哭提供了可能性。哭时忆起所历艰辛,感受现时凄凉,语层深处念念不忘的是:他被压前轰轰烈烈的闹天宫和所封的“齐天大圣”之名。本以为出了五行山能再显一番身手,却只是赎罪似的虚假释放。现实与愿望的强烈反差导致了悟空的哭。在取经过程中,悟空几次深思,十分明了导致自己不幸的原因。 《西游记》三十三回,悟空的哭言:“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游记》四十一回,悟空哭言:“一心指望成正果,今日安知痛受伤!”《西游记》七十五回,悟空哭言:“想是我昔日名高,故有今朝之难。”这些都是哭时真言。如果当初他不嫌弼马温官职小,不去计较有无赴蟠桃会资格,他怎会落入如来手掌?以至金箍加顶,派往西天取经,历尽艰辛,几丧性命,悲到深处,又怎能不放声大哭?《西游记》九十九回,师徒四人遭了第八十一难后,孙悟空的一番言语,更是流露了这种心态,带有很大的总结性:“行者气呼呼地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耳。……’三藏、八戒、沙僧方才醒悟,各谢不尽。”为有“名”高,必遭此大难: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水湿真经。之所以悟空先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一路行来,悟空苦思的正是这个问题。 好“名”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孙悟空的好“名”为何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呢?这是因为悟空的好“名”超过了他的能力。雅斯贝尔斯说:“每当意识超越了能力,悲剧便会发生,特别是对主要欲念的意识超过了满足它的能力的时候,……悲剧可以说是产生在意识超越了能力的空虚地带。在那里,人们可以体验到自己已是毫无能力取得成功,并经受着由此而来的痛苦。”孙悟空一心求“名”,“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但他对“名”的强烈意识却超过了他要名的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这是孙悟空要的“名”决定的。他所宣扬、追求的“名”是威慑诸天神只,使一切妖邪惊魂丧胆的天真无邪的救世英雄的共名。孙悟空虽然漂洋过海学了一身本领,然而他身为一个下界仙石所生的无名之辈,在天上有玉帝诸神的统治、地下有阎王老子握命的环境里,是找不到施展才能的天地的。于是他在求名的道路上便连遭冷遇,受尽挫折。弼马温之辱,齐天大圣之有名无实,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他羞恼万分。自以为身怀绝技而心高志远,一心想建大功,于是有了一场轰轰烈烈、畅快淋漓的闹天宫,最后的结果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脚下。这一压就是五百年,这五百年可是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的五百年。石匣中的大圣;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悟空这么一个爱自由的精灵被折磨成这副非神、非人、非兽的鬼相,不能不说是悲剧,悟空在天庭的悲剧。这中间深深透出了《百年孤独》似的魔幻凄凉感。在人间亦如此,很少有妖邪买他“齐天大圣”的帐。他们很难把面前的这么个“身躯鄙猥、面容羸瘦、不满四尺”的孙悟空与传闻中的齐天大圣挂起钩来。在一阵激战后,他们也往往能用自己的宝贝胜过这一齐天大圣。悟空不得不经受着由此而来的莫大痛苦,而哭便成了这前前后后一切悲愤心情的发泄方式。 其次,在取经途中,悟空借以成“名”的阶梯是唐僧。悟空是英雄,天廷的悲剧没有使他丧失信心,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盼望唐僧的到来,希望在人间能一显身手。可见他要“名”的强烈意识不但丝毫没有减弱,而且由于久被压抑,一旦身子获得自由,反而显得更为强烈。孙悟空一出石匣,便杀了六贼,要做“主人公”。那三藏却由不得他做此事,絮絮叨叨,简直没个完。当然此时的三藏还没能力管辖这个目空一切的徒弟,只得由他使性子,纵身跳往东海龙宫。这里有龙王开导悟空的一番话。“‘……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殷情,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悟空最后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就是“名”,是悟空在人间所追求得到的“名”。孙悟空是一个爽快之人,但他听了龙王的话,何以沉吟半响不语?其实孙悟空心中已意识到,要修成正果,求得其“名”,必须服侍真假不辩、善恶不分的唐僧,接受他的糊涂教诲及约束,而这又是与他的高傲心性及求名心理所不相符的。但悟空毕竟为“名”所惑累,怕误前程,便终于决定回去保唐僧了。由于这是沉吟半响后的决定而显得勉强,因此毫不奇怪以后有孙悟空的几次“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的事情。只有花果山,才是他真正自由自在的王国,是他消愁避世之所。西天求经路上,孙悟空必须依赖唐僧取得真经才能成正果,实现自己对“名”的追求。而要使武力高强、心高志远的孙悟空和唐僧维持这种依附关系,孙悟空就逃脱不了被金箍加顶的悲剧命运。西天途中,一路行来,悟空不断地受到那耳软心慈、人妖不分、贤遇不辨的师父紧箍咒的折磨;又蠢又懒、贪吃好色的猪八戒也时不时地横加奚落、诬陷,使这位轰轰烈烈闹天宫的大圣蒙受不少不白之冤。正是这么个唐僧,每当失去了他,悟空为什么却每每流泪呢?透过“遇苦思三藏”的表面,可发现悟空念念不忘的正是自己的正果。每次所哭,名为思三藏,实为念其“名”。失去了三藏就丢了他原有的“名”,没有三藏也就取不到他最后的“名”。悟空深深感到自己陷入了悲剧之中,用其哭言来表达,就是“人为名高名丧人”。 再次,悟空的好“名”受如来佛、观世音的控制,甚至戏弄。《西游记》结尾带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大团圆色彩。但孙悟空最后求得其“名”,却并不可喜。因为能否取得真经,这一切完全操纵在如来佛、观世音之手。取经之事由他们定,取经人物由他们物色。取经途中,他们要添难则添难,孙悟空无能为力。观音菩萨差来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取经者;又许孙悟空三根“叫天天应,叫地地应”的毫毛;且如来、观音都能预料到取经者将在何时何地遭到什么困难,要不要相助由他们决定。这样看来,悟空的作用如同虚设。他使尽本领,斗尽智慧,最后还是不得不三番五次地求助上天。这一切都是因为取经是由如来、观音安排的唯一可走的路,出石匣只是赎罪式的假释。如来、观音把金灿灿的“斗战胜佛”之名放在灵山的佛桌上,诱着孙悟空去取。他们完全可以开个玩笑,在孙悟空即将到手之际让它化为乌有,让悟空徒劳一番。所以大团圆的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取经过程中,孙悟空的好“名”、高傲与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之间的强烈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悲剧性。这样看来,悟空的悲剧是好“名”及“名”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造成的。由于好“名”的愿望与现实只有矛盾对立,没有调和统一的余地,或者说,出现了“空虚地带”,才导致了悟空的悲剧。哭是痛苦的发泄方式,哭不仅渲染了气氛,也是悲剧效果的深化。二、“神兽”结合建构了喜剧性的孙悟空 评论家对《西游记》文本中喜剧性、幽默性的分析已十分深刻,孙悟空是一个喜剧英雄也已成为定论。撇开文本的角度,笔者主要从审美心理学、接受美学角度来探讨孙悟空形象的喜剧性也就是通过对“神兽”这一艺术结构的分析,回答“孙悟空既是一个悲剧人物,读者何以把他仅作为一个喜剧英雄来接受”这个问题。 从读者接受这一角度看,悟空之所以被认为是喜剧英雄,似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从一般接受心理看,凡审美对象为形貌丑陋者,即使他们的行为动作是悲剧的,而其效果则可能是喜剧的。从《西游记》的文本效果看,悟空形象的艺术接受也未能逃脱上述接受心理。即是说,由“神兽”结构而产生的丑陋形象和滑稽动作冲淡、掩盖了人们对孙悟空悲剧形象的认识。一个面目丑陋狰狞的人,无论正义感多强,其悲剧效果总比外形英俊潇洒、儿女情长的人物逊色,我们的同情往往在后者。 在我国古典悲剧中,有时主要的悲剧人物也可赋予喜剧性格。悲剧《娇红记》中以生扮的申纯,当他和王娇的爱情在封建伦理的重压下,尚处在扑朔迷离,摸不透对方底细的时候,突然听到王娇约他晚上幽会,他欣喜若狂。在王娇走后,他一个人留在台上如痴如呆地自言自语,连说带唱,恨不得太阳早点下山:“天,我央及你,我与你唱喏。怎生不动?我与你下跪,又不动。我与你下拜也不动。呸!泼毛团鳔胶粘住你哩。红红泼泼更瞳瞳,夕阳西沉早在东,其今朝偏恋着生根结蒂在当中?说什么‘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我如今唱喏,你也不动,拜你,你也不动;敢待骂哩!”通过这些插科打诨的喜剧表现,把申纯书呆子气的至诚种,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真实呈现了他此时复杂的心情。然而未来的结局却证明:“天”并未恩赐他人生应得的起码善愿,强大的封建势力不仅吞噬了他们的爱情,而且夺走了他们的生命,这还有什么天良?!这是一种以喜写悲,更见其悲的手法,有很深的悲剧效果。 然而在《西游记》里同样是以喜写悲,为什么没有如此的艺术效果呢?《西游记》第三十四回,孙悟空骗巴山虎、倚海龙说出压龙洞老母住处后,取出铁棒,走上前,着脚后一刮,然后把两个小妖刮做一团肉饼,却拖着脚,藏在路旁深草科里。随即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成了巴山虎,自身却变个倚海龙,假装做两个小妖,径往压龙洞请老奶奶。这一系列动作和外形的神兽式变化,有着强烈的喜剧色彩。但从圣变为小妖,紧接着的便是要向老怪嗑头。这对“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人”的悟空来说,简直是莫大的污辱。他结果被迫承受了这污辱,便是悲剧。难怪当他意识到要拜倒在老怪脚下时,站在门外,仵着脸脱脱地哭将了起来。这哭应说是有着撼人心魄力量的,很有悲剧色彩,然而历来的读者和评论家们对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我们把申纯和孙悟空的动作和外形作个比较,不难发现造成这种接受差异的原因。申纯是以生扮演的才子,他年轻、漂亮又多情;他的动作是极富人情味的人的动作,因而他的心灵非常容易与接受者的心灵发生共鸣。而孙悟空则是一个面目丑陋,动作滑稽的老猿,不容易与我们人的心灵沟通,他的悲剧也就不易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如果孙悟空以一个人的面目出现,且赋予他英俊潇洒的外表,只是偶尔现形为猴子。那他一定是一个十分动人的人物。问题在于,这样的人物,不能象猴那样完美自如地融入《西游记》中。以猴的面目出现,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第二,悟空由“神——兽”结构而产生的丑陋外形和滑稽动作本身,给读者的印象是丑的,其效果只能令人发笑,而不会发现其他。闹剧是喜剧最简单的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当滑稽只限于外在行为和表面丑态之时,这就叫做闹剧。”在最初,闹剧常常表现为对某些动物的夸张、歪曲的摹仿,人类把某些动物作为被征服对象加以调笑,以扭曲、夸张、笨拙的化妆、形态和动作来贬抑动物,肯定人的力量,显示出人与兽对比中人的优越性。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丑陋外形和滑稽动作给读者的印象是闹剧式的。文中描写孙悟空咨牙俫嘴、两股通红,腰系一条虎皮裙,活脱脱是个雷公。猴子式的厉声高叫,跳来窜去,眼珠的流转,都给读者以丑的印象,引发读者的只是一阵阵笑声。从孙悟空钻腹这一事件来看:由于猴子外形的轻巧,作者不免赋予他善变各类小虫的特征,使他能非常容易地钻入妖魔腹中,大闹一番“肚宫”,疼得妖魔哇哇乱叫,满地打滚。由悟空这一外形变化和技术本领所产生的这类丑式画面,可谓非常逗人发笑。把孙悟空作为猴子看,当然只能令人发笑别无其他。但若把他作为一个人来看,他凭本事无法制服妖魔,使不得不使用这小人之计。是多么可悲。因为孙悟空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好汉,是不能受辱于人的。这样做岂不坏了他一生所追求的“名”?更何况就是凭这,他还不一定能救出师父前往西天取经。 第三个原因在于读者的心理定势。大部分读者在没接触作品《西游记》前,就或多或少接受了戏剧舞台、电视屏幕、连环画上孙悟空的形象。而由于受传统评论模式的影响,厂来的编者、导演、绘画者都是把孙悟空作为一个喜剧形象来设计制作的。他们把孙悟空兽的动作和外形加以强烈的歪曲、夸张和摹仿,不时逗发观众阵阵轻松愉快的笑声。正是受了戏剧、电视剧和连环画的熏陶,人们对孙悟空这一形象所抱有的喜剧心理可谓根深蒂固。抱有这种心理来读《西游记》作品本身,当然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对孙悟空的独特塑造。 《西游记》对孙悟空形象作出如此塑造,其实正表现出它塑造人物形象之高妙。其高妙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悲剧和喜剧的创作模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超越了悲剧和喜剧的艺术形象。可惜的是,长期以来,读者未能悟解《西游记》这种创作特色,结果把孙悟空仅作喜剧英雄来接受。在我看来,要对孙悟空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必须遵循《西游记》超越悲剧和喜剧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特点。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西游记》作者苦心孤意惨淡经营出来的孙悟空这个神魔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孙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闹天宫是他的一段光荣历史;后来他参加取经队伍,尽管头上戴着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动,但他的火眼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毛泽东有两句诗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地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特点。最能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聪明;《三打白骨精》可见他的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马克思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孙悟空的种种“神通”,正包含了古人对自身力量增长的幻想和对征服自然的自信。孙悟空是中国人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与孙悟空相映成趣的是他的师弟猪八戒,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同时也有很多引人发笑的东西。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如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扫垃圾等等,都是他来干,不过只要有机会他就偷懒睡大觉;与妖精们斗起来猪八戒也是十分勇敢的,但也有时会借出恭(上厕所)逃避战斗。猪八戒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身上的许多小毛病: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物而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较起来,第三位徒弟沙和尚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但他乃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而小说中的唐僧则是一个由作家创造出来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这个唐僧又是相当窝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滚下马鞍,涕泪交流,一旦离开了徒弟,他就连饭也吃不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孙悟空主动除妖时,唐僧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闭上眼大念其紧箍咒,使孙悟空无法去战斗除妖,结果自己往往遭灾受罪。唐僧本来是去西天取经的领导人,但小说中对他批评得很厉害。这就表明《西游记》并不宣扬宗教,不过是利用取经一事作为叙述故事的框架而已。
孙悟空的历史原型是个复合原型,但是它的核心原型是王艮。依据:1、王艮落户于东台。注意在东边,和孙悟空出生地方向一致。2、王艮十多年的自学,孙悟空在遇到菩提前,也是常年自学为主。3、王艮在38岁时听到塾师黄文刚(江西吉安人)说江西巡抚王守仁的学术观点,。38岁时远赴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孙悟空也是三百多岁听了樵夫的话跑到西牛贺洲向普提拜师、学习。王艮他好学心切、求知若渴的王艮,立即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不远千里,趋舟江西,执弟子礼拜见王守。这就对应了孙悟空不理会猴群,从老家承舟过海的跑到西牛贺洲。4、王阳明一开始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之意的“艮”字;孙悟空也是不懂礼数、好动,也被取了一个名字、希望其空。5、王艮经常与师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就和孙悟空一样,刚开始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一样。6、王艮强调身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就和孙悟空一样重身轻利,就是要学长生不老。7、王艮有一次坐“招摇车”(蒲轮)招摇过市,遭阳明指责。这就对应孙悟空有筋斗云且喜欢招摇,菩提老师批评。8、王艮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王阳明闻讯大为震怒,欲设法召他回来“痛加制裁”,但已鞭长莫及,他的学术思想已流传四方。这就对应着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就到处显摆,最终惹怒了菩提。9、他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后来孙悟空为了为了保密,自称是:天生圣人。10、王艮攻击当时统治者,被斥为“异端”。这就对应了孙悟空大闹天宫。11、王艮在生活道路的探索中,曾从事过学医和行医活动,想通过医道来谋求生活之路和医治社会。这对应着孙悟空很突兀的就会看病制药的本事。12、至于王艮的老师王阳明在江西,西边。王阳明也是儒释道合一的人,叫心学(注意是心)核心是儒家(喜欢搞教育),道家成分高于佛家(七十二变等)。王阳明能力出众,声望高,但是功高震主,被人嫉妒排斥和打击,只能低调讲学了。这就对应了菩提的住所(西边)、门联(心)、妙演三乘教,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三教)担心他人的:必然加害!(个人心理阴影)。
我的毕业论文是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你要的话就留个邮箱 我发给你
........自己去查
西游记小论文800字的内容是:
每当我坐在沙发上看着《西游记》时,都会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也很想拥有孙悟空的勇敢机智和那七十二变,还有一根会变大变小的如意金箍棒。
伟大的吴承恩写出了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最后都是化险为夷,为了取得最后的真经,师徒四人,踏遍河山,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艰辛和痛苦,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是一部拟事小说,作者将自己当成孙悟空,将政府比喻成唐三藏,毫无本领,比喻当时政府十分腐败,当官的人乱收老百姓的钱,使用勇敢机智的孙悟空来保护政府,最后得到了胜利。
我为作者吴承恩为祖国奉献自己,却无处可投的精神有所感动,也对当时的社会感到十分的不满,从《西游记》中也感到吴承恩在不断的坚持,正如孙悟空不断的和唐三藏去取经,永不言败。《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去推翻当时黑暗的社会。
孙悟空大吃蟠桃,偷吃仙丹,随后下凡去,玉帝得知后万分气愤,派十万天兵天将下凡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和杨戬大战几百场,不分胜负,最后太上老君偷袭孙悟空,将孙悟空抓了起来,孙悟空被雷击、砍头、用钉子打,用三味真火烧,却毫不动摇。
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孙悟空十分勇敢,永不放弃,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出去。七七四十九天后,孙悟空出来了,练成了火眼金睛。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佛来压在了五指山下。
过了五百年,唐三藏奉命去往西天取经,急需人才,才将他救了出来,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孙悟空是一个所有人都很赞扬的人,他十分的自由,他勇敢机智,为保护师父,他不惜一切代价,这一点使我非常的喜欢,也非常的赞扬。为了事业,孙悟空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驾护航,师徒之间感情也非常的厚。
唐三藏是唯一一个使人琢磨不透的人,他十分的怜悯他人,十分有爱心,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也要放走,岂不知坏蛋放走后被害的人将更多,这真是太有“慈爱心”了。
猪八戒总喜欢在背后说坏话,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物,十分贪生怕死。但他也是有特长,还能服从师父的命令。是西游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之一。
沙和尚十分的忠诚,也有些傻傻的,任何东西都是他扛,任劳任怨,如老黄牛,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西游记》中给我最大感触的是孙悟空,他降妖除魔,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名著真不愧为名著,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豪杰,为着人类的理想而共同奋斗。我也要从《西游记》中获取力量,争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自己的骄傲!
《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孙悟空之形象是否有原型,原型为何,始终是一个难以被淡化的学术问题。凡治《西游记》者,大都难以回避这一学术悬案。 近百年来,关于孙悟空形象的原型研究始终包括文化原型和现实原型两个层面。关于文化原型的探讨影响很大,几乎构成孙悟空原型研究的主体。其开始于本世纪初的两位文学史大家鲁迅和胡适,他们的学识、地位使他们的结论获得了无可争辩的权威性,而且也使文化原型显得更具有原型意义的重要因素。八十年代之前,鲁迅的“国产说”(即认为孙悟空形象是由唐人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神无支祁演化而来的,详见《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卷九)和胡适的“进口说”(即认为孙悟空形象是由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衍化而来的,详见《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上海书店版)影响相当深远,相继生成的其他观点亦与之大同小异,多无法绕过他们。 八十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中,风行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所谓“混血说”影响最大。“混血说”的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先生。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这是“混血说”的滥觞。之后,蔡国梁、萧兵等先生的论述(详见蔡国梁《论孙悟空的血统》、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明确阐述了孙悟空形象原型与无支祁和哈奴曼的承继关系。混血说渐具形态。 八十年代末,张锦池先生率先将取经故事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加以观照整合,纳入一向受到忽略的《三藏法师传》,并将其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平话、小说等构成完整的流变系统。他从对“说话家数”的考辩入手,捕捉出潜隐于孙悟空形象流变过程中的宗教文化密码,指出孙悟空形象在流变过程中曾经具有的长生、修炼、偷窃、好淫等特点,恰恰契合于道教系统的“修炼猿”,与佛教猿猴故事的“听经猿”关涉甚少,从而论证了孙悟空的形象孕育于道教猿猴故事的凝聚、发展于释道二教思想的争雄、定型于个性解放思潮的崛起(详见《论孙悟空的血统问题》,《北方论丛》1987年第5期)。 张锦池先生的论述仍可以归之为“国产说”,它为鲁迅以来的国产说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论据,从而为诸多研究者所认可。 关于孙悟空形象的现实原型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影响较大有两说。一是五十年代起流行至今的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贞元五年回到京师,在章敬寺修行。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并且回来时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亦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由此,多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艺术形象,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参见孟繁仁《西游记故事与西夏人的童话》)。目前,此说还留有进一步研究和发现的空间。 张锦池先生从取经故事流变系统中亦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厄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也就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详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求是学刊》1990年第1期)。作为“一说”,张锦池先生的结论是否颠扑不破,还有待于学界的继续研讨。 2001年12月11日《工人日报》的记者署名文章让人吃惊不小。文章指出,著名的敦煌学学者段文杰先生多次考察敦煌壁画并根据历史资料确证:孙悟空原型是石磐陀,其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甘肃省安西县据此在日本东冈、东京举办了敦煌壁画临摹摄影展,影响很大云云。新奇之余,笔者重新拜读了段文杰先生的相关著述《新发现玄奘取经壁画考》等,得知,原来段文杰先生在孙悟空形象文化原型方面亦是持鲁迅“无支祁”说,不过他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是释悟空,并没有提及石磐陀,所谓“根据史料确证”云云在段文杰先生的论述中寻不到蛛丝马迹。如此看来,可能是记者的疏忽导致了“张冠段戴”,以至误导了数十家媒体的纷纷转载(仅笔者于互联网了解,即有十几家媒体转载了这一消息),甚至加以生发。其结果,或许能实现为文学形象孙悟空落实籍贯的良苦用心,却没有表现出对学术前辈段文杰先生负责的态度。敦煌学是国际显学,海外学者都十分关注其研究动态,当他们面对段文杰先生的著述和某些媒体的炒作时,或许会提出疑问,甚至产生困惑。如此,则难免损伤段文杰先生以及相关媒体的声誉。这不能不让《西游记》研究者和爱好者忧虑。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编辑部(150080)副编审,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原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27日)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他的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他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性格。二是护卫唐僧西天取经、集中体现他不畏自然艰险。征服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前后两个阶段的斗争对象不同,性格基本一致。 要分析他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聪明机智、不畏艰辛、心丝急躁还有是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的化身。 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子,他出世后,就在仙山福地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他敢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打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宫等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他还敢于辱骂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骂观音菩萨“该她一世无夫.”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配药丸给国王治病. 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