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质量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2016-05-25 15: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相关合集:质量管理论文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1.工程质量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是现代企业的成功标准。作为从事水电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队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深深体会到质量问题是施工企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2.提高工程质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已经加入WTO,将有更多的国内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同时许多国外施工企业也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如果我们的工程质量不过硬,不仅在国际市场站不住脚,而且在国内市场也要受到排挤。竞争的胜负取决于工程质量,因此提高企业质量的总体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3.企业全员必须参加质管理

  

  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施工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严格履行本部门、本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施工企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施工企业的第一责任人更要关心工程的质量,要有效地组织全企业、全员、生产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企业的党政工团部门应从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做好全企业、全员、生产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服务。

  

  4.质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地抓下去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需要认真负责、实实在在的科学态度。要提高质量水平,必须狠抓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1)狠抓企业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克服重产量、产值、轻质量的错误思想,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企业各级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和领导千部质量意识,同时还要培养一批责任心强的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贯彻执行IS09000系列标准。尽快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建立质量培训中心,开设质量管理课程,迅速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质量管理,又能运用于生产经营实践的质量工作专业人才。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加强工序控制,坚持“三检制”制度,决不允许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3)完善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企业每个员工质量工作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严格检查、考核,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建立一个畅通的质量与标准信息系统。同时要加强质量考核,实行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的分配制度。

  

  (4)做好计量和质量信息工作。抓质量要以数字说话,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原始记录、施工日志、统计报表等质量反馈资料必须准确及时,以便为企业的质量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抓好质管理工作必须运用强制手段

  

  虽然我们己在质量方面采取了质量否决权和质量与含量工资挂钩等经济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要采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各级行政领导必须亲自抓质量,对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单位亮“黄牌”警告,并立即停产整顿。同时还要把质量工作作为企业员工晋升、提级的主要考核指标,记入个人档案。

  

  6.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工程质量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用户需要的提高而提高。因此提高工程质量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如果施工企业领导在抓质量工作上态度不坚决,工程质量则肯定下降。质量不好就抓一阵,质量好了或稳定了就不抓;生产任务不紧时抓一阵,生产任务一忙就不抓;应付上级考核抓一阵,一旦过关就不抓;眼前有利可图抓一阵,无利可图就不抓;这都逃脱不了市场惩罚,只会自己害自己。

  

  7.质量评定标准

  

  现行的质量标准和验收制度最大的缺陷在于合格、优良、优质”的用语不足以记录工程实际存在的不合格或有疑问的部位,不能使运行单位对此有所警惕,相反却造成平安无事的假象。

  

  《工程质量等级标准》中把质量分为优良与合格两级。整个工程按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三级评定,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分部工程中的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且50%以上达到优良,分部工程即为优良;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且50%以上达到优良,单位工程即为优良;如50%以上的单位工程达到优良,则整个工程可被评为优质工程。评定的方法是:单元工程由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组织评定,监理单位复核;重要部位由监理、设计、施工三方共同检测评定。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整个工程的质量等级均在单元工程的基础逐级评定。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把与结构安全有关的少数检测项目列为主要项目,要求100%达标。次要项目占大部份,如体型偏差、浅层裂缝、蜂窝麻面、养护等等,只要70%达标即合格,90%达标为优良。因而尽管工程存在缺陷,但由于其属次要项目,所以仍可冠以合格或优良。次要项目一般影响工程外观形象,有的影响使用效能和耐久性,有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工程安全,也很难相信外观粗糙的工程内在质量却很好。水电工程当前存在的工艺粗糙、外观较差等问题都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对次要项目要求偏低有关。

  

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等级评定是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的,缺乏客观性。单元工程验收记录的数据全部由施工单位自行填写,优良率在95%以上,所谓“监理复核”仅仅是一个签字而已。有的检测项目,如混凝土的体型偏差和蜂窝麻面,理应拆模以后检查,但在浇筑的当天已被填为优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判断其检测的真实性。

  

  正常情况下工程质量实际存在三种情况:①大量达到检测标准;②少量超越标准;③个别低于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单元工程,《评定标准》规定经加固补强并经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只能评为合格”;“经鉴定达不到要求,但建设(监理)单位认为能基本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可不加固补强;或经加固补强后,改变外形尺寸或造成永久性缺陷的,经建设(监理)单位认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其质量可按合格处理”。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工期、成本的限制,许多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项目,经过研究或处理后以工程安全作为标准进行验收,并定义为合格。例如开挖或混凝土体型不合格的项目;混凝土力学指标不合格作补强处理的项目;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灌浆、或加并缝钢筋等等。经过处理的项目安全系数已经不够,在工程管理中把这种情况称为“吃安全系数”,有可能安全运行,但风险大,对工程的中长期安全性有一定影响,把“处理品”和真正的合格品混淆在一起通称“合格品”的作法,虽然语言上好听,但也隐瞒了真相。

  

  在验收中还发现施工造假、伪造或随意舍弃检测数据的现象,对工程安全性危害也极大。例如灌浆中有假数据,实际孔深不够、浆液不足;有的岩石锚杆长度不够,注浆不实等等。以上造假情况有的被监理发现并纠正,有的成为永久隐患直到发生事故。工程中造假现象不根治,则工程隐患难发现,“豆腐渣”工程难以杜绝。

  

  根据上述情况,建议在质量标准、工程等级评定制度、检验制度等方面作较大改动:

  

  (1)修改《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适度提高质量标准。对于次要项目,也应有90%或100%的达标率才能列为合格,需要把外观的完整性、光洁性、尺寸的准确性作为重要的质量指标,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由于工程的重要性不同,业主要求的质量标准也不同,其差别可在合同中以不同的合格标准体现,当然价格上也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I

  

  (2)修改现行CL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废除质量评优条款。把质量|等级由“优良、合格’俩级,改为“合格”一级。由比较“优良品率”改为比较“合格率”。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可采取三种处理办法:①局部修补达到合格;②推倒重来;③以试验、计算等手段检验是否达到安全运行标准。

  

  (3)实施第三方检验和鉴定。前几年水电验收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专家太少,第二是时间太短国家验收委员会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由与工程有关的各级行政领导、各投资方、贷款银行的代表组成,与会的大多数人对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并不熟悉,并且会议主要讨论投资、付款、上游水库淹没、下游供水等问题,对工程技术问题不能进行细致的、权威性的研究,因此在安全、质量问题上难免走过场,变成被验收单位的传声筒。

  

  (4)坚决打假,增加处罚力度,其中要包括对主承包商的处罚。工程实践中,作假行为多数是分包商或包工队,主承包商“包而不管”,今后在惩罚包工队的同时也要惩罚主承包商。

  

  8.总结

  

  笔者认为,改进工程质量的第一步是揭开对质量“评功摆好”的虚伪面纱,验收制度由主导“评优”,改为主导揭露工程存在的问题。只有正视质量的真实情况,改进才有希望。当然这种改革可能会受到反对,因为不评优就无法申报“鲁班奖”,不评优就不利于企业宣传。对于施工企业重点应放在质量业绩的检查,而不是质量机构的检查。

  

  王富隆(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三分公司)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