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项目管理论文

面向过程的高校专业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2023-12-08 03: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概述 


  高等院校专业建设项目,主要指的是央财、市财政和校级所有专项资金支持的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建设项目。专业建设项目是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要载体,重点关注过程的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课堂教学创新,着力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席黎丽将专业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启动-设立-发展-强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其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甘特图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了解哪件工作可以提前完成或哪件工作需要延期,重新对资源进行调整。还可以把甘特图结合资源的使用情况,显示试验场地、实验仪器或设备的运行和闲置情况。 


  胡文发提出了科技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观,基于流程、控制、风险、质量等四个方面提炼出四种不同的生命周期模式,同时认为成功的科技项目管理不仅需要准确预测项目资源及其工期,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变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梁小勇首次提出了项目生命周期模式的概念,归纳出6种项目生命周期模式,分别是“S型”、“J型”、“反S型”、“反J型”和两种特殊生命周期模式。如果分析出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式不同于该类项目通常的生命周期模式,则项目负责人有必要对该项目的计划、预算等进行重新审视、优化调整,以期以最低的项目成本达到最大的绩效目标。 


  以往对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较少,基本集中在工程项目、科技项目上,鲜少有对高等院校专业建设项目系统的研究,而生命周期模式理論这一理论也一般运用于对工程类项目的研究上。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提出基于项目生命周期模式的面向过程的高校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二、专业建设项目的特征分析 


  参照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作者将专业建设项目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建设目标明确性 


  专业建设项目在建设前需要填报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对建设目标均有明确的说明,大体围绕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定位。 


  (二)建设项目的整体性 


  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建设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建设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项目过程程序性 


  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必要的建设程序和经过特定的建设过程。一般的专业建设项目都要经过项目申报、项目建设、项目验收三个阶段,包含填报项目申报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写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编制项目月度计划表、建设施工阶段、建设审核阶段、建设效果持续跟踪阶段等七个子阶段。 


  (四)建设项目约束性 


  专业建设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时间约束、资源约束、质量约束三个方面。时间约束,即每个项目及其各个建设阶段都有建设工期的时限限制;资源约束,即有一定的投资总额、人力、物力、场地等条件限制;质量约束,即每个项目都应达到预期的使用效益。 


  (五)建设成果可持续性 


  在专业建设项目完成后,其成果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与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生综合素质、社会服务功能等环节和内容的影响是可持续的。 
  三、我国高校专业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能够直接影响结果的好坏,当前我国高校滞后的专业建设管理理念致使大部分的专业建设项目流于形式。许多高校仅仅将专业建设视为为本专业的教学服务,忽视了其为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为政府文化产业服务的功能;此外,部分高校急功近利,生搬硬套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思路,不仅缺乏特色,而且容易导致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鸿沟。 


  (二)缺乏过程监控 


  现在对专业建设项目的监控大多集中在最后的评审验收阶段,忽视对项目建设过程的控制,使得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初期不易被人察觉,而一旦显现出来往往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进程,加大了项目建设的风险。 


  (三)忽略成果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业建设项目建设的成败,最终还是要看项目成果是否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现在对专业建设项目的管理往往忽略成果转化,在项目完成之后不进行持续跟踪,导致专业建设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变成纯粹的理论研究,比如,如若不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中去而只是一味的纸上谈兵,那么这样的研究就无法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专业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一)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周期模式 


  生命周期是一个项目从概念到完成所经过的各个阶段,一般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项目的性质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由于项目的本质是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特定的、不可重复的客观目标,因此,所有项目都有开始与结束。但是许多项目,由于意料之外的环境变化,即使在接近原先规划的最后阶段时,也可能重新开始。 


  梁小勇将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式图形化之后呈现出四种基本形态——“S型”、“J型”、“反S型”、“反J型”。 


  在“S型”生命周期模式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时项目的进度较慢,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项目的进度变快,在主体工作完成后,项目又进入缓慢的收尾工作;“反S型”生命周期模式开始和结束时项目的进度都很快,而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进度较慢;在“J型”生命周期模式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開始时项目的准备工作进度较慢,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项目便迅速的进行,直至项目的完成;“反J型”生命周期模式开始时项目进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进度越来越慢,直至项目的结束。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过程化专业建设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对专业建设项目本身而言,其生命周期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阶段性目标;而对归口管理部门而言,对项目的管理要历经项目申报、项目建设、项目验收三个阶段。项目申报阶段是项目启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项目建设阶段对应项目生命周期的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和执行阶段;项目验收阶段则对应项目生命周期的结束阶段。管理部门要做的就是在项目不同的管理阶段和生命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过程化管理。 


  1. 项目申报阶段 


  (1)确定项目名单 


  归口管理部门下达储备项目计划,项目申报人填报项目申报书后交由所在院部进行初步论证,论证通过的项目提交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组织校内外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项目名单,下达建设项目通知。 


  (2)填写项目建设方案及月度计划表 


  项目建设方案是对专业建设项目的建设思路、目标、内容的分年度具体描述,是管理部门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能否真正提升学校专业实力的依据;项目建设进度月度计划表则将建设计划分配到每个月,更加有利于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3)确定项目生命周期模式 


  管理部门根据各项目填写的建设方案及月度计划表,确定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式。假设某项目的建设工期为Nm个月,以时间单位-月度为横坐标,进度单位-完工百分比为纵坐标,可初步绘制出项目的进度散点图。 


  以时间的中垂虚线L为界,对项目的前后两端曲线分别进行研究。为降低误差,前后两段曲线的B、C点分别以其中垂虚线L1、L2为界取其各点坐标值的平均数。L1线以左各点横坐标的平均值为前段曲线B点的横坐标值,纵坐标的平均值为前端曲线B点的纵坐标值。L1线至L线之间个点的横坐标的平均值为前段曲线C点的横坐标值,纵坐标的平均值为前段曲线C点的纵坐标值。同样,后段曲线B、C点的坐标值分别取L线至L2线之间个点坐标值以及L2线以右各点坐标值的平均值,从而得出前后两段曲线各自B、C点的平均坐标值。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项目的曲线前半段向上凹,后半段向上凸,则该项目生命周期模式为“S型”; 如果某项目的曲线前半段向上凸,后半段向上凹,则该项目生命周期模式为“反S型”; 如果某项目的曲线前后半段均向上凹,则该项目生命周期模式为“J型”; 如果某项目的曲线前后半段均向上凸,则该项目生命周期模式为“反J型”。 


  最后,需要对初步判断的结果进行检验。分别计算曲线前后两段的端点连线的斜率。 


  尽管在实际中各项目的生命周期情况复杂多样,但是每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式都应基本或近似符合以上四种基本模式,如出现异常情况,需考虑项目在进度安排或资金安排上是否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更正以提高项目效率。 


  2. 项目建设阶段 


  此阶段包含项目生命周期的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和执行阶段,是过程化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在项目启动阶段,管理部门需要关注的是建设团队的组建情况以及团队中每个人的角色定位是否合理。高效的团队要求每个成员都有其精准的角色定位,同时建立团队内部的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 


  在项目规划阶段,建设团队开始在建设方案及月度计划表的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的建设计划,明确项目所需资源和成员分工。在这一阶段,管理部门可引入甘特图辅助生命周期模式图加强过程监控。生命周期模式图主要关注资源消耗水平与完工进度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表明各个子项目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甘特图主要关注时间进程管理,能够有效弥补生命周期模式图的缺点。 


  在项目执行阶段,管理部门需要结合生命周期模式图和甘特图关注项目的工作流程以及关键节点,对各项目的资金使用进度、建设质量、建设进度进行追踪监控。在追踪过程中,管理部门参照在启动阶段确定的各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例如,某专业建设项目的内容是购置实验器材和设备,生命周期模式被确定为“S型”,即在项目中期进度较快,资源消耗较多,而在前期和后期进度较缓,资源消耗较少。那么,管理部门就应当更多地关注项目中期的实施情况。如若在此项目实施初期资源消耗大,管理部门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存在资源浪费或者进度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团队就应该及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结合甘特图分析各子项目实施情况),对原方案进行调整。 


  3. 项目验收阶段 


  此阶段对应项目生命周期的结束阶段。项目负责人梳理项目建设过程材料和标志性成果,准备结题材料,交由所在院部进行项目验收初审后,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校内外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技术验收和综合验收。这一阶段管理部门需要重点关注项目的成果转化。例如,某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在此阶段已将所有制作完成的课程录像上传到相关平台,它的任务是不是就已经完成了呢?如果这些课程资源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惠及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那么这样的项目便没有建设的必要。所以,管理部门需持续跟踪项目建设效果,保证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小勇.项目生命周期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 
  [2]梁小勇,陈宪.项目生命周期模式的确定[J].技术经济,2004,04:58-60. 
  [3]胡文发.科技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观[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5:11-13. 
  [4]管海波,黄敬前.项目生命周期对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J]. 引进与咨询,2004,11:45-4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