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物流管理论文

城乡物流一体化问题及对策论文(共2篇)

2023-12-07 2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乡经济一体化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验区,在城乡物流一体化方面也是有作为的。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特色。虽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体化,但是适当正确的集中有助于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散、小、孤很难获取上述三效益。工业、农民、土地的适当集中也从战略上为城乡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协同起来,求得协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满足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物流相比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谋求提高,谋求发展,谋求协同,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非零起点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和竞争的日益加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而受到极大重视。


  在城市和乡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地理上的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物流资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为政,自成条块,相互区隔,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所谓战略路径就是起始于现状,面向未来目标,由特定时间和空间及其他战略状态要素所构成的一条有向、不规则的开放式曲线段,是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的集合。


  (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


  城乡物流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统筹建设→城乡物流统筹运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绩效评估和改进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在整个流程中应实行统一管理,至少要有统一的职能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物流统筹规划。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区、县城、区域中心镇及乡村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这也应该是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


  在进行城乡物流统筹规划时,明确上述四个战略状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非零起点很有必要,必须考虑已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尽量把其纳入新的物流体系中,不能视而不见,弃置不用,这在当今特别值得重视。


  对此,应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把项目运营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资源利用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中的两个。还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用以判断项目的绩效,以便总结经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


  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本质:利用物流经验曲线和物流预见曲线,规避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中的盲目性、动荡性、随意性、杂乱性、无序性、狭隘性、短视性,从而降低整个城乡物流一体化工程的总成本(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闲置成本+沉没成本等)。建设成本,特别是基础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往往发生了就是沉没成本,具有较强刚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规划成本相对较低,规划的弹性较大,调整起来也较容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一分钱的物流规划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钱的物流建设及其相关成本。科学的、可行的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效益比较巨大,可以说是战略性的效益,成本的节约是战略性的节约。


  (二)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


  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路径中必须遵循轻重缓急原则,规划上则应是全域性、整体性、系统性、未来性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既要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服从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还要服从于全国、大经济区区域以及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要协调于邻近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如图1所示,规划分为详细的和粗略的,实施分为立即整体实施、分步实施、暂不实施。


  有的是规划后即刻全面建设,该规划较为详细,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内或者10年之内,且不确定性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当前的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有的规划是分步实施,该规划中详细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内或者20年之内,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参杂,既可抓住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又可规避将来物流建设的战略性风险;有的规划是规而不建,即先规划暂时不实施,以备将来情况较为明了、条件较为成熟时实施,其前瞻性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间,相应的不确定性就较大,确定性较小,以便从战略上规避物流建设及相关风险。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区到郊县新津县的成新大件路,当时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路在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人流、物流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当时在该路的规划设计时就缺乏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进行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付出巨量居民拆迁安置成本,如果当初在规划时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两百米以内进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战略性成本绝大部分可以规避。


  (三)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


  路径1:以大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辐射功能、物流扩散效应,首先整合与其相似、彼此联系较为紧密、融合度较高、一体化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时强化中等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镇(群)和乡村区域的物流,实现全区域物流一体化积累一体化经验,构建一体化经验曲线,打下一体化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城市对于乡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效应已达到相当程度,城市已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其扩散动力强大,扩散意愿强烈,扩散作用明显。这时采取该路径的战略利益极大,战略风险较小,全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较快、水平较高。该路径是始于大城市,终于全区域,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成都市的三圈层战略路径类似于该路径,成都市在规划时把全市分为一圈层(中心城区)、二圈层(近郊区)、三圈层(远郊区)。


  路径2:先从整合难度较低的城镇(群)和乡村物流一体化开始进行初级的一体化,其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较简单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很复杂,由于大部分城镇(群)和乡村的开发度不是较高,其整合效益、一体化效益容易显现出来,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该一体化不仅是城镇(群)和乡村物流内部的一体化,而是面向整个城乡物流大系统一体化的。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还未达到相当程度,其扩散动力不强、扩散意愿不强、扩散作用不明显,而城镇(群)和乡村物流的一体化意愿强烈、动力较强、利益较大。这时采用该路径较为稳妥,也可逐渐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全域物流一体化的完成总时间可能较长,该路径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该路径特别适用于未开发即将开发的城镇(群)和乡村,可规避先散建乱建后治理后规范的战略性调整成本。该路径是始于农村,终于全区域。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区域战略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路径3:类似于路径2,其差别体现在起点有些不同,比路径2的起点高了一些,比较注意发挥城市对城镇(群)和乡村的带动作用,其前提条件依然是城乡物流互动意愿和能力较强。


  路径4:该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与路径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径1是渐进式,路经4是突进式的,该路径实施成功的话会极大缩短全域物流一体化的时间,可尽早尽大地谋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利益,其前提条件是一体化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具备,即物流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都完全具备,至少基本具备。此战略路径的战略利益可能较大,其战略风险也较大。


  这四种路径只是示例,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不过基本思想是要分轻重缓急,要考虑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的战略约束变量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技术、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决定的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物流规划都是其战略约束变量。


  结论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第2篇: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0引言


  2010年南京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提出要坚持三个一体化,即两烟一体化、工商一体化、供销一体化运作,实现行业内部的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因此,两烟物流一体化建设成为烟草行业物流建设的关注重点和方向之一。


  从整体上而言,国内烟草公司进行两烟物流一体化实践探索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例如,恩施已开展两烟物流一体化探索与实践,其烟叶物流运作已具备了行业内第三方物流雏形,并初步形成了具有卷烟厂、复烤厂、烟叶中心仓库的地区性烟草产业园,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条件。然而,恩施仍然面临着烟草工商企业对两烟物流资源整合不足,业务操作衔接不紧密,两烟物流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困难[1]。湖南省祁东县也在积极探索建立两烟物流一体化运行的物流体系,其中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从理论上进行烟草物流一体化的研究。付秋芳[2]在对福建省烟草物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体化供应链的福建省烟草物流治理模式;范崇磊结合云南省烟草物流现状,构建了玉溪市烟草企业农、工、商物流一体化模式;王鹏[4]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从供产销三方面,推动卷烟物流向烟草供应链物流转型,形成一个高效协同供应链网络;丁涛等[5]提出烟草物流网络规划,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使其在成本和时间两个方面都达到最优,实现了相关物流活动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烟草物流运作水平。两烟物流一体化更深层次的发展在于通过开发或者打通烟草物流信息平台,服务于整个烟草供应链,成为社会物流。赫丽丹等[6]认为“非烟”物流将成为烟草企业增值盈利的重要手段,提出“烟草物流+非烟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减少物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物流效率,但该配送模式的实际运作难度较大,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其物流服务质量;蔡萍萍等[7]提出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来评价物流服务质量。


  福建省重点围绕“规划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业务一体化、信息一体化、标准一体化、评价一体化”六个一体化在南平、三明和龙岩三个两烟地区进行两烟物流一体化探索实践,其中南平烟草物流已初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两烟物流运作模式。随着探索实践的不断推进,福建省两烟物流面临着烟叶交接模式、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化改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旨在提升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管理水平,实现两烟物流活动的有机融合。


  1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现状和必要性


  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是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整合优化卷烟、烟叶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活动,实现从烟用物资采购到烟叶种植、烟叶生产和卷烟产成品交付所有相关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统一管理,以提高整体竞争实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表现在:(1)通过机构重组、统一管理、优化仓储资源、实行双向运输、开展工业代管库存等,有效地实现两烟物流的集约运营、高效运作,降低运作成本。(2)利用专业化的物流运作管理,实现了烟叶物流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实现了卷烟物流与烟叶物流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了卷烟物流管理经验向烟叶、烟资物流管理移植。(3)初步实现卷烟、烟叶、烟用物资协同运作,并通过综合利用人力资源、仓储资源、运输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县公司仓库烟叶交接模式弊端初显。根据烟叶交接地点来划分,现有烟叶物流主要可分为县公司仓库、中心库两种交接模式。县公司仓库(中心库)交接模式指烟叶在烟草站进行打包、打码后,由各县公司负责运输至县公司烟叶仓库(中心库)存储,并在县公司仓库(中心库)进行工商交接,之后,再运输到复烤企业进行打叶复烤(如图1所示)。目前,南平、三明烟草物流有限公司主要采用中心库交接模式,龙岩鑫叶物流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县公司仓库交接模式。在实际运作中,龙岩县公司仓库交接模式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县公司仓库的仓储条件较为简陋,不利于确保烟叶保管质量;二是,各县公司仓库多而散,不利于在人员、资源、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考评,并且存在资源闲置现象;三是,该模式不利于实现卷烟、烟叶双向运输,从而不利于两烟物流效率的提升。不仅如此,随着国家局对物流一体化探索的不断深入,这种“小而散”的烟叶仓库很难从管理、运作上满足一体化运作的要求。


  其次,两烟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全面。在两烟信息系统建设上,一方面,福建省客观存在着烟叶信息系统滞后于卷烟信息系统,“两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同时,全省未建立统一的两烟信息系统,各地市在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开发的模式和功能不尽相同,难以实现系统间的对接,从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各地市两烟信息系统模块建设不全面,例如,普遍缺少烟草站仓储管理模块与烟用物资调运模块建设。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撑,使得各地市、各部门无法及时了解烟叶收购、库存和运输情况,协调成本增加,影响两烟物流一体化运作效率。


  再次,物流标准有待改进和创新。随着两烟物流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作业标准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两烟物流运作,亟待于改进和创新。一是,随着两烟物流的开展,烟草物流与复烤厂联动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地市烟叶等级评定的有较高的一致性,现烟叶分拣主要依靠烟叶分拣员的感官分析和直觉对烟叶进行等级评定,缺乏可视化或量化的择选标准,使得烟叶交接时需二次等级评定,从而影响烟叶入库交接效率。二是,在推行两烟物流一体化时对能够承载卷烟、烟叶双向运输的两烟车辆标准需进一步探索与改进。三是,传统的用麻绳麻片对烟叶进行打包,到复烤厂打叶前再进行解包,不仅增加烟叶包装工序,同时容易使麻丝混入烟叶中影响烟叶质量,除此之外,这种方式打包成的烟包不具固定的标准化包体形状,不便于堆垛和运输,从而不利于提高两烟物流运作效率。四是,由于福建省还未形成一致的推行两烟物流评价标准体系,这使得各地区间无法进行两烟实施进度、实施效果的比对,不利于寻找标杆,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突出重点的两烟物流一体化评价标准,对福建省进一步开展两烟物流有重要意义。


  实施两烟物流一体化是烟草现代物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烟草物流不可替代性的基本要求。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施两烟物流一体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一是,通过两烟物流一体化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上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卷烟、烟叶以及烟用物资的统一管理和运作,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实施两烟物流一体化,可以与外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谈判和履约成本,如进行卷烟、烟叶与烟用物资运输的统一招投标。


  第二,有利于提高整个烟草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顾客服务水平。实施两烟物流一体化,一方面实现卷烟、烟叶与烟用物资的物流资源整合,推动卷烟物流向烟草供应链物流的转型,为灵活、快速、优质的物流服务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两烟物流一体化将烟叶、烟用物资物流统一纳入卷烟物流管理和运营中,能够充分发挥物流专业化水平,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第三,实施两烟物流一体化易于形成协同竞争、共同发展的价值观,有利于强化物流核心竞争力。根据物流能力各构成要素的特点,主要包括物流要素能力物流运作能力、物流竞争能力,在战略层面相应实施资源战略、业务战略与整体战略,如图2所示。


  按照资源基础理论,资源转化为能力,能力转化为绩效,资源的整合一定会带来能力提升。因此,两烟物流一体化运作,首先就是对卷烟、烟叶和烟叶物资人财物等资源的整合优化过程,实现物流资源规模化及总量化,体现物流要素能力;其次是对整合后的物流资源进行专业化管理和优化,最大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益,体现物流运作能力;第三是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及管理水平提升,能够很好体现两烟物流整合的效益。


  2中心库模型


  我们考虑在龙岩构建中心库的烟叶交接模式的解决方案,指将烟叶中心仓库和复烤厂建设在同一园区,各烟草站将收购的烟叶直接运往中心仓库保管,同时,中心仓库也作为复烤厂的原料仓库,待收到复烤厂的打叶计划时,从中心仓库将烟叶通过轨道直接传送到复烤厂生产线上,无需通过车辆运输,从而节省二次装卸环节,具体如图3所示。本文通过建立运筹学模型探究龙岩鑫叶物流公司实行中心库烟叶交接模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为了对比龙岩“县公司仓库”与“中心库”两种烟叶交接模式的优劣,着重从烟叶总成本角度进行分析。烟叶总成本包括烟叶收购成本、烟叶运输成本、烟叶入库成本、烟叶存储成本以及烟叶的出库成本,其中,两种模式下的运输成本存在差异,“县公司仓库”模式的烟叶运输成本是指烟叶从烟草站运输到县公司仓库,再由县公司仓库运输到复烤厂两部分的运输成本,“中心库”模式的烟叶运输成本是指烟叶从烟草站直接运输到中心库的运输成本,由于中心库毗邻复烤厂,并可用传送轨道进行烟叶转运,因此在此模式下不考虑烟叶由中心库运输到复烤厂的运输成本。


  由于本文以一个县公司仓库为例,因此,“县公司仓库”和“中心库”运作模式下的烟草站数目相同,并假设两种模式下的烟叶收购成本、收购周期、第i个烟草站第j天的收购量、每担烟叶每公里的运输成本、县公司仓库第j天的出库量与中心库第j天的出库量相等;运输费用是按运输里程和烟叶数量进行结算;实行当天收购的烟叶,当天运输到县公司仓库(中心库);在文中,下标1代表县公司仓库,下标2代表中心库。


  本文将相关变量做如下定义:


  2.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基于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烟叶总成本可以表示为:烟叶收购成本+烟叶运输成本+烟叶入库成本+烟叶存储成本+烟叶的出库成本,模型的目标函数是烟叶总成本最小。


  式(2)表示烟草站库容约束,式(3)表示第i个烟草站每天的收购量之和为收购期总收购量,式(4)表示县公司仓库的出库量之和为各个烟草站总的收购量,式(5)是县公司仓库库容约束,式(6)表示县公司仓库当天的出库量不超过前一天的库存量,式(7)表示当天县公司仓库库存为前一天库存加上当天烟叶收购量,减去当天烟叶出库量,式(8)为各变量的非负约束。


  (2)“中心库”烟叶交接模式的模型构建如下:


  约束条件中,除式(13)表示中心库库容约束以外,其余与“县公司仓库”运作模式的模型一样。


  2.3算例分析


  以龙岩市长汀县公司仓库为例,对“县公司仓库”和“中心库”的烟叶总成本进行比较。长汀县公司仓库有大同、馆前、南山等15个烟草站,2012年,各个烟草日均收购烟叶数量、烟草站至县公司仓库的里程如表1所示。


  将以上数据代入模型求解得“县公司仓库”模式和“中心库”模式的烟叶总成本如表2所示。


  通过算例可以发现:“中心库”模式比“县公司仓库”模式节约总成本约26.4万元,每担烟叶节约成本约1.47元。因此,“中心库”烟叶交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其中总成本的降低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中心库选址规划,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人力资源,降低管理费用,从而降低入库成本、持有成本和出库成本,从而使得烟叶交接总成本降低。因此,通过论证,建立将龙岩鑫叶物流有限公司“县公司仓库”烟叶交接模式转变为“中心库”烟叶交接模式是具有经济性的。


  3对策与结束语


  从上面分析可见,基于两烟物流一体化内涵与中心库管理思想,提出了在毗邻复烤厂处建中心库的运作模式,由中心库统一管理烟叶,改变原有县中心仓库多而分散的局面,以有效整合两烟物流。另外,根据现代物流发展要求,信息化是根本,标准化是基础,给出下列对策:


  3.1建设两烟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化是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必要条件,要实现两烟物流一体化,就必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信息共享,提升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协调性。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信息建设应以“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优化流程、操作规范、信息共享”为原则,针对福建省客观存在的烟叶信息系统滞后于卷烟信息系统、“两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应分步开发,逐步完善卷烟物流信息管理,重点提升烟叶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


  同时,还应与开发商共同探索解决各市(县)公司与烟草站之间信息不顺畅,信息系统接口不一致,数据共享不够完善等问题。建立两烟物流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处理两烟物流的相关业务,达到分层作业、集中管理。一要完善烟叶、烟用物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功能,建立烟叶仓储管理、烟叶调拨运输管理、烟用物资物流管理等系统功能。二要建立两烟物流成本费用和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三要建立两烟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如图4所示),及时掌握两烟物流流向、流量和流速,实现对两烟物流的掌控与分析,合理地安排和调度两烟物流作业。


  此外,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还应采用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努力构建多维感知的两烟物流一体化物联网管控理念。如:RFID识别技术在烟叶收储、整托盘联运中的应用;车载终端在配送导航、车辆监控、到货扫描中的应用;视频监控、氧含量传感、温湿度传感技术在烟叶和卷烟仓储中的应用。


  3.2改进两烟物流标准化水平


  (1)实施烟叶分拣看板管理


  为了提高烟叶分拣质量,统一各地区的烟叶品质,提高两烟物流一体化运作效率,可在烟叶分拣流水线上制定全省统一的烟叶等级的标准化看板,各个分拣员依照看板进行分拣,从而降低分拣等级评定不一致问题。


  (2)探索创新烟叶包装标准


  在探索烟叶包装技术时,需考虑新包装材料能够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①具有吸水防潮、透气良好、遮光等的性能;②呈“箱”或“筐”等便于堆垛的几何形状;③材质具有足够的硬度,不易变形,可回收利用;④材质不宜太重;⑤规格大小便于装卸,同时便于与复烤厂交接等。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从两种材料搭配使用的思路来探索烟叶包装创新。


  (3)改进两烟运输车辆


  在两烟物流一体化运作思想中,实现双向运输是其重要方面,即利用卷烟中转运输车辆空车返程途经烟草站的特点,将烟草站烟叶或烟用物资包装物运回烟叶仓库的运输模式,有效解决卷烟中转车辆回程空载问题。这要求运输车辆不仅能够满足卷烟运输的要求而且能够满足烟叶、烟用物资的要求。因此,在改进两烟运输车辆时,应充分考虑新烟叶包装标准设计,以及道路要求来改进现有车辆。


  (4)建立两烟物流一体化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标准一体化是两烟物流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两烟物流评价一体化,可从构建效益评价标准、效率评价标准、服务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安全评价标准等五个评价维度着手,按照“三结合”的原则,即定性与定量结合、效率与质量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地市级烟草公司两烟物流一体化程度评价标准。此外,还应建立起符合两烟物流通用的物流合作标准。例如业务流程操作标准、文件表单管理标准等。


  总之,两烟物流一体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和富有挑战的工作,福建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两烟物流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从整合“两烟”物流资源入手,创新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物流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然而随着探索和整合的不断深入,面临着县公司仓库烟叶交接模式弊端初显、两烟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全面和物流标准改进创新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本文得出龙岩烟草物流采取中心库烟叶交接模式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能够提高烟叶仓储质量,优化两烟物流整合。同时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应建立全省统一的两烟信息平台,实现接口对接,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如此,本文还提出了烟叶分拣看板管理作业标准,烟叶包装材料创新、两烟运输车辆改进以及两烟评价标准体系构建方案,这对进一步推进福建省两烟物流一体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