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物流管理论文

分析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2023-12-09 06: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大大提高的同时,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类正面临着后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运动,绿色化浪潮正在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现代物流作为一个与环境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建立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推进物流运作的绿色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1.1绿色物流的内涵


我国在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从而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强调的是全方位对环境的保护,是一种融合了环境保护思想的物流系统。这种物流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物流与环境一体共生的关系。因此,绿色物流强调的是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物流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物流。


1.2绿色物流的特征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环境联系最为密切,往往是生态涨落的最大制造者。由于传统的物流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从而使得物流与环境不协调,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立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绿色物流系统是对传统物流的一种否定,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具有如下特征:


(1)环保性:传统物流只注重实现物流的高效化和利益最大化,而往往造成了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绿色物流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物流系统,更加注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求得物流与环境的共生,通过绿色物流技术进步,减少或消除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共同进步。


(2)低熵性:熵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呈现出的有效能量减少无效能量增加的一个不可逆过程,它是衡量系统无序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熵越高,系统越无序。所谓低熵性,就是指绿色物流系统中,资源、能源消耗少,产出高。由于绿色物流是一种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物流,要求在物流的各个操作环节都要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有序、有度使用,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在物流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系统的低熵性特点。


(3)循环性:绿色物流在传统正向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发展正向物流的同时,发展由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循环使用等所形成的逆向物流,形成从“原材料——产品——消费——回收——再生产”的循环物流系统,实现了物流全生命周期的物质闭环运动,从而改变了传统物流末端治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物流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绿色物流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我国刚刚起步,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观念上认识不足。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关于绿色物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未引起重视。一方面,一些政府和领导只关注物流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只有物流的思想,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向我们展示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而对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物流环节,谁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来说,都必须尽快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也不够清晰。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自规划,从而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3)绿色物流技术发展滞后。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物流技术发展滞后,与绿色化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在物流的系统规划方面,缺乏统一的全局性规划,尚未建立统筹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在物流设备方面,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物流信息方面,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难以适应现代化对绿色物流发展的要求。


3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绿色物流还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问题。因此,现阶段实施和发展我国绿色物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它要求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着眼于长远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协同运作,积极推进物流运作的绿色化进程。当前有的观点认为,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只要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并为其提供相适应的物流服务便尽职尽责了,其实这只是物流运作的最基本要求,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当代物流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因为物流的良好服务,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的建立和发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就难以有效衔接,全社会的绿色革命和绿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2)积极立法,加强政府对绿色物流政策上的引导。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各种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要想迅速培育发展现代绿色物流事业,必然需要从政府的角度对现有物流活动进行规制,对物流体制进行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领绿色物流运动的方向,构筑绿色物流建立和发展的框架。首先,要运用立法工具和环保政策,实施绿色物流工程。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动用舆论工具进行环境伦理、绿色观念、绿色意识的大众宣传,利用税收及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和污染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利用产业政策直接限制浪费资源和制造污染产业的发展,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制定与实施绿色物流政策的经验,政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的发展进行政策上的引导:①发生源控制。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车辆的增力口,导致了大气污染的加重,因此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发展清洁技术,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等措施来对物流污染发生源进行有效控制。②交通量规制。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优化配送路线,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③交通流规制。主要通过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开展公路、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制定有关道路停车规则以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从而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3)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不仅涉及政府的宏观政策的调控和规制,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因此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采取联合一贯制运输,优化组合各运输工具,实行单元货物配载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减少环境污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其次,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第三,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最后,建立绿色供应链物流战略。物流企业不仅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制定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而且还必须与供应链上其它企业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出发,制定绿色供应链物流战略,从而最终在整个供应链上形成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在内的绿色循环物流系统。


(4)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物流技术,建立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体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是资源战略和环境战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绿色物流中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最终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支撑,最终要靠绿色物流技术来实现。但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物流技术与绿色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发展绿色物流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技术瓶颈。因此运用高科技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全面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增强环保能力,是发展绿色物流的技术前提。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下功夫:①要加快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物流行业、企业集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提升企业物流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水平。②要认真解决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足问题,从机制、政策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运用的主体。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科技开发、创新和运用的能力,才能为绿色物流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③要“产学研”联合攻关,增强绿色物流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④要加强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育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4结束语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绿色物流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和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提倡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同运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绿色物流的经营水平,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未来物流业应对国际竞争,赢得市场空间的必然选择。


作者:王小旭(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